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來的確實是太平軍士兵,是太平天國康王汪海洋部,在被拒絕入境之後,對方雖然很氣憤,但拿了一些糧草之後,轉道往西說是去江西去了。

朱敬倫是堅決不會放這些人入境的,在他看來這就是一群瘋子,你根本不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不理智的事情來,連洪秀全都是那種愣貨,在絕對不該內訌的時候,連殺東王楊秀清和北王韋昌輝,接著逼走翼王石達開,否則太平軍不至這麼快走入沒落。

上層如此,底層勢必更加不堪,這什麼汪海洋好像最後也內訌了他的上司李世賢。

其他方向,鎮壓了八旗兵反叛,將剩餘八旗兵調往天京,讓他們去打湘軍後,主要對手就是張千山和蔣益澧了。

蔣益澧顯得很謹慎,緩慢的進兵到梧州後,並不急著進攻,依然是湘軍那一套,穩紮營持久戰,在城外尋找有利地勢,安營紮寨,步步緊逼。但水路在明軍水師控制之下,梧州就不擔心圍困。

張千山這邊,倒是有了一些新變化,他沒有進攻英德,反而給朱敬倫送來了一封信,告訴朱敬倫說,南韶連道匪亂橫行,皆因分數兩軍駐守,互相間聯絡不暢,彼處剿匪則匪躥之此處,此處剿匪則匪躥之彼處,是以屢剿不靖。

朱敬倫已經扯旗造反,在廣東各地公告百姓,但是張千山並沒有臣服,他沒有任何表示,裝作不知道,跟朱敬倫之間的書信往來,依然以大清臣子的身份,可以將倆人都拉到清廷大臣的層次。

張千山建議,朱敬倫的兵撤出英德,由他南韶連道自己的兵馬駐守,這樣才能保境安民云云。

顯然這貨是想趁亂擴大地盤,朱敬倫的人馬紮在他的地盤中,讓他很不安心。

估計張千山覺得他這個要求,朱敬倫肯定能夠滿足,第一朱敬倫現在陷入四面被動的情勢之中,第二張千山覺得自己也算是兵強馬壯了。

他說的剿匪倒不是假的,上次南韶連道的鄉勇被朱敬倫打散,潰入廣州府的散兵遊勇要麼被明軍剿滅,要麼就收編,可是絕大多數逃回南韶連道的鄉勇,都被張千山收編了,當時文官們編練了十萬鄉勇,至少有五萬現在都被張千山收編,他旗下兵力已經達到了八萬人,這讓張千山覺得自己有跟朱敬倫分庭抗禮的資本,至少在朱敬倫出於困境的時候,他有討價還價趁火打劫的資本。

張千山還寫信跟朱敬倫敘舊情,尤其是說他有多麼思念女兒,好像他們父女感情有多好似的。

“娘子,岳父對你甚是思念啊。”

朱敬倫開玩笑的對小妾張柔說道。

張柔一臉懵懂,她爹什麼時候在乎兒女之情了?

看完朱敬倫遞過來的信件,她才明白是他爹想要謀算丈夫的地盤,一時間尷尬起來,不知道說什麼好,說她爹的不是吧,顯得不孝,為她爹說好話吧,可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又好像不守婦道,果然女人就不該干政。

“這些軍國大事,妾身不懂。”

她裝蒜道。

朱敬倫笑道:“不懂就不要懂了,省的難受。既然岳丈大人思女心切,那不妨請岳丈到廣州一聚如何?”

張柔默不作聲,朱敬倫也有些尷尬了起來,發覺自己算計人上癮,枉顧了倫常,這可是清末,是封建王朝時代,不是新中國,不講究父女劃清界限,讓張柔寫信告訴她爹,這是亂了倫常,哪有女兒算計父親的。

這不是朱敬倫沒有道德感,只是不同時代的道德概念不一樣,後世不講究這些,可這個時代非常注重這些,法律還講究親親相隱呢。

“為夫說笑呢。”

朱敬倫趕緊補救。

可張柔已經有些難受了,夾在父親和丈夫之間,這是女人最尷尬的處境。

她突然說她嫂子最近身體有些不適,想回孃家看看嫂子去,她這是要避嫌,朱敬倫知道這時候她很難做,也就不為難她,關心的叮囑她讓給嫂子一家帶好云云。

不能讓老婆寫信算計老丈人,那樣不地道,但不代表他這個做女學的不能寫信,他立刻就給張千山回了一封信,告訴張千山,他覺得張千山說的有理,南韶連道確實不應該分兩股軍隊駐守,他的建議是讓張千山調離韶州、南雄等地,他告訴張千山瓊崖那邊的匪亂也很嚴重,希望他去哪裡剿匪。

