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危機來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老大,這次您倒是很痛快啊,除了必須將裝備掌握在華夏陸軍手中之外,您幾乎答應了對方所有的要求。這不像你啊。”彭毅在結束了和司徒雷登的會談之後,在向徐傑彙報的時候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說道。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畢竟我們有共同的敵人,在德國被削弱之前,我們和協約國雖然會鬧一些變扭,會在臺下耍一些小手段,但是基本盤還是互相幫助的。而且你給不出協約國需要的,協約國又怎麼會給你好處?”徐傑笑著說道。

“還有別的原因吧?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時間拖得越久對於我們的好處越大。您這次也有點急啊。不會是怕法國人扛不住了吧!”彭毅有些狐疑的說道。

“我和楊用霖他們討論過,這次說不定法國人真扛不住了,戰爭是在幾個月內結束還是在1年內結束,完全取決於未來一個月內的戰局變化。”徐傑臉上露出了少有的嚴肅。

“等等,法國人是否能抗住,不是看陸軍嗎?您應該和我們討論一下啊。我們也探討過,雖然德國人在野戰上擁有一定優勢,但是如果要攻堅的話,恐怕也沒那麼容易。我認為如果法國人內部不出問題的話,在未來一個月,德國陸軍不會有太大的進展,畢竟要徹底解決圖盧茲需要周的左右的時間,然後是休整調整部署,接應從西班牙打過來的同盟國軍隊。一個月時間只夠他們完成他們再次發動進攻的準備。”彭毅說道。

“法國能否頂住難道是看法國陸軍?!拜託,這明顯是看英美海軍和空軍啊哥們,雖然我理解你作為一個陸軍指揮官心中的大陸軍主義。但是您看看地圖也知道法國只是一個戰場,他和後方真正的工業和兵員基地之間是隔離的!法國軍工和工業產值相對於英美兩國來說只是一小部分。而美國的物資和軍隊的通途以及英國賴以生存的基礎都是海洋!如果海上不出問題的話。在短時間內,法國就不會出事。但是如果這條線要是出現問題的話,即使法國人用虎式坦克,德國人用4號,結局依然是法國輸。”徐傑沒好氣的說道。

“您是說,美英兩國海軍會提前崩盤?”彭毅有些難以理解的說道。在它看來,依託法國本土的陸基航空兵,艦隊總噸位佔優勢的美英法三國海軍,打進地中海不可能,但是至少保住比斯開灣以北的地區。同時保證北大西洋航線應該沒問題吧。而且現在德奧艦隊還在地中海,也沒有出來的跡象啊。

“行了,這些問題就不是你要討論的了,陸軍那邊的事還有一堆呢,你先把你那塊處理好再說吧。”徐傑揮揮手示意談話可以結束了,這幾天徐傑可是累的夠嗆,就在剛才,彭毅來之前,徐傑剛剛結束了和楊用霖的會談。就在世界都在為德國陸軍裝甲部隊的戰鬥力而靜態不已的時候。就在虎式坦克的光輝遮蓋了其它所有武器的時候,徐傑卻敏銳的意識到,真正能給法國致命一擊的力量已經蓄勢待發,他們只要一個機會。就可以讓法國萬劫不復!那些棲身在地中海的高大的身影恐怕已經有些按耐不住了吧!

協約國發動的圖盧茲戰役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一般人只看到了美法兩國的裝甲部隊被德國人一頓吊打,但是徐傑等人關注的則是協約國駐法航空力量的下降和南大西洋越來越火暴的破交戰和反破交戰。就如徐傑和彭毅所說的那樣。決定法國能撐多久的並不是法國陸軍打的怎麼樣,而是看來自海外的物資和本土防空情況。在現在的法國。法國陸軍從戰鬥力上來說也不過僅僅是協約國駐法全部兵力的一半。空軍方面,法國空軍也不過是整個協約國駐法航空兵的4成。至於海軍更別說了,法國艦隊的戰鬥力也不過是美國一支較大規模航母分艦隊的水平。從綜合戰鬥力來看,法國軍隊的綜合戰鬥力不過是協約國的一小半。而補給和支援更是完全仰賴英美兩國的供應和保護。對於這樣一個依賴海上運輸的國家,海權自然是他最脆弱的一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也許有人說了,協約國艦隊規模巨大,即使雙方艦隊交手,想要利用一場海戰徹底擊敗協約國艦隊是不可能的。對於這一點,徐傑認為從單純的軍事角度講是正確,德國公海艦隊再強大也不可能一戰幹掉近0艘各種航空母艦。甚至連一半都做不到。對於雙方海戰的結果,華夏海軍內部多次推演後得出的結論是德國公海艦隊將佔據優勢,但是最多只能重創對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同盟國想利用海軍徹底摧毀法國的計劃並不現實。

