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應對之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果說從平壤戰役打響後的一週時間是第一階段戰鬥,那一週後的戰鬥就絕對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當日軍在此攻擊的時候,聶士成等人立即就看到了潛在的危機。

日軍充分發揮兵力和炮兵優勢在平壤城周邊開出了新的戰場,這一下就讓本來就不太夠用的清軍兵力立即捉襟見肘。而且隨著5管加特林機槍和步兵用輕型臼炮的使用,日軍的進攻兵力的火力立即上了n個檔次。

先說這5管加特林機槍,重量為41kg不到。(不包括跑車重量或者三腳架)。可以又步兵分別攜帶,射速每分鐘700發。

除了需要一個人搖動手柄供彈比較麻煩,重量過大以外,其它的效能不比馬克辛差。而且這種武器本來就大量裝備日軍。日軍只要稍微改一下,去掉炮車換成合適的三腳架就可以了。而且這種武器沙皇俄國也大量裝備,日本人可以直接從俄國獲得子彈和配件,根本不用擔心補給或者買不到的問題。

另外一種武器就是那80mm臼炮,這種炮管可以一個人攜帶的輕便武器,雖說射程很近,但是在當時步兵交戰中雙方的距離本來就不遠。更重要的是,其輕便性為日軍提供了一種可以隨時伴隨部隊前進,隨時清除出現的火力點的武器。它的大量使用使得清國的重機槍生存情況更加堪憂,不少機槍組不得不打完一個50發彈鏈就準備轉移陣地。

不過好在日軍雖然火力強大了,但是因為兵力分散了,所以對陣地的衝擊還是比較有限,相對於日軍的加特林機槍和臼炮,北洋擁有更多的機槍和迫擊炮。而且炮手和指揮官都是受過全新訓練的。在正確的戰術指導下作戰,所以雖然造成了一些麻煩,但是短時間內日軍也無法熟練的掌握支援武器與步兵之間的協同,從戰術和協同上來說,與北洋新軍還有一定差距,為清軍調整防線和戰術提供了緩衝的時間。

邵宇等新軍將領發現,雖然因為加特林機槍和臼炮的加入使得日軍的進攻部隊火力加強,但是各種主觀和客觀的因素使得這些集成化的日軍進攻部隊還是存在著很多缺點的。首先,相對於擁有多個預設陣地的清軍機槍和迫擊炮組來說。日軍在進攻過程中架設陣地和轉移陣地十分緩慢,而且陣地的選擇餘地也很小。第二,無論是加特林機槍還是臼炮,相對於北洋軍裝備的機槍和迫擊炮來說都更加笨重,所以炮組會有更多的人。這樣大的目標還是比較容易發現的。

第三,日軍在協同過程中存在著問題,機槍和臼炮和衝鋒部隊十分容易脫節,相對而言,日軍認為加特林機槍更像是一種類似於火炮這種遠端支援兵器,與步兵的距離比較遠。這種支援只能說拉近了支援距離。但是還是無法做到完全的伴隨進攻。

針對以上的缺點,清軍採取了相應的對策。首先,專門成立專門的反壓制部隊。由8mm迫擊炮和7mm呯呯炮組成。在戰鬥中一般不用於對日軍衝鋒部隊攻擊,專門對付進入射程的臼炮和加特林機槍。同時強化狙擊手的作用。配屬有望遠鏡式瞄準具的步槍,以便在400米左右的距離可以威脅到對方射手。他們將配合壓制部隊從裝備和人員兩方面對日軍伴隨支援武器實施打擊。

第二,弱化散兵線的兵力佈置,強化各支援點的火力和兵力配屬。這樣做表面上更容易被突破。但實際上整個防線更加穩固。戰線被突破並不可怕。只要有支援點用於限制對方的橫向展開,同時有足夠的預備隊用來防止攻擊方向縱深發展並有能力將對手趕回去就可以。所以,北洋新的防禦體系變成了一線以支援點為骨架。減少步兵配置。二線強化步兵配置並且保有一定量的預備隊。…,

這樣一來一線就成了一個牽制、消耗敵人的陣地。而二線才是真正的主防線。而且在強化了雷場。障礙等拖延日軍攻勢的設施。總之。清軍的戰略就是支援點為骨架,主力向後佈置,以支援點遲滯消耗敵人,以防守反擊的形勢實施動態防禦。

第三,那就是對付日軍從南線繞過來的部隊。說實話,對於這些由步兵,輕型炮兵和騎兵組成的混成部隊,聶士成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首相。南線的部隊不能像其它防線那樣透過壓縮防禦面來提升防禦力。因為南線直接關係到大同江運輸線的安全和與開城方向援軍的聯絡。無論如何也要保持這兩條線路的暢通。

其次,為了保證以上兩條線路的暢通。就必須脫離防禦工事主動出擊。沒有了防禦工事,沒有了遠端火炮的支援。比日軍還缺少馬匹的清軍機動性和火力將大大下降!在開闊地區與日軍交戰顯然是清軍不想遇到的事。雖然他們有機槍,但是也怕火炮啊。

針對真正情況,聶士成等人的應對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拖”!搶先在外圍設定多個預設陣地和伏擊點,將步兵逐次抵抗後撤,延緩日軍的進攻速度。同時派出為數不多的騎兵遊擊作戰,繞到日軍補給線後實施突擊。不過聶士成等人對騎兵也沒有抱太大希望,因為補給始終是個問題,除非能不斷截獲日軍補給,否則騎兵戰鬥力很難長時間維持。

除了平壤駐軍外,聶士成等人認為在開城的數千兵馬也需要回防,然後配合主力部隊驅逐平壤南部的日軍,清掃完畢後,沿大同江北岸佈置防線。不過這樣一來,野津道貫的部隊也會趁勢壓上來。壓力也不會減少多少。

“就看北洋水師那邊了。我們撐不了太長時間。”到現在,聶士成也必須為部隊的後路考慮了。對方以倍多的兵力優勢和炮火優勢進攻。平壤淪陷只是個時間問題。

“中堂大人手諭上說近期北洋艦隊將和日本艦隊決戰。取得制海權後將派船送兄弟們回國。”馬玉昆有些擔憂的說道。

“在哪決戰?”聶士成突然警覺起來!

“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已經重新在長崎集結,可能要北上切斷我軍後路!”馬玉昆也有些發虛。這北洋艦隊不能沒盡力,但是除了游擊戰外,伊豆外海海戰和群山灣海戰雙方只能算打了個平手,這要是再拼一把,勝負難料啊。

“盡人事,聽天命吧。”聶士成長嘆一聲說道。“我們的補給還算夠吧?”眼看補給就要斷了,自然要先盤點一下自己的家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最近幾次運送過來的都是彈藥居多,中堂大人的意思是一些重武器肯定帶不走了,糧草的話可以殺馬。中堂大人暗示,我們在朝鮮的時間不會很長了。”

“但願如此吧。”就在聶士成等人為自己的前途感到有些迷茫的時候,李鴻章的又一份手諭送了過來。

“軍門,我大清駐朝鮮部隊有救了!”看完手諭後,馬玉昆激動的說道。

“嗯。這佈局當真稱得上大手筆!”聶士成讚歎道。

感謝書友空晨、中**人、angyanhua19、ime的月票支援。明天開始進入海戰決戰前奏~~大家有餘力的訂閱一下,作者在這裡謝謝了。(文昌書院.enchangshuyuan.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