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牧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攻守異勢,秦人情況如何,知彼司已不像以前那般瞭如指掌了,但秦人如何是秦人自己的事情,楚國只做楚國認為該做的事情。避遷蓬萊是,於牧澤之中架橋也是。

截止到去年,楚國水泥產量超過十二萬噸,決定避遷後早前儲存準備用於南鄭、漢水、關中的水泥迅速運往新郢以及前往新郢的各個碼頭,然而因為舟楫噸位的限制,這只能輸運儲備水泥的一部分,剩餘四、五萬水泥該如何處置曾是大司馬府很頭疼的問題,留給秦人吧,那是資敵;拋入淮水吧,實在太可惜,牧澤長橋恰好把這幾萬噸水泥用上了。

三月確定架橋解圍,沒幾日楚軍與封人師匠便在夜裡潛入牧澤標定橋樑路線,測定沿線橋墩的位置、水深、以及平坦程度。而後混凝府兩千多名工匠立即忙碌起來,先是裝模配筋澆築出七百五十多個橋墩,這些橋墩高約兩丈,厚三十公分,直徑四米,重達四十噸。同時澆築三千八百多根橋樑,這些橋樑大小長短完全一致,每根長十四米,寬零點七二米,厚一點二米。每根橋樑也不輕,重達三十噸。

安裝木模、編結鉅筋、澆築搗震……,澆築混凝土是很簡單的事情,加上前期的準備時間,兩千多名工匠加上更多的女子力工,三個月時間就澆築出了一百多個橋墩,以及與之相對應的七百多根橋樑,剩下的橋墩橋樑也將在四個月內完成。

澆築不是問題,運輸也不是問題,關鍵是橋墩與橋樑的吊裝,這個是大問題。其中的關鍵倒不是吊裝本身羅馬工程師可以用人力吊起重量超過五十噸的基座和雕像,以蒸汽機為動力,造府工匠更能輕而易舉的吊起四十噸重的橋墩而是吊裝過程中秦軍舟師的破壞與阻攔。

為了防止秦軍戰舟襲擾,造府只能設計出巨筏一樣的方形樓船,船的中心是起重機、起重機支撐,船的四周則是密集的火炮。為了追求高射速,這些火炮全都安裝了彈簧後坐機構。

與此同時,樓船四舷也安裝了可抵擋戰舟衝撞的鉅鐵板,以及木質矮牆和駐守在矮牆後方的肉搏甲士。起重機如此,裝有橋墩與橋樑的輸運船也是如此。巨大的樓船出現在鴻溝牧澤上時,楚軍轟動,大梁轟動、秦軍也轟動。王翦趕到牧澤之前,澤上澤岸圍滿了人群。

上午進入牧澤的楚人沒有急於建橋,而是先用三牲祭祀了牧澤,祭祀完畢蒸汽機才突突突冒出白氣,拉動起重吊臂上粗大的鉅絲繩,吊運輸運舟上的橋墩。一看到運輸舟上巨大的橋墩被吊起,岸上的楚人就會發出一陣陣歡呼跳躍,等橋墩落下,這些人又是一陣歡呼。

楚人如此,澤面戰舟上的秦軍甲士和手也極為震驚。秦楚雖然為敵,但這個時代的人們依舊深深敬畏自然。巨大的起重機吊起巨大的橋墩與橋樑,須臾間就架起了一座長橋,他們免不了崇拜漂浮在牧澤之上那個巨大的機器。

大梁城頭的魏人和趙人反應就很激烈了。去年十二月被圍,雖說城內的粟米與柴炭沒有用盡,但楚軍一直隔著牧澤遙望,數月也毫無動作,這很容易讓人心生焦慮與絕望。三個月前,奇伎之人告知城內楚人已決定架橋解圍,架橋解圍匪夷所思,但不接受又能如何?

