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機緣巧合的草原婚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對夫婦男主人叫蘇阿克,女主人叫瑪依拉,都是地道的哈薩克族人,標誌性的圓臉,遊牧民族的紅臉蛋,頭髮偏棕黑色,骨相分明,顴骨高,皮膚白皙,體毛較多。

那位掩面而涕的女孩是他們最小的女兒,叫做艾拜依,一個很可愛長相像黃白混血的小姑娘,但個頭足有一米七多。

房中鋪滿地毯,這是女主人最得意的手工作品。

據介紹從剪羊毛到做毛氈,從染色到畫圖繡花,前後至少要花半年的時間。

房內一角堆放著各式各樣顏色鮮豔的地毯,那是她為女兒準備的嫁妝。

不一會兒,家裡的男主人為大家端來幾大盤熱氣騰騰的手抓羊肉。

當男主人為客人分割羊肉時,女主人則坐在一旁為大家盛上一碗碗噴香的奶茶。

這個大氈房自然坐不下更多的人,算上七位嘉賓和攝像師,再加上拍攝機器,屋子裡其實已經顯得很擠了。

其他人都被另外的氈房主人請了去,所以劉華一開始並沒‎​​‎​‏‎‏​‎‏​‏‏‏有跟進來,而是留在了外面做一些分配工作。

哈薩克族的奶製品主要由羊奶、牛奶、馬奶、駱駝奶釀成。

他們的諺語說:“奶子是哈薩克的糧食。”

可見奶製品在哈薩克族飲食中的分量。

奶製品的種類主要有鮮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酥酪、奶糕、馬奶酒等等。

其中馬奶酒是哈薩克牧民在各種聚會、盛宴中必不可少的飲品。

哈薩克族以肉食為主,攝入動物脂肪較多,加之所處之地夏季乾熱、冬季寒冷,因而飲茶成為哈薩克族的習慣。

茶中含有芳香油,有消食、提神、醒腦的功效。

大量飲茶,冬能驅寒,夏可除病,又能幫助消化,所以哈薩克牧民中有“寧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

他們甚至認為“無茶則病”,黑磚茶是這一族人的首選,次為茯茶。

燒茶的方法,通常是先將茶放進壺中煮上一段時間,有的還新增丁香、酥油、胡椒等香料,最後放少許鹽,其味濃郁芳香。

也有在上述做法基礎上加奶製成奶茶,這種茶更是誘人垂涎。

因此,女主人此時就是在長條飯桌上操弄著奶茶加工的,這道程式也是觀摩專案之一,繁瑣的流程加上熟練的手法,還是頗具觀賞性的。

由於刀郎和雲朵算是當地人,儘管不是哈薩克族人,但對這套流程還是相當熟悉的,於是就站起來幫忙。

相比劉清山,刀郎在這裡更出名,所以那些年輕人跟他的交流更多一些。

至於劉清山、金溪善、泰勒等人,他們則是抱著略顯羞澀的表情,若不是三個人主動招呼,這些人是絕不會輕易靠近的。

不過那位艾拜依卻是個例外,大概是由於生性活潑的緣故,再加上長得一副金髮碧眼的西方人相貌,泰勒對她格外好奇,就把她叫到了身邊問東問西。

很快兩個人就熟悉了起來,由於艾拜依比泰勒還要小兩歲

,沒多久就一口一個姐姐喊得那叫一個順暢。

而且艾拜依的普通話發音居然還比不上泰勒流利,這個反差感就成了當天最大的笑料之一。

不過她可是劉清山的鐵粉兒,而且是視為終生偶像的那種,據說她的房間裡到處張貼著他的宣傳畫,各種作品更是沒有遺漏地蒐集的那叫一個齊全。

以她頗有點社牛的性格,居然連跟偶像對視的勇氣也沒有,每每劉清山那這件事來逗引她,她就會面紅耳赤的躲進泰勒的懷裡咯咯直樂。

金溪善早習慣了類似的情況,因而對於艾拜依各種嬌羞也當做視而不見,倒是跟她的母親談得很投機。

由於今天是初來乍到,晚上並沒有其他隆重的歡迎儀式,反倒是明天白天有一場傳統的哈薩克族婚禮。

金溪善感到了奇怪,就緊跟著問了:“是不是因為我們來特意安排的?”

此時他們的面前正支著攝像機呢,她有此一問既有自己的好奇,也是為了滿足將來電視機前觀眾們的類‎​​‎​‏‎‏​‎‏​‏‏‏似猜測。

瑪依拉笑著搖搖頭:“我們這裡的年輕人結婚,是請族裡的老一輩人幾個月前就定好的日子,遊牧民族的風俗裡,對於婚禮還是相當看重的,因為到時不僅十裡八鄉的親戚朋友都會趕來。”

“回來很多人嗎?不會這麼巧吧?”

“會有很多人,因為有遠方的客人是騎著馬來的,什麼賽馬、叼羊、摔跤、姑娘追等傳統節日裡才有的競技專案,也會同時展開!當然了,這要視男方家的財力來籌備,儘管很多專案都是自發性的,但客人們遠道而來,必要的酒水、牛羊肉還是要敞開供應的,照樣得花上一大筆錢!”

