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太平軍對上海的攻擊,準確的說是對上海周邊幾個縣的攻擊,是1870年4月開始的。

正是春暖花開好時候,上海四周卻不斷的響起開花彈的聲音。

防守上海周邊各縣的,是左宗棠的楚軍部隊,左宗棠是江蘇巡撫,此時的上海就在江蘇境內,上海周邊的太倉州、松江府各縣都屬於左宗棠管轄。

要說左宗棠完全放棄了長江以南倒也不對,至少他還掌握著上海周邊,儘管這幾年因為清廷將上海的財政大多都劃撥給了鮑超部湘軍,左宗棠對此頗為不滿,但他依然不願意放棄防守這裡,因為哪怕只是一小部分,對楚軍集團來講,也是重要的財政。

最重要的是,左宗棠還能透過其他方式從上海獲取給養,大名鼎鼎的胡雪巖早在左宗棠還在浙江的時候,就已經投靠了左宗棠,在左宗棠看來,只要有胡雪巖在,他就不用愁軍費問題,而胡雪巖的銀子都是從上海弄來額。

正是靠著從上海得到的經濟支援,這兩年左宗棠才換過一口氣,從浙江大敗的境地下恢復過來。

而且此時的楚軍更為強大,失去了常捷軍那只由法國人指揮的洋槍隊,左宗棠重新組建了新的火槍部隊,他依然聘請了一批法國軍官,主要是法國的基層退伍軍官,但跟常捷軍不同,現在的楚軍洋槍隊可完全是左宗棠自己的親信指揮的,法國人只負責訓練士兵,和傳授戰陣,用左宗棠的話說,叫做習洋操,用洋槍,擺洋陣。

顯然被明軍的純火器軍隊擊敗之後,左宗棠思想轉變的很快,他是聰明人,自幼學的是儒家的經世致用派學說,腦子本來就靈活,思想也不守舊,後來能辦福州船政局的人,當然不是守舊派了。

可他跟李鴻章相比,依然顯得更正統一些,他始終基本上只跟法國人合作,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林則徐影響,讓他不信任英國人,當年林則徐因為禁菸跟英軍打了一仗,清廷戰敗後,他被流放伊犁的時候,途徑湖南經人引薦見過左宗棠一面,當即斷言左宗棠將來會成為國家肱骨,顯然當時名動天下的林則徐的評價,多少都讓左宗棠有種知遇之恩的感激,林則徐的評語讓左宗棠從一個湖南鄉下的小才子,讓天下更多人知曉。

因此左宗棠對英國人印象不好也就情有可原了。

李鴻章則不同,李鴻章辦洋務,當然少不了跟英國人合作,可是他從來不排斥跟其他國家合作,李鴻章的手腕更圓滑,善於在洋人之間周旋,而且非常實際,哪怕不喜歡英國人,但英國海軍是世界第一,他還是派劉步蟾等學員去英國學習,但是軍艦卻主要從德國採購。

當然左宗棠相比曾氏兄弟的湘軍來說,又顯得相當開放,曾氏湘軍到現在為止,依然主要是一隻冷兵器部隊,火力即比不上裝備了法國夏塞波線膛步槍和法國大炮的左宗棠楚軍,也比不上裝備了李恩菲爾德線膛步槍和阿姆斯特朗大炮的李鴻章淮軍,但湘軍在一點上卻遠勝這兩隻部隊,首先是戰鬥經驗更豐富,作戰意志更頑強,可以說湘軍靠的主要是精神,士兵身上有一股子湖南保守鄉村的蠻勁,都是書生組成的軍官則裝著滿腦子孔孟之道。

至於江北另一只軍地,鮑超部湘軍,現在則顯得雜亂無章,清廷給他的支援最多,採購的洋槍洋炮最多,還配了正正一隻英國艦隊,由英國正規海軍艦長阿思本為司令,水手主要都是英國人。歷史上,原本不被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堂甚至奕欣容納的阿思本艦隊,這次被李泰國忽悠到中國後,反倒是在鮑超部找到了位子,因為鮑超根本不懂水軍,不懂洋人,也根本不管艦隊,這個武夫給了阿思本艦隊足夠的活動空間,反而讓這只艦隊充分發揮了戰鬥力,在長江上跟太平軍艦隊多次交戰勝多敗少。

可鮑超部除了擁有大批火槍火炮,擁有一隻英國人組成的海軍,還擁有幾萬綠營,幾萬八旗,這讓他的部隊極為駁雜,而且八旗綠營並不是很聽指揮,所以他應該是最好打的,誰都沒想到李秀成竟然不是先打鮑超,反第一個就對上了難啃的硬骨頭左宗棠。

是李秀成蠢嗎?

