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之外的往事 第172章 兵臨城下(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西曆1630年1月30日,華歷崇禎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天津晴。

天津巡撫崔爾進率所屬通判曹龍溪、同知陳可幾,在三天前就到達大沽口天津港,指揮數萬名民夫破冰。勤勞的工人們在海面上鑿出一個個坑洞,將火藥放入其中,然後再由長生師所部的工兵指揮爆破,將厚厚的冰層炸成碎片,然後再由民夫將破冰運走。

在小冰河時代,遼海沿岸的封凍情況遠超現在的人們想象。冰面從港口一路向外延伸5公里,最厚處的冰層接近2米,僅憑人力鑽孔破碎,用一個冬天都不可能完成。即便有了科學的爆破手段,工作效率大大加快,崔爾進崔巡撫也不得不拿出大把銀子發工錢,催促民夫日夜不休地施工,以免白天開出來的破口,到了晚上又被凍住。

所幸,經過三晝夜的施工,天津港終於被開闢出一塊足夠讓兵艦停靠的海面。早已等待在外海的運輸船立刻開入港區,一批批荷槍實彈的士兵、一匹匹強壯活躍的戰馬、一門門代表人類最強武力的火炮,不斷湧入天津城內。

東江鎮所屬長生師,於今日正式抵達天津!

在臘月的陽光下,黃斯通黃上校正一身戎裝,站在碼頭上跟崔爾進交談。按照明國文武官員的尊卑關係,黃上校本沒有資格站直腰跟崔巡撫講話,少不得要跪在地上全程低著頭說話。但奈何黃斯通身為東江鎮軍官,本就是半獨立的地位,完全不用受明國文官的鳥氣;兼之黃斯通自天啟年間從軍以來,對建奴戰必勝、攻必取、守必堅,還有杖斃老奴的傳奇戰績,在北京被圍的當下率軍前來救援,本身就讓天津全城百姓欣喜若狂。因而,在數千名長生師士兵的注視下,幾位文官大人也只好客客氣氣地跟黃斯通平等相交。

黃斯通跟崔爾進幾人交談良久,從崔處得到了一堆情報。崔爾進本人是個能吏,自建奴入口以來,他便以最大關切收集相關情報,這次便將所有資訊提供給黃斯通。結合崔爾進給出的資訊,黃斯通讓參謀部重新分析一邊國安局的情報,大體上確定了後金當前的佈置。

“我們立刻出發。”送走幾位文官,黃斯通對跟在他身邊的師參謀長金求德中校道,“命令楊致遠帶救火團沿衛河出發,今天內要趕到天津三衛,在那裡過夜。之後救火團急行軍趕路,我要求在5天內攻克武清,將那裡的平民全部轉移到梁城所去!”

“命令章肥貓率磐石團沿潮河進軍,5天內攻克梁城所,隨後接應救火團轉移人口!”

“等賀寶刀的騎兵團抵達,就把他加強進救火團。”

金求德慨然應諾,馬上帶著參謀部落實細節。

一口氣交代了一堆東西,黃斯通暫時放鬆下來。他的參謀部久經歷練,已有了充足的經驗,他

完全可以相信自己的參謀們。這是體系和制度的優勢,是他能超越古之名將的根本依託。

他的目光又轉移到地圖上。現在已經抵達天津的有楊致遠率領的救火團和章肥貓率領的磐石團,還有自己直屬的近衛營,一共近4000人。後續還會有賀寶刀率領的獨立騎兵團,他們會在明天抵達,足以趕上救火團所部。覺華島那邊的明軍,自覺華會戰(注1)後就一直與自己交好,聽到自己抵達天津的訊息,一定會立即出兵跟隨,他們的力量也可以用上。

黃斯通倒不擔心覺華島明軍的作用,因為他本就不指望明軍能在除後勤和守家以外的方面發揮作用——覺華島明軍還算明國國防力量的精銳了,要不然黃斯通連守家都不敢交給他們。只是自己的長生島團擴軍成師後,還是第一次迎接挑戰,他不得不為之付出更多精力,確保自己的嫡系力量能成長成參天大樹。好消息是,至少與草創之初相比,自己有了數以千計的老兵和先進的澳宋裝備,這能保證他至少可以取得勝利。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時間了。黃斯通深深地望了西北一眼。在那裡,數以萬計的女真-蒙古聯軍已經兵臨北京城下。

————————————————

北京城東,廣渠門。

秦笑天和江小白在這裡已經留守了幾天。在《登州條約》簽署後,孫承宗留人在大使館,建立了使館與明國兵部的直接聯絡通道,不用再忍受禮部的低效,這對於使館瞭解明軍軍事行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藉助這條渠道,陸軍武官閣下想辦法往明軍的城防隊伍裡派了一批考察員,秦笑天和江小白就在此列。

