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寶貝8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天一早起床,殷琦大伯和她爸便忙著到竹園裡砍竹子,扎燈。她大伯先扎了兩盞高燈,造型像古代人放在書案上照明的油燈,但是比那又高大許多。這兩盞燈是放在墓碑左右的,估計是送給爺爺作門燈的。還有一盞白紙燈,一盞紅紙燈。白燈是告訴爺爺,去年一年當中家宅平安;而紅燈則是說去年家中了辦喜事,堯信娶親了。

其實河南老家習俗,正月十五晚上送燈,燈數是按成家後,且分門立戶的兒子家數來送的。雖然堯信去年結了婚,但並沒有分家。按理,大伯只要送一盞紅燈就行了。可是,殷琦爸說,家裡人丁太少,真要是按老規矩走,爺爺墳前只有兩盞燈,沒有人丁興旺的氣勢,只怕在那邊連鬼都會欺負爺爺家裡後人少。所以,她們家送的燈數是按人頭算,即使堯年、堯滿未成家,殷錦、殷琦是姑娘,也都算了進去。那紅燈便是堯信的那盞,白燈則是堯年的。當然,殷琦爸送得是三盞白紙燈。三根竹籤子往地裡一插,再將事先糊好的白紙套套在上面,中間地上插上一根白蠟燭,一盞燈就成了,比較討巧,沒有大伯的燈做得認真精緻。殷琦爸說那是因為他是長子,必須的。

往年扎完送上山的燈後,他們便會再為幾個小孩子扎花燈,供他們夜間玩耍、祈福。但因為殷琦和小滿今年有了燈籠,他們便沒有再扎。至於堯年、殷錦那都是歸入成人行列,不需要再扎燈祈福。

在他們砍竹子、裁紙、打漿湖、準備紙、燭、炮仗時,殷琦媽和她大媽則在廚房裡準備著祭祖的食品、中午的飯菜、晚上的元霄。

等到天色暗下來,殷琦大伯便帶著兄弟子侄去祖墳山送燈。她奶奶和她媽、大媽她們仨則守在家裡,大開了門,等爺爺的亡靈回家看看。而這晚家裡所有的燈也都是亮著的,且要亮到天亮。說是,沒有燈光,爺爺可能會找不著回家的路。

那晚,不知何故月亮竟沒有出來,天黑漆漆的。他們一出村,便看見野外已亮起一簇一簇的燈火,或明或暗,或一簇或一片,與平常大不一樣。他們見了,頓時就興奮起來,於是腳步也加快了。

大伯和她爸打頭走在前,徑直往自家祖墳地去。緊隨其後的是殷錦,她一手牽著小滿,不時提醒他哪兒有溝,要大跨一步才能過去;一手幫他把那只兔子燈提起來,拿過溝去。堯年卻是竄前竄後的,一會去路過的墳地瞧瞧,數數燈數;一會又來追他們,向他們報告誰家已來過,誰家還沒來。堯信和新嫂子走在最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新嫂子是個美人,生得面如滿月,眼如水杏,且待人很有禮貌,還未開口先已笑臉相迎,闔家上下都喜歡她。殷琦更是把她當作神仙一樣的人物看待,時刻都想親近她,見她舉步維艱的樣子,知道她是因為生在城裡長在城裡,從未走過鄉間小道的原故。況且又是夜間,便覺得舉燈為她照明義不容辭。所以,殷琦始終跟隨他倆身後,亦步亦趨的為新嫂子照明。(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