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英帝國的最新銳的戰列艦被老舊的水雷一發幹沉誰最高興?自然是與英國隔海相望的德國人了!德國人從來沒有想到自己距離勝利會如此之近,在不少德國海軍軍官眼中,威風凜凜的大艦隊居然如此脆弱,外表高大威猛的英國戰列艦居然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樣子貨!這讓德國人感到信心倍增!當初在德國得知英國人僅僅用和龍興號差不多的噸位就可以佈置10門1.5寸火炮後,還曾經頗為費解,雖然德國海軍的設計師一再保證這絕對是英國人犧牲了部分性能指標後搞出來的廉價貨,但是德國海軍依然對於這些管子足夠粗足夠多的傢伙表示擔心。而現在,終於不用擔心了,因為英國人自己證明了這艘戰艦的某些效能還不如最初代的無畏艦!

不過有些人在興奮過後開始考慮這件事情到底會帶給英國人什麼變化?而舍爾和希佩爾就是其中的兩個,對於大英帝國海軍出了這麼點簍子,兩人在高興過後,就開始考慮在未來英國皇家海軍會如何發展了。經過一番分析之後,兩人發現,這件事情對於英國海軍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有這麼一句俗話叫軍官們總會為上一次戰爭做好準備,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般軍事發展中人們都會參考過去的戰例來制定自己未來的裝備發展規劃,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少技術和戰術都在進步。也許當你研究了半天後,會發現,等到戰爭來臨的時候自己所準備的一起都已經過時了。比如說戰中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就是這樣的產物,法國人按照一戰的模式花費了巨資修築了一條防線,然後面對德國的坦克和飛機以及高素質的步兵直接跪了。

英國海軍問題確實很多,如果在戰時,面對這個位面上得到系統強化而且戰略更加主動的德國海軍的話將會面對極其嚴峻的挑戰。而且海軍不同於陸軍,也許幾個小時就可以決定海上的勝負。一旦造成嚴重損失,英國海軍連補充都來不及。主力戰艦的建造週期至少也是一年以上。等到造好,說不定黃花菜都涼了!

而現在,英國人顯然有了一次糾正的機會。在發現大量戰艦可能並不能適應未來的戰鬥的時候,英國人肯定會進行一番調整。而且在舍爾看來,這個調整的時間也許並不會很長,因為英國人有很好的參考物件。那就是英國人在華夏訂購的澳大利亞型快速戰列艦以及大洋彼岸的美國標準型戰列艦。這兩款戰列艦即使在德國人眼中也絕對算經典之作。

前者自不必說。德國人自己都買了艘。而且還鼓動土耳其購買了艘,由此可見德國人對這款戰艦還是十分有信心的。至於美國人的標準型戰列艦嗎?德國人的評價是沒有太過出彩的設計,但是卻十分實用,美國人用大噸位和較低的速度來換取強悍的防護和火力,這款戰艦在艦隊決戰中絕對不錯。對於優勢型海軍來說,只要他們自己不做死,中規中矩的佈置就可以獲取優勢,而德國海軍恐怕不行。必須透過精良的設計來彌補數量的不足。

如果說在原有的計劃中。舍爾認為德國裝備了8門50mm主炮的凱撒型戰列艦可以輕易的打爆英國的喬治五世型戰列艦的話,那麼到了現在。如果英國人採用華夏或者美國人的設計的話,那麼凱撒型戰列艦最多也就和對方打個平手,美國人的10炮戰列艦火力比較猛,德國人的防護有點優勢,雙方的質量將被重新拉到一個檔次,而即使英國人無法保持太大的數量優勢,那麼依然可以保證對德國海軍的優勢,畢竟質量上去了。

“即使在短時間內,英國人的戰列艦生產計劃因為指導方針的問題而暫時陷入停頓之中,但是透過改裝舊有戰艦,他們依然可以獲得一定的戰力,尤其是還有艘戰列艦正在舾裝還沒完工的時候,透過一定的時間和金錢,他們完全可以將這艘戰艦的防護變得不那麼那麼難看,而現在,英國人已經為這些鋼鐵巨獸裝備了10門4mm重炮,我們的計劃也必須要加速了。”舍爾在給提爾皮茨的信中透出了一股股濃濃的擔憂。

而希佩爾的擔心則更加現實,原因很簡單,華夏共和國自從給英德兩國交付了兩艘快速戰列艦後,人家的船臺又空了!而且從現在來看,貌似華夏海軍沒有更新艦隊的計劃,而且隨著上海的長興島造船廠。舟山造船廠,臺北造船廠等一批大型造船基地的建立和華夏工業的逐漸發展,在這年中,華夏共和國的造艦能力又有了新的提升,以至於這個規模連現在德國人都不清楚,因為其中一切民用船臺已經可以在必要的時候轉為軍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果英國人放下臉面,再從華夏共和國訂購艘澳大利亞型快速戰列艦的話,我們在印度洋的優勢將蕩然無存。面對精銳的英國海軍,即使是同樣的戰艦,我不認為土耳其人能夠打敗英國人,而如果印度洋上我軍出現大的失敗的話,一旦這支艦隊騰出手來加入大艦隊,那麼公海艦隊快速艦隊將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畢竟我們的快速艦隊只有6艘左右的戰艦。”希佩爾私下裡不止一次對舍爾抱怨道。希望能至少再增加艘左右的快速戰列艦。

