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城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未改

數千裡外的新郢,楚國第三十四世楚王,第四十四位國君熊勝在哭泣和歡呼聲中即位。東地壽郢,勿畀抵達壽郢時,王翦率領的秦軍冒著風雪快速南下,僅用十八日就抵達淮水東岸,遙對著壽郢城西剛剛完成的城防工事。

沙海一戰楚軍皆沒,攻滅楚國是時間問題。王翦快速南下主要是因為不想在壽郢這座都城浪費太多的時間。如果秦軍能在冰雪化凍之前拔下壽郢,那麼他三月便能長期直入會稽。

數十萬童子、工匠滯留越地的訊息秦國早有耳聞,秦國對那些童子沒有興趣,在意的是那兩、三萬造府工匠。鴻溝一戰秦軍舟師損失大半,剩下的那一半又被楚軍炮艦困在少海,新造戰舟南下最快也要等到三、四月份,所以只能依靠步卒快速南進。

趙政計劃如此,王翦原本打算休整幾個月時間等鴻溝化凍後再南下壽郢,也不得不依王命行事。揹著北風站在壽郢西北的紫金山上,王翦正用陸離鏡環視全城。昔日繁榮的壽郢如今已成一座死城,街道、大市,絲毫不見庶民,即便能看到人,也不過是城牆上的甲士。

庶民、士卒全然不見,唯獨城內、城外的城防工事的看極為清楚。最顯眼的是城內,沿著西城牆、南城牆已經挖出一條寬逾十數丈的大塹,北城牆、東城牆因為角度和房屋遮擋的關係看不到,但應該也挖出來類似大塹,以防秦軍炸破城牆後突入城內。除了大塹,城內的裡域也全部關閉,重重設防,看上去守城的楚軍似乎要與秦軍打一場血腥巷戰。

看到城內的重重裡域王翦心中不免生憂,他手上兵力不足二十萬,稱得上精銳的老卒不過九萬。九萬秦卒一旦消耗完畢,便只剩下齊褐手中的那四、五萬中尉、衛尉了。雖然秦國能徵召全天下的士卒,但沒有老秦人的秦軍王翦很不放心。

城內的防禦讓王翦生憂,城外的防禦則有些讓王翦看不懂了。正常情況下守軍都是據城而守,再便是出城野戰。兩者必選其一,可駐守壽郢的守軍反其道行之,竟在城外搭建起了城防工事,這些工事如果真是工事那還有用,問題是這些工事根本不像工事,不過是掘了兩條鋸齒狀一點也不深的大塹,以及兩道同樣形狀但卻不怎麼高的土坡。

這種工事並不能阻止秦軍推進。只有深埋在大塹、土坡上的鉅絲網或許能取得一些作用,但鉅鐵網不是殺傷性的,只能起到阻礙遲滯作用,這樣的防禦秦軍早有對策。

看完城內的防禦,再看向城外的防禦,王翦還在思索楚軍為何要這樣佈置時,兵法主謀士武勾卑看出了一些門道:“此荊人阻我巫藥炸城、巫器擊城之防也。”

“哦?”王翦目光連閃,再看那些鋸齒狀的防禦,點頭道:“確是如此。”

“如此城防,如何破之?”劉池也微微點頭。和王翦一樣,他覺得楚軍在城外修建的城防極為奇怪,卻不知道它的實際用處。武勾卑點破後才恍然大悟,這確實是為防巫器、放巫藥的。

“此不知也。”武勾卑的回答讓人洩氣,好在他接著道:“既是城防,便可擊破,若求穩妥,湮之可也。若求快捷,荊人少士卒,我可四面皆攻,擇其虛者而破之。”

“西面皆攻?”沙海戰後,白林已成為王翦的右將軍,羌是左將軍。趙勇奉命回到了咸陽,扶蘇也不再是大軍的護軍大夫。和王翦同站在紫金山上的白林聽聞武勾卑建議四面皆攻,馬上出口反對。“大將軍當知,我軍僅十九萬,尚有一萬魏軍降卒,此一萬魏卒需兩萬人守之。若四面皆攻,每面僅有四萬人,荊人若擇其精銳一面擊我,我軍必潰。若其焚我糧草、毀我輜重,待下月冰化,攻城更難。”

“恩。”王翦聽白林提起魏卒,重重恩了一聲。魏王投降,剩下的魏卒隨即被秦軍收編。這一萬魏卒家眷全在大梁,百將以上又更換成秦人將率,可幕府對其仍不放心。當然這一萬魏卒可以命其先行攻城以作消耗,但四面圍攻還是存在問題。壽郢城周五十餘裡、一萬六千多步,除去駐守大營的秦軍,一萬六千多步每步只有十名士卒,根本就圍不死。

“可命魏卒先行攻城,以探虛實。”劉池倒不擔心魏軍敗卒,他擔心的是楚軍兵力。

“然若魏卒輸陣,士氣必然大墮。”武勾卑不是沒有這樣的想法,而是擔心這樣做的後果。

“不命魏卒攻城,我軍需以兩尉守之,徒耗士卒。”白林這次站在劉池這邊。一路行來他便覺得那些魏卒有些古怪,又不知道哪裡有古怪。“且今夜當提防荊人夜襲。”

