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斧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彈如暴雨!

不慎暴露在女牆之外的秦軍瞬間非死即傷,敞露的荊弩也被鐵彈打穿、折斷,再也不能威脅正在登陸的楚軍士卒。剩下的秦卒只能縮在女牆之下瑟瑟發抖,祈求暴虐的彈雨早日停歇。但厄運緊接而來,正當他們以為六尺高的女牆可以保護自己時,兩艘炮艦第三輪齊射打出了實心彈。

實心彈、霰彈交錯發射。實心彈轟碎女牆,霰彈怒掃城頭,縮身在女牆下的秦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哭喊哀嚎中,一些人甚至倉惶跳下城頭、跳入城內。但這還是晚了,空中爆裂的霰彈擊穿他們身上薄薄的皮甲,落地時不少人已變成一具鮮血淋淋的屍體。

城上血流成河,城內靠近城牆的秦軍急急越過城牆後方的深壕,藏身於深壕內側的土牆。城外楚軍各師從未見過炮艦開火,即便是郢師中的炮卒,看到炮艦的齊射也是連連搖頭。

炮艦一側就有十二門三十二斤炮,算上另一側,這比一個攻城炮營還要多兩個連。另外艦炮單側的十二門炮相距極近,每門炮的間隔大概只有四米,甚至不到四米;而步卒炮兵按照操典,炮與炮的間隔當為十米。

楚軍士卒能清晰目睹艦炮一門接一門開火,炮艦的震動中,他們不知覺喊起了萬歲,身在一、二十裡外的王翦等人因為角度,只能看到炮艦的艦艏,看不到炮艦十二個炮門陸續開火的正面。火焰、煙霧不斷的從海舟中噴出,然後被北風吹散,列人邑城頭女牆被擊碎,牆毀屑飛中隱約看到秦軍士卒不顧生死跳入城內。

守城守城,如果城頭守不住,那城池自然也守不住。王翦收起自己的陸離鏡,傳令道:“趙人欲於滏水之北而出,速命我軍於滏水之北列陣。”

趙人突圍非南即北,至於其他方向,幕府謀士不是沒有考慮,但都否決。肥鄉位於漳水以東,在肥鄉對面的漳水西岸,並不僅僅只有滏水匯入漳水,南面還有一道河流在滏水之前十里匯入漳水。邯鄲出東南距離漳水距離是短,但必須跨越這條河流才能抵達漳水。河流上的橋樑已被秦軍阻塞滏水時拆除,趙人選擇武城方向將無橋可渡。

楚軍登岸攻拔列人,秦軍判斷趙人將從滏水之北突圍,大批大批秦軍透過架設在滏水之上的轉關進至滏水北岸列陣,然而在這時,邯鄲正朝仍未確定從那個方向突圍——當大將軍司馬尚公佈突圍方向時,朝臣一片喧譁。

“行往武城當渡牛首水,然牛首水上已無橋樑!”趙蔥必須對太后、大王負責,此前他只看到列陣的陣圖,現在才知道國尉府選定的突圍方向。

“牛首水便有橋樑,亦難渡數萬車駕。”邯鄲城內不但有人,還有車馬。尤其是郭開這樣豪族,家中金銀寶器必要以車馬運載。

“然也!便有橋,也難渡數萬車駕。”朝臣家中都有寶器,一些寶器還是先王先君賜予的,這些東西丟了不但是財富的損失,也是家族榮譽的損失。

“若我等盡棄車駕,家中寶器若何?”肥瀝大聲的責問。他是肥義的後人,他的封邑就是漳水東岸的肥鄉。南線趙軍撤入邯鄲他也跟著撤入邯鄲,入城時僅僅裝錢的馬車就有兩百多輛,裝寶器的則有五十多輛。

“秦軍已在滏水上架設轉關,行於滏水之南仰或行於滏水之北,並無不同。”司馬尚道。“唯有行向武城,方能出秦人意料。寶器貴重,然性命、大王太后之安危更為貴重,若秦人阻我於滏水南北,大王太后不測,當如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楚軍至矣!楚軍當接應我等……”楚軍一到,趙軍士氣大振。

“然楚軍亦不過五師。”司馬尚未答話,狐嬰搶先開口。他故意不提越人四個不滿編師。“以楚軍軍制,此不過三萬人。秦軍三十萬,我軍十萬,楚軍三萬,何以勝?”

簡單的兵力對比打破了群臣依賴楚軍的幻想,狐嬰接著道:“金銀鐵錢、寶器鳴琴,此皆身外之物。我趙國日後復國,要的是丁口甲士,而非彼等奢物。”

“老叟敢問太后,”接著狐嬰,鬚髮皆白的鶡冠子開口問道。他是楚王太傅,又於邯鄲城外創辦學舍,名望不說在趙國,即便天下也是如雷貫耳。他說敢問,靈袂忙道:“請言。”

“敢問太后賜司馬將軍斧鉞時,一言之命為何?”鶡冠子問起了一言之命。手持斧鉞的將軍行的只是授斧鉞時那一言之命,不可更改。

“妾身命司馬大將軍護我趙人,出秦軍壘。”靈袂道。

聞言後的鶡冠子連連點頭,他轉向司馬尚:“既受斧鉞,自此上至天者、下至淵者,皆有將軍制之。太后一言之命乃要將軍護我趙人,突出秦壘,將軍何須在此多言?”

斧鉞的實際用處就是斬首,授斧鉞就是將君王的武斷權力授予領軍的將領,由他們暫代君王殺人。被鶡冠子一言點醒的司馬尚渾身一震,當即傳令道:“請斧鉞!”

“大將軍有命,請斧鉞!”從鶡冠子那句‘何須再次多言’開始,群臣便開始惴惴,金光閃閃的斧鉞被請入王廷,氣壯如趙蔥,此時也閉口不言。

“臣敬告大王太后,亦告諸大夫:我軍早食出城,晏時列陣,隅中陣成,正午開拔。牛首水已無橋樑,便有橋樑,亦要用於王廷車駕。故本將令:渡牛首水時若因車駕渡水而壞陣,定斬不饒!”當著大王太后的面,司馬尚如此命令。無人敢忤逆手持斧鉞的將軍,即便是大王、太后在側,斧鉞要殺人也沒有誰能救得了。

沉默良久,王廷中方有人應道:“臣等敬受命。”此言既出,帶著萬分的不情願,王廷上的朝臣嘴上全都應道:“臣等敬受命。”

“擊鼓!出城。”司馬尚吐出一口氣。時間已晚,正午開拔,正午、小遷、餔時、大遷、高春。高春天就會黑,己方必須在四個時辰內走三十二裡。對趙軍這不難,可對婦孺來說,這幾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務。(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