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師已經將順化包圍一個月,這是越南官方的說法,事實上算不上包圍。

因為名義上是越南十萬王師,加三十萬地方義軍,將法軍包圍在順化,可實際上法軍控制著鐵路沿線,順化的交通暢通無阻,因此法軍的說法是對峙。

法軍的說法是對的。

法國之所以能接受這種對峙,並且敢於在後續援軍和海軍到達之後,馬上向大明宣戰,就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感覺到自己被包圍,並不認為自己處於不利狀態。他們接受對峙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們需要休整。

根據法國發回國內的情報,他們在跟越南人的戰鬥中,雖然損失不小,到現在已經失去了兩萬士兵的性命,並且有同等數量的法軍失蹤很可能做了俘虜,但是喪亡主要是疾病帶來的,那些失蹤(被俘)的士兵,也主要是因為疾病而喪失戰鬥力,在撤退的時候脫離大部隊造成的。

法軍並不認為是東方國家的軍事力量讓法軍受損,即便是大明軍隊也沒有給他們造成軍事壓力。

一定程度上法國人說的不無道理,因為到目前為止,雙方也沒有打幾場真正的硬仗。

雙方對對方的戰鬥力也多少有些誤解。

法軍是因為沒有正面交戰加上天然的傲慢,想當然認為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不過如此,大民則因為法國軍隊跟自己作戰,稍有挫折就撤退,甚至崩潰的狀態,認為法軍沒什麼戰鬥力,雙反都過於看低了敵手。

順化戰役才是真正的第一場硬仗,之前王師已經對這裡進行了持續的炮擊,在炮火掩護下衝擊了幾次法軍的防禦陣地,全都鎩羽而歸。法國人在這裡,無論是炮戰,還是陸戰,都打的可圈可點有板有眼,體現出了受過良好訓練的現代正規部隊的戰鬥力。

王師也展現了受過良好訓練的大明正規軍的作戰素養,即便多次遭遇傷亡不得不撤退的時候,也能井然有序的撤退,不給法軍留下任何打殲滅戰的機會。法軍也反擊過幾次,雙方排成強陣,正面用線膛步槍互相射擊過幾次,都丟下一地死屍後收兵。

隨著順化戰役的進行,雙方都不斷得重新認識對方。

明法宣戰之前的順化戰役階段就是如此,互相有攻有守,都沒取得什麼像樣的戰績,處在對峙之中。

明法戰爭之後,順化戰役進入第二階段,因為大明正規軍入越了。

陸軍透過鐵路順暢的進入橫跨紅河的河內。

這座城市現在已經是越南臨時首都了,依然稱之為行在,但這個行在,顯然比寶勝那個行在要靠譜的多。

在這裡,阮福明手下的群臣輔佐他,重組了越南朝廷,組建了六部,一手拉起現在的王師的尊師說成為最重要的兵部尚書,因為廉潔耿直而被阮文祥和尊室說排擠的去職御史潘廷逢為吏部尚書。阮善述為禮部尚書,宋維新掌戶部,範澎掌刑部,這些都是抗法運動的領導者,地方起義軍的首領,不算重要的工部則交給了從順化跟隨到寶勝的大臣黃高啟,顯然六部如此情況,意味著越南朝廷已經組建了一個有抵抗派組成的鷹派內閣。

但目前越南朝廷所能控制的地方,不過是北圻和中圻部分地區,順化以南是法國佔領,北方的海防也是法國佔領,但紅河三角洲是魚米之鄉,這裡物資豐富倒也不虞生存問題,甚至沒有中斷向大明出口糧食。

建立了穩定的地方政權後,越南的軍隊也開始進行整訓,按照大明陸軍跟小朝廷之間的秘密協議,越南目前的主力,“王師”中的大明官兵將逐步撤走,王師中的越南官兵,則半數是劉永福部黑旗軍整編,半數是尊室說招募的北圻鄉紳團練。

對於大明的態度,尊室說是極為滿意的,他還擔心越南王師中都是大明官兵,會讓越南軍權旁落。現在大明陸軍打算撤出,迴歸大明陸軍編制,將軍權完全交給越南朝廷,反倒讓尊室說有些擔憂王師的戰鬥力問題。

大明的建議是,繼續幫助王師訓練新兵,補充大明軍隊撤走的空缺,軍官則由之前一直伴隨大明陸軍作戰的王師越南官兵擔任。大明只會向王師中派遣聯絡官,方便互相配合。而王師的武器裝備,則都由大明提供。

大明出武器裝備,越南在需要滿足大明在越南作戰期間的糧食供應,這一點越南朝廷滿口答應下來,怎麼說也是保衛越南社稷,越南就近籌措糧草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因為要進行調兵,換防和整訓,明法兩國互相宣戰後一段時間,越南戰場上的戰鬥一時間反倒有些沉寂下來。