大軍行軍必有長徑,攻敵於立足未穩不是敵軍真的立足未穩,而是行軍長徑下後續部隊還未到達。秦軍急急南下,走的雖然是冰封的鴻溝河道,但包括後軍輜重在內,沒有三日全軍根本沒辦法聚攏。若楚軍有意夜襲的話,這確實一個好機會。

秦軍將率在明處觀察壽郢城防,包括淖狡在內,楚軍將率皆在暗處觀察紮營於壽郢以西、淮水東岸的秦軍營壘。氣溫仍然在零下,半夜最冷時大約有零下十四、五度。不過相比於上個月的冷鋒時期,天氣已經沒那麼冷了。

紮營的秦軍只要破開表面那層凍土,就能在冰雪覆蓋的城西立下營帳。營盤看上去立的中規中矩,該有塹壕的地方是塹壕,該設牆壘的地方是牆壘,另外這數萬名先期到達的秦軍看上去全是精卒。

以作戰司的計劃,兵力薄弱的守軍本就沒有夜襲的計劃,看到這些秦軍多是精銳,更是沒有夜襲的打算。只有絲毫不畏秦人的巴虎看過秦人的營壘,自告奮勇的道:“巴人可夜襲秦營。”

“不可。”長老宋與淖狡異口同聲,淖狡道:“秦人不懼夜襲。”

淖狡說得很快,見巴虎不解,他只好解釋道:“先至者皆秦軍精卒,夜半必會不眠而守,以待中軍趕至。中軍趕至當夜亦不眠,以待後軍趕至。”

秦軍如何行軍、如何紮營,各將率有什麼特點,大司馬府早就瞭解。正因為瞭解,淖狡才會說秦人不懼夜襲,巴虎從未聽過秦軍有這樣的規矩,一時錯愕。

“夜襲秦人不如毀其輜重糧草,可惜我軍騎士不及千人,又無重騎……”酈且的話語有些幽怨,嘔心瀝血煉成的騎軍全被打光,最精銳的重騎只剩幾十騎。如果龍騎還在,遲滯襲擊秦軍後軍輕而易舉,可惜隨著沙海的戰敗,這一切都不可能。

“傳令全軍,要恪盡職守,不得擅自襲秦。王翦領軍,不好相與。”不再看紮營的秦軍,淖狡知道己方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然後在秦軍攻城時死守防線,其他什麼也做不了。至於回到壽郢一開口就是刺殺秦王的勿畀我,他已後悔將他召回壽郢。

在華陽祖太后羋棘薨落之前,刺殺秦王或許有用。羋棘雖然要顧及秦國的利益,但對母國怎麼樣也不會趕盡殺絕。羋棘已死,秦國國內親楚的勢力基本根除,這時候刺殺秦王,不管成功與否都會遭到秦國的慘烈報復。

淖狡看罷秦軍營壘便轉身回府,看到他面色不愉路上酈且不好詢問,等回到大司馬府他才開口,“可是勿畀我刺秦之計?”

“新郢豈能朝決此事?!”淖狡一掌拍在木幾上,發洩著自己憤怒。新君視朝第一日昭黍便提出刺秦一事,數日後此事居然毫無疑問的透過。現在勿畀我拿著朝決來壓他,要他協助刺秦,這讓他嚥下蒼蠅一樣難受。

他從未想到正朝大臣遷徙新郢以後會變成這樣!大敖守衛的是什麼?楚軍守衛的是什麼?他們守衛的不是城邑和土地,也不是庶民和婦孺,他們守衛是日漸野蠻、人皆卑劣之下楚人一直堅持的信仰和道德。

今日正朝可以同意刺秦,明日正朝就會同意郡縣,後日正朝就會要求變法。世風就是如此敗壞的,戰爭也因此越來越殘酷。當楚人堅守信仰和道德全都失去,當楚人變得和秦人沒有什麼兩樣,勝利還有什麼價值?守衛又還有什麼意義?

淖狡一聽到正朝同意刺秦當場便大憤,酈且當時沒有他這麼反對,不過他想來想起都想不出刺秦於當下局勢有什麼幫助,反而會弄巧成拙,於是淖狡一樣反對刺秦。

“勿畀我有朝決之命,我等……”酈且不得不提醒淖狡一句。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淖狡氣鼓鼓的道。“我已去訊新郢,斥彼等之無行。再則……”淖狡有些擔心的看著酈且,“大敖之事萬不使勿畀我知,其久與侯諜相處,為求其功,已然無所不用其極,若他知悉此事,大敖必死。”

召勿畀我前來壽郢就是為了尋找大敖的,現在淖狡又不想讓他知道此事,酈且不由問道:“那當如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是生是死,皆在大司命之意。”淖狡無奈說道,他已經徹底沒有辦法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