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包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造大翼、造海舟、造鉅甲、造寶刀、造夷矛、造投石機、拉鐵絲、磨水泥、挖煤礦……,今年起郢都各府就忙做一團,四月份確定秦軍會再來那就更忙。如此繁忙人力是不夠的,最開始是抽調銅山上的工匠和礦工,後面陳縣、平輿、城陽三地一疏散,十餘萬人口全到郢都就食,這才緩解了人力缺口。

這些十幾萬人投入工業生產,自然就無法種田了,糧食壓力更大。令尹府的解決之道只能是對外賣出商品,購入糧食。糧秣是軍用物資,能換糧食的商品自然不會是一般貨色,成批次的鉅鐵兵器、成批次的鉅鐵盔甲、投石機、荊弩、這才是各國想要的。

齊王就想買投石機,他願意出一百萬石(13500噸)粟換二十部破城之器,這些糧食可供五萬人吃一年;燕國因為趙國有了鉅鐵,也願意出一百萬石粟買兩千把鉅鐵寶刀,或直接購買鉅鐵之術;趙王趙偃除了辯解他和秦國清清白白,催促煉鉅匠人馬上開工、楚國速發原料外,也在打聽破城之器售價如何,應該是想買一批回國,駐防邯鄲,支付仍用馬匹。

什麼可以賣、什麼不可以賣,這些都要仔細商量。這是工尹刀來陳郢親見熊荊的目的,再則是明年的戰備。鉅甲和大翼戰舟的數量很關鍵,這涉及到明年春夏的反攻。以大司馬府的計劃,明年最少要有三百艘大翼。

一艘大翼有一百二十四名欋手,士卒船吏鼓人等共計四十一名,因為有了輪舵,三名舳艫去除,實際一百六十二人。甲士標配是二十五人,鉤鐮長兵四人,實際甲板上即便是擊鼓的鼓人,也是著甲帶戈的。大司馬府是想全舟皆甲士,這樣舟師就可以陸戰了。

三百艘大翼就有四萬八千六百名甲士。這四萬八千六百甲士因為有大翼戰舟,一晝夜可以從郢都行至陳縣,又一晝夜便能從陳縣行至大梁,這樣的速度步卒趕之不及。這樣的舟師是一支水上騎兵部隊,只要有河道的地方,舟師就可以殺至。局勢不利也可以從容撤退,後勤更不是問題。而且可以船運投石機和攻城器械,水上騎兵不僅可以野戰、更可以攻堅。

為打擊秦軍使其撤軍,按作戰司的計劃,這四萬八千人第一次投入作戰的地方將是秦國的倉儲重地,邙山敖倉。那裡有四千多萬是粟,還有數以百萬計的芻藁。古語有云,三年一積。秦國大約有三百萬戶,每戶年產一百五十石到兩百石粟,這些粟除去農戶自己每年吃掉的九十石、非農業人口吃掉的三十多石、各種損耗,真正能儲藏起來的大概在四、五十石左右。

一戶積糧四、五十石,三百萬戶則是一千二百到一千五百五石,燒掉敖倉裡的四千兩百多萬石粟,等於燒掉秦國三年的糧食結餘。即便咸陽、南陽還有庫存粟米,也未必能馬上運至前線,秦軍這架戰爭機器必然停頓。

大翼是水戰利器,也是水運工具。而為了使這四萬八千人戰鬥力達到最強,環片鉅甲是必備的,鉅鐵寶刀也是必備的。此時令尹府已經徵集了全國的木匠,並准許民間造船廠建造大翼戰舟,且除了龍骨和肋骨也不再要求木材的含水率,到明年六月建造出三百艘新式大翼戰舟問題不大,加上現有的四十餘艘,陸戰舟師人數將超過五萬五千人;

環片鉅甲產量就不容樂觀了。鉅鐵府雖有軋機,但熟練工人太少,到現在月產量也未超過千套。距離明年盛水期七月只有九個月,九個月能造出一萬套鉅鐵環片甲那就要謝天謝地了,到時候楚軍估計只有前三排士卒著有鉅甲,其餘仍是犀皮甲。

陳郢正寢,熊荊和工尹刀相談一夜,第二日一早工尹刀就急急離城返都。他的青翰舟剛剛從東湖轉入鴻溝,湖畔沼澤裡就冒出幾名渾身泥濘的人影。這些人此前一直潛伏在澤中,這時候剛剛爬到湖澤相連之處,這裡,枯水的秋季水寬不過百餘步。

“諸事已備否?”秦軍幕府,幾個月的等待,主帥辛梧的鬍子似乎又花白了一些,可他雙眼赤紅,等這一日他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稟將軍,萬世皆備。”眾將答到,墨家鉅子燕無佚也在其中。

“大善!”辛梧頷首。“此役便交由大工師和右將軍李信,你等必要截斷陳城水路,便是死,也要死在那百步寬的湖澤裡。”

