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再越關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官兵屯駐於寶雞縣內連山結營,設下的營地和當初沔縣之時一樣稜角眾多,相互錯開,沿途高坡多設炮臺,衝突難過……”

崇禎十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拓養坤帶著千名精騎,三千餘名馬軍,兩萬餘名步隊抵達了秦州東郊,和李自成帶領的主力騎兵成功會師。

拓養坤此番帶來的步隊和馬軍是軍中的精銳,飢兵老弱基本都留了成、階山區之中。

這兩萬人的步隊都是經過了軍陣佇列的訓練,並非是只知道一窩蜂向前,打起仗來毫無章法的部隊。

李自成帶領精騎七千,馬軍四萬,一路輾轉,轉戰千里,也並非是沒有傷亡。

西北寒冷的天氣影響的不僅僅是洪承疇所帶領的追兵,也給李自成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雖然有從羌人部落換來的裘衣,還有搶掠到的冬裝禦寒,但還是有不少的人被嚴寒所影響,很多人就這樣倒在了輾轉的路上。

不過在路上也拉了不少的人將隊,又招募了不少的羌人,實際上戰力不減反增。

如今李自成麾下有精騎七千,馬軍三萬六千人,羌騎兩千,合計有四萬五千人。

算上拓養坤帶領的部隊,總兵力一共有近七萬人。

七萬人看似比起之前要少的多,但是打到現如今能夠留下的人都是經歷過了不少的戰事,都見過了血了,開過了紅。

李自成罩袍束帶,頭戴範陽笠,騎乘著戰馬站在一處高坡之上,正觀察著周邊的局勢。

多年的戎馬和征戰讓李自成養成了謹慎的性格和觀察的習慣。

哪怕是透過偵騎清楚的知曉追擊的明軍距離他們的距離還有很遠,周邊的情況也都一清二楚的情況之下,李自成也並沒有因此而有半分的懈怠。

“官兵來的倒是快。”

李自成冷哼了一聲,官兵這一次確實是真的急了,他和洪承疇打了多年的交道,洪承疇沒有一次像是現在這般追的緊迫過。

恐怕是上面下了什麼命令,才使得官兵越發的瘋狂的起來。

李自成雙目微凝,那些廟堂之上的事情他根本沒有任何的渠道可以得知,索性將其拋諸於腦海。

田見秀稟報的訊息相比那廟堂之上的訊息現在對於他們來說更為重要。

在聽著周圍將校稟報情況的時候,他仍然在注意著周圍地域的風吹草動。

田見秀的稟報讓李自成的眉頭微微一皺,眼眸之中殺意盡現。

又是這個陳望……當真……是陰魂不散!

稜角眾多,相互錯開,和當初在沔縣遇到的情況一般。

“漢中府是陳望的防區,當初沔縣外面的營地就是他的手筆。”

沒有記錯的話,之前稟報的時候,孫傳庭移師向著西北的平涼府去堵截了他們往北的道路。

換防之後駐守鳳翔府寶雞的似乎是曹文詔。

李自成眼眸微微一轉,轉瞬之間便已經猜到了其中的內情。

“之前我領兵從文縣入川,出乎官兵的意料,洪承疇派曹文詔從略陽一路向南,過七盤關從四川保寧府追擊而來。”

“陳望當時好像也被曹文詔所徵召,當初經過綿州的時候,底下人不是說除了大小曹和侯良柱之外還有一營的兵馬在東,打的是赤底黑紋旗,這營兵馬應當是陳望麾下的漢中軍。”

李自成目光向南,沉聲開口。

南面是連綿起伏和蜿蜒曲折的祁山山脈。

日近黃昏,紅霞似血,染紅了天際,也染紅了群山。

遠方的赤日紅山、青水綠譚盡皆倒映在在李自成的眼眸之中。

李自成目光深邃,神色暗沉。

“高傑……陳望……”

李自成低聲唸叨了一聲,他的聲音很輕也很低,哪怕是周圍緊隨的人都沒有聽到他在說些什麼。

要說他最恨的人,無疑就是高傑和陳望。

恨不能食其肉、啖其血、寢其皮……

李自成神色清冷,緊握著韁繩,因為過於用力,甚至連指關節都開始微微泛白。

洪承疇帶領的官兵主力就在西面兩百多裡外的寧遠縣內。

北面的平涼府是孫傳庭帶領的秦軍和西安衛軍。

東面鳳翔府內,現在則是曹文詔帶領的大同兵……

“候良柱是四川總兵如今還在四川,想來如今寶雞縣內設防的官兵應當是大小曹和陳望三營兵馬。”

