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為大本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平心而論,新會知縣聶爾康是附近幾個縣中,做的最好的。

此人是進士出身,湖南衡陽人,這個時代是湖南人極其出彩的時代,有人說是曾國藩帶動了湖南人的發跡,其實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曾國藩死後湖南人湧現了一撥又一撥的人才,絕不僅僅是因為曾國藩一個人。

沉下心來做學問的人才能發現,這個時代,湖南文化中開始流行經世致用的學術思想,因此真正厲害的,不是湖南出了一個曾國藩,而是湖南孕育出了能夠培養曾國藩這種人才的一套文化學派。

聶爾康沒有曾國藩那麼大能耐,但他在縣令的職位上,第一沒有讓洪兵在新會爆發,第二沒有讓土客械鬥蔓延到新會,對於老百姓來說,他是做出了貢獻的。

當然所用的方法並不高明,比如禁止集會,眼看著四處老百姓都鬧起來了,聶爾康嚴厲禁止老百姓聚眾,為此連新會流傳幾百年的有名的江門迎神會都禁止了,甚至禁止城鄉各處演戲,手段不高明,甚至可以說極其粗暴,但問題是他做了,而別的縣令沒做,這就是經世致用,他在用他並不高明的手段和智慧在做事,別人可能更聰明,但在瀆職。

可是他能禁止新會鄉下勢力跟洪兵勾結,也能禁止新會鄉下勢力參與土客械鬥,對鄉紳和宗族嚴加控制,但是當涉及到割讓土地這種敏感事情的時候,他禁不住了,或者說他一直在壓抑的鄉土勢力打著光明的旗號衝破了封禁。

所以上次朱敬倫帶著洋人來新會縣城的時候,竟然會被禁止入內,因為在洋人這種能引起全民抗拒的因素面前,不是聶爾康禁不住,而是他根本不敢進,或者不想禁,從內心深處,聶爾康恐怕也不想沾染上洋人。

聶爾康沒有來迎接朱敬倫,他派來了一些地方鄉紳,為首的是著名士紳羅天池。

此人是道光二十八年進士,在雲南做官做到道臺,因為當地回人叛亂而被革職。

此人雖然官運不佳,但是卻有才氣,繪畫造詣很高,被譽為粵東四大家。

當然對老百姓有用的貢獻是他從雲南引入了普洱茶,結合當地優良的陳皮,發展出了柑普茶這種特色產品。

當過官,又是地主,這就是天然的鄉紳領袖,所以縣令請他來迎接朱敬倫。

其實也算是給過面子了,畢竟倆人同級,又沒有交情,客隨主便,朱敬倫不去拜見聶爾康也就算了,讓人家親自來碼頭迎接,實在是太託大了。

可此時朱敬倫打定主意要驕橫一些,他這回打算扮驕橫,就從現在開始。

“縣令怎麼沒來?”

朱敬倫對羅天池這種鄉下領袖也不客氣,直接怒斥起來。

羅天池也是做過官的人,歷任新會縣令對他也都是客客氣氣,畢竟做過官就等於加入了官僚集團,互相之間以師生和故舊關係連成了一張網路,沒人願意給自己面前墊石頭,所以對這些下臺後的老官員還算客氣,這還是羅天池第一次被一個小縣令喝斥。

“縣尊在衙門恭候大駕!”

羅天池冷冷說道。

朱敬倫哼道:“讓他來這裡見我。”

羅天池哼了一聲,侮辱新會的知縣,也是侮辱他們這些新會有頭有臉的人物,他直接拂袖離去。

“大人何故如此?”

方山有些不太理解朱敬倫的做派。

朱敬倫解釋道:“這次我們來是客軍,而且又是處理本地複雜的鄉族土地和族群問題,最好不要跟本地人攪合在一起,唯有中立才能公正。”

一旦跟當地勢力,哪怕是官府糾纏在一起,就一定會受這些人的影響,這幾乎是必然,所以朱敬倫乾脆直接跟當地官府和鄉紳劃清界限,以超然的姿態介入當地糾紛,反而能夠如魚得水自在行事。

士兵們將糧草輜重全都搬上了碼頭,等來的命令不是進駐新會縣,而是直接就地紮營,然後貼出告示,向碼頭上的客商宣示,碼頭暫時被徵用了。出兵可是代價高昂,徵用碼頭的目的不止是建立營盤,朱敬倫還要在這裡徵稅。

至於說私設釐局這種問題,柏貴會替他扛著的,前提是他能幫柏貴擺平土客械鬥這種讓官府無處下手的大麻煩。

紮營完畢,朱敬倫住進自己的營帳,美國人來拜見,新會的港口太好了,他們認為在這裡很適合設立一個茶市。

朱敬倫當然知道新會港很好,不但水量充沛,而且航道很深,最好的是這裡不淤積,後世這裡能停泊萬噸巨輪,現在水道沒有經過現代化休整,但是千噸輪船也都開的進來,至於茶市,這裡本來就是有名的茶市。

水路連通的鶴山、新寧、開平甚至更遠的恩平縣,都是丘陵眾多,茶園也眾多的地方,客家人很多,茶也很多。尤其是開平,不像新寧(台山)有自己的出海口,開平對外最暢通的水道,就是走潭江從新會出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選在新會港紮營,朱敬倫當然不是來買茶的,他是衝著這裡四通八達的水路來的,土客械鬥最核心的區域,就是開平、恩平兩地,鶴山又是械鬥爆發的地方,在這個地方幾乎就能影響到整個土客械鬥的範圍,更妙的是,新會本地卻沒有嚴重的械鬥,正適合作為一個安穩的大後方。

“你們想在這裡收購茶葉?”

朱敬倫知道美國人眼裡只有貿易。

約翰搖頭道:“我只是提一個建議,這樣能夠方便貴國商品出口。至於我們,我們是調查團不是商人,我想請求跟隨您的軍隊出征,希望您能夠同意。”

朱敬倫沒有猶豫:“當然可以,不過戰場是一個危險的地方,你們必須得到你們領事的同意,證明你們完全是自願進入戰場,如果出現了危險,貴國政府不能以此為藉口提出任何外交抗議。”

約翰道:“當然,我們的公使會會同意的,如果您一定堅持的話。”

朱敬倫道:“那我希望你們快點,最晚下個月,我的軍隊就會進發!”

新會只是一個大本營,朱敬倫派來的軍隊絕對不會只有這兩百人,他打算將黑狗手下兩千人全部帶來,牛刀殺雞,火槍大炮齊上陣,用最短的時間結束這場械鬥,時間越短,創傷就越小。

之後其餘士兵會源源不斷的透過水路到達,在他們全部集結完畢之前,朱敬倫準備邀請土客兩方的鄉紳和宗族來一起開會,共同商討出一個規矩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