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節 教育改革(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教育改革絕對是中國這個民族最核心,最本質的領域,因為他牽扯到了思想之爭。

儒道,統治了這個國家教育領域已經超過一千年,在漢代取得了絕對優勢,在宋代確立了統治地位。

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絕對是一個歷史大事件,標誌著中國從此走入儒家時代。只不過之後的幾個朝代,最精英的人才,大多都不是出自儒家。

能夠想象的人才,三國時期的曹操等梟雄人物,哪一個都沒給人一個儒生的印象。

唐代的魏徵、長孫無忌這些文官,還真不能算成儒士,他們一個個都是能上馬砍人的。

直到宋代,這種情況才發生改變,宋代時期,哪怕是主張變法的王安石等人,也個人一種書生的氣質。

這標誌著,到了宋代以儒家為核心的士大夫文化,真正形成了。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宋代儒學也發展到了成熟階段,標誌就是誕生了孔孟之後儒家裡最厲害的牛人朱熹,他的出現,奠定了理學在儒家中的主流地位,用理學取代各種不同流派的儒家思想。

而朱熹本人也就成為稱宗道子的人物,被尊稱為朱子,理學被成為朱子學。

當然宋明理學的發揚光大,並不是朱熹一個人的功勞,他只是將儒學推向了巔峰,真正讓儒學具有了統治力而已。之後哪怕宋朝滅亡,明朝復興之後,儒學依然能統治中國人的思想,不得不說朱熹的作用很大。

為什麼儒家發展到宋明理學之後,會成為如此強力的思想工具,而且儒學的統治力變得如此強大呢?科舉是一方面,客家考四書五經確實賦予了儒家不一樣的地位,相當於讓儒家成了官學,好比某個宗教被立為國教。

但這不是根本原因,應該說是因為儒家的強勢地位,他才能成為科舉的唯一內容,而不是因為科舉才奠定儒家強盛,科舉只是加強和確立了這個地位而已。

真正讓儒家形成如此戰鬥力的理學為什麼這麼厲害,後世批評理學的什麼封建迷信,什麼三綱五常等等就是他強大的原因。

這些綱紀倫常有些確實過於苛責,但就是這些東西奠定了儒家的地位。

有一個和尚叫做法顯,他是東晉時期人,比唐僧要早了好幾百年,他在東晉時期,就從西域到了天竺,比唐僧取經也早了幾百年。

但是法顯不是去取經書的,他取的是佛門的戒律。當時東晉時代,五胡十六國並立,是中國最混亂的時代,越是混亂的時代,宗教往往就越是興盛。可是當時的佛教十分混亂,各種流派並立,沒有一定的章法。

尤其是佛門弟子沒有規矩,吃酒喝肉,娶妻生子,放高利貸,什麼都幹,在官方的影響很壞。讓法顯覺得佛門如此下去,恐怕不會長久。所以他就想去天竺取經,除了取回來幾百萬字的經文之外,最重要的是取回了天竺的僧團戒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戒律,可不僅僅是不能吃肉這種大家喜聞樂見的戒律。他包含的是一整套佛家管理方式,小到受戒的儀式,大到天下各個寺廟如何管理。因為這些戒律,才將佛教統一成了一個整體,而不是一個個單個的,互不往來的寺廟,一個和尚拿一本度諜才可以通行天下,到各個寺廟都能掛單生活。

朱熹對儒家的作用,其實就類似於佛家的法顯,他透過這些綱紀倫常,給儒家立了規矩,讓讀書人從此有了一個統一行為方式,統一的思想理念,統一的世界觀和認知,儘管儒家沒能形成佛教那樣的宗教,但卻大大強化了這個思想流派的統一性。

假如沒有朱熹等理學大師,儒家儘管還能廣為流傳,但絕對不會有宋明時期那樣強有力的統治力。

比如在宋代之前,唐代皇帝就很篤信道教,孔子的地位根本不能跟老子相比。

朱熹他們透過綱紀統一了讀書人的思想,在讀書人口中稱作正人心,透過綱紀正了讀書人的心。

現在朱敬倫打算動一動這個東西,這真是一件很有難度,很需要勇氣的事情。

最困難的是,理學的根基,是在與統治著大明九成人口,以宗法制度維繫和保護起來的鄉村會中。

之前朱敬倫所有的改革,最深入也只到達了縣城一層,而且一開始只是從最容易的口岸地區入手,這種商業性質的區域,經歷力量起到的作用,比鄉村社會要大得多,因此改革往往侷限於經濟性質。

在中國,經濟往往是最好改的,因為中國人非常實際。

但政治,就比較難改,最難改的則是基於思想的傳統習俗。

哪怕到了1世紀,中國人在思想上,依然保持了相當大的傳統,有好的傳統,比如講究孝道,非常重視家庭,那時候只有中國人能夠為了養活妻兒,一年到頭在外工作。

也有不好的,那就是法制觀念淡薄,不善於利用法律維護權益,遇到不公的事情,不是尋求法律的支援,很多時候依然喜歡聚眾私鬥。出現醫療糾紛,找七大姑八大姨圍攻醫院,出現徵地糾紛,也是七大姑八大姨一起做釘子戶。其實這些都可以用法律手段解決,但法律判決了,對他們不利的,他們也拒絕接受,依然是七大姑八大姨上。這都是法制觀念淡薄的表現,當然另一方面則是司法機關本身做的也不好,沒有公信力。