在與越南朝廷就軍事問題達成一致之後,大明洋務司派蘇傑生為代表,與越南官府商議政治方面的合作問題。

一開始大明要談政治問題,讓越南君臣頗為緊張,主要還是大臣緊張,越南皇帝此時還是個毛孩子哪裡有是政治才能。

越南人擔心大明談政治,是為了跟法國一樣,想要吞併越南,對此極為敏感,不敢正面談判,反而派人私下悄悄打聽,拿著厚禮拜訪大明使節團成員,想摸清大明的態度。

哪怕大明想要越南稱臣納貢,甚至像法國那樣讓越南做保護國,越南也能接受,他們要維持的只是越南社稷,也就是皇權和官僚集團管理國家的形態。

蘇傑生笑納了他們送來的美女,但退還了他們送來的財務,告訴他們越南如今時局如此艱難,當克勤克儉,不該如此鋪張,送來如此厚禮。

然後他悄悄告訴越南人說,大明主要是擔心如果大明在跟法國激戰的時候,越南朝廷出現阮文祥那樣的奸佞投降法國,會置大明於進退失據的境地。

越南使者則表示,大明出師援越,越南怎能出賣大明。

之後雙方也不進行正式談判了,而是由蘇傑生直接覲見越南皇帝,當著重臣的面,提出了幾條建議。

第一,大明和越南結成兄弟之盟,互相約為兄弟之國,守望相助,永不相背。

第二,此次戰爭期間,大明與越南組成聯軍,由大明兵部與越南兵部組成聯合統帥部,對兩國軍隊統一指揮,方便協同作戰。

第三,大明軍隊在越南期間的糧草供應由越南籌集,而聯軍的武器裝備則由大明供給,雙方不計一時之得失,一切以大局為重。

這三條提出之後,越南君臣松了口氣,當場盛讚大明真乃仁義之國,禮儀大邦,一切皆是堂堂大國風度,不像法夷張口利益,閉口得失,以分毫之損益也要梗脖相爭,實在可笑。

顯然蘇傑生的外交態度,讓文官士大夫出身的越南官員十分適應,這才是東方式的外交禮儀。

但之後越南朝堂討論卻不能接受,倒不是出於利益之爭,而是禮儀之爭。越南大臣認為,大明興仁義之師援救越南,導致本國也陷入戰火,對越南有大恩。且大明是大國,越南是小國,豈敢跟大明互稱兄弟。

蘇傑生認為,當今世界講究平等,大明願與東方友邦結為平等之盟國,既然平等,當是兄弟。

越南大臣則說,大明天子年長,越南君主年幼,敘齒越南君主也不敢跟大明天子互稱兄弟,在多番虛來虛往之後,蘇傑生接受了越南人提出的互相以叔侄相稱,後代君主則依舊敘齒。

其實最後達成的,跟當年南宋趙構與金國達成的協議差不多,不過當時的南宋任金國皇帝為叔父,後世敘齒,也就是看年齡和輩分。

蘇傑生最後提出,為了加強兩國之親厚,替大明太子求取一越南公主,這更是讓越南君臣感到莫大的幸事,只可惜由於皇帝和個別大臣逃出順化,越南宗室大多陷於法國人之手,一切只能奪回順化之後才能決定,但越南人一口答應了這門親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之後兩國共同焚表祭天,簽訂盟約,走完所有的程式後,通告列國。

東方各國第一時間就明白這是什麼盟約,不過是先秦時期盛行的會盟之約罷了,只不過是臨時性的,一旦結束某件事,就等於作廢,沒準兩國過幾年相互掐起來都不奇怪,至於婚姻嫁娶,女人嘛誰會當回事,滿清的公主格格一堆堆的往蒙古塞,不過是懷柔罷了。

西方人則消化了一番後,認定這是一份軍事同盟條約,大明跟越南結盟,事實上就是大明給越南提供了軍事擔保,以後想欺負越南,恐怕得問問大明同不同意。西方人倒是認為這是一份永久性的條約,因為他們從字裡行間沒有看到時間限制。

只是西方人很奇怪,條約中大明並沒有索取到足夠的利益,為什麼肯為越南做這種軍事擔保。

條約簽訂之後,大明的第一個大型軍事行動很快就展開了,不是發動順化戰役,而是打算攻取越南北方的海防。這裡是法國建設的軍事和商業兩用的北部灣最大港口,各種設施都齊全。

大明攻佔這裡,不但能將法國的海上力量從這裡驅逐出去,解除法軍對北部灣大明沿海的威脅,還能以這裡為基地,向南馳援順化,可以說這裡應該算作是順化會戰的附屬戰役。(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