但是軍事上的事情並不只是單純的戰場交戰那麼容易。雙方大戰過後實力都會受損。巨大的損失肯定會在協約國內部產生嚴重的分歧,美國人肯定想把大量受損戰艦從歐洲撤回本土,一方面來整備艦隊另外一方面用來對付南大西洋的德國襲擊艦。而英國人肯定不會為了法國而把自己海軍的家底全拼光,也會採取類似的行動。而剩下的法國艦隊即使像抵抗,面對同盟國艦隊也力不從心。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美英艦隊撤離的話,法國不就完了?協約國將失去一個重要盟友,這樣的結果難道羅斯福和丘吉爾就看不出來嗎?徐傑相信,無論是羅斯福還是丘吉爾都能看出來,都知道協約國艦隊對法國戰場的重要意義。但是他們都怕!試想一下,如果協約國艦隊和同盟國艦隊死磕到底是個什麼結果?一個沒有了海軍的英國憑什麼阻擋同盟國的兵鋒?一個艦隊實力大損,連北大西洋運輸線都無法保證的美國如何能將自己的力量投射到歐洲?協約國海軍的失敗意味著兩點,第一點是英國的敗亡。第二點則是意味著美國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無法對歐洲用兵!這樣的結果對於美英兩國來說比法國淪陷還要無法接受,所為死道友莫死貧道。法國跪了。美英兩國還有打下去的想法,海軍跪了。英國肯定死,美國想打也打不下去了!在這種情況下,美英寧可扔掉法國,保留一部分艦隊以圖一個翻盤的機會,等待華夏加入戰爭。而不會為了法國真和同盟國艦隊拼一個兩敗俱傷!

只有一種可能會讓協約國艦隊主力一直留在歐洲,那就是在未來的大艦隊交戰中協約國佔據上峰。但是無論是徐傑還是華夏海軍高層都不認為在雙方第一次大規模艦隊交戰中協約國能贏。無論從裝備水平還是從戰術理論上來看,德國人都佔據很大的優勢。協約國些許數量優勢根本就不夠平衡對方的質量優勢!德國人已經找到了縮短法國戰場持續時間的辦法!他們已經開始行動了。

美國海軍和德國海軍航空巡洋艦之間的交戰情況華夏也瞭解,其中一小部分是透過華夏的情報網獲得的,而絕大部分則是透過和美軍交流獲得的。這場在開始被認為是破交作戰的行動正在向一個不可捉摸的方向發展。同盟國投入的本錢越來越大,甚至就連奧匈都下了血本!華夏海軍估計在南大西洋至少有4艘同盟國航空巡洋艦在活動,他們的載機量已經達到了一艘主力艦隊航母的水平,美國人如果向解決掉這些難纏的對手就必須動用艦隊航母。

“這絕對不是一次簡單的破交行動,這背後一定隱藏著陰謀!”在一次海軍內部會議中,蘇默一針見血的指出來在破交外表下潛藏的陰謀。“德國人用廉價的航空巡洋艦成功的吸引力美國人的注意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人遲早會動用寶貴的艦隊航母來對付南大西洋的德國襲擊艦。協約國艦隊的數量優勢將被抵消,而更為關鍵的是。美國艦隊的分散將給德國人各個擊破提供機會,無論是德國公海艦隊趁機殺出地中海,還是派出一支航母艦隊攻擊在南大西洋上遊弋的美國艦隊,都將讓美國人處於極端劣勢的情況。”

蘇默的推論讓人震驚。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協約國高層即使猜到了對方的打算。也沒有良好的應對辦法,德國人死死抓住了脆弱的運輸線作為突破口。美國人只能硬著頭皮上!沒有別的辦法!如果說公海艦隊的質量優勢讓德國人在戰術上獲得優勢,那麼南大西洋的破交戰則讓德國人在戰略上也獲得了極大的優勢!在雙重優勢下。德國人想輸都不容易!

