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元山戰火(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于成龍眼睛一瞪:“有話快說,不要大呼小叫的。”

王大力喘口氣,咬牙道:“李鐵手回來了,他們被倭寇追殺,損失慘重。”

“什麼?”于成龍大吃一驚,拉著他的手向外跑去:“在哪兒?快帶我去看看。”

王大力營帳裡,渾身血跡的李鐵手躺在床上,面容消瘦憔悴,臉色慘白,看到于成龍就哭出聲來:“龍哥,死了五個弟兄,我對不住他們。”

于成龍心中一酸,摸摸他的腦門:“別急,慢慢講。”

倭寇的第三中隊窮追不捨,馬營弟兄們到沒什麼,在山區與官兵周旋慣了,如魚得水,朝人新丁卻受不了,畢竟缺乏專業訓練,爬山速度慢、體力差,不會利用地形隱藏,當天就損失了一百多人。

因為有井上大佐的嚴令,第二天中午到大同江邊匯合,倭寇天黑前放棄了追殺,朝人急紅了眼,反過來騷擾倭寇,馬營弟兄趁機打黑槍,一連擊斃三十幾人,激得倭寇惱羞成怒,不顧一切重新追殺。

這一戰相當慘烈,倭寇訓練有素,攻勢凌厲,佔據了上風,朝人缺少槍彈,死傷過半,馬營弟兄也人人受傷,被迫分散,向東、向南突圍,李鐵手等六人傷勢最重,決定返回平壤,向于成龍報信。

不料在途中遇到倭寇主力,僅餘李鐵手逃出,另外五人為了掩護他,全部戰死。

王大力眼睛通紅:“龍哥,讓我帶人過去,幹了那些雜碎。”

于成龍一拍他的肩膀,問李鐵手:“倭寇有多少人?”

李鐵手想了想道:“估計還有百十個,”

于成龍咬了咬牙,當機立斷:“大力,你帶一百個弟兄、兩千新丁,每人一杆槍、一百粒子彈,分為五組搜尋,三天之內,將倭寇趕盡殺絕,少一個我拿你是問。”

王大力腰桿一挺:“龍哥放心,少一個你砍我的腦袋。”

于成龍苦笑道:“你的腦袋不值錢,我要了幹什麼用?嗯,帶上新丁,主要是鍛鍊他們的實戰能力,特別是山地戰,另外,遊擊先鋒隊打散了,暫時很難歸隊,這仗打完後,新丁就駐守在江南的山區,找當地的老百姓,擴建殺倭軍,建立情報網。”

王大力抓了抓後腦勺,為難道:“龍哥,這些東西我搞不明白,你還是派專人負責吧。”

于成龍啞然失笑:“對,讓李嘉良派幾十個人,不要浪費時間,現在就過江。”

安撫了李鐵手,待他傷勢穩定、陷入沉睡後,于成龍才回屋休息。

一覺醒來已是中午。

玉珠服侍他穿衣洗漱,小聲道:“王大人來了。”

于成龍怔了怔,飯也不吃衝出門去。

玉珠輕咬嘴唇,嘆了口氣。

剛一進客廳,于成龍拱拱手:“老王,你無事不登三寶殿,出了什麼事?”

王錫祉豎起兩根手指,表示有兩件事:“其一是北京,朝廷那裡,對你的嘉獎爭執頗大。”

于成龍笑了笑:“不就是升官嗎?某些人不同意,嫌我升得太快,擺出很多大道理阻撓,呵呵,沒什麼了不起的。”

王錫祉大拇指一豎,哈哈笑道:“老於,你猜得太準了。”

笑完嚴肅起來,緩緩道:“孫中堂、徐中堂愛才心切,上了一道很長的奏摺,如實彙報黑鷹谷之戰,對老於你可是極力推崇,李中堂也上奏,為你說好話,皇上龍顏大悅,準備再給你升一級,賞一件黃馬褂,可是……唉!”

一拍桌面,嘆息、憤怒:“那個翁中堂,居然說你前幾天已升兩級,不宜再提拔,皇上當面就不高興了,稱你為國之幹城、當朝第一勇將,區區叢四品太委曲了,但他們畢竟是師徒關系,最終皇上還是暫時擱下,等俘虜進了京再說。”

于成龍滿不在乎,擺手道:“謝王大人的好意,說實話,這官呢越大越好,但樹大也招風,這不,僅僅一個叢四品就招來忌妒,那些個提督、將軍,不知要擺平多少關係,呵呵,我現在不是很好麼?”

