第九十八章 儀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寵惠這番話說的宋美齡頻頻點頭,他繼而再道:“國府現在並未和德國斷交,一旦李漢盛等人表示效忠黨國,恐怕又是一場外交糾紛;再則以此人一貫之作態,天知道以後他還要鬧出什麼事情來。? 不隸屬於國府卻配合國府抗戰,這才是上上之策;不然名義上隸屬國府,實際國府又指揮它不動,他那些肆意妄為國府又要代之承擔外交壓力,實為下下之策。”

“好了,你回去吧,委員長這邊我來跟他說。”宋美齡點頭之後直接讓王寵惠回去,那封親筆信也不要他拿了。王寵惠見她態度認真,再看看書房裡毫無動靜,也就躡著步子,三步一回頭的去了。

他走之後宋美齡便進了書房,原本嚷著要寫信的常凱申面對空白信箋一個字也沒寫,直盯著稿紙呆。“達琳……”宋美齡叫了一聲。

“嗯。”常凱申無語。他毫無血色、凸現老人斑的臉上牙筋是緊咬的,嘴唇抿緊,深邃固執的眸子帶著種種不忿,嘴裡默唸道:“他們為什麼就不懂?他們為什麼就不懂……”

“達琳,”宋美齡又靠近幾步,她聽清了丈夫的默唸,道:“達琳,他們也只是軍閥,為了保存實力掌握海軍,自然會如此行事,不過和他們合作對抗戰並無不利……”

“我不同意!”常凱申怒喝,手不可控制的砸在書桌上,整張桌子一陣搖晃。

“不同意國府就被動了。”宋美齡抓住丈夫的手,“他們一旦對外透露海軍飛機想回國參戰但國府卻不準,海內外輿論肯定會指責國府無容人之量,華盛頓也會表示不解。”

“我就是不同意!!”常凱申再次怒喝,手上想用力卻擔心弄傷妻子,最後只得把憤怒洩在椅子上,‘吱’的一聲,椅子向後硬生生挪了一尺。

“達琳。”宋美齡又晃了晃他的手。“為了抗戰,那麼多委屈我們都承受了,為什麼今天就不能平靜對待呢?憲法,立憲,他們用的藉口真是無懈可擊,最少這種觀點會得到絕大多數美國人的贊同,美國人對軍隊只效忠憲法和國家是完全認可的……”

重慶黃山官邸,宋美齡以自己的委婉勸解自己的丈夫;美國紐約,紐約時報記者羅斯唐正在專訪林國賡和李孔榮,這是為明日的授銜及成軍儀式做鋪墊。

&nb約時報專欄記者,對‘Vo1unteer’並不陌生。1936年西班牙內戰時,各國就有志願者自願前往參戰,協助西班牙政府抵抗納粹。現在中國人組成華人志願海軍,協助中國政府抵抗日軍,這並不難理解,但考慮到一些傳聞,他還是問道:“先生們,為什麼是志願海軍不是中國海軍?難道海軍和中國政府之間存在許多隔閡,雙方無法並肩作戰嗎?”

“我們和重慶政府並不存在……”林國賡開口,但很快被李孔榮打斷。“我們雙方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志願海軍中,有一些是擁有外國國籍的華人,他們非常痛恨納粹,他們加入中**隊作戰會產生很多問題。例如:海軍如果對納粹軍艦開炮,因為重慶並沒有和柏林斷交,這就會引起國際糾紛。最好的結果自然是中德斷交宣戰,中國加入反法西斯陣營,但這暫時不太可能;最壞的結果是政府命令海軍不得向納粹開火,這又會讓大家失望,我們和納粹的關係很糟,如果看見一艘德國潛艇,我們肯定會想辦法俘獲它。”

“俘獲它?”羅斯唐顯得吃驚。“先生,德國潛艇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武器。”

“是的,但我們已經有了一艘,就希望能再有一艘。”李孔榮笑道。

“這就是海軍的軍旗嗎?”林國賡的副官恰巧將鐵血十八星旗舉了出來,看到軍旗的羅斯唐當即讓隨行的記者拍照。林國賡見軍旗低垂,趕緊上前把旗幟展開,一副完整的鐵血十八星旗展現在美國記者面前。

