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應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敬倫當然不是立刻回城,他才剛剛出來,這時候出入城門的人不多,誰知道守門的士兵記不記得他的臉,被當成奸細給抓起來就不好了,所以他打算在這裡住一晚,第二天再走。

夜裡侯進照顧著已經恢復了一些力氣的馬老三離開,送他們走後,朱敬倫來到廟裡睡覺。

這是一座相當宏大的廟宇,光殿堂就是五進的建築,平時這裡還有專門管廟事的官員,香火旺盛。不過由於靠近廣州,且廟南就有碼頭,也受到了戰爭的波及,管事的都跑光了,附近村子裡的人都逃的逃,躲的躲,即便有人留守的,這幾天也是緊閉門戶,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因此廟裡也就冷清下來。

朱敬倫待的地方,也是一座廟堂,供奉著一尊神像,此時是夜裡,容貌完全看不清楚,白天時候朱敬倫也只是匆匆掃過,記得是一個臉膛紫黑的神像。

“你知不知道你的信眾正在遭到洋人的羞辱,你生氣嗎?”

朱敬倫心中升起古怪的念頭,這念頭把他自己都逗笑了。

不過是人的責任,榮耀也好,羞辱也罷,都是人自己的事,包括信神這種事,不也是人的活動嗎,託庇於鬼神,只是絕望無依的弱者的藉口罷了。

他不再多想,找地方休息,同伴在這裡幾天,用廟裡的蒲團、乾草和破布造出了一個小窩,方便了他。只是廟裡的蝨子、跳蚤一點不比柴房少啊,第二天又是一身傷痕。

所以朱敬倫起的及早,早晨的光亮照進廟裡,朱敬倫這才發現,廟裡的神像模樣有些古怪,看起來不像正宗的中國人。中國的塑像藝術受到印度和西域影響很大,大概是這個原因吧,朱敬倫想著也沒有深究。

離開山神廟,向著廣州城方向趕去。

清晨的陽光照在城門上的時候,朱敬倫就已經到了城門口,洋兵倒也沒有睡懶覺,竟然忠於職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經歷了比上一次更仔細的檢查後,朱敬倫被允許進入城中。

今天已經是1月9日,英法聯軍佔領廣州城的第五天了。1月8日他們發起進攻,9日就佔領了廣州要地觀音山,到了1月5日已經基本上控制了廣州城大部分地區,英國廣州領事巴夏禮親自帶兵進入廣州城各署衙將廣州將軍穆克德訥、廣東巡撫柏貴、左都統雙齡以及葉名琛三人俘獲,將三人帶往觀音山後,穆克德訥答應了投降,此時他手裡還有上萬綠營和八旗兵。

但是之後幾天英法聯軍發現,他們根本就無法控制局面,廣州城中的中國人雖然沒有發起他們此前擔心的大規模襲擊活動,但是似乎在用其他方式表示不滿,到現在為止,商人不開張做生意,熟人還能敲開店家的門,英法聯軍想採購物資那就不用想了。

廣州城裡可是有幾十萬這樣沉默的居民,英法聯軍只有幾千人,這幾千人中,加上領事巴夏禮也不過只有三個人能說中文,其中一個還是從海關借調的翻譯。英法聯軍高層多次開會,認為他們現在並沒有適合管理廣州的人力。

經過多次反覆討論,雙方認為最為可行的辦法,就是扶持中國人來治理中國人。由英法聯軍成立一個佔領委員會,對廣州政府的進行監督。這個委員會的核心成員有三人,其中之一就是英國領事巴夏禮,另外一個是英軍上校托馬斯賀羅威,法國上尉馬蒂內德舍內。委員會選擇廣東巡撫柏貴和廣州將軍穆克德訥為首的官員,向他們提出了四條要求:

一、英國和法國派出代表在巡撫衙門成立佔領委員會,此後該衙門將由英國和法國士兵站崗保衛,同時會使用若干部隊在城內巡邏,協助巡撫維持治安。

二、在聯軍佔領區內的一切犯罪行為,由成立的軍事法庭審理。在聯軍佔領區之外發生的僅牽涉中國人的案件,由中國官員審理,牽涉外國人和中國人的案件由佔領委員會審理。

三、未經佔領委員會加蓋印信,巡撫不得釋出,或用他的名義釋出告示。

四、一切武器和軍事裝備必須交給佔領軍。

佔領委員會答應,只要答應這四條要求,他們就會釋放柏貴和穆克德訥等人,並且允許他們繼續復職在衙門中辦公,只是需要接受英法聯軍的監督罷了。

這倆人答應了。

朱敬倫再次進城的今天,是這個委員會成立的第一天,中午時分,英法聯軍舉行了一個歡迎儀式,派兵護送柏貴和穆克德訥從觀音山回到府衙中,沿途敲敲打打鼓樂齊鳴。

如此熱鬧吸引了不少人圍觀,中國人真是愛熱鬧啊!

朱敬倫也躲在人群中觀察,他無法看到坐在轎子中的柏貴,但是騎著馬的穆克德訥的表情卻看了個仔細,這個身材肥胖的滿洲鑲白旗貴族瓜爾佳氏出身的權貴,騎在馬上還作出一副趾高氣揚的神情,似乎不是一個傀儡,而是凱旋歸來一般。

朱敬倫沒來由的感到一陣噁心,這種貨色也能身居高位,滿清如何不亡。

穆克德訥和柏貴先後進入了廣州巡撫衙門,接著接二連三的有賓客上門,都是來慶賀廣州巡撫和廣州將軍復職的廣州商人。根據看到的資料,據說這些跟洋人貿易的商人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柏貴他們在觀音山上被關押的時候,商人們曾上門勸說柏貴等人接受投降的建議,盡快恢復太平云云。有人說這是商人為了利益所致,朱敬倫感覺他們多半是被英法聯軍逼著去的,因為中國的商人,即便是多麼渴望發財,也不敢去決定政府官員的態度。

此時朱敬倫看到,一個個上門的商人,雖然臉上帶著笑,但大多是強顏歡笑,時不時流露出無奈的表情,顯然他們真的不願意此時惹上是非,但卻迫於無奈,不管是英法聯軍還是柏貴、穆克德訥這樣的八旗勳貴都不是他們惹的起的。

廣州巡撫衙門中此時應該在辦酒會慶祝。

朱敬倫多在人群中,人群不久就沒了興趣,開始慢慢散去。朱敬倫也打算夾雜在人群中不動聲息的離開,突然看到衙門中有穿著馬甲的衙役走出來貼告示,呼啦啦又有人圍了上去。

真是愛看熱鬧啊,朱敬倫再次感嘆一聲,他也隨行就市跟上去檢視,是招募告示,招募通譯。通譯就是翻譯,報酬相當豐厚,月俸三十兩,也就是日薪一兩了。

朱敬倫頓時心動,不是衝著優厚的俸祿,而是他覺得這也許是一個契機。思考了片刻,他決定應募。(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