“曹文詔麾下有三千多人步騎參半,曹變蛟麾下有兩千多的騎兵,陳望麾下軍兵暫且不知底細,上次在綿州似乎有差不多兩三千人……”

李自成心中思索,眉頭微蹙,聲音微凝。

當初在淳化的時候陳望吞了張外嘉麾下九百的遼騎,後來還得了不少的戰馬,麾下的騎兵應當不少。

李自成眼眸之中盡是冷意,淳化一戰他是真的賠了夫人又折兵,字面意義上的意思。

當初在三水他滅了張外嘉,繳獲了大批的盔甲的金銀。

那些東西本來可以助他一路平步青雲,一躍成為和張獻忠能夠比肩的營首。

但是淳化的那一把大火,卻是將一切都燒的一乾二淨。

“平涼府有孫傳庭在,鳳翔府大小曹、陳望在……”

拓養坤面色陰沉,心中壓抑,無論是去鳳翔府還是平涼府他都感覺沒有任何的勝算,打不進去。

孫傳庭守著平涼府,偵騎回報其麾下足足有上萬的兵馬,羅尚文和李遇春兩人,還有過天星惠登相那個沒骨頭的廢物也在。

羅尚文和李遇春兩個人都不算差,在官兵之中也算是敢打敢衝的。

整齊王張胖子就是被羅尚文所殺,李遇春也殺了賽馬超馬玉還有另外的兩名七十二營營首。

至於鳳翔府那邊……

說實話要是打平涼府,可能還有幾分勝算。

但是打鳳翔府,拓養坤並不感覺他們有半分的機會。

鳳翔府那邊,無論是曹文詔和曹變蛟,還是陳望,都是兇名在外之輩。

明廷將流寇七十二營分為上中下三大營,各數二十四營按照實力來做排名。

在流寇之中自然也有相應的排名,同樣是上中下三級。

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這些文官督撫也有排名,不過又是另外的排名,屬於各地督撫的排名。

一般普通的營兵都是算在下級之中,諸如艾萬年,劉成功等勇勐善戰的則是排在中級,羅尚文和李遇春就是在這個級別。

而上級者,便是諸如曹文詔、曹變蛟、秦良玉、賀人龍、左良玉這些兇威赫赫,宣告在外的將校。

其中上級之中又細分甲乙兩級。

賀人龍、左良玉、侯良柱、祖寬、左光先、湯九州等一眾將校都在乙級之中。

甲級原先只有三人,排在第一和第二自然是是曹文詔和曹變蛟。

曹變蛟一般都是跟在曹文詔的身側,因此名列一起。

排在第三的人,則是秦良玉。

秦良玉雖然統共和他們沒有打多少場戰,但是夔州一戰,秦良玉帶領著白桿兵一戰將流寇殺的膽寒,沿江盡是血水,流血漂櫓浮屍數里。

七十二營至此不敢再犯川東之境,哪怕是當初高迎祥會同張獻忠經由鄖襄突入漢中府內,大軍壓境也未有越過鹽場半步進入川東

不過從崇禎九年的七月之後,上甲序列之中便又多了一人。

而這個人正是陳望……

名揚淳化,先殺李過,後斬李養純、林勝泉。

漢中一戰破十萬之眾,因而名傳陝南。

而後更是在黑水峪一戰斬殺了高迎祥……

陳望也因此被列入了上甲第四,兇名甚至隱隱有壓過曹文詔的勢頭。

“北有狼,東有虎……”