朱敬倫在改革中,也遇到了方方面面的阻礙。從最早的開口岸,到最近的修鐵路,都遇到了暴力抗拒的情況。他之前一直使用各種手段柔性化解了,現在基本上做到了能開放的口岸都開放,珠江沿線每個縣都有自己的港口。甚至連廣西的梧州,也開放了貿易。鐵路也持續推進下去了。

但在教育問題上,跟傳統勢力的拉鋸,則依然處於相持階段。

早在十年以前,朱敬倫還沒有公開造反,當時打算開科舉的時候,就遭到了一次最大規模的抵制,當時各地的老夫子相互串聯,最後甚至集體向朱敬倫進行了一次請願。當時反對的是朱敬倫讓胥吏成為正式官員身份,以及考試中加入數學內容。

除了這兩件事,已經很多年沒有老夫子集體請願了,顯然修鐵路等事情,在他們看來,還沒有搞教育這件事重要。

正是吸取了這個教訓,朱敬倫這幾年在教育上才格外的小心謹慎,始終避免跟保守勢力正面對抗,一方面依靠科舉來引導鄉村教育,一方面在墟市上大批投入建造新式學校。

美國教育家詹森倒是不著急,他反而對大明教育的發展,給予了極大的肯定。肯定大明的教育,也是肯定他這些年的工作。詹森一直堅持教育,應該保持本國的傳統,在這一點上他倒是能容忍那些老夫子,可那些老夫子最不喜歡他。

這大概是美國人的世界觀使然,他們似乎想給任何事務都賦予自由的內涵,所以詹森對強制推廣統一模式的教育非常反感,但這個時代正是強制教育大行其道的時代,連美國都引入了普魯士式的教育模式。可詹森對這種方式大肆批評,認為這讓美國孩子失去了很多,他很懷念過去的英式教育,一個家庭教師負責孩子方方面面的知識培養,從拉丁文到數學,一直到大學才結束教育,這種一對一的家庭教育之下,家庭教師不但能夠針對孩子的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而且長期在一起還能培養出感情,因此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更有人情味。

作為教育家,詹森有自己的理念沒錯,可是這種方式確實能培養高級人才,但是對於推廣十分不利。英國人始終認為自己的教育是最成功的,英國的大學也是後世唯一能跟美國大學相比的名校。但英式教育歸根結底是一種精英教育,精英擁有非常良好的教育條件,他們能夠從小就接受哲學、音樂等等人文教育,最後考入劍橋、牛津。但是那些在普通學校裡打打鬧鬧長大的孩子,最後基本上都成了學渣。

朱敬倫不是不認可這種精英教育,但是他覺得那是在完成基礎教育之後的事情,因為現在就推廣這種精英教育,那種成本不是大明能夠負擔的,現在的大英帝國,都承受不起,導致英國教育普及率還不如日本。

其實精英教育跟普及教育之爭,就是傳統的學徒制,跟現代的工廠化之爭,讓家庭教師以帶學徒一樣的方法教授學生,還是讓老師以工廠生產產品的方法流水線一樣傳播知識,當然在教育效果上是有很大差別的。

詹森堅持的精英教育不無道理,但朱敬倫明確告訴他,大明要的是普及率,哪怕十個精英都能成才,也比不上普及教育之下一百個人中只有一個能成才最後總數來的大。

詹森知道大明優先考慮的是普及率,其次才是精英教育的問題。

所以他提出了一個折衷的建議,那就是不要打破傳統的私塾教育,他認為那種一個老夫子帶幾個或者十幾個孩子,一直教授到他們考科舉的辦法,正是一種精英教育,他認為老夫子們能在教授的過程中,跟學生形成深厚的感情,言傳身教也更能將老師身上的行為習慣,傳遞給下一代。

只是這種方法對於人文教育,比如傳統的基於儒教的道德教育,還比較有用,一個老夫子帶幾個學生好幾年,能始終教導他們,確實比這個老師教一年那個老師教一年的年級制,更能給老師發揮的餘地,因為老師可以根據沒個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辦法,有的學生領悟力差,有的領悟力強,有的進步快,有的進步慢,如果統一的教材,容易讓一些學生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最終被淘汰。

可還有一個問題,過去的私塾授課,往往是大大小小的學生一塊上,四五歲的蒙童有可能跟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一起讀書。如果老夫子水平高,責任心也強的話,那麼就會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方法,蒙學的給蒙學,教他們識字;作文的給教八股文的寫作技巧。因材施教,兩不耽誤。

但這種辦法跟英式貴族教育一樣,那就是效率太低,一個老師即便在用心,最多也不可能教十個孩子以上。

最後改進的方案是,一個老師依然只帶一批學生,對那些學業明顯跟不上同學腳步的,採取留級制。讓老師教育的學生,始終保持差不多的學習水平,從而保證他們需要選擇的教學方案在十個以內。這樣讓一個老師可以同時教育三十個以上的學生,從而大大提高效率。

朱敬倫最後拿到的方案就是這樣,他越看越覺得熟悉,倒不是留級制度,而是一個老師教育一個班之後,會一直將這一批學生教到畢業,也就是一個老師在幾年之中,只跟一批孩子打交道,一批孩子在小學階段,只接觸一個老師。

朱敬倫猛然想到,這不就是後世流行的跟班制嗎。(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