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習龍鬚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龍鬚麵起源於抻面,起源於華國北方,是北方的傳統麵食之一。龍鬚麵起源至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農曆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很多地方都有吃龍鬚麵的習俗。所謂抻面,你可以理解為拉麵,當然我習慣於說抻面。”

顧同舟一邊和麵,一邊說著。

在和面的時候,他也在給高典講解著新增不同配料的比例。

“龍鬚麵是抻面演化而來的,在和面上,和普通的抻面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龍鬚麵對於麵糰的延展性要求更高,因為龍鬚麵的要求是14扣。”

這個時候,顧同舟已經和好麵糰,放在一旁發酵。

隨即他開始準備湯料。

像龍鬚麵,一般都是湯麵,幹拌幾乎不見。

因為龍鬚麵太細,不適合幹拌來吃。太細的麵條,在拌的時候容易斷,並且味道也很難拌得均勻。

而湯麵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龍鬚麵的湯和面不同,沒有什麼特定的做法,不過大多是以鮮香湯底為主。

顧同舟在這裡展示的,是一種秘製湯底,以火腿、母雞、羊肉和牛肉共同熬制而成。

其中牛肉選擇的是牛裡脊,剁碎之後用來清湯。

華國很多的湯,都有清湯的說法,因為食材在熬住的過程中,會產生雜質,這些雜質雖然不明顯,但是數量很多,湯看起來就有些渾濁。

清湯的方式,大同小異,都是用肉末去吸附雜質。

通常用到的,就是豬瘦肉、雞胸肉和牛裡脊。

清湯的肉,選擇什麼都可以,但是有一點,那就是不能有肥肉。如果有肥肉的話,那麼非但達不到清湯的作用,反而會汙染清湯。

顧同舟一邊做著一邊和高典講解。

關於熬湯,高典有經驗,不過他很少清湯。

清湯與否,在味道上影響其實沒有那麼大。

但是一般會清湯的菜餚,都是屬於昂貴的菜餚。

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清湯的成本高,價格不高一些,成本都收不回來,也就不會這樣去做。

當然了,龍鬚麵的湯底,並非一定要這種清湯。

你就是用清水加豬油,放一點鹽也可以。

這只是顧同舟的做法。

湯底還需要熬著,顧同舟看了看麵糰,還需要一會兒。

趁著這個時間,顧同舟又給高典講起來。

“抻面稱之為大拉麵,什麼是大拉麵呢?這裡就要說到一個標準。拉麵你知道,就是將麵糰反覆拉伸、摺疊,從而製成的麵條。而一般七折以上,就稱為大拉麵。龍鬚麵需要十二折以上,才能稱得上龍鬚麵。”

說到這裡,顧同舟頓了頓,又繼續說道:“當然,這是以前的標準。現在對龍鬚麵的標準,進行了改變,要求十四折以上,才能算得上是龍鬚麵。”

