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節 既得利益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謝琦道:“我們都是花錢買,花了足足80萬兩銀子,當地老百姓喜迎王師,軍營外現在都成了集市,關係好著呢。”

朱敬倫笑道:“那就好。不要在乎錢,按照當地市價的兩倍來買東西,這不是虧本,這是賺大便宜。”

“援兵準備的如何了?”

此時登陸天津的部隊,還只有新安第一軍,加上5千八旗兵也只有1萬5千餘人,可以說儲備的物資是綽綽有餘的,但這麼點士兵攻打北京城顯然不保險,英法聯軍上次其實都沒敢進城,一直駐紮在圓明園,而圓明園準確來說是在城牆之外的。

朱敬倫不但要攻下北京城,他還要佔住這座城,這才能跟清廷最好的討價還價,因此他還將派第二個和第三個主力軍北上,新安第一、二軍和五坑軍三大主力會攻北京,確保萬無一失。

謝琦道:“稟皇上,新安第二軍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北上,只是天津即將封凍,若要北上就得儘快行動了。五坑軍也已經完成了換裝,是否讓他們也從福健北上?”

朱敬倫琢磨了一番,大冬天的北上,確實有些不妙。

於是搖了搖頭:“你們的作戰計劃制定的很好,就不要隨便更改了。既然今年只有一個攻佔天津的計劃,那就按計劃來吧,雖然攻下天津有些容易,出乎我們的預料。不過五坑軍和新安第二軍目前沒有軍事行動,閒著也不好。在福健發動一次攻勢吧,我聽說太平軍那邊已經開始向江浙進攻了,就當幫他們一把,吸引一下左宗棠的兵力。”

北伐的訊息比任何訊息擴張的速度都快,幾乎是瞬間就傳遍了這個廣東,這得益於最近開始興起的報紙的作用。

中國最早的報紙,是在香港出現的,最早的中文報紙,同樣是在香港出現的。

是伍廷芳在1858年創辦的,但是直到現在,依然是唯一一份中文報紙,名叫《中外新報》,因為實力有限,他們沒能力得到第一手資料,主要依靠翻譯西方報紙內容,很少有自己的東西。

創刊以來,在香港發展的並不好,但是他們將生意擴充套件到了九龍,但是擔心政府的干涉,他們依然將總部放在香港,只是在九龍等地設定了分佈,從香港印刷好的報紙,固定分發到各地發賣。

直到北伐前,這份報紙都半死不活的,也就是靠著創刊者的個人熱情堅持,但是對北伐的轉載,讓他們的銷量猛然激增,不但在九龍供不應求,在廣州、肇慶甚至廣西和福健,都有大量的商人希望能夠跟他們合作,報銷他們的報紙。

在創刊七年後,他們終於開啟了市場,這首先得得益於朱敬倫的扶持。

朱敬倫在出兵前,特意邀請了香港報紙的記者隨軍報道,他有意識的要向各國宣揚大明跟滿清的不同,一個訓練有素,制服整齊,軍紀良好的軍隊,顯然非常能夠代表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

訓練、軍紀這兩點,對目前大明的主力軍來說,那是必備的素質,軍事法庭執行了這麼多年,軍法在軍隊中已經深入人心,沒人願意去挑戰法律,這是長期的積累,已經慢慢形成了文化傳統,比統帥們動不動採用的殺人立威要好的多。

《中外新報》也受到了邀請,儘管伍廷芳等人對大明這個新生政權還不夠信任,因為他們很多抨擊大明官府的報紙,在一些地方被地方官府查封,讓他們對這個國家的言論自由產生了極端的擔憂,但他還是派出了記者,早年招募的一個逃到香港的落魄秀才。

正因為有了第一手資料,而且是用中文寫的,以中國人視角的第一手情報,一下子就讓《中外新報》在各個口岸開啟了市場,接著開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內地擴散,一時之間洛陽紙貴。

伍廷芳之所以能創辦中外新報,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在英文的《孖刺報》當譯員,借用孖刺報社裡的中文活字印刷自己的報紙。

伍廷芳為了維持這份報紙,可沒少費勁,他不但給報社當譯員,甚至還在香港高等法院擔任譯員,所得收入很大一部分都用來維持報紙的運營了。

後來他能成為香港第一個持有執照的華人律師,其實就是從在法院做譯員開始的。

藉助於現代媒體的傳播能力,大明北伐滿清的訊息持續不斷的傳回大明境內,當大家發現明軍勢如破竹摧枯拉朽的戰鬥力後,老百姓自發放鞭炮的情況更多了,這意味著更多人開始放棄心中的中立態度,轉而支援大明了。