“先生,這是什麼旗幟,它代表著什麼意義?”拍照之後羅斯唐問道。

“它的全稱是是鐵血十八星旗,是1911年起義軍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國的光榮軍旗。”林國賡答道,“我們再次使用它是為了表示中國的勇士們需要再一次聚集起來打敗侵略者,然後建立一個嶄新的共和國。當戰後舉行制憲大會頒佈憲法時,華人志願海軍會做一次選擇,願意加入中國民國海軍的人員將對憲法宣誓效忠,忠於共和國,成為國家海軍。”

“難道現在中國沒有憲法?”美國人有些吃驚,他們無法想象沒有憲法的共和國。

“曾經有,但被廢除了,所以到現在依然沒有憲法。”林國賡道,“很多人指責海軍叛國,實際上海軍並沒有合法的效忠物件,只有頒佈憲法海軍才你能解決這一局面。”

“常凱申難道不是中國的領袖?”羅斯唐順著林國賡的思路問道,問題尖銳。

“常凱申先生當然是中國的領袖,但他並沒有被國會選舉為中華民國總統。這就像美國,美國海軍會向總司令效忠嗎?我想這是不可能的,他們只向憲法和國家效忠,他們忠於羅斯福總統是因為總統是經過合法的選舉程式、被一萬萬三千萬美國人民選舉出來。

中國一直沒有頒佈憲法,沒有憲法就不可能選出總統,只有軍隊總司令或者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海軍希望這種情況得到改變,可戰爭中這是不可能,很多省份已經被日軍佔領。這個殘缺的國家和1911時非常相似,她需要國內外的勇士團結起來、光復失地,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召開完整國會,制定出憲法。國民革命軍代表著國內的勇士,華人志願海軍則代表著國外的勇士。雙方並不衝突,雙方的敵人都是日本。”

林國賡答的十平八穩,如果是李孔榮來回答這個問題,估計又要特意諷刺一下孫中山軍政、訓政、憲政三步建國程式。羅斯唐不明白這些背景,他只是在記錄本裡寫下‘海軍呼籲中國政府在戰爭結束後舉行國會、制定憲法,而海軍承諾將向憲法效忠’這一類的語句。又經過一個多小時,這次專訪才搞結束,第二日紐約時報上頭版便刊登了林國賡少將展開鐵血十八星旗的照片,新聞標題是‘華人志願海軍將於194o年1月1日成立’。

“看來海軍是真下定了決心啊。”紐約總領事館,看完這則新聞的大使胡適抖了抖報紙,不痛不癢的說了一句。他心裡是高興的,最少海軍承諾效忠憲法。“1月1日,不就是今天嗎?”

“是今天。”於焌吉拿出一份請柬,“昨天下午送來的,說是十二點鍾舉行儀式,地點在紐約港的一處偏僻碼頭。有人說李漢盛會晉升為將軍,他會是艦隊司令。”

“李漢盛?他的確夠格。”胡適看了看請柬,又搖了搖頭。他是昨天連夜來紐約的,想來海軍也給自己送了請柬。“這種活動我們不好去吧。”

“是不好去,但去的華人肯定不會少,整個唐人街說不定全都會去。”於焌吉想到海軍於在美華人中的影響力,無奈的搖搖頭。“不是說正在談判嗎,怎麼談成這樣?”

“為什麼談成這樣,我也不知道啊。希望不要鬧出什麼亂子來。”胡適想到海軍此舉一定會讓重慶方面震怒,再想到國府的訓令上對海軍的一貫態度,說不定軍統又要藉機生事了。

紐約港八十七號碼頭原本是僻靜之所,這裡在歐洲爆前就被海軍低價租賃。隨著戰爭的爆,運往歐洲的貨物將整個紐約港堆積如山,這裡也受到些影響,最少旁邊的碼頭異常忙碌。

早在幾天前,八十七號碼頭就被徹底清掃了一遍,前天,唐人街幾家飯店的廚師夥計入駐了碼頭,他們將準備觀禮民眾的飲食。隨著飯店夥計入駐的還有一個營身著迷彩訓練服的6戰隊新兵,他們除了維持觀禮現場的秩序,還需負責搭建臨時帳篷,佈置儀式現場。

