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子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月的巳日剛剛過去,壽郢西北的紫金山又恢復往日的寧靜,不再有車馬道塞的擁擠,也不見滿山遍野的男女,唯有入山砍柴的樵夫和獵人,才偶爾在樹下叢間,找到些男女歡好的遺蹟——沒有貞潔觀念的時代,每年三月第一個巳日,就是青年男女們的相親大會,一見鍾情幕天席地是很平常的事情,孔子不正是生於野嗎?

鳥鳴山更幽,青翠的山林百鳥啼鳴,砍柴的樵夫如往常般挑著枯柴艱難而行,忽然,一聲虎嘯從密林深處威然而起,‘嗷——!’

猛虎嘯谷,嘯聲似乎讓整座紫金山都在搖晃。樵夫意識上還沒有反應過來,忠實的身體則已經把肩上的擔子給扔了,呆了好片刻他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當即大啊一句,跌倒在地。

“嗷——!”又是一聲嘯聲,老虎彷彿就在身邊,樹葉青草間黃斑若隱若現,樵夫連滾帶爬想要逃離此地,雙腿卻發軟抽筋,癱地不起。

“嗷——!”老虎真的從林子裡跳出來了,詭異的是見到癱倒在地的樵夫它沒有猛撲過來,而是口出人言:“王子悍,古聖王,立之為王楚必昌。”

自古以來重要的事情都要說三遍,這句話老虎也說了三遍,最後對著樵夫“嗷——!”了一下,這才緩緩走入密林,消失不見。

“啊!啊!啊……”樵夫好半響才恢復神智,恐懼已經從他身上徹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難以言狀的興奮。“王子悍,古聖王,立之為王楚必昌。”樵夫用盡全身力氣複述了一遍,這才撒腿狂奔,他要馬上入郢都將此事報之大王,大王必定有賞。

城外樵夫狂奔而來,壽郢荊門之上,同樣奇怪的事件正在發生,原本一片青灰的石頭上忽然出現一行黑字:‘大子悍,楚必昌。’

誰也不知道黑字是什麼時候、由誰寫上去的,但它就詭異的出現在那,以致城門之下跪了一片百姓,他們可不是樵夫那樣的土老帽,他們都是見過世面的城市人。‘大子悍,荊楚昌’意味著什麼,每個人心裡清清楚楚。

“臣有要事請見大王。”正寢之內,楚王與鶡冠子相談甚歡,可在寢外,滿頭是汗的城尹管由對著御者蔡豹急急相告,言畢又道:“此事關楚國社稷,急啊!”

“大王有言,今日不可擾。請明日再來。”蔡豹對著管由揖禮,他知道管由是誰。

“急啊!”管由恨不得衝入正寢。“我……,大王!大王—!大王——!”心急如焚的管由大聲喊了起來,蔡豹攔都攔不住,直到披甲宮衛圍上來,管由還在呼喊。

古之國有三朝,三朝者,外、治、內也。外朝在王宮茅門之外的大廷,開外朝不但召貴族官吏,國人也聚而進言;治朝即正朝,每天早上君臣相見的地方,不過這裡多是見個面,宣佈下政令,完了官員就回署衙辦公了。像上次擇立太子的朝議,其實並不多見;真正決定國家大事的地方是內朝,也就是燕朝,每當治朝朝會結束,國君就退居正寢,有要事者可進路門面君,當然,這只限大夫以上的貴族,士是不能升堂入室的,他們只能站在階下旁聽。燕朝結束後國君才能下班,一般是行至小寢,脫去玄端換上深衣,或是休息,或是從王宮後門闈門出宮,到集市上喝幾兩小酒。

蔡豹立於正寢之外,自然楚王猶在燕朝辦公,所以管由才大聲呼喊。他的喊聲真的被楚王聽見了,在管由被宮衛堵住嘴之前,楚王問向長姜:“寢外何人號叫?”

“稟大王,是管由。”正僕的耳朵當然靈,即使不靈,也有寺人報告。

“管由……”管由是楚王親自任命的壽郢城尹,楚王再問:“他有何事?”

“他……”長姜欲言又止,道:“小臣不知。”

“問而相報。”楚王道,堂堂城尹在正寢外大聲呼號,肯定是有急事。

得令的長姜急急而去,不一會又回來。楚王見他來不得不暫停和鶡冠子的討論,道:“何事?”