“末將敬受命!”李信大喝道。與此同時燕無佚、葉隧也一臉鄭重,揖禮受命。

“騎將軍辛勝。”辛梧看向辛勝,雖是一家人,可辛梧目光並無異樣。

“末將在!”辛勝也是大喝一聲出列。

“義渠君。”辛梧緊急著看向義渠鴆,這個戎人站在那好似在神遊。

“本君在。”義渠鴆也學著辛勝等人喝了一聲,對辛梧揖了揖。

“水路若斷,荊王或於陸路撤往項縣,你等騎軍,必要將其截而殺之。如若走脫,軍法處置。”

陳城有水路、有陸路,水路的軟肋在於東湖和鴻溝的連接處,這裡水面最窄,夏季寬不過四百多步,秋冬時間水深處僅有百餘步。陸路則是在城南湖澤間有一條大道,行過湖澤就和其他地方無異,道旁皆是空曠平坦的田野。此路一直通向鴻溝穎水交匯處,過穎水就是項城。堵死水路、切斷陸路,那陳城就真的被包圍了。

“末將敬受命!”辛勝大喝,他手下三萬騎軍,絕不會讓荊王跑了。

“義渠君,你有何異議?”辛勝大聲領命,義渠鴆卻不答話,辛梧怒而視之。

“辛將軍,去歲有言,‘殺荊王,拜侯爵封萬戶’,今年還作數麼?”戎人果然直率。

辛梧被他問的一愣,他忽然想起去年清水之戰中二十萬秦軍士卒‘殺荊王,拜侯爵封萬戶’的呼喊,以致半響才道:“既是王命,當然作數。怎麼,如無封賞,你便不殺荊王?”

“打仗要粟米、要菽藁、要馬匹,這些都要錢,義渠的勇士也不能白死。”雖然只是淮上,但因為溼熱的氣候,義渠騎兵病死不少馬匹,很多戰士不適合南方的氣候,也病斃了不少。“大王不是說殺荊王拜侯爵封萬戶嗎,那我便殺殺荊王拜候爵。”

義渠鴆帶著戎味的秦語說得眾將只想笑。辛梧一聲大喝:“你受不受命?”

“本君受命。”義渠鴆沒有半點驚嚇,草草揖了一揖,不說話了。

“王剪將軍。”辛梧看向最左側的王剪,王賁就站在他身側,再後面是一列左軍將領。

“末將在。”王剪出列對著辛梧一揖。

“你守好營寨,若荊人出城,便將他們打回城去。”辛梧最後道,他只讓王剪看家。

“末將敬受命!”王剪從出列神色就一直恭敬,聞言當即答應。

“退帳!”辛梧的命令都下達完了,餘下便是各將回帳宣佈具體命令。

“父親,”王賁和王剪同車回營,“辛將軍為何不然我等與戰?”

“那湖口就百餘步,站得下幾萬人。”戎車御手也姓王,雖然說話他能聽見,可這是自己人。

“可……”堵湖口和堵城池並無兩樣,不過湖口換一點罷了。“我總覺得辛將軍不喜我等。”王賁懊惱道,“那騎軍才三萬餘人,何不遣左軍上前,若荊王棄城而走……”

“荊王既然進了城,便不會再離城,除非我等退兵。戎人想拜侯,那是做夢。”昌平君是王剪的後臺,現在這個後臺卻賦閒了,王剪其實也很懊惱。他之所以會被昌平君舉薦為將,是因為他熟悉北方、熟悉趙國,誰想為將之後伐的是楚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為何?”王賁問道。“難道三萬多騎軍攔不住荊王?”

“否!”王剪聲音大了一些,還掃了兒子一眼,似乎在責怪他沒有眼色。“荊王素勇武,去年清水陣戰之時荊軍大營被焚、帥旌被奪,他撤出軍陣了麼?未曾。他反而親率士卒欲擊穿秦軍軍陣。如此之人,怎會棄城而逃?”

王剪說得兒子連連點頭,他再道:“欲殺荊王,必要破城。可要等荊人餓垮了再破城。誰先入城誰便能擊殺荊王,誰便能拜侯,我等姑待便可。”

戎車已經到了左軍幕府,被父親說得心頭大熱的王賁追問道:“何時?何時能破城?”

“何時?”王剪沒看兒子,他一邊入賬一遍凝神思索,最後道:“運輸糧秣入城的舟楫甚多,城內又無老弱婦孺,以今度之,沒有半年荊人餓不垮。”

*

“稟大王,秦軍異動,適才聽聞中軍擊鼓升帳,恐今夜將攻城。”守將陳不可因決策失誤,已被免去守城之責,調去郢都籌備軍校,此時守城以上將軍廉頗為總指揮,養虺、陳敢為左右司馬,等於是副帥。陳敢負責統帥縣卒,養虺負責環衛以及新調過來的五千名王卒。

“只是擊鼓聚將?”熊荊看向養虺,覺得他有些大驚小怪。

“非也非也。”養虺忙道:“這幾日角樓連連望見秦人在籌備轉關。彼等雖用草料遮掩,陸離鏡裡仍是看得一清二楚。轉關乃橫渡城池之物,秦人不欲攻城為何準備如此之多轉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