將近一個星期的忙碌,八十七碼頭徹底變了模樣,空地上的積雪清掃一空,一連串的大型帳篷搭在哪裡,帳篷裡燒著炭火,溫暖如春。碼頭之外,老舊的福清號商船橫泊於木製棧橋前端,它甲板光滑、船鐘以及所有銅器擦的雪亮。船上的海軍官兵換上了新式的海軍服,他們軍嚴肅整潔,禮節周到的歡迎每一位登船嘉賓。

周應聰和林元銓很早就來了,他們拿著海軍昨日送去的請柬。請柬自然包括陳紹寬,可陳紹寬堅決不來,海軍和國苠黨之間,他選擇了國苠黨。

“林長官呢?”穿過碼頭區觀禮的人海,登船後的林元銓問向一個早前就認得的軍官。昨天拿到請柬時他才知道海軍和國府的談判沒有達成一致結果,而他本希望在新海軍做個航母艦長,真沒想到雙方會談崩。

“報告長官,林長官正在……”這名軍官向林元銓敬禮,不過現他的帽子上還是青天白日軍徽,因此猶豫了一下。

“怎麼,就把我當外人了?”林元銓也現兩人軍服的差異。自己的大禮服是舊式的,顏色黯淡,對方的大禮服卻嶄新無比,異常筆挺;再一個差別就是帽徽,自己的帽徽是青天白日,而對方的帽徽有點像舵輪,但顏色是黑色。好在他親身經歷過辛亥,看了半天他終於喊了一句:“這不是鐵血十八星嗎?你們……”

“長銓兄。”見林元銓失禮,周應聰趕忙拉住了他。“國府和海軍談不攏,就是因為這面旗。”

“這面旗……”林元銓並不知道談判內容和新海軍的細節,他道:“怎麼要用這面旗?”

“漢盛擔心失去對局面的控制,不希望透過國府和各國交涉,自然要獨樹一幟。”周應聰說著自己的猜測。李孔榮雖然坦言海軍如此是因為債券問題,可在他看來不是那麼簡單——海軍如果隸屬於國府,就沒有與各國直接溝通的外交權利;志願軍則不然,它是一個國府之外的獨立組織,可以毫無阻礙的與各國直接交流為自己爭取全力。

“立——正!”周應聰再一次猜想李孔榮此舉的用意,碼頭上一輛黑色卡迪拉克正拉開車門,一身大禮服的林國賡出現在眾人面前,人群當即一陣歡呼,掌聲響了起來。林國賡之後是李孔榮,他同樣穿著新式海軍大禮服,精神抖擻。掌聲立即變得熱烈,但兩人只是對歡迎的人群點頭致意,而後攙扶著第三個人出來。這就是被刺後一直住院的林獻炘,他的出現讓所有人欣喜若狂,陳季良不幸身亡後,他這個不起眼的少將司長成了中國海軍唯一的希望。

“我沒事。我沒事。”林獻炘臉上帶著異樣的酡紅,按以前尺碼剪裁的禮服顯得特別寬大,他不要林國賡和李孔榮攙扶,自己掙扎著下了車,下車後便向護欄外的人群敬禮揮手。

林獻炘的出現是一個大大的驚喜,記者的鎂光燈不斷爆燃,觀禮的人潮也湧向護欄,只希望能離他近一點。一些閩籍華僑則高喊‘林司令、林司令’。他們並不清楚林獻炘的官銜只是被海軍軍械司司長,只以為他是陳季良的副手。昔日殺的日寇屍橫遍海的陳司令既然不在了,他自然是接替陳司令的林司令。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民眾的熱潮讓林獻炘暫時忘記自己還是個病人,他與湧上來的身邊的每一個人握手,還不時回答他們的問題。最讓人興奮的就是當問道海軍什麼時候打回去時,林獻炘笑答道:‘過了年就打回去、過了年就打回去’,聽聞此語的人們叫好不斷、高舉的雙手恨不得拍爛。

“大哥,太太冷,早點登船吧。”林國賡、李孔榮也與民眾握手,但他們擔心林獻炘的身體。

“長官,時間快要到了,不要誤了時辰。”林國賡的勸解無效,李孔榮繼續勸。聽了這個話,林獻炘才揮別民眾,在兩人的陪同下沿著紅地毯走向福清號商船,所有的儀式都將在這艘商船的甲板上舉行。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