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不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成列成列的秦軍士兵行進於馬谷之內,他們身著長襦、足蹬淺履、手持利刃、外披戰甲,行止甚是有度,佇列也極為嚴整。與春秋時不同的是:士兵穿著打扮不是一致的黑色,其長襦、下裳、行滕多為鮮豔的綠色、紫色、或者紅色;身上的甲衣也不是楚國那種髤了漆的黑色,而是皮革的原褐色,編纂甲片的絲帶倒是一樣,皆為紅色。

士兵鮮衣怒甲,位於其後輕車上的屯長衣著更豔,他們單板長冠,八字短鬚,腰懸長劍。谷地本是兵家險地,他們卻視險地於無物,眼睛只望著前方,傲然而立。

道路無軌,即便有軌,也被楚軍蓄意破壞。十多釐米寬的車軌內,塞滿了碎石和泥土,但在役夫的清理修繕下,輕車、革車、重車已能行駛自如,直奔楚地。

“將軍,此水盡處便是荊國,明日我等便可出谷,與荊人一戰。”介者不拜,兵車不軾。谷內五里河畔,爵位已是五大夫的白林於革車上對主將辛梧揖禮。他雖是白起遠親,然白起不服王命賜死,因而在軍中並不得意。好在一直歸在三川郡辛梧麾下,攻伐魏國時斬首頗多,已是一曲之長。都尉、將軍雖遠,也非遙不可及。

“荊人?”辛梧鶡冠鱗甲,按劍而立。他是此次伐楚主將之一,在他看來,楚國和韓魏沒有什麼不同,都是軟柿子,問題不在怎麼打,而在要不要打。“斥候已報,山谷外並無荊人。”

“並無荊人?!”白林還想和楚軍大戰一場,撈些功勞,沒想到谷外沒有楚軍。

“荊人也會打仗?我軍攻來,荊人怕是嚇破了膽,城陽指日可下。”辛梧嘿嘿直笑,說罷他又看了看頭頂懸著的旌旗,上面是個‘蒙’字。“也不知蒙將軍是如何想的,要本將掛他的將旗。也罷,既已議定,便按當日議的辦。然則今日我等須早日紮營,後日出谷。”

“唯。”山谷乃兩山夾持,本應迅速透過,辛梧卻要大軍後日出谷。雖是不解,但軍令如山,白林不得不揖禮唯唯,喊道:“末將敬受命。”

白林鄭重揖禮,辛梧看也不看就遠去了,待他的車駕行遠,麾下的兩個二五百主問道:“軍侯,我等就此紮營否?”

“恩,傳令紮營。”白林若有所思,應付了一句,他還在想為何要後日出谷。莫不是要等荊師集結,然後一舉擊潰,減少在拔城陽時的麻煩?又或者是聲東擊西,還有另一路秦軍?

白林究竟是白起之後,熟知兵者乃詭道,而戰爭中人命即草芥,為將者為了勝利,無所不用其極,任何人都可犧牲。若真還有另一路秦軍,那本路就是誘荊人出擊的誘餌。想到此他心中一震,只喊道:“來人!……傳令下去,本日起本曲節省糧秣,每餐只可半飽。”

*

秦軍伐楚了。秦軍前軍一進山谷,便被配有陸離鏡的楚軍斥候發現,斥候快馬疾奔,訊息很快傳至飛訊站、傳至城陽、傳至郢都。郢都終於有些亂了——與秦軍伐楚同時傳來的還有魏國假糧道助秦,眾人都擔心秦魏連橫攻楚,真要那樣,東面的齊國說不定也會趁機出兵。楚國危矣!六十多年前的垂沙之役,不也是韓魏齊楚四國合兵伐楚嗎?

那一戰,楚軍兵敗比陽境內泚水之畔的垂沙,方城地區被韓魏秦瓜分。此次若是四國伐楚,東西夾攻,失去的必是淮北諸縣。楚國人口多在淮北,真失去了淮上諸縣,楚國還是楚國嗎?

眾人惴惴,難得開一次的正朝上,早已不安的群臣卻再添三分恐慌——不為其他,而是心疾未愈的大王率軍親御秦師。

“臣請大王三思啊……”七百餘朝臣跪倒一片,有些還哭出了聲。

“勿再言語,寡人心意已決,明日便領軍離都!”熊元穿的不是平常視朝時的皮弁服,而是國有兵事的韋弁服,一襲赤裳紅的扎眼。“寡人去後,由大子監國,諸事決於令尹。”

“大王、大王……”熊元的打算是出征後不管輸贏都不再回來了。他如此想,群臣如何不知?是以朝堂上哭聲更大。

“退朝!”朝堂內除了哭聲還是哭聲,熊元聽得厭煩,直接宣佈退朝,丟下一群哭哭啼啼的臣子。待入路門回到正寢,他又下令任何人不得入內,這才斥開旁人,按著胸口半趴在矮幾上喘息。天氣漸冷、心疾愈重,他已經感覺到自己王祿將盡。既是要死,何不死於戰場?昔年先君武王心疾將發,亦是將發大命,出兵伐隨。

