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1180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161

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之後嘴邊開始唸叨這樣一句話:

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

這裡的唐就是指明朝。因為唐朝時候日本向中國派遣了很多留學生帶走了很多技術文化甚至政治制度所以日本人一直稱中國為唐。

幾百年前無私之援助全力之支援只換來今天的野心殺戮和侵略所以同志們務必要記住一個道理:

扶貧是要看物件的。

但要佔據中國必須征服朝鮮於是他開始和朝鮮國王李昖談判要求他們讓路幫助自己進攻明朝。

當時的朝鮮並不是獨立國家而是明朝的屬國國王要向大明皇帝稱臣稱明朝為天朝稱明軍為天兵。但凡國王即位冊立世子甚至娶老婆都要事先向明朝報批獲得批准之後才能做。

所以雖然這位李昖國王是個比較糊塗的人關鍵問題上還把握得住嚴辭拒絕了日本使臣。

既然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豐臣秀吉隨即決定:先攻朝鮮再佔中國

可他還沒壯志凌雲幾分鐘就得知了一個訊息他的養子豐臣秀次反對進攻朝鮮理由固然是世界和平大眾平安之類的話但豐臣秀吉明白這位養子是不想去賣命。

於是他靈機一動寫了一張紙條派人交給了豐臣秀次。

這張紙條充分地證明了一點:豐臣秀吉已徹底瘋狂。

因為上面只寫了這樣一句話:

五年之內必定攻下明國到時你就是明國的關白

但事實證明他的瘋狂也是有理由的。

客觀地講豐臣秀吉是一個奇才。他以庶民出身苦熬幾十年最終一統日本絕非尋常人物而且此人在日本國內向來以謀略出名從不打無把握之戰戰國時期曾親自指揮過幾十次戰役除掩護撤退的必敗之戰外他只輸過一次。

順便提一下他唯一戰敗的那一次對手叫德川家康。

而在決心打這一仗之前豐臣秀吉已經考慮了很久。

日本人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做事認真比如在後來中日甲午戰爭之前他們向中國派出了大量間諜拍攝了很多照片北洋艦隊每條船的噸位人員指揮官炮口直徑缺點日軍都有詳細的記錄。

1162

而在抗日戰爭開始前其工作更是無以倫比所有中國少將以上的軍官他們都有細緻的檔案留存其個人特點作戰方式甚至生活習慣都一清二楚更為可怕的是他們繪製的中國地圖比中國人自己繪製的還要準確連一個山丘一口井都標得極為清晰。當年閻錫山的部隊伏擊日軍後既不抓俘虜也不扛彈藥第一要務就是開始找日軍軍用地圖拿回去自己用。

而一貫小心謹慎的豐臣秀吉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為他想不自信都不行:

當時的日本剛剛實現和平統一在此之前國內已經打了一百多年的仗用今天的話說打仗已經成了一種生活時尚有些武士家吃飯的時候一手拿筷子另一只手都握著刀只要外面招呼一聲立馬就抄傢伙出去砍人。

而且這幫人打仗極其勇敢每次作戰都要爭先鋒先起衝鋒者還經常為此生糾紛沒有當上先鋒憤然自殺的也不在少數。

總而言之這是一幫亡命之徒。

相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當時的日本軍隊裝備已經十分先進為了打贏對手他們紛紛進口先進武器大刀長矛之類的玩意已不吃香了大名們紛紛長槍換鳥槍鳥槍換大炮加上還有汪直這類的軍火販子一個勁地往日本倒騰武器到戰國末期日本已擁有了大規模的火槍部隊。

在戰術方面日軍也有相當的進步公元1575年織田信長在長筱起了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對手是號稱戰國第一諸侯武田信玄的兒子武田勝賴其部隊以騎兵為主使用孫子兵法四如真言風林火山為軍旗戰鬥力極為強勁在騎兵對決無法取勝的情況下織田信長冥思苦想創造性地明了三線戰術日語:三段擊

關於這一戰術之前已經介紹過了由於火槍部隊射程有限且裝彈藥需要時間故將部隊分為三線一線開槍二三線裝子彈形成持續火力對騎兵有較大殺傷力。

雖說早在兩百多年前明軍開國將領沐英就曾創這一戰術但至少在日本織田縣長還是有專利權的而且和後來使用同一戰術的普魯士腓特烈二世相比他也還早了一百多年。

整體看來日軍的戰鬥力軍事裝備戰術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高到豐臣秀吉足以為之而自豪。

相對而言日本的對手就有點疲軟了。

1163

朝鮮自李成桂光榮革命成立李氏王朝後基本就沒打過什麼仗所謂兩百年平寧之世民不知兵部隊也就是個混飯吃的地方軍事素質極差連民兵都不如。

雖說在軍事上朝鮮十分差勁但搞起政治鬥爭來那是一點也不消停。與明朝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時的朝廷內部分成兩大派分別叫做東人黨34;和西人黨鬧了一段之後東人黨又分裂成南人派34;和北人派東南西北都來齊了足可以湊一桌麻將。

大體就是如此反正朝鮮是亂得一塌糊塗指南打北不是東西。這麼個狀況想讓人家不動你實在是有點難。

而日本的另一個對手中國就比較有趣了。

由於沒有電報和照相機加上當年日本窮衣服也很土想派間諜混入中國很有可能被當成盲流遣返所以關於中國的情報來源大都要靠倭寇。

而對豐臣秀吉影響最大的無疑是這樣一段對話。

那是在1585年豐臣秀吉剛剛當上關白後不久無意之中見到一個人此人姓名不詳曾在汪直海盜有限公司工作過為瞭解明朝實力他找這人談了幾次話詢問明軍實力。

該仁兄是這樣回答的:

當年我曾經跟著三百多人到福建搶劫一年所向披靡無人可擋最後平安而回。下福建過一年全甲而歸

吹完了這位兄弟還搞了個評論:

明朝很害怕日本若日軍進攻就會如同大水崩沙利刀破竹無堅不摧。唐畏日如大水崩沙利刀破竹何城不催

除此之外他還痛斥了明朝的政治官員貪汙老百姓流離失所老百姓膽小怕事等等情況總之明朝就是一軟柿子不捏都會爛。

豐臣秀吉大喜於是他信了。

應該說這位兄弟說的可能還是真話一般說來去當倭寇的不太可能是良民大都是些社會最底層的流氓無產者對政府不滿那是很自然的。

至於所謂打劫一年安然無恙也可能是真的倒不是他有多厲害明軍有多無能而是倭寇這一行本來就是遊擊事業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要真建立個根據地之類的玩意幾天也就沒了。

唯一算得上有問題的估計就是最後幾句話了所謂大水崩沙利刀破竹事實證明之後確實如此不過就是換了個主語而已。

1164

但必須承認豐臣對中國形勢的判斷大致是正確的當時的中國已經沒有開國時期的朝氣思想混亂組織混亂吏治除了幾支戚家軍那樣的模範軍隊其餘的所謂衛所部隊由於長官吃空額且無人抓訓練基本都變成了農民部隊除了種田啥也不會。

用戰鬥經驗豐富基本不怕死的士兵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戰術去進攻政治喜歡內鬥且多年不打大仗的明朝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穩贏不輸。

所以豐臣秀吉很樂觀實在沒有悲觀的理由。

然而他錯了即使他運用經濟學原理把明朝的各種情況輸入電腦用模型公式證明自己必定能贏他也一定會輸。

因為他不懂得中國人。

幾百年後的1937年日本人決定開戰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輸當時的日本比中國有錢士兵比中國精銳武器比中國先進他們有三菱重工有零式戰鬥機有航空母艦而中國內地四處是軍閥混戰黑社會橫行老百姓大多不認字還怕死重工業基本談不上飛機能數得出來幾條破船在長江裡晃來晃去且人心惶惶一盤散沙。

所以他們告訴全世界滅亡中國三個月足矣。

於是他們打了進來於是他們打了八年於是他們輸掉了戰爭。

因為他們不懂得中國人。

因為我們這個民族是世界上最為堅韌的民族。

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其實大多名不副實所謂埃及所謂兩河流域所謂印度在歷史長河裡被人滅掉了n次雅利安人猶太人阿拉伯人莫臥爾人你來我往早就不是原來那套人馬了文化更是談不上。

只有中國做到了雖然有變化有衝突但我們的文化和民族主體一直延續了下來幾千年來無論什麼樣的困難什麼樣的絕境什麼樣的強敵從沒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們歷時千年從來如此。

這是一個有著無數缺點無數劣根性的民族卻也是一個有著無數優點無數先進性的民族它的潛力統計學和經濟學計算不出也無法計算。

日本人打進來之後才驚訝地現僅僅一夜之間所有的一切都變了軍閥可以團結一致黑社會也可以潔身自好文盲不識字卻也不做漢奸怕死的老百姓有時候也不怕死。

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已經牢牢地刻入了我們的骨髓堅強勇敢無所畏懼。

日本人不懂得所以他們失敗了以前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依然如此。

從來不需要想起也絕不會忘記這是一個偉大民族的天賦。

1165

朝鮮的天才

萬曆二十年1592五月二十一日名古屋

面對朝鮮海峽的方向豐臣秀吉投下了他人生最大也是最後的賭注。

十五萬名日軍士兵分別從福岡名古屋對馬海峽出向著同一個目標挺進為了同一個人的野心。

事實證明這次行動的運輸成本並不太高因為在半年之後一個可怕的對手將出現在對岸為他們節省回程船票。

但既然是一生中最大的賭博自然要押上全部的老本。

日本侵略軍由日本國內最精銳的部隊構成總計十五萬人分為九軍由九個極有特點的人指揮如下:

第一軍:小西行長一萬八千人

第二軍:加藤清正二萬二千人

第三軍:黑田長政一萬二千人

第四軍:島津義弘一萬四千五百人

第五軍:福島正則二萬五千人

第六軍:小早川隆景一萬五千人

第七軍:毛利輝元三萬人

第八軍:宇喜多秀家一萬一千人

第九軍:羽柴秀勝一萬一千人

之所以列出這幫鬼子的姓名和軍隊人數是因為其中大有奧妙。

以上九位鬼子軍官的名字中國人看了可能毫無感覺但在日本國內這幫人可謂是如雷貫耳大有來頭。

先人家有名字就說明不是一般人了因為在日本姓名是奢侈品只有貴族才有姓名普通老百姓消費不起小孩生出來起個大郎二郎之類的渾名類似於阿貓阿狗就這麼湊合一輩子。

一直到後來明治維新天皇感覺手下這一大幫子阿貓阿狗實在有損形象便下令百姓申報姓名當然了具體姓什麼叫什麼都是自己說了算。

這下就熱鬧了。

在取名字包括姓氏的問題上日本人充分揚了能湊合就湊合的精神不查字典也不等不靠就地取材比如你家住山上就姓山上你家住山下就姓山下家附近有口井就叫井上有畝田就叫田中。

但在日本姓氏中最多人用的是鈴木原因在於當時登記姓名的人比較不耐煩看著面前這幫子文盲連個名字都要想半天妨礙自己下班回家就不停地搖鈴鐺這一搖就搖出了幾十萬個鈴木兄弟。

