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英國人不肯讓他們的公使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留在一個危險的地方,因此普魯斯留在北平後,五百個英國兵也留了下來,奕欣又不敢說什麼,他現在手裡沒有半個兵,皇帝也不回京,很多事情根本就處理不過來。

他對他那個哥哥徹底沒有辦法了,聽皇帝身邊一些人秘密傳回北平的情況,現在的皇帝暴躁的很,誰的話都不聽,而且不但精神不好了,身子更是極壞,肺癆十分嚴重,御醫讓皇帝節制,可是皇帝偏偏連天的臨幸宮妃,聽說身邊的宮女沒一個放過的,甚至還下密旨讓人在附近給他蒐羅一些蒙古秀女。

作為一個皇帝,做這些事情雖然有些荒唐,但還算不上什麼大逆不道,可是咸豐始終拒絕回京,無論是大臣勸說,還是擒王勸說,臣子們把腦門都磕爛了,咸豐也不改主意,說他身子不適,不宜擺架,正好在承德靜養。

皇帝走的時候,是自己帶人匆匆跑的,大臣都沒有帶走,只帶了幾個親近的妃子,圓明園裡的宮女、嬪妃都留了下來,最後這些女人跟太監一起,都死在了圓明園的大火中。

皇帝不在京師,大臣都在,基本的辦公還是不妨礙的,可問題是,皇帝不在,北平城中地位最高的人,就成了他奕欣了,當年他跟咸豐可是爭過皇位,儘管沒有康熙、雍正時代的爭位那麼兇狠,可雙方也都想盡了辦法向道光皇帝展示自己的能力,到了最後咸豐利用表現仁慈壓過了奕欣表現出來的勇武,當上了皇帝,之後對這個弟弟就嚴加防範,可如今卻把他一個人留在京城。

奕欣自從爭位失敗後,就一直小心翼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是北平城中最為低調的親王,只想安安生生當一輩子太平王爺,可就跟這個時代一樣,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什麼人也都可能有。

就在咸豐不在京城的這段日子,奕欣收到了不止一封的勸進信,不但有一些不得志的文官的,竟然還有八旗中的權貴們的,這可嚇到了奕欣,尤其是一封密信希望他能效仿前朝明景帝,稱帝建號。

奕欣小心翼翼了半輩子,什麼風吹草動他都要琢磨三分,讓他當明景帝,明英宗親征瓦剌大軍被俘,于謙等大臣推明景帝登基,後來明景帝什麼下場,英宗復位之後很快就不明不白的死了,給他出這個主意的人,是不是在試探他,是在警告他不要輕舉妄動,是不是皇帝的人?

奕欣疑神疑鬼,趕緊給哥哥寫了一封奏章,說想到熱河來看看兄長,叩問起居。

結果咸豐還不同意:“別經半載,時思握手而談。惟近日咳嗽不止,時有紅痰,尚須靜攝,未宜多言,且俟秋間再為面話。”

咸豐說他開始咳血了,需要靜養,不適合多說話,讓奕欣等到秋天再去叩見。

至於咸豐為什麼不肯回來,奕欣知道絕不是有病這麼簡單,如果說有病,那也是心病,圓明園被燒了,這個園子是康乾盛世的標誌,是皇家的私家園林,為了修這個園子,朝廷耗費了鉅額財富,歷代皇帝都很看重他。

多年前圓明園九州清宴等殿堂失火,他們的父親道光是一個多麼節儉的皇帝,咸豐和奕欣都很清楚,可是道光還是撥錢重建,完工後發文,表示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繼承祖宗家業。

祖宗家業啊,咸豐和奕欣小時候就在這裡張大,他們都喜歡這裡,這裡的規矩沒有皇宮裡大,他們可以稍微放肆一下,絕對不會有老夫子跳出來指責他們失儀,咸豐繼位之後,也很喜歡在這裡辦公,一年中大半時候反倒是在這個園子裡。

可現在這個園子被燒了!

燒的時候奕欣就在城外,他寫信給咸豐描繪過圓明園大火的情景,咸豐表示了沉默,此後再也沒有問過圓明園的事情。

但奕欣知道,他哥哥心裡忘不了,讓他回京他去哪裡?他過去經常住在圓明園,現在圓明園沒了,他會想起來,他不想回來。洋人不但燒了圓明園,燒了咸豐皇帝的家宅,也燒沒了他“天嘲上國”皇帝的尊嚴。

奕欣一直在等秋季,到了秋季他就可以去面見皇帝了,他覺得他很有必要勸勸皇帝,一定要把皇帝勸回來,不然他都不知道那些有野心的大臣和權貴會做出什麼事來,再逼他當皇帝就等於是殺他啊。

奕欣沒這個野心,關鍵是更沒有膽子,他只希望皇帝歸來繼續當皇帝,他回到王府繼續當親王。

此時在美利堅合眾國,這個新生的,生機勃勃又矛盾重重的國家,朱敬倫派出的使團經過一百天的海上顛簸之後,終於在三月中旬來到了這個國度。

美國人一個月前就知道有一隻中國的道歉兼貿易使團會前來訪問美利堅合眾國,一週前剛剛就職的美國總統林肯,也是共和黨歷史上第一任總統,當然共和黨也是剛剛建立,從此代替了輝格黨成為美國新的,跟民主黨抗衡的政治組織。

