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網破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楚軍大營東南十二裡,清水河河道忽然變得寬敞,冬日河水已不及膝,渡河再便捷不過。辛勝之令傳遍全軍,河水南畔正在餵食、喂水、歇息的武騎士很快翻身上馬。無數馬匹當即把清澈的河水踏得無比渾濁,河裡楚軍屍首鮮紅的血跡也混於濁水之中,消失不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萬名騎兵從清水河下游十二裡處憑空冒出來,這是誰也不曾想到的事情。項燕雖也在此處佈置幾名哨騎,但重點關注的還是大營後方的清水河一線。可辛勝偏偏在這個地方渡河,在最後一支楚軍派赴戰場時出現。此刻,項師已拐過楚軍右軍,橫向行進變成縱行行進,他們的目標是秦軍大營而非秦軍左軍;王卒則往西橫進,他們必須攔住秦軍車營衝擊左軍側背。似乎沒有人注意他們,而十二裡的路程僅需一刻鍾便可奔至,那時項燕授首,楚軍必敗。

“我軍,攻入荊營,斬殺項燕、擒拿荊王!”到底是年輕人,過河之後心中激動的辛勝忍不住召各營騎將至身前動員,馬鞭在他手裡揮舞著,勝利已經看得到,只有十二裡。

“封侯賜邑之功,皆在此役。二三子切莫負大王之望!”辛勝也知道此時再做動員已無必要,他話說完便讓興奮的各將速速回營,而後對旗手喊道:“展旃!”

“展旃——!”旗手展開赤紅的旃旗,北風颳起,重重的錦帛之旗也是獵獵。

“駕!”看著身側躍躍待發的武騎士,辛勝大力揮鞭,轟隆隆的蹄聲中,煙塵再起。

*

“敢問屈將軍何往?”王卒未走多遠便被一輛戎車攔住,這人屈光認得,是大王的近衛羽。

“末將奉上將軍之令,往左軍之側截擊秦人戎車。軍情緊急,衛士切莫阻攔。”屈光低低一揖,這算是看在大王的面子上給羽答話。

“小人奉大王之命,請屈將軍分一部兵馬於我。”羽腰上本有佩劍,可他手上拿著的卻是另一柄佩劍,這是先王的佩劍。

“龍淵!?”錯金的劍鞘、古樸的式樣,屈光也是先王近臣,一眼就看出這是龍淵寶劍。

“屈將軍既知劍名,當知以劍為符之先例?”羽劍還是高舉著劍,就怕屈光不答應分兵。

“臣知矣!”屈光天揖了龍淵寶劍,然後對左右道:“王卒中軍隨我至大王駕前聽令,餘者以囊將軍為將,赴左軍之側為援。”

王卒究竟是王卒,這是楚王的私卒。雖然分兵有違上將軍將令,可王命大於將令,更何況只是分兵。有些擔心的羽見屈光戎車迴轉,士卒也分成兩部,一部仍然西去,一部折嚮往東,又道:“大王已命人告於上將軍,恐上將軍猶豫,方命小人先截住屈將軍。”

“大王有命,臣赴死而不辭。”屈光又揖,他讓御手跟著羽的車駕,往旂旗而去。

旂旗之下,熊荊正在對幾名部署下令,不知是語速太快、還是理念太先進,等他說完工尹刀聽的還是半懂不懂。什麼是集火?什麼是曲射?什麼又是交叉火力、什麼又是步弩協同?他半點也搞不明白。但熊荊最後要他找力士直接扔火彈他是明白的。全軍的力士全在砲兵,不然四百楚斤的鐵彈、鉛彈誰能拎得動?

“都知否?”熊荊眼前,有弓手之將潘餘,有荊弩之將悼廬,還有投石機之將工尹刀,軍情緊急,他一席話說的極快,就擔心大家沒聽懂,更擔心實施時會出問題。

“末將知矣!”弓手之將潘餘聽懂了針對自己的命令,大王要自己列弓手於旂旗兩側,交叉射殺秦人。不過這種射法和平常不同,是要站在高處射擊,就射楚軍眼前的敵人,這不需多少弓手,千名射藝精湛之士便可。

“末將也知矣。”荊弩之將悼廬在大王還是太子時便聽過這些詞語,步弩協同他清楚的很。

“臣、臣……”工尹刀‘臣’了半天才猶豫著開口,“臣只有三十名力士,一名力士只可攜一枚火彈,然火彈沉重,未能遠投……”

“三十枚火彈亦可!”熊荊拍板道。“讓這些力士著好甲冑,每人抱一枚火彈至此等候。好了,你們速速準備速速準備。兩刻鐘之後,不到者,斬!”

“唯——!”兩刻鐘時間並不長,除去弓手易調之外,工尹刀的力士和火彈,悼廬的荊弩都不容易集中於此,因而這兩人跑的最快,揖禮之後便匆匆的去了。

這幾個人一走,羽和屈光的戎車便來了,同來的還有軍司馬彭宗,他是接到熊荊傳令才來的。

“臣屈光拜見大王。”屈光看了彭宗一眼,沒有解釋自己為何回返,只對熊荊行禮。

“屈大夫免禮。”熊荊揮手,“不佞要王卒中軍於旂旗後列一錐形陣,兩刻鐘可否?”