1166

而這九位仁兄自然不同人家名字是有來歷的事實上他們都是日本國內所謂的34;名將。

其中第一軍軍長小西行長是豐臣秀吉的親信在九人之中此人有一定文化軍事素養也較高。

而且他十分特別雖說是個鬼子卻很有新潮意識既不信佛教也不信神道教日本本土宗教卻是個基督徒。每星期做禮拜人家念阿彌陀佛他說上帝保佑。

第二軍軍長加藤清正和第五軍軍長福島正則是鐵桿兄弟他們就是之前提到的賤嶽七本槍成員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一。

這兩個人在日本國內被譽為蓋世名將在戰國時期立下了顯赫戰功以勇猛善戰著稱而且這兩個人都是豐臣秀吉的養子對其十分忠心但文化程度偏低基本屬於半文盲狀態。

第三軍軍長黑田長政在日本被稱為兵法大家據說精通兵法。他的父親叫黑田官兵衛是豐臣秀吉的兩大軍師之一號稱日本智謀第一。

第六軍軍長小早川隆景和第七軍軍長毛利輝元是親戚關係具體說來小早川隆景是毛利輝元的叔叔為了混家產改了名字當了人家的養子這也可以理解那年頭在日本名字不值錢一年改個十次八次的人也有。

這位小早川隆景在日本也是個大名人被稱為中國第一智將中國是日本地名據說智商極高和豐臣秀吉有一拼。

最後一個拉出來評論的是第四軍軍長島津義弘。

之所以最後提到這個人是因為他是個十分特殊的人物特殊在哪裡很快你就會知道。

其餘的幾位就不提了因為他們也就露這一次面之後毫無出場機會基本屬於廢物型別。雖然他們在日本國內也被吹得神乎其神但事實證明廢物就算吹一千遍也還是廢物。

而我提到的這幾位更是傳奇級的人物被吹得神乎其神幾乎個個都是智勇雙全成為了日本引以為豪的驕傲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形象代言人至於戰場上的實際效果嘛

但必須承認這幾位日本國內的戰爭精英到了朝鮮確實表現出了精英的素質。

五月二十二日日軍先鋒第一軍小西行長起進攻僅用兩個小時即攻破釜山一路勢如破竹擊破各路朝鮮軍隊僅半月之後就打到了漢城第二軍加藤清正第三軍黑田長政隨即跟進一路打到了平壤把朝鮮國王趕到了鴨綠江邊。

之所以寫得如此簡略不是我偷懶真的是沒辦法翻閱中日韓三國史料這段時間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一邊倒。

1167

總而言之是朝鮮軍不斷地跑日本軍不斷地追甚至日軍不追朝鮮軍也跑了漢城不守平壤也不守仗打成這個樣子要樹立正面形象那是相當的難。

但後來的事實充分說明不是日軍太堅強只是朝軍太軟弱建國二百多年土匪都沒怎麼打過除了自己折騰自己搞點政治鬥爭閒來無事啃啃人參估計也就差不離了。

而日軍將領們的威名也就此樹立起來在無數日本史料如日本外史日軍參謀本部所編的日本戰史等一系列記載中日本將領們有如天神下凡似乎談笑風生之間就運籌帷幄破敵千里。

特別是第二軍的軍長加藤清正此人極其殘忍戰場對壘不知所謂未見有何高明卻十分喜愛殺害平民屠城放火。史料上說他是威名遠播戰績豐厚還取了個外號虎加藤如此之精神可謂無恥。

當然根據日本人一條路走到黑的性格這種無恥精神絕不會丟那兩位在南京大屠殺裡拿著武士刀比賽殺害手無寸鐵平民的小軍官被日本國內稱為百人斬的英雄武士道精神的典範還曾回到日本戰後又被拉回中國斃了給小學生宣講光輝事蹟受到熱烈歡迎而無數新的無恥之輩就是這樣煉成的。

所謂建威朝鮮不過是欺負弱小所謂戰功顯赫不過是屠殺百姓。隱藏在這一切背後的只有四個字欺軟怕硬。

於是四個月後當那個強敵出現之時一切的光環都將卸去一切的偽裝都將暴露所謂的日本名將們將瞭解到自己的真實水平以及強大的真正意義。

此時被追到鴨綠江邊的朝鮮國王李昖卻沒有這個心思他只知道再被人追著打就只能跳江了於是他連夜派出使者向明朝提出了一個要求渡江內附。

所謂渡江內附說穿了就是避難不過李昖同志的這次避難還是比較特殊的因為但凡避難總有個期限過段時間該回還得回可這位兄弟似乎壓根就沒這個打算面對前來拜見的明朝使者他十分激動用一句十分真誠的話表達了他的心聲:

與其死於賊手毋寧死於父母之國

這覺悟還真不是一般的高。

總之一句話:過去就不回來了。

1168

當然李昖絕不是缺心眼的人好好的國王不做要去當難民實在是因為沒辦法了。兩個月時間全國八道就丟了七道追著屁股後面跑再跑就只能跳江了不找明朝大哥還能咋辦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但事實證明李昖過於悲觀了此時朝鮮雖然支離破碎卻並沒有亡。

之所以沒有亡是因為一個人的存在。

兩百年的太平歲月麻痺了無數人的神經將領不會打仗士兵不會拼命大家一撥接一撥地去搞政治碰上職業打手日本人輸得這麼慘這麼快實在很正常。

但就在最緊急的關頭上天幫助了朝鮮給他們送來了唯一的希望李舜臣。

李舜臣字汝諧德水人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被捧為名將的人非常多主要是日本那一大幫但在我看來其中名副其實者不過四人而已。而李舜臣正是其中的一員。

說起來李舜臣的成分相當高他出身於朝鮮王族是王室宗親一般有這個背景早早就去漢城搞鬥爭了然而李舜臣卻是個例外他武科畢業後就去了邊界在那裡他遇到了一群十分厲害的對手女真。

