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俄國人的選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德國人要和華夏在伊朗大幹一場了。布柳赫爾,你怎麼看?”托洛茨基看了看對面的人問道。“你們推演了一個多星期了,總該有點收穫吧。”

“局勢還很模糊,我們不知道雙方的底線在哪,布瓊尼將軍認為華夏會不惜一切代價守住伊朗,但是其它人並不這樣認為,如果華夏願意下大本錢的話,德國人恐怕就難辦了,因為我始終認為德國和同盟國的首要目標不是中東,也不是印度而是歐洲。從時效性上來說,解決法國比佔領整個印度的意義都更加重要。所以德國人在這次戰爭中可能只為了獲得一個前往印度的出發陣地。伊朗領土部分保全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布柳赫爾說道。

“攻打法國?從雙方邊境入手嗎?這恐怕十分困難啊。我並不看好德國,法國和英國只隔著一條窄窄的海峽,英吉利海峽是英國人的後園,先不說德國公海艦隊已經南下,即使不南下,想在英吉利海峽有所作為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您的猜測是正確的話,那麼這裡就會有一個邏輯錯誤,如果德國想要參考1戰時期的進攻路線的話,那麼公海艦隊為何南下?他們直接向英國本土施壓的話效果不是更好嗎?從德國海軍的行動上來看,德國人應該已經放棄了攻擊法國的計劃。而且法國人對協約國的軍事行動應對比較消極,德國人完全可以先放放。”托洛茨基皺了皺眉頭說出了心中的疑惑。

“是不是德國人在攻擊法國的計劃中不打算動用海軍了?”布柳赫爾小聲嘀咕道。不過他並沒有讓托洛茨基聽到這句話,因為當他說出口的時候,連他自己都認為有些異想天開。現在的海軍可不是1戰中那些只有大口徑艦炮的傢伙了,德國海軍航空兵至少可以抽調1000架以上的各種飛機。讓這支強大的航空隊留著不用,除非德國人腦子抽了。但是作為陸軍將領的布柳赫爾打破腦袋也想不出德國人會如何攻擊法國。他只能從戰略上分析德國人開始的作戰重心最有可能是法國,至於如果動手,他就想不出來了。

“按照你的意思,華夏在伊朗可能會贏?是這樣嗎?”托洛茨基試探性的問道。“雙方的勝算各佔一半,中東距離兩個超級大國並不遙遠,只要華夏願意,那麼華夏給伊朗的支援力度會遠大於對義大利。英國人也會盡力的。伊朗可比義大利幸運一些,處於中東、南亞和中亞的十字路口的伊朗是華夏和英國都不願意放棄的陣地。”布柳赫爾頓了頓接著說道:“難道華夏的勝負會影響我們未來的政策嗎?我們將站在勝利者一邊嗎?”

“不,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站到同盟國一邊的。和德國在一起沒有任何前途可言。我們只不過是一個供應各種原材料的殖民地。德國人試圖讓我們忘卻俄國昔日的榮光。讓整個民族徹底沉淪下去。”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你想說華夏也是這樣。其實你的認知是錯誤的,華夏並不喜歡對其它國家採取硬性控制,他們更喜歡玩制衡,就像英國人那樣,先用歐洲各國制衡法國,有用法國和我們制衡俄國。既然要制衡其它強國,那麼俄國就必須有一定的力量。雖然華夏讓我們失去了幾乎所有在亞洲的領土,但是他卻會給我們一個機會發展。而德國人不是。他們巴不得讓別的國家都退化到1900年。我想德國人在烏克蘭的去城市化行動您應該聽說過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們研究伊朗、研究法國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能讓俄國賣一個好價錢。沒錯,你沒聽錯,用我們的將士的鮮血換來我們繼續的資金和技術,以及一個崛起的可能。雖然我們無法恢復當年的榮光。但是如果運作得當的話,重新成為一個東歐強國還是可以的。”布柳赫爾說的話很殘酷,但是也確實是俄國目前的現實。

在失去了近一半的歐洲領土和半數左右的人口、工業後。在失去了廣袤的北亞和中亞之後,俄國也只有領土面積放在歐洲算一個大國。剩下的無論是人口、工業還是技術都已經淪落到遠不如奧匈帝國的水平。再加上戰爭結束後,大量的德國工業品的湧入更是直接壓垮了俄國所剩無幾的工業。如果不是德國人還需要俄國的礦產資源的話。恐怕俄國連這點基礎工業都保不住。此時的俄國已經淪為了半殖民地國家,其國際地位甚至不如現在的土耳其。

“這是您自己的意見還是上面的意見?我總感覺您對於軍隊來說過於關心了。說句不好聽的,您管的太寬了!”布柳赫爾面露不善的說道。作為一名愛國者,他雖然知道托洛茨基說的沒錯,但是這一番託辭依然深深的刺激了他。而且從對方的話語中,他能感覺出托洛茨基想要從軍隊中尋求幫助,以便為未來的事情做準備,布柳赫爾相信托洛茨基還有別的底牌,否則的話不會說的這麼露骨這就絕對!他居然說處於德國的控制下的俄國要堅定站在華夏一邊,誰給他這麼大的底氣?是高層默許還是其它什麼原因?