不過舍爾認為希佩爾的擔憂有些多餘,因為從目前來看,英國人的整改計劃的重點應該是戰列艦,因為戰列艦對航速沒有太大的要求,無論是增加防護還是增加水下防雷都比較好吧,增加了重量無非是航速下降點,問題不大。但是要是這樣改快速戰列艦的話,那航速下降的多了。還怎麼個快速法?前衛艦隊的快速戰列艦賣點就是高航速,速度下來了,那就不適合前衛作戰了。

在和提爾皮茨進行了多次交流後。舍爾認為公海艦隊的戰艦升級計劃必須加快!按照德國原來的計劃,未來數年內德國艦隊的構成應該是這樣的,4艘拿騷級戰列艦,艘經過改進的赫爾格蘭級戰列艦,這些戰艦將使用奧匈帝國的1寸45l主炮。然後是4艘裝備了8門50mm炮,排水量在萬6千噸的凱撒型戰列艦。這10艘戰列艦構成了德國公海艦隊的戰列艦編隊。在快速戰列艦方面,德國還有艘裝備1寸45l炮的快速戰列艦。馮德坦恩和毛奇號。此外,還有艘裝備8門50mm炮的快速戰列艦戈本號和塞德利茨號。此外,德國還有艘航速介於戰列艦和快速戰列艦之間的“萬能型戰列艦”。這一切構成了舍爾的所謂+4++的格局。

經過這樣一番籌劃後。德國在191年左右至少可以擁有16艘各種主力艦。原本這個計劃是基本夠用的,英國人雖然有數量優勢,但是考慮到地中海和印度洋分戰場的牽制,英國人的數量優勢並不會太大。而且再考慮德國海軍的質量優勢。德國公海艦隊有信心和對手交戰。但是現在情況變得十分惡略,原本到了1年就可以幾乎持平的力量現在看來有些不夠用!

從歷史上看,德國在1戰前的造艦計劃存在著很大的波動性。讓我們系統的看一下德國無畏艦的開工時間吧,在1907年德國人開工了4艘拿騷級戰列艦和1艘布呂歇爾型裝甲巡洋艦(在康威上布呂歇爾算進主力艦,在這裡我有依然按主力艦計算。)在1908年德國人開工了三艘赫爾格蘭及戰列艦和艘戰列巡洋艦(馮德坦恩號和毛奇號)。在1909年德國人開工了1艘赫爾格蘭及戰列艦和1艘凱撒級戰列艦還有戈本號戰列巡洋艦。到了1910年,德國人開工了三艘凱撒級戰列艦。1911年德國人開工了1艘凱撒和艘國王,外加一艘塞德利茨號。而191年則是1艘國王級戰列艦和艘德芙林格級戰列巡洋艦。191年只有1艘巴伐利亞和1艘興登堡級戰列巡洋艦。創下了歷史最低記錄。

等到14年大戰即將開始,德國海軍依然沒能找對狀態。開工戰艦數量依然很少,只有艘戰列艦。分別是1艘巴伐利亞級戰列艦和1艘薩克森級戰列艦。到了1915年德國人發現自己的海軍已經遠遠不夠的時候,開始慌里慌張的開工第二艘薩克森級戰列艦和艘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但是此時德國的絕大部分資源已經投入陸戰,無論是薩克森級戰列艦還是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最終都沒有完工,而這部分整好是德國海軍集大成者的存在!4艘15寸艦炮的戰列艦只服役了艘,4艘馬肯森級快速戰列艦一艘沒成!德國人找對了路了,但是卻沒能力完成它,不得不說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情。

德國從1907年到1915年的開工速度可以用這幾個數字來形容,5-5---5---4。在最為關鍵的191年和1914年,德國海軍沒有吃住勁,沒能抓緊最後的時間來發展自己,導致了1914年開戰後的頹勢,可以說到了191年國王開工後,德國因為英國人的刺激和大口徑火炮研發的滯後性而亂了方寸,直接跳15寸炮,而延誤了軍備程序。而這個位面雖然德國人極大的彌補了這個問題,但是現在依然進入了一個思考期,他們在考慮如果英國人強化了,德國該何去何從呢?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昨天訂閱持續悲劇中,月票也被擠到了500名後--!今天下午雙更~~~,求支援求訂閱--!(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