當然不是,李秀成對江北的態勢估計比誰都瞭解,這幾年獨攬大權,他進步多了,已經可以跳開軍事看軍事,從其他角度看軍事問題,比如用政治來解讀軍事問題。

他看的透徹,曾國藩南下大明,湘軍立馬就缺了主心骨,分裂成曾國荃和鮑超兩個派系,曾國荃這兩年紮根安慶,就沒挪過窩,太平軍雖然就在南邊的徽州府跟安慶隔江相望,當年這幾年就沒真的想過要過江再次包圍安慶,兩軍倒是相安無事。

李秀成摸清了曾國荃的性情,他認為如果他去打鮑超,曾國荃肯定不會支援的,要支援也只會是在鮑超被自己打的差不多了,曾國荃才會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現。但他如果去打曾國荃,鮑超卻有可能增援,至少會派出洋人的艦隊增援,不能掌握制江權,李秀成就沒有打下安慶的本錢,更何況跟曾國藩打的交道太多了,知道曾國荃是一塊多麼難啃的骨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李秀成去打左宗棠也是同樣的道理,鮑超可能也會派艦隊增援,而他打鮑超的話,左宗棠也會增援。看起來,就是打鮑超最佳,但李秀成選擇了先向左宗棠下手,他篤定只要鮑超在中間,曾國荃就會坐山觀虎鬥。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洋人,清廷上下已經畏懼洋人如虎,就是左宗棠等人也都認為洋人不好惹,可是李秀成對洋人有心理優勢,總覺得洋人跟他堂堂正正作戰的話,根本就佔不到便宜,他三次攻打上海,都不是因為軍事問題失敗的,基本上都是因為政治問題,比如天京被圍。

歷史上,李秀成被曾國藩俘虜後,評價洋人的時候,依然帶著輕蔑的口氣說‘那時候洋人並不敢與我見仗,戰則必敗’,李秀成倒不完全是吹牛,他在跟洋人的武裝力量交戰中,始終是佔有優勢的,華爾的洋槍隊多次被他打敗,華爾本人都被打死。

所以對於攻打上海,李秀成沒有任何心理壓力,反正他都打第三回了,這次他的力量更加強大,沒道理打不下。

至於防守上海的左宗棠,他也不在乎,反正本來就要跟左宗棠較量了,不打下上海,他也沒有一個最佳的北上基地,打下上海,從上海走水路北上,似乎更容易。最重要的就是上海的財富讓他不能不心動,這幾年雖然有江南的生絲生產提供財力支援,但是他買了太多的火槍大炮,財政壓力始終很大,太平天國的政治也越來越腐敗,尤其是洪姓王爺依然不改本色,貪腐無度,他對此也預設了,就連他自己都算不上清廉,農民革命嗎,哪有宣傳的那麼偉大,農民造反的唯一目的,是翻身做地主,而絕對不會抱著讓全天下人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這樣的偉大抱負。

因此太平天國不但腐敗,而且大家都覺得理所應當,腐敗也是一種成本,會一步一步侵蝕本該屬於政府的財力,因此太平天國的財政始終是捉襟見肘,如果能將上海收入囊中,李秀成相信,太平天國不但能獲得一個理想的北上渡江的港口,而且還將得到充足的財力支撐北伐。

這是戰略問題,他前後三次攻打上海,其實目的就在於此。

左宗棠看得出來,一旦李秀成攻佔了上海,下一步肯定就是渡江作戰,到時候他管轄的楊州府就是首當其衝,因此左宗棠防守上海還是下了功夫的,但是一開始戰況就極為不利,上海周邊各縣,在太平軍的猛攻下,竟然相繼失陷。

4月,太平軍從浙江嘉興府嘉善縣出擊,十天之內就攻陷了松江府的婁縣,接著從婁縣和蘇州府的昆山縣兩面夾擊青浦縣,用時五天攻陷。

此時左宗棠的主力,還在太倉州的鎮洋縣和嘉定縣佈防,預備太平軍從蘇州發起攻擊,誰想到太平軍聲東擊西,重兵駐紮蘇州,去從浙江率先發起了攻擊,攻擊松江府的腹地。

接著太平軍大部隊,依然駐紮在崑山和青浦縣,似乎是防備左宗棠在太倉州的部隊,依然從浙江源源不斷的將援軍開進松江府,在遠離左宗棠主力的一側,向華亭縣、金山縣、奉賢縣相繼攻擊。

左宗棠的軍隊也大批開進太倉州,已經多次進攻了太平軍在蘇州和青浦縣的駐軍,但屢次無功而返。

太平軍在南線進展順利,相繼拿下華亭等縣後,在8月末,攻佔了南匯縣,上海周邊所有的縣,都被太平軍攻陷。

此時上海恐慌了!

大批富人拋售固定資產,搶著逃離上海,一時間居高不下的地產價格爆跌,一場金融危機在戰爭的威脅下爆發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