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1--1100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個過於優秀的太監

決心下了可該怎麼動手呢掃把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張居正明白這個道理。

但現在的高拱已經今非昔比連無比狡猾的徐老師都敗在他的手下單憑自己實在沒有勝算。而且這位六十高齡的高老頭身體很好每天早起鍛鍊身體精神十足等他自然死亡太不靠譜。

就在山窮水盡之際一個人進入了張居正的視野他的名字叫馮保。

和明代的同行們比起來馮保是個非常奇特的太監奇特得不像個太監。

一般說來太監由於出身不好且家庭貧困能認識幾個字寫自己的名字就算知識分子了按照這個標準馮保絕對可以評上教授因為他不但精通經史而且還是著名的音樂家擅長演奏多種樂器此外他還喜歡繪畫時常也搞點收藏。

比如後來有一次他在宮裡閒逛34;無意地走進了宮內的收藏庫34;無意地信手翻閱皇帝的各種收藏品然後34;無意中喜歡上了其中一幅畫最後便34;無意地34;順學名叫偷走了這幅畫。

事實證明馮保先生的藝術鑑賞眼光是相當高的因為那幅被他收歸己有的畫叫做清明上河圖。

像這種事情一般都是天知地知而我這樣的小人物之所以也能湊個熱鬧是因為馮太監在偷走這幅畫後還光明正大地在畫上蓋上了自己的收藏章以示紀念類似某某到此一遊。

捅出馮太監的這段只是為了讓你知道他雖然有文化搞藝術卻絕非善類做壞事敢留名偷來的鑼還使勁敲這充分說明他具備了以下幾種優良品質:膽大心細臉皮厚。

然而歷史告訴我們只有這樣的人才最適合搞陰謀。

而更讓張居正喜出望外的是這位馮保最恨的人恰恰就是高拱。

我們之前曾經介紹過明代的太監機關中權力最大的是司禮監因為這個部門負責幫皇帝批改奏章具體說來是用紅筆打勾然後蓋上公章上到軍國大事小到雞皮蒜毛都得過他們這關。

從嘉靖年間開始馮保就是司禮監中的一員隆慶登基後他也官運亨通成為了東廠提督太監兼御馬監管事太監。這是一個了不得的職務要知道東廠是特務機關而御馬監手握兵權是十二監中僅次於司禮監的第二號實力機關。既管特務又管部隊一個太監能混到這個份上就算成功人士了。

但馮保並不滿足他要做太監中的霸主就必須回到司禮監得到另一個位置掌印太監。

司禮監的工作是打勾和蓋章打勾的人數不等叫秉筆太監有資格蓋章的卻只有掌印太監有且僅有一位。

天下大事都要從我的公章下過你不服都不行。

恰好此時前任掌印太監下課太監也要論資排輩按照職務資歷應該是馮保接任但他卻沒有得到這個位置因為高拱插手了。

高拱橫空出世把御用監管事太監陳洪扶上了寶座原因很簡單當年陳洪幫他上臺現在是還人情時間。

你陳洪不過是個管倉庫的御用監憑什麼插隊然而可憐的馮保只能乾瞪眼高拱實在太過強悍是招惹不得的。

那就等吧總有一天等到你。似乎是馮保的痴心感動了上天陳洪兄上臺沒多久也下課了。這下應該輪到馮太監了。

然而高拱又出手了他推薦了孟衝來接替陳洪的位置。

馮保出離憤怒了憤怒之情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據說在家裡連罵了三天餘音繞樑不絕於耳。

如此激動倒不全是有人搶了他的職位而是這位孟衝兄的身份實在有點太過特殊。

按照規定要當司禮監掌印太監必須在基層單位或重要崗位鍛鍊過這樣才能當好領導太監可是孟衝先生原先的職務卻是尚膳監這就有點聳人聽聞了因為尚膳監的主要職責是管做飯。

也就是說尚膳監的頭頭孟衝先生是一名光榮的伙食管理員。

太欺負人了上次你找來一個管倉庫的我也就忍了這回你又找個做飯的下次莫不是要找倒馬桶的

馮保終於明白不搞倒高拱他永遠都沒有出頭之日於是在經過短時間觀察後不需要介紹人介紹也未經過試探牽手見家長之類的複雜程式馮保與張居正便一拍即合結成了最為親密的聯盟。但雙方一合計才現高拱兄實在很難拱他的威望已經如日中天皇帝也對他言聽計從朝中爪牙更是數不勝數一句話他就是當年的徐階卻比徐階難對付得多因為看起來這位仁兄似乎打算革命到底絲毫並沒有提前退休的打算。