可是在對方的騎兵面前李舜臣的表現卻非常一般經常打敗仗雖然在長期的戰鬥中他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但至少在那時瞧得起他的人實在不多所謂民族英雄34;軍事天才這樣的詞語跟他更是毫不沾邊。

但時機終於到來不久之後在朝鮮丞相柳成龍的推舉下他升任僉事並獲得了一個新的職務全羅道水軍節度使。

正是這個職務改變了他的一生的命運。

在這個世界上所謂名將大都有自己的擅長的戰法和兵種攻擊防守陣法步兵騎兵不一而同而在全羅道李舜臣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天賦水軍。

他對於水軍戰法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領悟力研習了許多水軍戰法在他的指揮督促下水軍日夜操練所以雖說6軍一塌糊塗朝鮮水軍還是擺得上檯面的。

當然這個所謂擺得上檯面那是和6軍比相對而言日本海軍就威風得多了。

1169

日本是海島國家歷來重視海軍三百年後在太平洋上和財大氣粗的美國還拼了好幾年讓對方吃了不少苦頭其實力確實非同一般。

而在戰國時期日本的海軍也十分強悍因為他們有群眾基礎海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內6的兄弟打來打去可以搶地皮靠海的就只好當海盜了。朝鮮東南亞甚至是日本國內的船隊只要打這過就要搶很有點國際主義精神戰國打了一百多年他們就搶了一百多年。

這之間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汪直汪老板要知道這位仁兄是賣軍火的敢搶他那就真是活膩了二話不說拿大炮轟死你沒商量。

在這一點上日本兄弟們有著清晰的認識因為一直以來他們都保持著自己的傳統性格欺軟怕硬所以後來美國打敗日本在日本領土上胡作非為橫行霸道日本人對美國依然是推崇備至景仰萬分。

千言萬語化成一句話:不打不服。

而在這些海盜中最為強悍者無疑是日本海軍統帥九鬼嘉隆此人在海上搶了幾十年水戰經驗十分豐富後來歸依織田信長在與戰國時期日本最強海軍諸侯毛利輝元即第七軍軍長作戰時表現十分出色為其統一日本立下了汗馬功勞。

此後他被統一收編成為日本政府海軍的一員還幹搶劫老本行名義不同而已被稱為日本海軍第一名將。

而日本海軍的裝備也相當不錯雖然造大船的技術不如明朝但在戰船上還是很有幾把刷子的日軍戰艦高度可達三四丈除了裝備大量火炮外在船的外部還裝有鐵殼即所謂鐵甲船有相當強的防護能力一般火槍和弓箭對其毫無作用。

擁有這樣的海軍實力日軍自然不把對手放在眼裡戰爭剛一開始日本海軍主力兩萬餘人七百餘艘戰船便傾巢而出向朝鮮動總攻。

日軍的打算是這樣的總的來說分兩步走:先由釜山出先擊破朝鮮主力南海水軍。其次在殲滅朝軍後轉頭西上進入黃海與6軍會合一舉滅亡朝鮮為進攻中國做好準備。

日本海軍統帥除九鬼嘉隆外還有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脅坂安治三人此三人皆身經百戰其中加藤嘉明脅坂安治是賤嶽七本槍成員有著豐富的戰爭經驗。

117o

有如此之裝備和指揮陣容豐臣秀吉認為朝軍必一觸即潰數日之間即可蕩平。

事情比想象的還要順利當日本海軍出現之時朝鮮水軍根本未作抵抗一槍都沒放就望風而逃水軍主帥元均更是帶頭溜號所謂的主力部隊就是這麼個水平。

戰略目標已經實現日軍準備進行下一步進入黃海與6軍會合水6配合殲滅朝鮮6軍。

之前的勝利讓日軍得意忘形在他們看來朝鮮水軍已經覆滅到達預定地點只是個時間問題。

然而他們錯了從釜山前往黃海的水路絕不是一條坦途因為在這兩點之間有個地名叫做全羅道。

當日軍入侵的訊息傳來後李舜臣十分憤怒卻也非常興奮作為一名軍人他的天職就是戰爭而這個時機他已等待了很久。

正對著日軍進犯的方向李舜臣率領艦隊出了他不知道將在哪裡遇到他們他只知道兩軍相遇之際即是他名揚天下之時

萬曆十九年1591六月十六日李舜臣到達了他輝煌人生的玉浦海。

停留在這裡的是日本海軍主帥藤堂高虎的上百條戰船當李舜臣突然出現之時他著實嚇了一跳但轉瞬之間他就恢復了鎮定。

因為這個對手看起來並不起眼。

由於被人排擠未能成為水軍統帥李舜臣的兵力並不充足手下戰船加起來還不到一百艘而此次出征艦隊規模更是微不足道放眼望去只有幾十艘板屋船船上建有板屋看起來很大實際上也就是個擺設和日軍鐵甲戰艦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藤堂高虎笑了主力尚且如此何況這幾條小魚小蝦

李舜臣也笑了他知道勝利已在掌握之中。

因為在我的手中有一件必勝的武器。

此後的事情展將證明李舜臣最厲害的才能並不是水軍而是工程設計。

烏龜的戰鬥力

藤堂高虎沒有絲毫猶豫他隨即布號令幾十艘鐵甲戰艦開始向李舜臣軍動攻擊。

由於敵人船隻實在太不起眼日軍戰艦連炮都不開直接向對方撲了過去在他們看來對付這種破船用撞就行使用炮彈估計會賠本。

但當日艦靠近朝軍之時卻意外地現那些板屋船突然散開一種全新的戰船就此登上歷史舞臺。

1171

站在艦隊前列的日軍將領掘內吉善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種前所未見的怪物當即出了驚呼:

龜龜

應該說這位仁兄還是很有悟性的雖然他第一次見卻準確地叫出了這種秘密武器的名字。

龜船又叫烏龜鐵艦該船隻整體從船身到船頂都有鐵甲覆蓋而船頭形狀極似龜故得名龜船。

這船用今天的話說是封閉式結構士兵進入船隻就如同進了保險箱頭上罩著鐵甲既能檔對方的火槍炮彈平時還能擋雨可謂是方便實用。

雖然這船的長相和烏龜很有幾分神似但事實證明真用起來這玩意比烏龜要生猛得多那可是真要人命。

在龜船的四周分佈著七十多個火槍口用來對外射火槍從遠處打擊敵人而船隻的前後都裝有鋒利的撞杆用來撞擊敵船大致是打不死你也撞死你。

此外龜船的船帶有大口徑火炮威力強大。更為難得的是李舜臣虛心地向章魚們學習還創造性地明了煙霧彈追擊敵船之時龜可以射炮彈如果形勢不妙龜口中即釋放濃煙掩護部隊撤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就這麼個玩意遠轟近撞打不贏還能跑說它是級烏龜那是一點也不誇張。

不過事實上這種全封閉式的戰艦也是有弱點的:由於外部無人警戒如果被人接近跳上船學名:跳幫砸砸敲敲再放把火那是相當麻煩。

當然這個弱點只是理論上的為防止有人跳幫李舜臣十分體貼地在船身周圍設定了無數鐵鉤鐵釘確保敢於跳船者在第一時間被徹底扎透扎穿。

總而言之這種烏龜能轟大炮能放火槍能撞渾身上下帶刺見勢不妙還能吐煙逃跑除了不能咬人外基本上算是全能型烏龜。

後來的艦船學家們一致認定在當時龜船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戰艦之一。

藤堂高虎當然不知道這個結論他只知道自己人多船大佔據優勢在短暫觀察之後他下達了全軍突擊令。

然而僅僅半個時辰一個小時後他就下達了第二道命令棄船令。

因為戰局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慘不忍睹。

1172

就在藤堂高虎下令攻擊的同一時刻李舜臣也布了攻擊令二十艘龜船同時出怒吼當即擊沉五艘敵艦。

日將掘內吉善大驚失色但畢竟人渾膽子大他隨即命令日軍戰艦繼續前進攻擊逼退敵艦。

可是更讓他想不到的事情生了這群烏龜船不但不退反而越靠越近日軍這才現情況不對慌忙用火槍射擊龜船卻全無效果。

於是接下來的事情就順利成章了日艦不是被打沉就是被撞穿水軍紛紛跳海逃生個別亡命之徒想要跳幫基本上都成了人串一些運氣不好的還掛在了龜船上被活活地拖回了朝鮮軍港結結實實地搞了次衝浪運動。

眼看即將完蛋藤堂高虎船也不要了直接靠岸逃跑玉浦海戰以朝軍勝利結束。

在此次海戰中日軍二十六條戰艦被擊沉死傷上千人朝軍除一人輕傷外毫無損失。

日本海軍終於吃了敗仗九鬼嘉隆十分吃驚但事實證明這只是他一系列噩夢的開始。

六月十七日在玉浦海戰後的第二天李舜臣率領船隊來到赤珍浦在這裡他遇到了加藤嘉明的附屬艦隊共計十三艘。

可剛開打連李舜臣也吃了一驚因為這幫日軍很有覺悟沒等他開炮就紛紛逃竄主動棄船登6狼狽撤退其所乘艦船均被擊沉。

在沉沒的日艦和狼狽逃竄的日軍面前李舜臣再也沒有任何疑慮他終於明白:他屬於這個時代在這裡他將所向無敵。

李舜臣繼續進向著日軍出沒的所有水域敵人在哪裡出現就將在哪裡被消滅

七月八日李舜臣到達泗水港現敵船十二艘起攻擊敵軍全滅。

七月十日李舜臣到達唐浦現敵船二十一艘起攻擊敵軍全滅艦隊指揮官九州大名龜井真鉅被擊斃。

七月十二日李舜臣遭遇日軍主將加藤嘉明主力艦隊雙方開戰三十三艘日軍戰艦被擊沉加藤軍主力覆滅。

七月十五日李舜臣到達釜山水域現日軍艦隊擊沉四艘俘獲三艘後揚長而去。

打完這次海戰後李舜臣就拍屁股走人了在他看來之前的五次海戰中就數七月十五日的這一次規模最小戰果最少所以連戰場都沒打掃戰利品也沒撿就溜了事實上他錯了。

1173

李舜臣並不知道當他打著呵欠催促返航的時候一個人正站在岸上絕望地看著他的背影拔出腰刀切腹自盡。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來島通久如果說九鬼嘉隆是日本國內第一海軍名將的話他大概就是第二。

這位仁兄之前也是海盜在中國日本地名地區盤踞多年向來無人敢惹連織田信長毛利元就等級諸侯都要讓他三分然而在李舜臣的面前他徹底崩潰了除了他的艦隊還有他的尊嚴。

其實來島兄還是太脆弱了事實證明被李舜臣打得自卑到自盡的人絕不只他一個。

來島通久的死以及一連串的失敗終於讓日本海軍明白這個叫李舜臣的人是他們無法逾越的障礙。

日本人是很有組織性的遇到問題不能解決就逐級上報一層報一層最後報到豐臣秀吉那裡豐臣老闆一看頓時大怒:一個人帶著幾十條船就把你們打得到處跑八嘎

但是八嘎不能解決問題於是他親自制定了一個戰略命令集中所有艦隊尋找李舜臣水軍進行主力決戰具體戰略部署為:

脅板安治統帥第一隊共七十艘戰艦作為先鋒。

加藤嘉明統帥第二隊共三十艘戰艦負責接應。

九鬼嘉隆統帥第三隊共四十艘戰艦負責策應。

以上三隊以品字型佈陣向全羅道出擊限期一月務必要將李舜臣主力徹底殲滅

九鬼嘉隆他掌握日本海軍實際指揮權接受了這個任務並立即安排艦隊出一百四十艘戰艦浩浩蕩蕩地向著全羅道開去現在他們的要任務是找到李舜臣。

九鬼嘉隆認為自己目前的戰力李舜臣是絕對無法抵擋的他最擔心的是李舜臣聞風而逃打游擊戰那就很頭疼了。

事實證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十分多餘。

聯合艦隊日夜兼程抱著絕不打游擊的覺悟向全羅道趕去然而就在半路上他們的覺悟提前實現了因為李舜臣就在他們的面前。

在得到日軍總攻擊的訊息後李舜臣十分興奮他已經厭倦了小打小鬧於是連夜帶領海軍主力於八月三日到達慶尚道閒山島找到了那些想找他的人。

雖然李舜臣實在有點過於積極雖然日軍的指揮官們個個目瞪口呆但既然人都到了咱們就開打吧。

1174

具體過程就不提了我也沒辦法實在是不值一提在短短四個小時之內戰鬥就已結束日軍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共有五十九艘戰艦被擊沉九鬼嘉隆加藤嘉明脅板安治三員大將帶頭逃跑兩名日軍將領由於受不了刺激切腹自殺上千日軍淹死。史稱閒山大捷。

總而言之在日本國內戰史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海軍以及所謂海軍名將們就是這麼個表現真是怎一個慘字了得。

在李舜臣的阻擊下日軍水6並進的企圖被打破海上攻擊暫時處於停頓狀態李舜臣以他的天賦完成了這一壯舉。

但畢竟只有一個李舜臣朝鮮人民也不能都搬去海上住所以該丟的地方還是丟了該跑的人還是跑了。

朝鮮亡國在即李舜臣回天無術。

日本國內史料對這段光輝歷史一向是大書特書特別對諸位武將的包裝炒作那是相當到位在日本戰國史中就有這樣一句極為優美的話:

耀眼無比的日本名將之星照亮了朝鮮的夜空如同白晝。

而相關的戰國遊戲戰國電影等等對戰國名將們的宣傳更是不遺餘力入朝作戰的這幾位日軍軍長也被吹得神武無比。

我也曾被忽悠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我放下遊戲和電影翻開日本和朝鮮的古史料才終於證實了一句話的正確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在戰爭初期由於朝鮮的政府軍實在太差日本的諸位名將們可謂一打一個準出盡了風頭但很快他們就現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最先有此覺悟的是小早川隆景這位日本國內的著名智將率領第六軍進軍全州此地已無朝軍主力此來正是所謂掃清殘敵。

結果出人意料34;殘敵竟然主動出現了光州節度使權樸。

這位仁兄名不見經傳且是名副其實的34;殘敵部隊被打散了光州的節度使帶著兩千殘兵跑到了全州打起了遊擊。

著名智將對無名小卒精銳對游擊隊當面鑼對面鼓躲都沒法躲無可奈何那就打吧。

結果是這樣的經過幾個鐘頭的戰鬥日軍大敗被陣斬五百餘人小早川隆景帶頭逃竄權節度使也並未追 擊手中兵力太少。史稱梨峙大捷。

這是打34;殘敵還沒完下面這位更慘而他遇到的是民兵。

這位更慘的仁兄名叫福島正則。

1175

萬曆二十年1592八月二十日福島正則率領大軍向新寧方面進軍途中遇到權應銖帶領的義軍老百姓自組織的武裝雙方展開大戰。

在鏖戰中由於福島正則指揮不利日方自承優勢日軍竟被民兵擊退丟棄大量武器糧食全軍撤退。

由於福島正則的失敗民兵們乘勝追擊一舉收復永川義城安東等地34;名將福島正則連連敗退固守慶州。

和小早川叔叔比起來毛利輝元侄子也不走運他也輸給了民兵。

萬曆二十年1592八月十四日毛利輝元安國寺惠瓊率第七軍向全州進由於官兵都已逃走民兵領黃璞率軍與敵作戰激戰一天日軍死傷慘重被迫退走。

下一個倒黴的是黑田長政。

萬曆二十年1592九月六日忠清道義軍領趙憲率領民兵攻擊黑田長政第三軍經過激戰黑田長政輸了。

不但輸了而且他輸得比上幾位更徹底不但被民兵打敗連老巢清州城朝鮮地名都丟了連夜逃走。

這還沒完一個月後十月三日他又率三千餘人進攻延安府朝鮮地名守城的只有不足千人的民兵政府軍早沒影了經過三天的戰鬥日軍攻城不下反而被城內突襲大敗而退。

總而言之日軍將領的水平呈現反比例實踐證明吹得越厲害打得越差。搞笑的是那位而今在日本國內評價一般的第一軍軍長小西行長在戰爭中卻表現得很不錯之所以沒人捧主要是因為他後來在日本關原之戰中被人打敗下場也慘被潑了無數汙水成了反面典型。

所以說鬼子的宣傳要真信了那是要過錯年的。

很明顯豐臣秀吉不玩遊戲也不看電視他很清醒於是在初期的勝利與失敗的亂象之中他選定了那個最合適的指揮官小西行長並將大部分作戰指揮權交給了他。

而在此之後長達數年的戰爭中這個名字成了史料中的明星人物出鏡率十分之高其他的諸多所謂名將都成了跑龍套的偶爾才出來轉轉。要知道日本人並不傻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理由的。