瓊崖道就是海南島,這時候廣東最差勁的一個地方,沒幾個人,遍地瘴厲。讓張千山去哪裡,跟流放差不多,等於明著說要吞併張千山的地盤。

相信張千山絕對想不到是這樣一種結果。

收到信之後,他馬上開始攻打英德,攻擊的同時,依然給朱敬倫寫了信,告訴朱敬倫說他發現英德一帶匪患太重,追擊匪患到了英德縣,都打起來了還不肯撕破臉,這不是說明這傢伙要臉,只能說明張千山沒有把握,所以想留一點餘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千山的兵雖然多,但是精銳不多,他的老弟兄就幾千人,另外還有一萬多開平團勇,但這些團勇是聽譚才的,裝備了相當的步槍和大炮,其他的鄉勇基本上沒什麼戰鬥力,跟著打順風仗還行,遇到攻堅克難的任務,是拿不出手的。

但譚才已經被方山暗中收買,朱敬倫認為問題不大,他要一戰徹底解決張千山這個大麻煩。

徐榮村從上海回來,已經完成了他的任務,他也不用再去上海跟各國公使交流了,因為隨著在天京開啟局面,朱敬倫不需要上海作為中轉了,戰船出發直接就能到下關停泊。

佔領下關後,廣東商人往哪裡輸送了大量的物資,補充太平軍的同時,讓廣東商人賺取了暴利。但這惹來了麻煩,上海的洋人們可不甘心這個商路被廣東的同行獨享,他們也試圖去天京賺大錢,這時候太平軍的錢還是很好賺的,但是他們卻無法在下關停靠,每當他的船試圖靠岸,都會被驅離,藉口是這裡是軍事碼頭,這裡是戰區,因此不允許商人進駐。

上海洋商們為此向他們的領事施壓,他們的領事則向大明外交部提出抗議,抗議明軍破壞貿易自由,他們擁有不受干擾的貿易自由權力。

朱敬倫不打算跟這些公使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國肯承認大明國的合法地位,他打算派人去歐洲,談貿易只是其中之一,最要緊的是獲得歐洲各國的承認。

“你到英國後,第一要尋求英國的承認,我知道這些程式你還不太懂,這不要緊,你找兩個顧問,在法國找一個,在瑞典找一個,凡事參考顧問的意見,如果兩個顧問意見一致,大概就是附和國際管理的常識,不需要爭辯;如果兩個顧問意見不一致,那你就要判斷了,是因為他們各自的立場而造成的原因還是其他原因,你必須選擇對我們最有利的。等過上一年半載的,你也就熟悉西方外交程式了。”

這個任務朱敬倫打算交給徐榮村,這個人頭腦很靈活,對外界的變化反應很快,當初聽到英國辦貿易博覽會,那還是第一屆,恐怕他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就能立刻決定送他鋪子裡的生絲去參展的人,不可能不靈活。

外交有時候就跟打仗一樣,需要外交官根據自己的國家的利益,隨機應變。

但去英國尋求外交支援並不是朱敬倫交給徐榮村的主要任務。

“你此行最重要的國家應該是俄國。我提供給你一個情報,俄國人打算出賣阿拉斯加的土地給美國人,但美國人沒答應,俄國人開價100萬美元,大概相當於800萬兩銀子。我覺得這筆買賣我們可以做一下,你去俄國跟他們談。1000萬以下由你做主,做成了,我回來給你進爵。”

徐榮村已經死心塌地跟朱敬倫幹了,一聽進爵馬上心花兒開放,連連保證一定幫朱敬倫買下那些土地,儘管他連阿拉斯加在哪裡還不知道,但是說道做買賣,他覺得他一定不會失手。

好吧,阿拉斯加,俄國人唯一出賣過的國土,這塊土地的價值花個1億都值得,如果能買下來怎麼都划算。但是朱敬倫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這根本就不是錢的問題。

俄國人為什麼要賣給美國人,而且是上杆子要賣給美國人,為什麼不賣給英國人,不賣給法國人呢?

克里米亞戰爭,英法聯合揍了俄國一頓,讓俄國將這兩個國家看作俄國最大的威脅,而阿拉斯加就在加拿大邊上,所以俄國人始終覺得不安。他們已經加強了阿拉斯加的防禦,在哪裡駐守了500人,可英國隨即增兵,在溫哥華島一帶駐紮了一個艦隊,俄國發現,無論如何他們無法確保阿拉斯加的安全。

他們在阿拉斯加沒有增兵的能力,一旦開打哪裡勢必會被英國吞併,阿拉斯加丟了不可惜,可一旦阿拉斯加丟失,俄國的遠東地區,西伯利亞就要直面英國勢力了,俄國在阿拉斯加增兵困難,在西伯利亞增兵同樣困難,所以他們才想到要出售阿拉斯加,將俄國領土跟英國殖民地分隔開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