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巡洋戰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果說俄國人繼續改進和生產亞速海型裝甲巡洋艦還可以理解的話,那麼法國人的舉動可能就讓全世界都有些糊塗了。法國人決定生產一款和亞速海型相似的裝甲巡洋艦。不求拔尖的火力和防護,只求較高的價效比和較大的巡航力。

早在亞速海型裝甲巡洋艦出來之前,法國人在大量更新主力艦時並沒有放棄對巡洋艦的發展,雖說綠水海軍的思想在法國已經沒有太大的市場了,但是看到甲午海戰中意大利人生產的裝甲巡洋艦打殺四方後,法國人感覺即使在強手如林的歐洲,裝甲巡洋艦不能用於決戰,但是以法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為依託,一旦開戰,在全球範圍內發動一場巡洋戰爭專門打擊敵對國的海上交通線也是一種不錯的辦法。

想法定下來了,但是在艦種選擇等問題上,法國人又犯難了。4000到5000噸的小船,法國人自然看不上,如此小的噸位根本無法滿足法國對續航力以及戰艦戰鬥力的要求,“這種小船隻配在殖民地維護治安,根本不適合用於大洋上的搏殺。”法國海軍部部長斷然否決了小型化的裝巡建議。

裝巡大型化是肯定的,但是到底多大才合適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尤其是破交化的裝巡,在保證試航性和航程的條件下,肯定不可能像義大利為地中海澡盆和近海設計的戰艦那樣死命堆裝甲和火炮。這就直接造成了單艦對決毫無優勢。既然打是肯定打不過對手了,那麼至少要保證跑的過對手。而為了防止出現噸位增大。動力增大,反過來動力系統重量增加又進一步的要求更大的動力這種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情況的出現,法國人將新式戰艦的噸位限定在7000噸上下。

在這個噸位上想擁有全面優秀的效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法國人理智的為新式巡洋艦訂下來這麼幾條要求,第一,航速必須儘可能的快。低於1節的航速是絕對不考慮的。第二,裝甲防護以夠用為標準,考慮到甲午戰爭中的情況。即使6寸的主裝也足夠抵禦英國9寸炮這個事實,所以法國人要求主裝帶6寸即可,但是裝甲高度要足夠。而且上裝甲必須延伸至炮位。第三就是火力,既然是破交艦,那麼火力只要能對付對方的4000噸級穹甲巡洋艦和商船即可,所以對火力的要求可是說相當低,門76寸炮和8門64寸炮就可以了。就這樣,一款新式的低價專用破交戰艦就算出爐了!

這款新式戰艦的針對性實在是太強了,放眼全球,世界海軍除了英帝以外,還有誰配的上和法國人叫板?按噸位計算,俄國人是世界第三。和法國人是盟友關係。世界第四的是義大利,在地中海對於法國人來說也算是一個潛在敵人。但是在地中海這個澡盆中,法國人壓根就不需要造這種專攻破交的戰艦,就算與義大利為敵,也需要造決戰向的戰艦。所以意大利人表示壓力不大。

但是英國人可是亞歷山大啊!這東西擺明了是要準備再開戰是對英國運輸線下手啊。在考慮到毛子哪裡的一票裝巡。如果法俄兩國聯手,同時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大打巡洋戰爭的話,即使英帝能把法俄的主力艦隊困在港口裡,光在大洋上滿街亂跑的各種破交巡洋艦和偽裝巡洋艦就夠讓大英帝國頭大的了!於是英國人決定也開始搞萬噸級裝甲巡洋艦,這種首尾裝備雙聯9寸主炮,側弦佈置1門6寸炮。主裝甲厚度為7寸的上裝為5寸。動力18萬馬力航速0節載煤量1500噸上下的的量產型近萬噸級的裝甲巡洋艦終於最終被英國人認可。…,

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法國人和俄國人在海洋的問題上可能還真打算與英國人一爭高下,或者是以聯合的方式迫使英國人做出一些讓步。就在英國人決定建造新式萬噸級裝巡來應對法國的新式破交巡洋艦和俄國的量產版亞速海型巡洋艦時。法國人決定緊跟俄國人步伐,開始開工建造類似留裡克的裝甲巡洋艦領艦!