打了一輩子仗的豐臣秀吉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在以往的幾十年裡他的眼光幾乎從未錯過這次似乎也不例外種種跡象表明他做出了一個極其正確的抉擇相對而言。

1176

時間只需要時間

從戰績上看小西行長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指揮官作為先鋒他擊潰了朝鮮軍隊並鞏固了戰果雖然其他同行的表現不如人意李舜臣也過於強悍但在他的掌控下朝鮮大部已牢牢地控制在日軍的手中。

很快各地的叛亂將被平息我們將向下一個目標挺進。

日本正在準備朝鮮正在淪亡明朝正在爭論。

自打日軍六月入侵以來明朝的朝廷一刻也沒消停過每天都大吵大鬧從早到晚連個中場休息都沒有兵部那幫粗人十分想打部長石星尤其激動甚至主動請願表示不用別人自己帶兵收拾日本人。

但他剛提出來就被罵了回去特別是兵科給事中許弘綱話說得極其難聽他認為把敵人擋在門口就行了不用出門去擋御倭當於門庭此外他還批評了朝鮮同志說他們是被人打就求援抓幾個俘虜就要封賞自己打仗卻是望風而逃土崩瓦解望風逃竄棄國於人去救他們是白費勁。

朝廷大多數人都同意他的看法。

恰好此時朝鮮國王又提出渡江避難按說過來就過來吧可是遼東巡撫又上了個奏疏說我這裡地方有限資源有限只能接收一部分人其餘的切莫過江本地無法接待。

末了還附上可接收難民名額名數莫過百人

這下朝鮮國王也不幹了我好歹是個國王只讓帶一百人過來買菜做飯的都不夠啊

難民問題暫不考慮到底出不出兵幾番討論下來朝中大臣幾乎達成了共識不去。

事情到此眼看朝鮮就要亡國一個人話了:

應該早日出兵救援宜救援

聽到這句話所有人都沉默了經過商討明朝確定了最後方針出兵。

因為說這句話的人是萬曆。

很多人都知道萬曆皇帝很懶知道他長期不上朝知道他打破了消極怠工的最長時間紀錄之前這一紀錄由嘉靖同志保持但有一點很多人並不知道:

他雖不上朝卻並非不管事。

因為一個不會管事不會控制群臣的人是絕不可能做四十八年皇帝的四十八天都不行。

事實證明由始至終他都在沉默地注視著這個帝國的一舉一動。而現在是說話的時候了。

1177

應該說這次萬曆皇帝做出了一個正確的判斷:日本的野心絕不僅於朝鮮一旦吞併成功增強實力養精蓄銳必定變本加厲到時更不好收拾。

打比不打好早打比晚打好在國外打比在國內打好所謂無貽他日疆患實在是萬曆同志的真知灼見。

萬曆二十年1592七月明朝向朝鮮派出了第一支軍隊。

受命出擊的人是遼東副總兵祖承訓。

祖承訓遼東寧遠人原先是李成梁的家丁隨同李成梁四處征戰有著豐富的軍事經驗勇猛善戰是一個看上去很合適的出征人選。

看上去很合適實際上不合適這倒不是他本人有何問題只是因為在鴨綠江的那邊有十五萬日軍而祖將軍只帶去了三千人。

更滑稽的是他並非不知道這一點在部隊剛到朝鮮時朝鮮重臣柳成龍出來迎接順便數了數隊伍覺得不對勁又不好明講便對祖承訓說道:

倭兵戰鬥力甚強希望將軍謹慎對敵。

祖承訓的回答簡單明瞭:

當年我曾以三千騎兵攻破十萬蒙古軍小小倭兵有何可怕

先我們有理由相信祖承訓先生吹了牛因為雖然李成梁很猛似乎也還沒幹過如此壯舉打下手的祖承訓就更不用說了。

其次祖承訓實在是自信得有點過了頭別說十五萬名全副武裝的日軍就算十五萬個白痴站在原地不動讓他砍只怕也得十天半個月。

但就此言敗似乎為時過早祖承訓所帶的是長期在邊界作戰的明軍戰鬥力較強就算和日本人死磕也還是有一拼。

然而事情似乎進展得比想象中更順利這一路上祖承訓壓根就沒碰上幾個敵人他更為自信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向目標趕去。

平壤城已在眼前。

看來日軍確實嚇破了膽不但城牆上無人守衛連城門都敞開著裡面只有幾個零散日軍機不可失祖承訓隨即動衝鋒三千人就此衝入了城內。

祖承訓率軍進入朝鮮那天小西行長便得到了訊息對於這個不請自來的客人他有著充分的心理準備當加藤清正等人表示要固守城池出外迎敵之時他卻表示了反對。

因為他知道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

1178

要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即使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也不例外事實證明豐臣秀吉沒有看錯人。

當祖承訓全軍進城後隨著一聲炮響原先安靜的街道突然喧譁起來日軍從隱藏地紛紛現身並佔據有利地形用火槍射擊明軍。

幾輪齊射之後明軍損失慘重祖承訓也被打蒙了他原以為日軍都是些沒開化的粗人誰知道人家不但懂兵法還會打埋伏。

慌亂之下他率領殘兵逃了出去但損失已經極其慘重死傷兩千餘人幾近全軍覆沒副將史儒戰死。

明軍的第一次進攻就這樣結束了。

當這個訊息傳到朝鮮國王那裡時李昖基本肯定自己離跳江不遠了。而豐臣秀吉更是欣喜若狂他終於確定明軍的實力正如他所瞭解的那樣根本不堪一擊。

萬曆得知這個訊息後卻並未激動他只是沉默片刻便叫來了兵部侍郎宋應昌告訴他正式開戰的時候到了。

好吧既然如此我們就認真開始吧很快你們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宋應昌字思文嘉靖四十四1565年進士時任兵部右侍郎。