想通了這一點,華夏海軍內部有一種建議是讓華夏海軍部分艦隊以志願軍的名義參加協約國艦隊,至少幫協約國穩定住歐洲的局勢,讓法國崩盤不至於那麼快。“只要4艘航空母艦和所述的護衛艦,我們就可以多爭取4到5個月的時間!”提出這個建議的鄧懷遠這樣說道。從純軍事的角度來看,這個意見很不錯,甚至在海軍內部也爭取到了相當的支援,但是在送到高層的時候卻被否決了。原因很簡單,這個計劃無法實現華夏利益的最大化。

“讓華夏海軍和陸軍跨越整個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給協約國打仗?想嗎呢?”徐傑看到這份建議後直接將其扔到一邊。從政治上來講,華夏需要同盟國把協約國逼到懸崖邊上才能獲得足夠的好處,如果法國就能拖住德國的話,華夏想讓英國人吐出整個東南亞的殖民地可能嗎?顯然不可能啊!華夏的目的不是把德國徹底打倒然後再踩上1萬腳讓對方徹底無法翻身。這和華夏戰後利益是不符的。只有讓歐洲始終處於對抗狀態,讓歐洲存在兩個力量核心,才能讓美國人無法拉到足夠的盟友,才會給華夏足夠的擴張空間!華夏要做的是透過戰爭將德國人積累了十幾年的軍事力量消耗掉,但是依然比英法更佔優勢,這就是政治。

而從軍事的角度來說,華夏海軍正在進入換裝的最後階段,新的一批大型航母正在加緊舾裝,此時的華夏海軍遠沒有達到力量的巔峰。而且你說你要是派一支分艦隊過去,肯定要納入到協約國的作戰體系之下。無論從時機還是從戰術角度而言,這對於華夏海軍都不利的。所以這個計劃最終被擱置了。

不過直接派遣航空母艦艦隊的計劃被擱置後並不代表華夏會坐視協約國的慘敗。法國早晚要淪陷,就算丟了對於華夏來說影響也不是特別大,但是英國就不行了,華夏要做的就是當法國這個第一張骨牌倒下後,適當的拉英國人一把,阻止英國這第二張骨牌倒下!並且好好利用英國這個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消耗一下德國空軍的戰鬥力,這個戰場可是太好了,有完備的預警雷達體系和地空火力。外加一條海峽和強悍的英國皇家空軍。其意義不在於能打下多少德國飛機,而在於能徹底解決多少德國精銳飛行員!飛機能流水線生產,飛行員可以嗎?

所以根據這個指導原則,華夏決定只要美英兩國開價合理,那麼華夏可以派遣大量的航空部隊進駐英倫三島。同時為了讓英國人能撐下去,華夏也將在一週之內加大對英國的物資運輸量,當然,這些東西都必須要付錢的,無論是英國人還是美國人,都必須拿真金白銀來換。至少要保證英國人死不了。

當然,單純保證英國人死不了還是不行的,還要保證英國人活的也不痛快!如果德國人意識到無法攻破英國後就停戰的話,那麼華夏也可以接受這個結果,畢竟自己這邊沒啥大壓力,真正頭痛的是英美。當然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是德國人會在無法攻佔英倫後揮師東進,向英屬印度發動進攻,到了這時候,華夏就可以和英美好好談談未來的戰爭發展和利益劃分了!

感謝書友zhouyu1976、飛跑的小豬、anhei016、寶寶熊貓的打賞~~~。(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