於是兩人很快達成了共識目前只能等等高拱死。

但這種事情哪有個準正當這對難兄難弟準備打持久戰時局勢卻出現了進一步的惡化。

為保存實力張居正與馮保商定遇到事情由馮保出面張居正躲在暗處打黑槍兩人不公開聯絡總是私下交流感情。

但意外仍然生了一天張居正突然得到訊息說隆慶皇帝病情加重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情報但此時天色已晚為了給馮保報信張居正便寫了一封密信連夜派人交給馮保。

安全抵達安全返回張居正松了一口氣。

然而第二天當他剛剛步入內閣辦公室的時候一聲大喝鎮住了他:

昨天晚上你為什麼送密信給馮保信上寫了什麼如果有事情為什麼不與我商量

這回高拱也不兜了反正內閣裡只有我們兩人既然是破事咱們就往破了說。他死死地盯著張居正等待著對方的回答。

張居正沒有準備一時間手足無措但老狐狸就是老狐狸片刻之間他就換上了一幅招牌式的笑容笑嘻嘻地看著高拱也不說話。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老子死活不表態看你怎麼辦

這大概算是耍無賴的一種於是在對峙一段時間後高拱撤退了他警告張居正不要亂來便氣鼓鼓地揚長而去。

事情鬧大了一聽說聯絡暴露了馮保就炸了鍋:

還搞什麼地下工作高拱都知道了索性攤牌吧我們兩個一齊上魚死網破看看誰完蛋

張居正明白馮保是對的現在情況緊急高拱可能已經有所察覺所謂先下手為強如果現在動手還能搶佔先機再晚就麻煩了。

最關鍵的時候到了動手還有一絲勝算等待似乎毫無生機。

面對著極端不利的局面張居正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抉擇:

再等等。無以倫比的天賦以及二十多年朝廷打滾的政治經驗最終拯救了張居正讓他做出了一個極為準確的判斷:

高拱依然是信任我的。

繼續隱藏下去等待時機的到來。

隆慶六年1572五月二十六日機會來臨。

隆慶皇帝終於不行了這位太平天子做了二十多年的替補卻只當了六年的皇帝估計是當年壓力太大他的身體一直不好加上一大群言官口水亂飛他又沒有他爹那種心理素質一來二去就一病不起。

這位循規蹈矩的皇帝知道自己不能幹所以把工作交給能幹的人在他統治期間經濟得到展百姓安居樂業連蒙古人都消停了也算是相當不錯了。

一句話他是個老實人。

就在這一天這位老實人感覺自己快要不行了便緊急下令召見三個人他們分別是高拱張居正以及剛剛入閣不久的高儀。

這裡說一下這位高儀雖說他姓高卻絕非高拱的親戚這位兄臺當年是高拱的同班同學幾十年勤勤懇懇小心謹慎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實人老實到了令人指的地步:

比如當年他做禮部尚書的時候家裡的房子失了火燒得一乾二淨好歹是個正部級幹部重新蓋一座就是了。

可是高儀卻極為另類他自己沒錢也不向組織開口竟然找了個朋友家借住而且一直到死也沒買過房子就這麼湊合了十幾年。

所以很明顯高拱拉這個人入閣就是用來湊數的在他看來高儀不過是個老實本分反應遲鈍的人然而此後的事情展告訴我們他或許老實卻絕不遲鈍。

在接到入宮的命令後高拱立刻意識到皇帝可能不行了為了不耽誤事他撒腿就跑據史料記載這位仁兄連轎子都沒坐六十多歲的老頭一溜煙從東安門跑進東華門終於在皇帝嚥氣之前抵達目的地實在讓人歎為觀止。

順便說一句這條路線今天還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跑跑從東安門起始跑進故宮乾清宮記得帶錢買票體驗古蹟之餘也可以緬懷一下先人。

當高拱到達寢宮時才現有五個人已經先他而來他們分別是皇后太子朱翊鈞太子生母李貴妃張居正以及那個他最為討厭的人馮保。這是一個看似平常的人員組合前三個人先到場是正常的他們住得近張居正比自己先到也還情有可原畢竟這小子年輕跑得快馮保是司禮監秉筆是皇帝的秘書過來湊湊熱鬧似乎也說得過去。