“我是管的有些寬,華夏有句俗話叫能者多勞,我自認為有這份本事,有些事情只能我做,而你們做不了。”托洛茨基先是一愣,他想不到多年的老友會突然和自己翻臉,不過隨即他又釋然了。信心滿滿的說道。

“呵呵,至少軍隊不聽你的,你只能透過我們施加影響。”布柳赫爾反唇相譏道。托洛茨基的自信讓他感到十分的意外,他很想知道對方的依仗是什麼!

“軍隊卻是很重要,但是軍隊的重要性體現在戰鬥力上。無論未來我們投靠華夏亦或者跟隨德國。一支強大的俄軍都將是我們最為重要的砝碼。但是可惜的是,我們現在這支軍隊完全稱不上強大,甚至對方連當炮灰都覺得浪費糧食,看看我們現在吧,飛機都是同盟國淘汰下來的舊貨,連零件都補不齊。因為德國人已經不再生產這種飛機了!火炮和槍械都是一戰時留下的破爛貨,使用的彈藥甚至還有0年前的!這樣的軍隊能做什麼?”托洛茨基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後繼續說道:“當然,這不是你們的錯誤,在這種環境下,沒人能做好。”

“然後呢?繼續啊。你只說了一半,告訴我剩下的內容,你煞費苦心的激怒我,不會是想挨一頓揍吧。你有辦法改變這個現狀嗎?你有辦法恢復往昔俄國陸軍的輝煌與成就嗎?”此時的布柳赫爾卻平靜了下來,兩隻眼睛死死的盯著對方,等待著托洛茨基的下文。

“還記得鄧尼金和高爾察克將軍嗎?當初的沙皇近衛軍可是整個1戰中一等一的精銳部隊啊。難道你就沒有什麼想法嗎?”托洛茨基說道。

“別提鄧尼金了,他最終投降了華夏,然後留在華夏當寓公。他就是華夏的一杆槍,用來打德國人的槍。更可笑的是這杆槍最後還被他的主人親手打斷了!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陰謀。”布柳赫爾先是一愣,隨後憤憤的說道。

“呵呵,一樣是打德國人,為何其它部隊就是英雄而鄧尼金將軍的部隊就是別人的槍?就是因為他們接受了華夏的援助和訓練?好了,我們先不爭論這個問題。”看著臉色鐵青的布柳赫爾,托洛茨基立即擺手示意退讓。“我現在需要說明兩點,第一點,無論這場戰爭我們站在哪一邊,我們最終都將成為別人手中的槍,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利益選擇我們的立場。第二點,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一個類似鄧尼金將軍的機會,你接受嗎?”

“等等再回答,或者說回去想兩天,和你的同僚們一起討論一下也無妨。你只有一次機會。”看著欲言又止的布柳赫爾,托洛茨基說道。

華夏有句俗話叫不要把雞蛋都放一個籃子裡,托洛茨基作為一個想幹大事的人自然深知絕對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雖然托洛茨基很看好布柳赫爾,認為這哥們和他的戰友們能讓俄國的軍事力量重新走出低谷,他原本打算慢慢的說服對手,但是從現在看來,似乎時間不夠了。所以他需要來一個乾脆一些,成為戰友或者形同陌路。托洛茨基從布柳赫爾眼中看到了猶豫和彷徨。而後者則從前者眼中看到了期望。

“我們的時間不多了,也許距離雙方最終攤牌還有一段時間,但是華夏有一句話叫雪中送炭,在華夏比較困難的時候提供幫助才可以獲得最大的報償。眼下的伊朗就是一個機會。雙方動手都有所顧忌,戰爭規模不會很大,正是我們插手的好機會。我們只要把人員和軍官送到華夏,那麼剩下的一切事情都由他們來負責,我們不會是炮灰,至少不會是第一波炮灰。我知道你總能聯絡的那些戰爭結束後被強行退役的軍官和老兵。”托洛茨基繼續加了把火。

“回去跟你的主子要一個完整的計劃。另外開價的時候開高點,我們至少不能比當年的鄧尼金將軍更廉價。”半響之後,布柳赫爾猛的站起來,憤憤的說道!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vinyi、空晨、楓橋001、老學生、f6606的月票支援~~~~~。(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