‘於旂旗後列一錐形陣……’屈光默唸著命令,想了一想才答:“敬告大王,中軍不及萬人,兩刻鐘足矣。”

“那就列陣。”熊荊道,“我要你告之士卒:旂旗進至何處,自己便殺至何處,絕不止步。”

“臣敬受命!旂旗進至何處,士卒便殺至何處,絕不止步。”屈光重複著王命,已知大王欲為何事。他再施一禮,也匆匆去了。

“末將見過大王。”彭宗揖道。“大王如此行險,若不成當如何?”

“若不成,你我皆死於此地。”熊荊答道,“請問彭司馬,不如此,上將軍還有何策?”

“上將軍已令項師繞擊敵營,待蒙武旌旗一倒,秦軍必敗。”彭宗答道。“王卒援助左軍,以防秦人戎車衝陣,如此分兵,我軍必敗。”

“我軍必敗?”和廉頗預料的一樣,項燕對熊荊拍腦袋想出的計策並不贊同。“請問司馬,項師至秦境大營幾里?需幾時方可到達?”

項師距離秦軍大營幾里彭宗當然知道,這段距離需走多長時間他也知道,但他不答,他只低頭看著熊荊的那雙皮履。

“你轉告上將軍:我意已決,必從中擊破秦人軍陣,寧死不返。你回去吧,王卒中軍、荊弩,還有千名弓手已由我統帥,其餘仍由上將軍指揮。”

熊荊要走部隊並不多,然此時楚軍山窮水盡,不到萬人的部隊也是一支頗大的力量,特別是荊弩,是全部要走。左右兩軍橫擊不得,大王欲從中軍擊破秦人軍陣,將其一分為二,此策不是不可,但項燕最介意的莫過於熊荊橫加幹涉自己的指揮,此已違拜將之道。

“末將……”無奈中彭宗正要告辭,誰想厲聲的急報此處也能聽到,只聽那報訊的軍吏大呼:“報上將軍:騎軍襲我!騎軍襲我……”

騎軍自然是秦軍的騎軍,這是楚軍一直提防的部隊,清水河之北明明並無騎蹤,它又是從何處冒出來的?彭宗驚駭中四處張望,終於,他看見一道漫天的煙塵從東而來,那是左軍的方向。“休矣!”他呼道。秦軍騎軍定是見後方空虛,這才大部殺來,他道:“敢請大王、請大王令王卒速速往左迎敵,不然秦軍必奪我旌旗,毀我大營。”

“騎軍?”熊荊也看向東面,震駭間也看到了漫天的煙塵。“傳我王令,王卒速速……”

“大王不可!”廉頗意想不到的開口。“秦軍騎軍已現,再不破陣,我軍速敗。”

“速敗?!”熊荊訝看著他,彭宗也訝看著他。

“秦人騎軍必有萬人,此萬人不擊大營必擊我軍側背。王卒中軍不及萬人,可護幕府大營可護我軍側背否?”廉頗反問道。“大營若破,我軍破敵之陣猶可勝;側背若遭敵襲,大營獨存我軍亦敗。請大王三思。”

“啊!”廉頗說的是這個道理,熊荊雖然發怔,但很快明了。

“寧願騎軍擊破大營,也不願其擊我軍側背,不然……”煙塵越來越近,北風一吹,塵土幾乎遮住了東面半邊天。陸離鏡裡,殺氣騰騰的武騎士正快馬駛來。熊荊越看心越涼,突然,一隊武騎士策馬轉向,北面,也有一道煙塵急馳而下。

“駕!”媯景伏身於馬上,身形時起時伏。即便是他自己的呼喊,於如雷的蹄聲中也不能聽見,此刻,他的眼中只有往西急進的秦軍騎軍。

“駕——!”項超奔行於他身側。是他回望間看見了秦軍騎軍,這支往西疾行的軍隊和項師一樣,目標都是敵軍大營,斬將而奪旗。只可惜項師是步軍,秦軍是騎軍。

“駕!駕駕!”更多騎手呼喊,千餘騎賓士在左軍外側。然而,未經磨礪的騎兵無比青澀,那怕距離只有三里,原本整齊的佇列也漸漸混亂,足矣致命的側翼衝擊正變成一次單槍匹馬的挑戰。看著前後不一、零零散散的楚軍騎手,辛勝大大松了口氣,令旗揮舞中,秦軍陣列裡一支騎軍立刻右轉迎敵,因為距離太近,秦軍還在轉向,敵人便要殺到。

騎士的軟肋是什麼?騎士最致命的軟肋就是自己的正右側。右側不持盾,右側也不便揮戈射箭,經驗豐富的騎士一旦被敵人咬住正右側,全身寒毛都會豎起。現在,這個致命的軟肋正被楚軍咬住,即便辛勝派人右轉迎敵、即便楚軍隊形散亂,武騎士們也是背心冒汗、舉弩待發——生與死,就在數息之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