所以緊要關頭高拱也沒多想奔著半死不活的皇帝去了。

然而他萬沒想到張居正之所以早到是因為他早就從馮保那裡得到了訊息而馮保之所以在場是因為他策劃已久的陰謀即將在此實現。

看見高拱來了已經在閻王登記本上籤了名的皇帝似乎又撤了回來他用盡全身的力氣對這位陪伴他三十餘年歷經坎坷共赴患難的朋友老師說出了最後的話:

太子年紀還小天下大事就麻煩先生你了。

講完走人。

隆慶六年1572五月二十六日隆慶皇帝朱載垕駕崩年三十六。

皇帝死了按照慣例大家都得哭一場無論真心假意該走的程式還是得走同理按照慣例哭完了就該商量遺產權力方面的問題。

此時最自信的人是高拱皇帝死前都說了太子交付給我還有誰能取代我不成

從法律的角度上講皇帝大人對高拱提出要求這叫口頭要約而高拱答應了這個要求這叫口頭承諾然而事實證明無論是要約還是承諾都比不上合同。

高拱同志就是吃了不懂法的虧因為就在他最得意的時候原先站在一旁死不吭氣的馮保行動了他拿出了合同。

這份所謂的合同就是遺詔。

關於這份合同的內容就不多介紹了大體也就是些我幹過什麼錯事對不起國家人民對不起勞苦大眾現在我死了請諸位多多照顧我兒子之類但當高拱看到那句關鍵的話時當即暴跳如雷:

著令司禮監掌印太監與內閣大學士共同輔政

這回算是反了天了。

在明代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太監即使再猖獗哪怕是王振劉瑾這樣的級大腕擔任輔政也是痴心妄想這是有道理的畢竟大家都是明白人跟著個太監能學到啥呢

然而這個例竟然在自己手上給破了高拱氣得七孔冒煙。

更何況按規定遺詔應該是我來擬的皇帝死得急沒來得及寫大家也都理解現在你馮保竟然搞出一份遺詔天上掉下來的但是激動歸激動畢竟人剛死不久孤兒寡母在眼前鬧起來也不好看況且遺詔也沒指明馮保輔政司禮監掌印太監還是自己的人有帳慢慢算咱們走著瞧。

只過了一天高拱就知道自己錯了。

第二天另一條遺旨頒佈:原司禮監掌印太監孟衝退休由秉筆太監馮保接任。

原來如此

瞧不起太監偏偏就被太監給耍了高拱終於現他已經陷入了一個圈套局勢十分不利。

但老滑頭畢竟是老滑頭在短暫驚慌之後高拱恢復了鎮定叫來了自己的心腹大臣雒遒程文整夜商議之後他們訂下了一個幾近完美的攻擊計劃。

這一天是隆慶六年1572六月八日高拱相信勝券已經在握。

唯一的漏洞

隆慶六年1572六月十日第一波攻擊開始。

這一天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剛剛上班便收到了一封呈交皇帝的奏疏作者是高拱他立即開啟閱覽卻被驚得目瞪口呆。

奏疏的大致內容是說:太監不過是下人卻一直參與政治我高拱實在看不過去特向皇帝陛下建議收回司禮監的權力並對敢於亂湊熱鬧的有關人等進行嚴懲。

馮保懵了卻並非因為恐懼而是他怎麼也想不通高拱為何會犯如此低階的錯誤

對這封奏疏中的建議馮保早有心理準備高拱兄每日磨刀霍霍動手是遲早的事情但用這種方式直接上奏卻著實讓人匪夷所思。

因為雖說大臣的奏疏是直接呈送皇帝的但那已是朱元璋時代的事情了隨著皇帝越來越懶許多文書都是由太監轉呈皇帝往往看也不看就丟給內閣讓內閣票擬處理意見然後再轉給司禮監批紅蓋章事情就算結了。

這就奇怪了你高拱明明知道皇帝小不管事檔案都是我蓋章怎麼還會上這樣的東西難道你指望我精神失常打自己耳光不成

馮保把腦袋想破也沒明白怎麼回事但這個事總得解決於是他扣住了奏疏沒有轉交內閣而是自己代替皇帝在上面批了六個字然後批紅蓋章還給了高拱。

這六個字是:知道了遵祖制。

這又是一句傳說中的廢話什麼祖制怎麼遵守

然而高拱卻並不生氣因為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高拱明知這六個字出自馮保的筆下卻只是冷笑了一聲對同在內閣的張居正與高儀說了這樣一句話: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