別看他官不大,但獨掌一軍,深得閔丙奭的信任,擁有獨立的作戰指揮權,不受任何人約束,這是于成龍最看中的地方。

大清的士兵素質差,但最差的還是軍官、將軍,不用說葉志超之流,即便是聶士成、左寶貴,也是滿腦子的傳統觀念,沒有一點現代軍隊意識,靠他們統帥全軍,朝鮮戰爭沒有贏的可能。

王錫祉不瞭解他的心思,只是感嘆老於的高風亮節:“孫中堂、徐中堂也為你抱不平,打算回京後力諫皇上,並向太後推薦,如果老佛爺一高興,不用說小小的四品,叢三品都有可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在暗示于成龍,做人不能太老實,軍隊要練好,人際關係也不能忽視,孫毓汶、徐用儀正好在平壤,千載難逢的機會,常去拜訪請教,執以學生之禮,生活上服侍好,馬屁要拍好。

兩個老家夥可是軍機大臣,大佬級的大人物,其影響力連李鴻章、翁同和也不敢小瞧,保舉一個提督也許有難度,但是在他們眼裡,三、四品的軍官小菜一碟。

正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才華出眾者、忠心報國者不一定得到重用,許多人終身不得志,平庸者反而青雲直上,讓人又恨又忌,歷史上的教訓比比皆是。

于成龍聽明白了,起身一揖:“謝老王提醒,老於我受教了。”

用後代的術語來說,不怕你沒才,就怕你站錯隊。

清廷風雲變幻,特別是這幾年,李鴻章、翁同和、孫毓汶、徐用儀,現在得志的,說倒黴就倒黴,連光緒皇帝也自身難保。

笑到最後的是那個老太婆,她才是大清帝國的主人。

于成龍的最終目標,就是臭名昭著的太后,羽毛豐滿之前,那才是最粗的大腿。

王錫祉喜笑顏開,一把將于成龍按住:“老於,我們自家兄弟,不要客氣,呵呵,你升官,兄弟我也跟著沾光,將來我在電報局混不下去,還指望到你手下找個差事。”

這才是他的目的,電報局只算半個衙門,像他這樣的級別、年齡,前程有限,若是將老於扶上位,日後成為一方主將,老王弄個三品、四品不是問題,將來甚至於外放,成為一州、一府之首。

拍拍于成龍的手,王錫祉道:“閒話少說,先談正事,元山來報,那裡抓了幾個奸細,倭寇的船隻可能在今天進港登陸。”

于成龍目光閃爍,暗道:“姚老二,給我爭口氣,千萬要頂住。”

此時的元山港,處處瀰漫了戰爭的氣氛。

姚二勝站在葛麻半島的炮臺旁,使用單孔望遠鏡,一邊觀察外海的狀態,一邊聽取朝鮮官員的彙報,眉宇間隱有憂色。

龍哥想得太簡單了,元山的複雜性超出預料。

單論這裡的外國僑民,就讓人頭疼外份。

很久之前,元山只是出海漁民的集散地,慢慢有了規模,有了名氣,成為一個繁華之所,在日本的逼迫下,1879年正式開放,除了傳統的漁業之外,面對隔海相望的日俄開展貿業。

重要的地理位置,引起列強的貪婪與窺視,沙俄繼倭人後第一個動手,以幫助朝鮮訓練軍隊為藉口,陰謀控制朝鮮的軍隊並企圖佔據朝鮮的元山港,建立海軍基地,以便稱霸太平洋。

英國立即做出了反應,害怕沙俄勢力滲透到朝鮮,威脅到它的霸主地位,1885年派軍艦佔領具有戰略意義的巨文島,作為抗衡沙俄的法碼,直到它確認沙俄不敢佔據元山港時,才於兩年後退出巨文島。

現如今,俄日兩國僑民人數不少,擁有強大的經濟與政治勢力,控制了八成漁業、外貿業,全面戒嚴令一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日本人到好辦,直接採取強制措施,該殺的殺,該關的關,俄人就難辦了,時間一長,肯定要引起國際糾紛。

最讓姚二勝苦惱的是,相對於一個隊的兵力,港口面積太大、外海島嶼眾多,根本就無法面面俱到,捉襟見肘啊。

輕輕嘆了口氣,姚二勝道:“通知各哨、各棚、朝軍的領隊,馬上開個碰頭會。”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