全城幾十萬人一直苦等,等了三個月才看見巨大的樓船駛入牧澤,楚人終於開始架橋了。每吊起一個橋墩、每吊起一個橋樑,城牆上的趙魏士卒就要嘶聲吶喊,直到喊得聲嘶力竭,城牆下的大梁城也滿城興奮,王翦趕到時,魏王與趙王的旗早就飄在大梁城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荊人竟如此架橋?”看到起重機輕輕鬆鬆吊起長達六、七丈的橋樑,心思重重的王翦也忍不住驚歎了一聲。

“稟大將軍,荊人確如此架橋。”田樸嘖嘖說道。楚人四月出海避遷,擔心出海後沙海被楚軍攻擊的秦軍舟師又返回了大梁,田樸因為是齊人負責大梁,楊端和留在了芝罘。

“如此架橋……”王翦驚歎歸驚歎,很快就察覺到了危害。以這樣速度架橋,最多六個月橋就能架成,大梁之圍將在秦楚兩軍決戰之前解開,城內的魏趙兩軍必然與楚軍合而為一。楚軍已經很難對付了,再加上魏趙兩軍三、四萬人,那就更難對付。

“大將軍,必要設法阻之,末將已調集戰舟……”王翦沒來之前田樸第一時間派戰舟欲攻擊楚人的樓船,奈何樓船四周都有火炮,幾艘戰舟還未靠近就被火炮驅散。等待王翦的這段時間,田樸調集上百艘戰舟前來牧澤,這些戰舟已經到了。

“可勝否?”王翦不熟水戰,水戰他只能詢問舟師之將田樸。

“荊人樓船雖大,然不過數艘,行進轉向更是不便,我軍戰舟若猛撞之,必破。”田樸言語中很是自信,第一眼看到那些樓船起,他便知道可以擊沉,只是代價不小。

“善。能破今日便破之,不可留待明日。”王翦說話,這時牧澤水岸與大梁城頭又爆發出一陣歡呼,起重機又吊起了一個新的橋墩,加上前面兩個橋墩,短短四個時辰,牧澤上便多了一座長約二十步的長橋。按這個速度日夜不休的施工,一天能吊裝八個橋墩,架成八十步的長橋,也就是說,一百天時間這座二十多裡的長橋就能架好。

“末將領命!”田樸大聲答應。他清楚王翦話裡的意思,不必等待,要迅速給予敵人沉重打擊,要儘可能的挫敗楚軍的架橋行動,要讓大梁城內的趙魏趙兩國再度陷入絕望。

“傳令!擊鼓。”田樸揖別王翦便下達作戰軍命,五槳戰舟上的建鼓忽然敲響,冒突飛馳於澤面,傳遞著田樸更詳細的命令。

鼓聲讓牧澤南岸的楚軍,牧澤北端大梁城牆上的魏人與趙人一同噤聲。他們早已看到澤面上越來越多秦軍戰舟,這些戰舟低沉的撞艏和高翹的舟艉無時不刻在提醒著人們,大秦舟師今非昔比,不再是楚軍戰舟統治天下的水澤,而是秦人統治著天下水澤湖泊。

鼓聲中,牧澤上百艘三槳戰舟開始列隊,他們對準的是那艘正在吊裝橋墩的起重樓船。衝撞不是一面,而是四面,四面皆由成列的戰舟衝撞,以求一擊即毀。

“大敖……”熊荊與樓船一同抵達啟封,他手上再也沒有討厭的石膏,斷裂的骨骼也已癒合了。站在馬車的車頂,他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起重樓船、秦軍戰舟,魏王,以及身著白色展衣、哀怨的立在城頭眺望的趙國太后。

“如何?”熊荊聽到了鼓聲,但他毫不在意。

“秦人戰舟欲撞我也,我軍……”澤面上秦軍戰舟並不多,而划著戰舟的楚軍士卒很多在鴻溝上待命,一旦需要便可以衝入牧澤。

“我軍如何?”熊荊還在看那個倡後,舌頭下意識舔了添嘴唇。

“樓船雖有火炮,然秦人戰舟多矣。”莊無地不知道身側的大敖的心思,還以為他與自己一樣關心戰事。

“多又如何?”澤面上秦軍鼓聲忽然停了,四面各二十五艘戰舟,每一面都列出五乘五的舟陣。準備發起撞擊的前一刻,澤面上靜的只有風聲。幾艘冒突小舟飛馳了一會,令舟上旌旗揮動,轟隆隆的鼓聲比之前更加猛烈,秦軍馬上要進攻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