“十四折!”高典有些咋舌。

這個聽起來似乎沒什麼特別,可是高典是會做拉麵的,知道十四折意味著什麼。

簡單說個數字,十四折,就是2的14次方,也就是說最後的麵條總共有16384根麵條。

這是最低標準,也就是把一個麵糰,拉成16384根麵條。

龍鬚麵的難度,就難在這裡。

拉麵一開始很簡單,可是越到後面越難。可以說,越到後面,難度是成指數上升的。

理論上來說,龍鬚麵是沒有上限的,可以一直拉下去。實際上,現在最高的記錄,也就是二十折。

二十折,那是上百萬根麵條,粗細說是頭發絲,也毫不為過,穿針引線都可以。

當然這種程度的麵條,觀賞性更大於實用性。這種麵條一煮可能就沒了,想要烹飪,也必須經過特殊的方式。

講了一會兒,顧同舟開始拉麵。

龍鬚麵的難度在於,你拉麵的手法必須要極其高超,並且不能犯錯,因為你前面的一點小小的失誤,到後面來就是致命的。

同時,龍鬚麵對於麵糰的要求也是極高,溫度、溼度都有些極高的要求。不然麵糰的延展性不夠,拉不到十四折那種程度,就會全部斷開。

顧同舟拉麵的手法極高,每一次拉伸,都讓高典看的如痴如醉。

他在腦海裡不停的將顧同舟的手法,和自己的手法做對比,收穫頗多。

顧同舟講的也很詳細,基本上所有的關鍵之處,都給高典說了。

他說的是很詳細,卻都只是講了一遍,不講第二次,能不能聽進去,能不能學會,就真的看高典自己。

好在高典有拉麵的基礎,並且他的悟性不差,倒是影響不大。

當顧同舟拉到第十四折時,顧同舟一手舉過頭頂,一手輕輕一抖。

麵條潔白,如瀑布落九天,麵條纖細似線。

這個場面讓高典覺得震撼。

這樣的場面,他見過,在他參加市青年麵點師交流賽時,也見人做過龍鬚麵,當時他就覺得很震撼。

現在再看,依舊覺得震撼不已。

同時龍鬚麵,顧同舟做的可好了不少。

並且高典能夠感覺到,顧同舟還有餘力,他應該還能繼續拉,可是卻選擇停手。

把麵條放著,顧同舟說到:“龍鬚麵的關鍵在於麵條,難點也在於麵條,很多人根本拉不出龍鬚麵。但這並非我這一脈所秘傳的龍鬚麵。”

“會龍鬚麵的,不僅只有我這一家,還有很多人也會,但是他們做的龍鬚麵,都沒有我做的好吃,你知道為什麼嗎?”顧同舟問到。

高典似有所悟,說到:“是湯底!”

“沒錯,就是湯底。麵條再好,也就那樣,真正的獨家,湯底才是關鍵。”顧同舟說。

高典聞言,點了點頭,思緒翻滾。

麵條的獨特性,其實還是很高的,比如說刀削麵、鋪蓋面、拉麵、龍鬚麵、寬面等等。

這些都是麵條的形態不同。

還有雞蛋面、蔬菜面、鹼水面等等,這是麵條額外新增的東西不同。

麵條的種類,可以說是很多很多了,不同的麵條,有著不同的風味。

麵條的種類雖多,但是沒有那種可以稱得上獨家或者秘製。即便是像龍鬚麵這種高難度麵條,會做的人,依舊有不少。

真正讓麵條產生差異化,甚至稱之為獨特的,是調味!

對於湯麵來說,湯底調味至關重要。對於拌麵來說,雖然沒有湯底,但調味依舊至關重要。

一時間,高典想到了很多。

這時,顧同舟又說到:“我話是這樣說,但是你不要以為麵條就不重要了,麵條是基礎,基礎好了才有談得上差異化,要是基礎都不好,也就談不上什麼差異。”

高典點頭,這個道理他是明白的。

打個比喻就是,麵條是主幹,而調味是枝丫,是開的花。

“湯底還要一會兒,現在我們出去吧,正好你有什麼問題,也好問。”顧同舟說到。

高典應了聲,隨著顧同舟走出廚房,兩人來到沙發上坐著,張亞菲亦步亦趨的跟著。

她全程就是真的看,一點意見都不敢表達,她全程聽下來,就沒有學會。

每個字、每句話她都能聽懂,可是組合起來,她的思緒就跟不上,更別說學會了。

高典也不客氣,把一些疑惑提出來,而顧同舟也給他做了一個很詳細的解答,沒有絲毫保留。

時間,就在兩人的一問一答之中流逝。

顧同舟聞著味道,說:“湯底好了,現在我們要去清湯。”

高典應了聲,站起來跟著顧同舟去了廚房。

“清湯這一步,看似簡單,卻需要特別注意,別清湯不成,反而讓湯變得更加渾濁。”

顧同舟說著,開始給高典演示如何清湯。

其實清湯這一步,需要控制的是火候,要那種似沸非沸的狀態,等攪散的牛肉末重新距離在一起時,撈出來便算是完成一次清湯。

想要湯清澈,就需要反覆清湯三到五次。

一般而言,清三次也就足夠了,再多沒必要。畢竟效果提升不多,成本卻很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顧同舟弄完之後,開始煮龍鬚麵。