金溪善眼冒火熱地望向了劉清山。

劉清山倒是知道正好趕上了一場婚禮,但由於處於攝像機鏡頭下,還是故作不知地面露喜色:“看來我們來到得正是時候!本來想在這一站讓大家好好休息休息呢,看來也泡湯了!”

金溪善捂嘴樂道:“沒有什麼能比遊客趕上當地的民族婚禮更有趣的了,我想明天就是你趕著他們去景點遊玩,也不會有幾個人願意。”

泰勒更是高興地鼓起掌來:“太好了,我只見過教堂裡的西式婚禮,草原上的婚禮我是一定要參加的!”

劉清山朝瑪依拉問道:“我們這些陌生的遊客參與進來,人家主家不會不高興吧?”

“劉先生就放心吧,我們這裡由於地處旅遊勝地,平常的營生也依靠接待遊客,所以這裡的方圓幾十公裡內的民族婚禮,往往都會有遊客參加。而且我們哈薩克人是十分熱情好客的,對於客人們的參加只會報以歡迎的態度!”

“那我們需不需要準備些賀禮?”

“如今這裡也時興隨份子了,但對於客人們的要求僅僅是象徵性的,有個十塊二十塊的心意到了就好,主家只會高興,而不會有任何不滿!”

“您這邊的當地族人是怎麼隨禮的?我是指更傳統的方式。”

“牛啊羊啊之類的,地毯、毛氈也算是常見的賀禮!”

“那我就代表我們節目組贈送主人家十頭羊五頭牛吧,但我們臨時也不知道去哪裡買,就換算成錢代替吧,讓主人家自己去採購!”

“十頭羊就要兩三萬了,這份禮是不是太貴了一些?”

“我們還要參加晚上的篝火晚會,是不是還會有烤羊吃?我們這裡有七八十人呢,這點錢並不多!”

“那好吧,等會兒我就去打電話,聽聽對方的意見!”

“您給他們說就五萬吧,不夠的話我們再補上。”

他們商量的功夫,泰勒也正跟艾拜依一直小聲嘀嘀咕咕的,也不知具體談些什麼,總之時不常就揚起一陣笑聲。

接下來主人家就陸續上了主食,哈薩克族人的傳統美食有很多種,除了花樣繁多的各式奶製品,就是幾種肉類了。

比如羊頭肉、風乾肉、手抓羊肉、炕羊腸是必備的,最特殊的還是燻馬腸,因為絕大部分客人都沒吃過馬肉。

這種燻腸就是按馬的肋條切成條肉,連同肋骨撤上鹽、胡‎​​‎​‏‎‏​‎‏​‏‏‏椒粉等佐料,灌進3尺多長的馬腸內,兩頭紮緊,掛在屋裡風乾。

除用肋骨肉灌腸外,還用碎肉和塊肉來灌腸,這種肉蒸熟後切成片,油而不膩,瘦肥分明,不僅色悅目,而且營養價值很高,並具有特殊的風味。

劉清山卻獨對這裡的炕羊腸情有獨鍾,這是一種具有西部特色的小食品。

將新鮮的羊血摻少許麵粉,加料後灌入羊腸內,投入沸水內緊燙片刻撈出涼冷,切成一釐米薄厚的斜片,放入油鏊中炕炙,現炕現吃,熱吃為佳。

麵食則是上的雞絲餄餎和桃花面。

前者以雞肉為主,再放辣椒油,面是蕎麥麵和壓而成,特點是味濃辛辣、香氣四溢。

桃花面湯料為白色肉湯,沒有調料渣滓,和面時放入蛋清,和好後擀薄切細,擰成面把兒,而且擀麵、切面都很講究,均是現場表演的。

喝的酒是阿克塞馬奶酒,產地卻不是這裡,而是幾千公裡外甘省的產品。

這類酒是由馬奶經過加工發酵製成,從表面上看,雖然同牛奶、羊奶毫無差別,但它卻有一種濃烈、醇厚的香味。

大部分口內的遊客喝不慣這種馬奶酒,沒關係,這家民宿還提供啤酒白酒,啤酒是大烏蘇,白酒是伊利老窖。

這頓飯吃的客人們一個個的肚皮溜圓,吃撐了就走出去各個毛氈房裡串串門。

倒是沒人去外面的草原上走一走,到處黑燈瞎火,還是有一定危險的。

也只有劉清山敢到處溜達,而且他還要遛狗,這些藏獅自打來到草原後就徹底的撒了歡,每天不把它們撒出來幾回是要鬧情緒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位艾拜依主動做嚮導,不管劉清山去哪裡都不肯離開,哪怕遠遠地墜著,也得讓自己的偶像不脫離她的視線之內。

回來金溪善乾脆把她留在了身邊,即使睡覺時也沒趕她回去。

這個小姑娘是真的痴迷於劉清山,臨睡前回自己的家裡請假時,金溪善和泰勒也跟著去了,順便參觀了她的住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