和部長石星比起來副部長宋應昌並不起眼因為石部長不但個子高長八尺長得好相貌過人而且經常大感慨抒情懷。而宋應昌每天不是跑來跑去就是研究地圖兵書一天說不了幾句話這麼一個人想引人注意也難。

然而萬曆卻接連兩次拒絕了石星的請戰將入朝作戰的任務交給了宋應昌因為他是個明白人能不能吹和能不能打那是兩碼事。

此後事情的展證明這是一個極為英明的選擇。

宋應昌雖然為人沉默寡言卻深通韜略熟知兵法他雖然從未主動請戰卻是一個堅定的主戰派且做事毫不拖拉在受命之後他片刻不停即刻開始制定進攻計劃調兵遣將。

然而沒過多久讓萬曆想不到的事情生了一向辦事極有效率的宋應昌竟然主動表示雖然朝鮮局勢極度危險但目前暫時還不能出兵。

萬曆問:為什麼

宋應昌答:我召集的將領之中有一人尚在準備我要等他此人不到不可開戰。

1179

對於宋應昌所說的那個人萬曆也十分欣賞所以他表示同意並問了第二個問題:需要多久

宋應昌回答道:至少兩個月。

事情就這樣定了派遣明軍入朝作戰日期初定為兩個月後即萬曆二十年年底。

問題在於明朝這邊可以等朝鮮人你可以告訴他兄弟挺住可日本人那裡怎麼辦呢你總不能跟他說我是要打你的無奈還沒準備好麻煩你等我兩個月先別打了我一切齊備後就來收拾你。

對此宋應昌也束手無策他只會打仗不會外交於是幾番踢足球後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使命被交給了兵部尚書石星。

然而石星也沒辦法他是國防部部長連老本行都不在行搞外交更是抓瞎但他是一把手關鍵時刻是要背黑鍋的這事他不幹就沒人幹了可又不能不幹。

在抓耳撓腮冥思苦想幾天後石大人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招聘。當然不是貼佈告那種搞法而是派人私下四處尋訪。

在石星看來我大明人才濟濟找個把人談判混時間應該還是靠譜的。

從政治學的角度講這是個餿主意如此國家大事竟然臨時上外邊找人實在太不嚴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事實證明餿主意執行起來倒也未必一定就餿。因為很快石星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沈惟敬。

大混混的看家本領

沈惟敬嘉興人關於此人的來歷史料上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倒是相當一致市中無賴也。

所謂市中無賴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市井的混混。

對於這個評價我一直有不同意見因為在我看來沈惟敬先生不是混混而是大混混。

而之後的事情將告訴我們混混和大混混是有區別的至少有兩個。

大混混沈惟敬受聘後很快就出了他的第一個目的地是義州任務是安撫朝鮮國王在這裡他見到了避難的朝鮮官員。

據朝鮮官員後來的回憶錄記載這位沈惟敬先生剛一露面就讓他們大吃了一驚天朝怎麼派了這麼個人來

因為據史料記載沈惟敬長得很醜貌寢而外交人員代表國體一般說來長得都還過得去如此歪瓜劣棗成什麼體統。

118o

但接下來更讓他們吃驚的事情生了這位仁兄雖然長得醜且初見此大場面卻一點也不怯場面對朝鮮諸位官員口若懸河侃侃而談只要他開口沒人能插上話。

於是大家心裡有了底把他引見給了朝鮮國王李昖。

李昖已經窮極無奈了天天在院子裡轉圈聽說天朝使者來了十分高興竟然親自出來迎接並親切接見了沈惟敬。

接下來他將體會到沈大混混的非凡之處。

一般說來混混和大混混都有一項絕技忽悠但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忽悠的檔次和內容差別很大一般混混也就騙個大嬸大媽糊弄兩個買菜錢;大混混忽悠的往往是王公貴族高級幹部糊弄的也都是軍國大事。

而沈惟敬很符合這個條件他只用了幾句話就讓準備去尋死的李昖恢復信心容光煥。

他主要講了這樣幾件事:先他是代表大明皇帝來的基本上是沒錯其次他很會用兵深通兵法基本上是胡扯希望朝鮮國王不要擔心大明的援兵很快就到確實如此有七十萬人。

在談話的最後他還極其神秘地表示和平是大有希望的因為他和平秀吉即豐臣秀吉的關係很好是鐵哥們我真沒話說了雙方攤開來談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每當我覺得人生過於現實時經常會翻開這段史料並感謝沈惟敬先生用他的實際行動讓我真正領略了忽悠與夢想的最高境界。

綜合分析沈兄的背景:嘉興人會說日語還幹過進出口貿易走私。當過混混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出他可能和倭寇有過來往出過國估計也到過日本沒準也有幾個日本朋友。

當然說他認識豐臣秀吉那就是胡扯了人家無論如何也算是一代豪傑日本的老大級人物不是那麼容易糊弄的。

但是李昖信了不但信了而且還欣喜若狂把沈惟敬看作救星千恩萬謝臨走了還送了不少禮品以示紀念。

話說回來朝鮮也有精明人大臣柳成龍就是一個這位仁兄搞了幾十年政治鬥爭也是個老狐狸覺得沈惟敬滿嘴跑火車是個靠不住的人。

但這兄弟偏偏還就是明朝的外交使者不服都不行想到自己國家的前途竟然要靠這個混混去忽悠包括柳成龍在內的很多明白人都對前途充滿了悲觀。

十幾天後沈惟敬又來了這次他的任務更加艱鉅和日本人談判讓他們停止進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