憑藉身份特殊,秦、江兩人登上了北京城樓,近距離觀摩了袁崇煥部對後金的防禦作戰。

這是江小白第一次見到關寧軍。站在十幾米的城樓上,江小白能一眼盡收袁崇煥親領的關寧軍。這支軍隊於前天夜裡抵達北京城下,袁崇煥要求率軍入城歇息,被皇帝駁回,言勤王軍不入首都是慣例。因此關寧軍便依靠城牆安營,由城內送出糧食補給。

按照慣例,袁崇煥部的補給自昨天開始發放。29日一早,廣渠門司官黃中色便把所備米四百石、豆二百四十石,及草一萬餘束由城垜口溜下放完。為了盡力支撐袁崇煥軍的補給,皇帝特許戶部支用崇文門外商人買備原供御馬監用的馬草。於是戶部尚書畢自嚴發文給兵部,調撥巡運軍三百名幫忙運貨。為了怕運輸耽延,戶部一度派遣十三司司官帶領其轄下胥吏,肩挑運送料草各一千五百束,以供應城外馬匹之需。

在袁崇煥所部於城下挖戰壕的同時,皇太極親領的主力軍也在朝北京進發。

28日,後金兵抵達北京城外約二十裡的收馬堡駐營。29日一天,後金都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駐地修整。袁崇煥派參將劉天祿等人率軍偷襲後金營地,但在高密店處被後金發現,於是無功而返。

到了30日,大戰忽然爆發。

大同總兵滿桂、宣府總兵候世祿所轄的德勝門駐軍首當其衝。莽古爾泰率鑲藍旗旅發起進攻,皇太極將炮隊加強給莽古爾泰。

在江小白他們的觀察下,後金鑲藍旗部先以騎兵逐漸逼近滿桂軍,隨後開始短途衝刺。這種伎倆在遼東戰爭中經常出現,並且屢見奇效——明軍總是在射程外就被嚇得開槍開炮,然後在換彈的間隙被後金主力突擊,再之後就是習以為常的潰敗。江小白記得後金在遼南戰役中也對澳宋軍使用過這種戰術,但他們沒想到澳宋國防軍的火力能達到那樣誇張的程度,各種炮彈和子彈如暴風雨一樣壓過來,上前誘敵的騎兵經常被打出80%以上的傷亡率,於是後金再也不敢在國防軍面前玩這種把戲。

只是滿桂所轄的明軍,他們的表現跟遼東的同袍如出一轍。

當看到幾條白煙出現在滿桂軍陣前的時候,江小白已經知道了這支軍隊的成色。莽古爾泰的炮兵們接受過澳宋軍事顧問的培訓,使用自澳宋進口的火炮得心應手。他們在敵前不到300米的距離開火,僅一輪齊射就擊潰了滿桂軍大營。於是莽古爾泰率軍自正面進攻,蒙古軍自西面進攻,立即把滿桂所部打垮。

在城樓上無數大大小小的官員的注視下,滿桂軍成為北京保衛戰的第一個犧牲者。後金兵如一股洪流般湧出,將山西省前來勤王的軍隊如放養的牛羊般驅趕著。失去陣型的明軍一同失去的是抵抗的勇氣和能力,他們在奔來的後金敵人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一個個丟下武器向城牆處跑去,一邊跑一邊試圖脫下鎧甲減輕重量。在他們的身後,女真人和蒙古人輕而易舉地收割著明軍的性命。少量幾個試圖還擊的明軍家丁,也被幾十倍的入侵者瞬間淹沒。

很快,大隊的明軍逃亡到了城牆邊,但德勝門不可能開啟放他們進去。於是在城牆外的狹窄處,大量簇擁著的明軍遭到後金火力的嚴重殺傷。裝備了火繩槍和野戰炮的後金白甲旅朝著明軍猛烈開火,一批又一批的明軍被橫飛的鉛彈打死,慘叫著倒在城牆上的人們面前。城樓上的守軍開炮還擊後金軍,卻無法把所有崩潰的同袍都納入自己的保護範圍。等到極少的倖存者們終於被城牆上的火力庇護住後,德勝門外已佈滿了數千名明軍的屍體。

注1:覺華會戰發生於天啟六年,即1626年。當時黃斯通率軍支援寧錦,卻被袁崇煥拒絕登陸,於是只能登上覺華島協助防禦。在覺華會戰中,黃斯通建立冰城堡壘,成功擊退奴爾哈赤親自指揮的進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