這背後反應出來的一個事實是,大明的建立讓成千上萬的人成了既得利益者,這其中不但有無數新一代的官僚,還有無數發財致富的商人,其實更多的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朱敬倫每攻佔一地,實行的都是免稅政策,對老百姓而言,沒有了正稅無所謂,但是減掉了讓人痛恨的苛捐雜稅就是一項普遍歡迎的善政了。

有既得利益者,自然也有利益受損的人群,舊官僚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群人,之前大範圍的掛印行為,不僅僅是異地為官的官員,對大明的不認同,損害他們利益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另一個利益受損的集團,則是根深蒂固的胥吏集團,但朱敬倫大大提高了胥吏的地位,釋放了壓迫胥吏的封建身份,給他們加上了一個候補官員的名頭,對那些胥吏中的高層來說,這無法彌補他們的損失,但是對大多數底層來說,優厚的薪水發放,代替了過去勒索來的灰色收入,地位的提高讓他們成為這個新生國家最擁護的一群人。

總之朱敬倫極力避免一刀切式的消滅舊勢力,小心翼翼的培養新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做法,目前看來是成功的,起碼讓他溫水煮青蛙一般,不顯山不露水的推行了許多項新政,而沒有遭遇到武力抗爭。

中外新報這種報紙顯然也是既得利益者之一,朱敬倫翻看過他們最近的幾篇報道,無一不充滿了溢美之詞,顯然從內心深處他們已經很認同這個國家了,之前的批評的情況倒也存在,對伍廷芳這種人來說,他辦報紙的目的就不是為了錢,他們是在西方文化衝擊下,第一批覺醒的精英,驅動他們行動的最大動機,是內心的理想和信念,這些東西,是無法用金錢來收買的,但不意味著不能收買,用理念來收買就很合適,因為朱敬倫政府邀請他們北上,這讓他們看到了大明鼓吹的言論自由的部分實現,讓他們感到很機動。

但真正的自由還沒到來,可他們普遍相信朱敬倫這個皇帝本人是開明的,之所以出現各地官府沒收批判報紙的情況,那是各地官府自發的行為,不論哪一個縣官,都不可能接受這種帶著強烈西方態度觀感的批判,沒把他們打成異端已經算客氣了。

隨著生意的好轉,伍廷芳和他的合作者黃勝馬上將中外新報擴大,聘請了更多的記著,從洋人的報社挖來了大批排字工,第一次購買了屬於自己的活字印刷工具,開始了第一次擴張。

相對於報紙這種帶有明顯文人氣息的既得利益集團,朱敬倫更看重的是另一批既得利益集團,代表未來的工業勢力。

這幾年朱敬倫不斷的擴軍,始終維持著龐大的軍隊和軍事行動,這其中需要的生產支援不是一個農業國能夠支撐的。

錢的方面他實行了發行債券制度,目前大明官府已經負債三千萬兩,比滿清負債還高,而生產方面,雖然有部分依賴國外,比如從英國運回來的步槍多達十萬支,但大炮卻幾乎都是自己生產的。

早在新安第二軍編練的時候,朱敬倫的兵工廠就已經無法滿足部隊軍需供應了,兵工廠培養出了大量的技術人員,可相比龐大的軍需供應,還是力有不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敬倫的方式跟將訂單交給洋人造船廠打造軍艦一樣,將鑄造大炮的任務交給了佛山一個個鐵工場,這些手工作坊的技術能力雖然很差,但是工匠的技術並不差,只不過他們的技術有些落後而已。

那麼將掌握了先進工藝技術的兵工廠技術能力,跟這些擁有熟練鑄造技術的傳統工匠作坊結合起來,釋放出來的生產力是超乎想像的。

一開始的時候,這些鐵工場還並不信賴官府,朱敬倫沒有強制攤牌任務,而是派出兵工廠的技術人員挨家挨戶的去走訪,詢問工場主是否能夠幫助兵工廠製造大炮,他們願意出一個高價。

但是大多數鐵工場表示說他們不會造,卑躬屈膝的推辭了。

最終有57家鐵工場承接了這些訂單,有的是相信官府會按照約定掏錢,有的則是抱著其他的心態,或者不敢推辭,或者比較認可官府,總之他們一開始是出於很複雜的心態跟官府合作的。

但是這57家鐵工場很快就發了大財。(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