心臟突突突的跳,每跳一下胸口就痛一次。想到自己一生隱忍,臨死卻要效先君武王之壯舉,熊元難得笑了。他笑自己為何沒能早日醒悟:對秦國再怎麼忍讓退縮,秦國也不會放過楚國;他笑自己臨死才敢振作,宛如沽名釣譽的遊士,口上勇烈鏗鏘,股間卻惴惴兢兢;

“酒來!”越想胸口越痛,可熊元已經不在乎了,既然已經不怕死,那喝點酒又何不可。

酒來了,奉酒上來的卻是王後趙妃。她來前盛裝打扮過,雲發豐顏,黛眉雪肌,一身束腰的素色楚服,交領而曲裾,芳菲而滿堂。“臣妾拜見大王。”

“給寡人斟酒。”熊元眼裡,今日王后似乎比豔絕三宮的李妃還要美幾分。他召她坐於自己重席,要她給自己斟酒。一爵飲罷,又道:“愛妃尚歌,為寡人歌一曲吧。”

一幹重臣立於後宮路門之外,正寢卻傳出些許歌聲,大家不由面面相覷。黃歇倒是懂得熊元的選擇,他返身對眾臣道:“王卒明日離都,且讓大王歡愉一日吧。”

“黃歇,你欲何為!大王心疾未愈,怎可隨師出征?”諸臣之中,昭黍是最反對熊元出征的,大王一旦走了,朝政便是令尹說了算,他要極力杜絕這種情況。

“大王出征乃大王之意,我也是今日得知。”黃歇看著昭黍有些可笑,這幫腐朽的權貴什麼事都能賴到自己身上。

“哼!你之所想,國人皆知。”昭黍欲罵而無辭,只能對黃歇拂袖。他再次上前告閽者道:“我乃左徒昭黍,有急事求告大王。”

“大王有令,今日不朝議,左徒請回吧。”路門閽者自然認得左徒,可就是不放行。

“我等所告者乃軍國大事,若遲,大王定重責於你。”昭黍不行,子莫上前,他比昭黍善於言辭,對閽者除了橫眉豎目,還以大王重責相迫。

“大王已令,諸臣不得入內,請箴尹切勿為難小人。”閽者也認得子莫,並不上當。

“你!”正寢近在眼前,可就是不能進去。子莫越看越覺得眼前的閽者不順眼,怎奈王宮就是王宮,閽者又得王令,他除了跳腳也沒辦法。

路門之外,群臣不得見而著急,東宮裡,得知父親要御駕親征的熊荊毫無阻礙的趕到了正寢。剛剛入室,他便聽見了母親的歌聲:

“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椒聊且,遠條且。

椒聊之實,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碩大且篤。椒聊且,遠條且……”

椒聊就是花椒,歌裡讚美它果實滿院,繁茂豐盛,結的子可易裝滿一升。詩之所言,常用‘賦、比、興’,讚美花椒樹實為讚美男子,言其高大健壯。父親不過五短身材,身高不過一米七,出征前母親歌贊碩大無朋,像極了情人間的甜言蜜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正寢的寺人宮女已然屏退,想到此熊荊不由心生躊躇——即便要拜見父親請他不可親征,也要等母親把歌唱完吧。

“荊兒。”一歌唱畢,有些醉意的熊元喊了一聲。剛剛,趙妃看見了兒子。

“孩兒拜見父王。”熊荊趨步入中廷而拜。

“為何避在東堂不陪父王飲酒?”熊元看向兒子,語帶責怪。

“孩兒適才見父王與母后兩情相悅,不敢相擾。”熊荊看了看母親,她正微笑。

“恩。”熊元打了個酒嗝,看著兒子頷首後笑道,“愛妃賜酒。”

寢疾至今,父親恨就沒這樣高興,本想勸父親不要親征的熊元欲言又止,話根本就說不出口。他一爵飲罷,身子被酒一激,剛想開口熊元又道:“再飲。”

再飲又是一爵,趙妃心疼兒子酒越倒越少,可熊荊飲罷還是全身發燙,腹如火燒。

“荊兒幾尺?”熊元莫名的問兒子有多高,一側的趙妃聽手一顫,嘆息一聲。

“孩兒已有五尺。”究竟是王家,熊荊身高已超過極端情況下的徵兵身高,算是半大人了。

“善!”兒子越來越像個大人,熊元臉上笑意更盛,道:“他日你克復郢都,毋忘祭告為父。”

“父王……”很不爭氣的,熊荊莫名流淚了,眼淚滴在端著的酒爵裡,渾然不覺。“孩兒請父王收回成命,不要親征。”

“身為大子,勿作女子之狀。”熊元雙目也是盈盈,可他看向了天。“君王死國,死且不朽,憾何有哉?”

說罷他又痛飲一爵,自顧自低吟起來。那不是詩經,而是楚歌:“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