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門外的影子是方山,朱敬倫一直在等他,等他給自己發信號。

什麼訊號,英軍撤軍的訊號,英軍撤軍了,自己也就該走了,圍魏救趙也就成功了。

真在這裡跟英軍主力決戰這種事,朱敬倫從來沒有想過。

他心裡很清楚,他手裡這些大煙鬼現在還沒有跟英國龍蝦兵玩排隊槍斃的能力,就是給他們抽多少大煙都不行。上次能打死那800個英國兵,是各種條件集合在一起的,當面鑼對面鼓真刀真槍的幹,此時還不行。

“撤,全都撤,馬上回新安!”

出門跟方山見面,確認了訊息,立刻下令。他既不想跟英軍作戰,反而還要擔心英軍會不會趁自己不再抄了新安城呢,自己能偷襲新安城,不敢保證英軍不會。

這就是朱敬倫真正的打算,至於楊以德給自己錢,這是意外的收穫,不要白不要。

他早就讓新安城那邊盯著,一旦英軍艦隊撤退,立刻快馬來報。方山一直等著,收到訊息後給朱敬倫發信號。收到訊號就意味著洋人的軍艦已經過了新安,隨時都能到達香港,甚至已經回到了香港,要知道洋人的輪船並不比馬慢多少。

只是洋人就算回到了香港,整頓軍隊出擊也還需要時間,足以讓自己跑遠了。

兩千多人沿著來時的路線返回,跟來的各村青壯還頗為失望,這些人很多都是真心來打香港的。比如九龍半島上的鄧家鄉勇,他們可是對洋人恨之入骨。

因為鄧家是九龍大家族,在香港也有他們的田地,租給了一些佃戶,結果香港割讓之後,港英政府進行土地登記,依據是地契,如果沒有地契就依據納稅記錄,廣府的租佃制度,給官府納糧的都是佃戶負責,地主只管收租,結果那些佃戶拿著完糧記錄,將那些田地登記在了他們名下。

之後鄧氏地主如以往那樣去港島收租,結果被對方拒絕了,之後向新安衙門告狀,縣令派了一個書吏去催租,反被港英政府扣押,告訴縣衙他們對香港已經沒有管轄權了。之後鄧氏又跑去香港的法庭打官司,也失敗了。

其實他們並不在意一季的租子,在意的是那些土地的歸屬,這等於奪了他們的地。鄧氏認定洋人就是那些可惡的佃戶的幫兇,是洋人包庇佃戶奪他們的田產。

尤其是多次告狀無果後,甚至已經不是那些土地本身了,而成為一種對不公的憤怒,所以他們恨洋人,恨到了骨子裡。

結果朱敬倫大張旗鼓說要來打洋人,卻雷聲大雨點小,他們怎能不失望。當然他們也沒吃虧,來了一趟,至少吃了一頓飽飯。

來的時候,朱敬倫磨磨蹭蹭,旗幟打的老高,聲勢鬧的很大,回去的時候,卻異常的低調,但是速度卻不慢,一路跑步。

不過回到新安城,也已經是半夜了,洋人沒有來打新安,讓朱敬倫大松了一口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時候他才有空想一想匯票的事情,只是這事情交給誰辦,他就有些猶豫了。

現在朱敬倫急需一筆錢救急,柏貴給的那些錢就剩下一萬兩了,雖然許可他設卡抽釐,可現在這情況,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收到厘金呢,所以當務之急是趕緊弄錢。否則下個月都沒錢給士兵發餉銀了。

算來算去,也只能交給方山,就他識字,可是這個人能放心嗎。

財帛動人心,他跟著自己不就是謀一個富貴嗎,如果方山是陳家那種大家族,他不擔心方山跑了,可方山根本就是一個單身漢,流浪江湖的算命先生,起了貪念,跑了咋辦。

說不得要探探方山的心理。

“方山啊,你也跟著我有一段日子了,本官也沒發給你弄一個出身。等過了這陣,本官在新安紮下腳跟,幫你捐一個候補如何?”

用官職試探一下,看看此人是不是戀權。

方山果然欣喜,立馬跪在地上:“小人謝大人栽培。”

看來這個人更重前途一些,朱敬倫知道他一直都是一個明白人,而且還算年輕。

但依然要敲打一番:“眼下還有件大事要你去辦。辦不好沒關係,但你要是起了貪念,本官醜話說在前頭,你就是跑到天涯海角,我也能找到你。”

方山叩頭:“小人對大人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朱敬倫點頭:“我相信你。起來吧。看看這東西。”

說著把匯票給了方山。

方山是算命先生,江湖經驗豐富,但還真的沒見過洋人的匯票,尤其是上面的洋文,更擾亂了他的思路,更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了。

“這是洋人的匯票,把錢存在這裡,到另一個地方就能取出來。”

朱敬倫給他解釋道。

方山哦了一聲:“這不就是銀票嗎。”

北方的山西票號是道光年間開始的,其實廣州的錢莊一點都不比票號晚,康熙十四年廣州就建立了銀行會館,銀行是銀號行的簡稱,其實就是銀號行當的同業行會。作為一口通商的口岸,廣州的銀錢往來,比北方更頻繁,錢莊也就應運而生。至於更早的歷史,宋代都有錢莊這種形式了,只不過在需要的地方再次興起,算不得創新,只是沒斷了傳承罷了。廣州銀號的中心,正是商業最為繁忙的西關一帶,一直到解放後,這裡都依然存在這地下錢莊。

另外山西的票號,因為茶葉貿易也滲透進了廣州,開設有分號。同時廣州也有洋人銀行,比如總部在印度的麗如銀行,只可惜方山這種算命先生對洋人的銀行可不瞭解,真正跟洋人銀行來往密切的,還是十三行的行商。

朱敬倫慢慢說道:“跟銀票差不多。你拿著這張銀票,跑一趟香山縣。拿我的帖子見一下伍崇曜,我會給他去一封信,讓他借你十萬兩銀子。必須是現銀,你拿這些錢先去澳門一趟,無論找誰,就收這些匯票。記住了,低價收購。我聽說洋人解散了東印度公司,到時候這匯票恐怕會被人低價賤賣,不管誰賣,只要低於票面七成以下,你就收。”

方山有些不放心:“伍家會借錢嗎?”

朱敬倫笑道:“會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