十四折的龍鬚麵,沒有想象中那麼細,可是相對於太細的龍鬚麵來說,這種程度的龍鬚麵,口感更好一些。

在保留了麵條的嚼勁的同時,也帶有龍鬚麵獨特的口感。

煮龍鬚麵的時間不需要太久,一會兒就可以撈出來。

然後放在碗裡,打入一點清湯即可。

“好了,你嚐嚐。”顧同舟說到。

高典聞言,也不客氣,拿起筷子開始品嚐起來。

麵條的口感非常獨特,彷彿有一團雲霧包裹這你的舌頭。麵條在纖細的同時,又富有彈性。

湯底有些雞的美,火腿的醇厚,羊肉的鮮。

龍鬚麵吸收了湯底的美味,每一口都是口感與味道的交融。

吃完之後,高典長長舒了口氣,說到:“真好吃。”

顧同舟笑了笑,說到:“好了,我已經把龍鬚麵教給你,接下來就該裡履行的時候。”

高典聞言說到:“顧老,您放心。”

顧同舟說:“那我明天就讓小菲去典心樓,接下來這段時間,小菲就交給你了。”

高典點頭答應下來。

心中還在想著龍鬚麵的高典,此刻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顧老,還有別的事嗎?沒有的話,我就先回去了。”

顧同舟道:“沒有別的事,你就先回去吧。”

“好的。”高典應了聲,就準備離開。

顧同舟對張亞菲說到:“小菲,你去送送小高。”

張亞菲乖巧的應到:“好的師爺。”

隨後,張亞菲對高典說:“小師叔,我送你。”

高典心不在焉的應了聲,他現在滿腦子都是龍鬚麵。

在顧同舟講完之後,他一直在回憶,加深印象,同時也在思考,增加自己的理解。

顧同舟說了只教一次,他必須要珍惜機會。

現在的高典,恨不得馬上飛回去,開始練習龍鬚麵。

張亞菲不知道高典的想法,自顧自的和高典說這話,高典卻沒有在聽。

張亞菲將高典送到樓下,揮了揮手道:“小師叔,明天見!”

“哦,好的。”高典隨口應了句。

隨後,高典在外面打車回去。

另一邊,張亞菲也回去了。

“他走了?”顧同舟問到。

張亞菲點點頭道:“嗯。”

“你們沒有多聊一會兒?”顧同舟問到。

張亞菲搖頭道:“小師叔似乎沒有心思聊天,我送他下去後,就回來了。”

“沒事,以後你多和他親近親近,畢竟他從明天開始,也是你老師了。”顧同舟說到。

“我知道的師爺。”張亞菲應了句。

“嗯。”顧同舟應了聲。

隨後,他微微一嘆道:“希望你別怪我就行。”

張亞菲連忙說到:“師爺,我怎麼會怪您呢?要不是您,我也不會有機會跟著小師叔學習。”

顧同舟笑了笑道:“我心裡有數,本來這個機會,就是要給你的,現在……只是提前了一些。”

張亞菲說到:“沒關係,現在也挺好。”

“唉~不說這些,過段時間我來看你,到時候你再選擇要不要和我一起回去吧。”顧同舟說了句,

張亞菲輕輕應了聲,沒有拒絕。之前還詢問什麼時候回去的少女,此刻卻並未再吵著回去。

顧同舟喝著茶,也是沉默不語,兩人沒有再交談,各自想著心事。

……………………

回到家裡,高典迫不及待的拿出麵粉,開始練習。

熬湯的配方他是有的,這個倒是不用太著急,重點是麵條的製作上面。

顧同舟雖然給了配方,麵條的製作,哪兒是一張配方就能學會的。

高典按照記憶,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開始嘗試製作。

龍鬚麵的製作,果然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高典還是有拉麵的基礎,但是第一次依舊以失敗告終,他只拉到了八折,距離十四折,還有一半的距離。

這是一項技術活,不是說你知道怎麼做,就能夠做出來的,還必須要下功夫去練習才行。

高典就在努力的練習,他憑藉的外掛的優勢,飛速進步著。

若是顧同舟在場,恐怕要驚掉下巴,這種進步的速度太快了。

按照高典這樣的進步速度,恐怕要不了幾天,就能拉出十四折的龍鬚麵。

顧同舟見過高典的天賦,知道他應該能夠學會,但是沒想過他能學的這麼快。

就算是一級麵點師頂尖水平,也不至於這麼快。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