林肯把中國使團的到來,看成是他就職的最好禮物,他原本還希望這只使團能在他就職那天到達,這樣他們就能出席他的就職典禮了,可惜大海是那麼的無測,儘管明尼蘇達號已經盡力了,但還是晚了一個星期多。

不過林肯還是高規格接待了他們,儘管這不是一隻正規的使團,但林肯太需要一場像樣的外交成果了,因為這段時間他聽到的壞消息太多了。

去年他競選成功,第二個月南方的南開羅萊納州就宣佈脫離聯邦獨立,在他月4日宣佈就職前,密西西比、佛羅里達等蓄奴州相繼脫離聯邦成立了一個美利堅聯盟國。

當這個作為整個歐洲工業國家最大的棉花來源地的聯盟國成立之後,英法兩國紛紛向她表達了善意,紛紛宣佈與這個聯盟國建交,將外交大使都派向了里士滿。

這時候中國人的到來,就顯得有些重要了,因為他們來的是HSD(華生頓)不是里士滿,他們出訪的是美利堅合眾國而不是美利堅聯盟國,這可以算作是中國這個東方國家對美國的政治態度,至少林肯可以讓美國人民這麼理解,那就是“中國人是支援聯邦政府的”。

中國使團,也就成了美國分裂之後,第一個到訪美國,並表達態度的使團。

林肯高調歡迎,當明尼蘇達號載著使團和美國公使華若翰停泊在港口的時候,無數禮炮響起,熱情的歡迎這個來自遙遠東方神秘國度的使團到來。

之後林肯親自接見了使團,但是他很遺憾的表示,使團的外交任務,也就是向沉默的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的家屬道歉的任務無法完成了,因為該戰艦的家屬都在南方。

林肯非常忙,不可能跟使團做太多的交流,但是他早就做好了周密的安排,甚至在他就職之前,就想好了如何對待這個封閉國家的使團,他得給這個使團看看“文明”世界最美好的事物。

於是有專門的人,帶著他們密集的訪問美國最發達的新英格蘭地區,訪問哪裡出現了大型紡織廠,機械製造廠,參觀伊利運河,乘坐紐約的火車,參觀城市高樓,參觀大學和圖書館,遺憾的是美國政府沒有安排他們參觀繁榮的紐約交易所和華爾街,因為在這個時代,華爾街的名聲比後世更臭,美國上層精英全都認為哪裡聚集的是一群最沒有道德的混蛋,所以他們不可能把美國的“傷疤”給東方的客人看。

儘管如此,代表團成員已經看的目不暇接了,他們從來沒見過棉花能那麼容易變成棉紗,然後紡織城各色布料,簡直難以想象一個人能夠織出兩百個人才能織出的紡織物,但更讓這些自幼苦讀或者混吃的富商子弟們不理解的是,為什麼那些轟轟作響的恐怖鋼鐵怪物,能夠做到這些工作。

他們看了機械廠,驚恐於鋼鐵可以被隨意的拉扯、碾壓,如同柔軟的麵條一樣,被加工成各種奇形怪狀的工件,最後竟然就能組成一個個不一樣的機器怪物。

坐火車的時候,一路上都有人驚恐的尖叫,也有人趴在窗子上放肆的歡呼,這種不用馬拉,飛快的在兩條鐵軌上奔跑的鋼鐵怪物,讓有的人感到恐慌,也讓有的人感到刺激,總之沒有人無動於衷。

美國人最在乎,最引以為豪的大學和圖書館,反倒沒有太讓他們吃驚,與那些工業文明的產物相比,這些書籍和上課的老師和學生,多少還在他們的認知範圍內,至於伊利運河,沒人覺得那比京杭大運河有什麼特殊之處,他們未必見過京杭大運河,但是他們知道那條河至少比這條運河長一百倍。

總之這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衝擊,每個人每一天都是亢奮的。

明治維新後,RB(Japan竟然也是和諧詞?有必要這麼誇張嗎?)人派出了一半的政府高官周遊了全世界,他們的使團對西方文明的感觸,留下了六個字:始驚、次醉、終狂。RB人一開始是震驚,之後是迷醉,最後是瘋狂的學習。

這些商人子弟,應該來說觀念比農民子弟比地主階層要靈活的多,但是他們依然做不到RB人那種看到更新的東西,立刻就能拋棄自己的文化,苦心學習的態度,因為他們國家的底蘊比RB要深厚的多,一向都只有別人學習中國的份,這讓他們的腦子一時之間轉不過這個彎。

但是已經有人開始沉默了。

沉默就意味著思考,其中有一個三十來歲的商人,他是農桑世家,家有田產,雖不能大富大貴,卻衣食無憂,能讓他從容的讀書,他讀的是諸子百家,腦子裡裝的是孔孟之道。

他家裡也做生意,在越南做生意,做的是雜貨和絲綢生意。他有商人的眼光,但考慮問題的方式依然是孔孟之道。

他看過美國人的紡織廠後,晚上住宿酒店的時候,用他孔孟的士大夫世界觀不無低落的記下了這樣的話:如果他們一個人能幹兩百個人的活,拿三十個人的工資,怎麼能說他們的奇淫巧技就是蠻夷之道呢?(未完待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