“管由說,荊門太一神顯形了。”長姜憋了一會,最後如此相告。

“顯形?!”不單是楚王,鶡冠子也嚇了一跳。

“管由言,荊門門上忽現幾個大字:‘大子悍,荊楚昌’……”

“啊!”長姜還沒有說完,楚王和鶡冠子就倒抽一口涼氣,對視中雙方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懷疑和震驚——怎麼可能這麼巧,這邊正商議如何立荊王子為太子,那邊就太一神顯形,說什麼‘大子悍,荊楚昌’,一定是有人裝神弄鬼。

長姜也體察到了兩人的懷疑,補充道:“字在門楣之上,管由說旦則不見,午則突現。城上甲士、城下商民皆可證,非有人寫於其上。”

“大王,現在是擇立大子非常之時,必有人偽作鬼神,以惑世人。”鶡冠子道,他剛剛說服楚王答應立熊荊為太子,怎能功虧一簣。

“大王,太僕觀季求見。太僕言有要事,關乎楚國社稷國祚。”城尹管由被宮衛押了下去,可管由走了太僕觀季又來,這一次蔡豹不敢再攔,直接來進來稟報。

“太僕何事?”楚王看了鶡冠子一眼,自言自語道:“也是為此而來乎?”

觀季當然不是為荊門之字,他不是一個人來,除了隨行的幾名巫師,幾個家僕氣喘吁吁抬著一個沉甸甸的箱子。“大王,昨日漁夫於淮水捕得一玉,今獻於大王,請大王一觀。”

箱子一個套著一個,在楚王面前一個接一個開啟,最後一個開啟揭開錦帛,一塊巴掌大淡黃色的圓玉露了出來。玉雖黃,玉質無比剔透,最妙的是玉中有四個歪字:‘立悍為王!’

“這是崑崙古玉!”鶡冠子一開始沒有看出玉中有字,而是驚歎這是一塊崑崙古玉。

“正是。”觀季點頭,“玉乃天生,字是天成,此神靈之意顯於世也。”

“大王……”祥瑞就在眼前,即便是鶡冠子也看不出這其中有什麼偽跡,但是從常理推斷,這定是春申君囑其門客所作,目的不言自明。

“可以占卜嗎?”楚王心中也隱隱猜到這個道理,可他更希望占卜一次,以辨天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明日可卜。”大型的占卜是要精心準備的,不能說卜就卜。“大王要祭祀?”

“祭。”祭祀太廟也不是一天能準備好的,並且要選擇吉日。楚王寧願延後也希望占卜能夠正式一些——立熊荊為太子非眾望所歸,這要擔著楚國內亂的風險;而立熊悍,他卻沒有表現出一丁點賢王風範或徵兆,國家交給他楚王很不放心。

祭祀正在準備,接下來的幾天各種各樣的祥瑞窮出不去:有老虎口出人言的、有大魚浮於水面說話的、有王墓忽然開花花成文字的……,所有種種,顯現的都是熊悍才是古之聖王轉世,立其為王,楚國可興。一時間郢都輿論紛紛,人人皆言當立悍王子為太子。

曾子殺人、三人成虎,明明懂得這個道理,楚王依舊心有惴惴。他越來越覺得這不完全是春申君使人作偽,因為這不可能——比如那塊生字的古玉,他自己仔細看了,也請玉尹看了,玉尹也說字乃天成,非有人作偽,之所以神兆頻現,是因為自己想立熊荊為大子,神靈弗許,故而顯靈。

太廟的告祭無比隆重,身著大裘冕的楚王帶著數百名朝臣在鐘鼓聲中一次次起拜進退,楚王已經老了,體力不支,當最後一個儀式完成時,他早就發軟的腿再也止不住身軀,昏倒在地。大王暈倒,場面頓時大亂,好在正僕長姜極為鎮靜,指揮寺人將楚王抬至空處,又是按摩又是灌水,等醫尹來時,楚王已經醒了。

“祭祀已畢,請大王回宮。”令尹黃歇伏在地上,聲音關切不已。

“不,寡人…要知道占卜結果。”楚王喘息著,說話的時候眼睛幾乎睜不開。

“臣……”黃歇看向同伏於地的太僕觀季,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去……”楚王手臂舉了起來,但還沒有舉平就墜了下來。

龜甲終於在火中灼燒,骨頭爆裂的‘啪啪……’聲越來越密。太僕觀季跪於火前,低吟中肅穆莊嚴。他不在乎誰為太子誰為楚王,但他對神靈虔誠無比,他這一生都是獻給神的。黃歇遙望著他,心直吊在嗓子眼。他雖贈與觀季重金,但這只能買到他個人的支援,一旦占卜有其他的結果,他肯會遵循神靈的旨意行事而置自己於不顧。

等待筮卜的時間又短暫又漫長,和黃歇一樣,太廟裡面對著先王靈位的左徒昭黍也忐忑不安。一個接一個的祥瑞也讓他和全體荊黨手足無措。借鬼神而勢,不單是他們想不到的,也是他們這些迂腐的貴族不會去做的。不去做的結果就是自己徹底失勢,一旦大王薨而熊悍立,春申君和他那群門客將是另一個吳起。什麼是變法?變法不就是殺昔日之王親功臣,收有產之田畝錢財,然後舉國皆貧、民以客卿為師、國唯客卿為貴嗎?

想到此昭黍驀然落淚,他萬萬不想楚國變成秦國,可不變成秦國楚國說不定真就亡國了。恍惚間他喃喃祈禱:‘東皇太一神啊,保佑荊人吧,我們是祝融的子孫……’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