高儀搖了搖頭張居正笑了。

馮保你儘管鬧吧很快你就會知道我的厲害。

高拱沒有就此罷手而是再次送上奏疏並特地說明皇帝公務繁忙就不勞煩您親自批閱了把我的奏疏送到內閣就行內閣有人管。

誰管不就是高拱嘛。

高先生的意思很簡單翻譯過來就是:馮保同志我知道上次你當了一回皇帝籤了我的奏疏這次就不勞煩你了把我的奏疏交給內閣當然也就是交給我我自己來籤。

一見這傢伙又開始鬧馮保就頭大要私留檔案可能要出麻煩反正這封奏疏只是要個名分那就給了你吧

一念之差他把奏疏交給了內閣。

這是一個差點讓他送命的決定。

高拱就是高拱比馮保有文化得多輪到他當皇上大筆一揮唰唰唰在自己的奏疏上批了十九個字其大體意思是:

我看了你的奏疏對時政非常有用顯示了你的忠誠就按你說的辦吧

高拱表揚高拱也算有性格。

檔案又送回了馮保那裡看了高拱的批覆他哭笑不得:自己跟自己玩有意思嗎但無奈之下他還是蓋了章。

不就要個名分嗎你還能翻天不成給你就是了。

我要的就是一個名分高拱得意地笑了馮保你還太嫩。

這一天是隆慶六年1572六月十二日計劃圓滿完成第二波攻擊即將開始。

隆慶六年1572六月十三日馮保最黑暗的日子來到了。

一大早工部都給事中程文上書彈劾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罪大惡極應予懲辦主要罪惡摘錄如下:

身為太監竟然曾向先帝隆慶皇帝進送邪燥之藥導致先帝因此而死。此外他還假傳聖旨以實現自己掌權的野心總之一句話奸惡之徒罪不可赦

照程文兄的說法不但馮保的官位是改聖旨得來的連皇帝的死都要由他負責這是把人往死裡整。

同日禮部都給事中6樹德吏部都給事中雒遒上書彈劾馮保竊權矯詔應予逮捕審問。這還是明的要知道程文6樹德雒遒都是都給事中也就是所謂科長手下都有一大批給事中科員科長出馬科員自然也不會閒著四處串聯拉關系鬧事京城裡人聲鼎沸殺氣沖天不把馮保千刀萬剮不算完事。

馮保崩潰了他這才知道高拱的厲害但他已然束手無策而且高拱手上還有那封批准免除司禮監權力的奏疏找皇帝說理也沒戲馮太監徹底絕望了。

事情十分順利現在只剩下最後的一步天下將盡在我手

隆慶六年1572六月十四日最後的準備

高拱去拜訪了兩個人張居正高儀。雖說他一直以來都把這兩個人當擺設但畢竟是內閣同僚要想徹底解決馮保必須爭取他們的支援。

但高儀的態度讓高拱很失望無論高拱說什麼這位老同學兼老實人都只是點頭也不講話於是寒暄幾句之後高拱便離開了。

張居正就截然不同了他十分熱情地招呼高拱並尊為上賓高拱感受到了同志般的溫暖隨即將自己解決馮保的全盤計劃告知了張居正當然最後他還是問了一句:

高儀那邊已經沒有問題你怎麼樣

張居正毫不遲疑地回答:

自當聽從差遣

為表示決心他還加上了一句:

除掉馮保易如反掌

高拱滿意地走了他還要忙著去聯絡其他人。

張居正也很忙他要忙著去找馮保。

至此馮保終於知道了高拱的全部計劃然而在極度恐慌與憤怒之後他才現自己毫無辦法滿朝都是高拱的人罵人的言官都是對頭唯一的盟友張居正也不過是個次輔無濟於事。

馮保急了張居正卻絲毫不亂他鎮定地告訴馮保:有一個人可以除掉高拱。

34;誰

34;皇帝。

馮保恍然大悟這段時間忙裡忙外聖旨都是自己寫的竟然把這位大哥給忘了雖說他才十歲但畢竟是皇帝只要他下令解決高拱那就沒問題了。

但是皇帝和高拱又沒矛盾他憑什麼支援我們呢

面對著馮保的疑問張居正陷入了沉思很快他就想起了一件事:

除掉高拱只需要一句話而已。

張居正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不過這句話還需要改一改。隆慶六年1572六月十五日