俄國人在法國建造的新式裝甲巡洋艦領艦給予了法國人新的思路,在法國人看來,這種造價高昂的戰艦絕對物有所值,首先,這種戰艦可以用於艦隊決戰,雖說主炮口徑可能略低於戰列艦,但是足夠壓制英國艦隊中擔任前衛的裝甲巡洋艦。必要的時候還可以作為主力艦上場。其次,作為破交戰艦,雖說用如此昂貴的戰艦來破交有些不划算,但是這種巡洋艦領艦的最大意義在於震懾,除了戰列艦以外,所有戰艦都不是它的對手,而戰列艦的航速又過於緩慢。航速不用太高,0節就足夠,從思路上看和pisa如出一轍。但是適當的削弱了火力和防護,將剩下來的重量用於強化航程和試航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樣一來,英國人真是坐不住了,可以預見,一旦法國人和俄國人的裝甲巡洋艦大量下水後,這些比強的快,比快的強的各種遠洋巡洋艦一旦在大洋上散開,這對於極端依賴海上運輸的英國來說可謂是巨大威脅。對付在海上遊擊的襲擊艦,其實沒有太好的辦法,英國人的原則就是一旦局勢緊張,對於任何一艘在公海遊弋的潛在敵對國戰艦進行跟蹤,一旦正式開戰就配合支援而來的戰艦予以摧毀,但是這種跟蹤的前提是你能跟的上人家!

而如果沒有這個先決條件的話,想在大洋上逮住四處亂竄的高速裝甲巡洋艦,那可真是困難,而更可怕的是,法國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人家如果窩在一個港口裡,然後外面布上點水雷的話,那你咋辦?一直等著?!上去有岸防炮,小艦隊根本不敢動人家,回去,那就白費了!

面對這種情況,英國海軍立即開始研究對策,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發現,他們的困難不僅僅是在對策的應對上,在技術上,英國人也遇上了嚴重的瓶頸。首先第一個問題是,航速問題,在使用立式蒸汽機的情況下,現在大型戰艦的航速到達節基本上已經是極限了。如果造船廠繼續增加動力的話,那麼因為動力增加而帶來的航速提升效應就會越來越小,(所謂的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相對而言,大型戰艦的動力系統功重比遠小於小型戰艦,因為大型戰艦有相當一部分動力重量用在了諸如傳動軸等不能產生直接動力的地方,(大型戰艦的傳動軸遠長於小型戰艦,這個可以理解吧。)所以到頭來,設計師們發現自己吭哧吭哧增加了n臺鍋爐,導致戰艦功率和噸位同時大幅上漲而航速卻沒啥變化的難堪情況。

其次就是艦載武器,自從硬化裝甲橫空出世以後,用不到10寸的裝甲抵禦最強的火炮不再是一個幻想。經過各大海軍強國測試,在目前的情況下,1寸炮彈基本上就無法擊穿8寸硬化裝甲了,當一發00+kg的重磅炮彈以700多米的速度敲到僅僅8寸的硬化裝甲上時,所發生的事情不是彈體碎裂就是被彈飛!這讓火炮情何以堪啊!!而在這種情況下,至於苦味酸高爆彈,對付防護面積大的戰艦時作用比較有限,側弦基本上不穿,燒不著。只能點點建築物,人家回去滅滅火修理一下後又是一條好漢!…,

雖然有諸多的原因,但是仗還是要打的,為了儘可能的敲碎對方戰艦上那層不厚但是相當堅固的烏龜殼,各國的一致意見還是儘可能的裝上更大口徑的炮!介於火炮到了1寸基本上就是當時的炮塔化極限了,所以研究更大口徑的火炮困難很大,即使出來了也會因為射速等方面的緣故變得華而不實。所以各國只能在1寸,11寸和10寸炮上下工夫!對付普通巡洋艦的6寸硬化,你沒有10寸以上的火炮就別想了,對付8寸以上的硬化,1寸都敲不開!而主炮多了,副炮就會減少,如何均衡火力就成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所以在火力搭配上,也弄得英國人十分火大!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火控問題。自從英國人在戰艦上裝備了測距儀後,海軍官兵們終於擺脫了那種使用六分儀測距然後再對照炮表進行戰鬥的原始方式!配合上測距儀和火炮上的瞄準裝置,戰艦終於可以在km的距離上交戰了!但是命中率還是低的可憐,如果想提高命中的話,第一種辦法是儘可能的提高命中率,第二種辦法就是提高射速,在後者在短時間內幾乎無法提高的情況下,那麼如何提高命中率,尤其是主炮命中率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了。

所以綜上所述,英國人突然發現面對這些技術難題,根本不是現在的皇家海軍可以在原有技術體系上就能解決的!於是乎,在這種情況下,海軍技術的改革和創新就呼之欲出了!而這個世界上不光是英國人,法國人、意大利人還有德國人都發現了現在海軍發展的瓶頸,於是乎,一場大的爭論和革新逐漸拉開了序幕!

感謝書友山輕盈的打賞和書友流氓蛋蛋的月票支援~~~。大家多投點推薦,多給點點選吧~~~~。(未完待續)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