拓養坤面色暗沉,無論是往北還是往東都是一場血戰,能不能得勝都在兩說。

洪承疇帶領著追兵就在其後,一旦不能及時突破,等到洪承疇領兵追來之時,他們就將會成為甕中之鱉,被包圍在絕地之中。

四周空曠無比,但是拓養坤卻是有些胸短氣悶,感覺有一張無形的大網正向著他們包圍而來,正在越縮越緊……

黑水峪之戰的前因後果以及歷經過程皆是被詳詳細細的傳播了開來。

高迎祥身為七十二營的盟主,起義軍的領袖,將其斬殺之後,明廷自然要好好利用一番。

因為高迎祥的身死,各地絕望投降之人不計其數。

說實話,就是拓養坤自己也是想過了投降。

拓養坤微微側目,看向了立在前方不遠處的李自成。

李自成深目如鷹、鼻樑高挺,本身便和高迎祥在相貌之上有著數分的相似。

原先拓養坤就跟李自成一起行動許久,也算是對於李自成頗為熟悉。

從去歲會師到現在,李自成的變化極大,從李自成的身上,拓養坤看到了許多高迎祥的影子。

若非是和李自成完成了會師,而後李自成引領著他們先敗孫傳庭,一路轉進都連戰連捷,他恐怕真的就已經是投降……

拓養坤的眼神再度晦暗了數分,雖然一路連戰連捷,但是說實話到了如今,他其實真的已經是有些心灰意冷了。

在湖廣和河南,闖塌天劉國能和張獻忠都已經投了降,原本聲勢浩大的聯軍現在又再度分散。

如今整個河南、湖廣還有南直隸,沒有剩下多少兵馬。

羅汝才還在南陽,左金王賀錦和革裡眼賀一龍逃入了英霍山中,餘下的人全都是零零散散,很多都已是銷聲匿跡……

漢中府那邊,混十萬馬進忠投降,小紅狼不知所蹤。

現在偌大的陝西,只剩下了他們這最後的一部人馬……

而現在官兵正從四面八方圍剿而來,洪承疇、孫傳庭、曹文詔三路近四萬的兵馬,精兵眾多,強將如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官府下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命,徵餉二百八十萬,徵兵十二萬。

這一次他們似乎真的撐不下去了……

闖王死了、張獻忠降了、羅汝才、賀一龍他們又能夠撐上多久。

失敗似乎是註定的事情……

或許投降,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拓養坤看著站在身前的李自成,心中猶豫,想要開口,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就在這時,李自成的目光卻是向著他正好掃來。

拓養坤神色微變,心中一驚。

李自成目光凌厲,鋒芒畢露,如今的一身氣勢遠非昔日可比,只是一眼便是讓他感到了莫大的壓力。

拓養坤的異樣被李自成盡收眼底。

軍中低迷的士氣還有麾下一眾將校心中的想法,其實並沒有瞞過李自成的眼睛。

李自成的目光從身後一眾將校的身上一掃而過。

他早就注意到了他們臉上的猶豫和遲疑。

如今他在軍中正在不斷的革新戰法,而戰法的革新就必須要先完成對於麾下部隊的整編。

驅使飢兵步隊圍攻,用精騎馬軍策應的戰法,能夠打得贏少數的營兵,但是一旦遇到戰力較強的官兵就沒了辦法。

人數上的優勢在很多時候卻是成為了劣勢。

這一路上的轉進,不僅僅是為了甩開官兵,拖累官兵。

李自成其實有著更多的考量在其中,到如今對於軍中制度的改變,他已經是完成的差不多了。

如今跟隨在他麾下的營首,有祁總管、仁義王、爭世王、大天王、拓養坤五人。

李自成重新編練了軍伍,如今隸屬在麾下的精騎共有,他自領兩千精銳並兩千羌騎。

其餘五千精騎被他分做十隊,每隊五百人。

李自成將這十隊精騎其中的五隊交給了拓養坤、祁總管等五名營首統管。

另外五隊則是交給了劉宗敏、高一功、田見秀、劉體純四名一直跟在他麾下的部將,還有一隊則是交給了高應得。

每隊除去精騎之外,還配給三千餘名馬軍。

每隊人馬大概都在四千之數,一共有十隊,也就是四萬兵馬,這就是如今李自成麾下的核心力量。

那些步隊飢兵只不過是消耗品,李自成並沒有將其算進去。

步隊和飢兵一般都是戰時臨時分配到各隊之中,和以前的處理方式都是一樣。

每兩隊為一營,設前、後、左、右、中共五營。

除去這五營之外,李自成還設了由自己獨領的一營,稱為標營。

標營用紅旗黃紋,李自成將自己的大纛旗改為白鬃大纛銀浮屠。

左營白旗,右營紅旗,前營黑旗,後營藍旗,中營黃旗。

各營大纛的顏色都與營旗顏色同樣。

李自成收回了目光,重新調轉了馬頭,看向南方。

北有狼、東有虎,西有追兵,看似無路,但實則光明大道就在眼前。

此時向南,成、階山嶺之間不過只有數千營兵……

而在四川省內,那三路馳援成都的川兵應該也已經是散去了大半。

此時再越關山,突入川北,又有誰能夠想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