馮保一早就找到了皇帝向他報告一個極為重要的情況:經過自己的縝密偵查現了高拱圖謀不軌的陰謀。

既然是陰謀既然是圖謀不軌那自然要聽聽的於是十歲的萬曆皇帝好奇地抬起頭準備聽故事旁邊站著緊張到極點的李貴妃。

當然了馮保是有犯罪證據的且證據確鑿具體說來是一句話:

十歲孩童如何做天子

從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34;到十歲孩童如何做天子只改了幾個字就從牢騷變成了謀反中國文化之博大精深實在讓人歎為觀止。

雖然張居正搞文字獄耍兩面派狡詐陰險到了極點但他還是說錯了一點真正能夠解決高拱的不是皇帝而是皇帝他媽。

皇帝他媽就是李貴妃通俗叫法是李寡婦。

用這個稱呼絕無不敬之意只是她確實是個寡婦而且是非多。

我在外地講學的時候曾幾次談到張居正講完後下面遞條子上來提問總有這樣一個問題:據說李太後即李貴妃和張居正有一腿不知是否屬實。

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十分認真地回答那位認真的求知者:不知道。

我確實不知道因為即使他們倆之間有什麼冬瓜豆腐史書也不會寫至於野史張大人和李寡婦連孩子都有了這種事情亂講小心被雷劈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這些傳言充分說明李貴妃是一個不一般的女人。她並不是什麼名門閨秀只是一個宮女出身但據說人長得很漂亮是宮裡面的頭號美女而且工於心計城府很深是一塊搞政治的材料。

所以在當時真正拿主意的並不是穿衣服都不利索的萬曆而是這位李寡婦。

於是李寡婦憤怒了皇帝剛剛去世你高拱竟然來這麼一下欺負我們孤兒寡母

為了把戲做全做大據說張居正也出場演了一回還和馮保唱了雙簧說高拱準備廢了萬曆另立藩王講得有鼻子有眼。

這下子連十歲的萬曆都憋不住了張大人和馮太監的謊言深深地傷害了他幼小的心靈直到後來高拱死了他連個葬禮儀式都不批可見受毒害之深厚。

李貴妃就更不用說了高拱那個乾瘦老頭一看就不是好人張居正自然不同了不但有才能而且長得帥不信他還信誰

就這麼定了隆慶六年1572六月十六日成敗就在今日

高拱十分興奮因為一大早宮裡就傳來了訊息命令六部內閣等機關領導進宮開會在他看來這必定是彈劾起了作用皇帝要表態了。

想到多日的籌劃即將實現高拱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一反常態派人去找張居正與高儀一起走他要所有的人都親眼目睹他的勝利。

然而讓他想不到的是前幾天還活蹦亂跳的高儀竟然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什麼病不知道反正是不能走路。

可見老實人雖然老實卻未必不聰明。

張居正就更搞笑了他的回答很乾脆:

我前幾天中暑就不去了。

這個謊話明顯沒編好不說中風癱瘓至少也說你瘸了才好辦中暑又死不了人大不了抬你去嘛。

於是高拱再三催促還說了一句之後看來很可笑的話以鼓勵張居正:

今天進宮理論如果觸怒皇上我就辭職不幹了你來當輔

張居正連忙擺手大聲說道:

哪裡哪裡不要開這樣的玩笑

輔嘛我是要當的不過無須你讓。

禁不住高拱的一片熱情張居正還是上路了不過他說自己不太舒服要慢點走高大人你先去我隨後就到。

這麼看來張居正還算個厚道人至少不願看人倒黴。

高拱興沖沖地朝早朝地點無極殿走去卻意外地現一個手持聖旨的人已經站在了道路中間於是他跪了下去準備接受喜報:

先帝賓天即掛之日曾召集內閣輔臣說太子年幼要你們輔政但大學士高拱卻專權跋扈藐視皇帝不知你到底想幹什麼

罵完了下面說處理結果:

高拱回籍閒住不許停留

從聽到專權跋扈四個字開始高拱就陷入了半昏迷狀態:明明是自己找人黑了馮保怎麼會被人反攻倒算這位幾十年的老江湖徹底崩潰了從精神到。

據史料記載這位兄臺當時的表現是面如死灰汗如雨下趴在地上半天不動窩。

但這裡畢竟是宮裡的御道你總這麼佔著也不是個事高先生還沒有悲痛完就感覺一雙有力的手把自己扶了起來所謂雪中送炭高拱用感激的眼神向身後投去了深情地一瞥卻看見了張居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