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過時的問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個致遠幼,棉鐵合作的事還沒忙活完,就又派給我一個活,這是生怕我閒起來啊。”

張家宅子裡,從電報裡得知程諾請他出手的訊息,張謇忍不住捋了捋鬍子,嘴上雖然是抱怨,但滿臉的笑意早已出賣了他的真實想法。

陪座的黃炎培看透不說透,故意開玩笑道:“這樣啊,看來張老哥你確實比較忙,要不我去找那個姓盧的談談,興許能賣我三分薄面,事情過後剛好去北京一趟,找致遠喝上兩盅兒。”

張謇湊過來好奇道:“怎麼,你去北京做什麼?該不會也對實業感興趣吧。”

黃炎培笑著搖搖頭:“實業?當然是不可能了,我的理想在教育業方面,暫時是分不出精力去做別的咯,去北京也是作為江蘇教育會的代表,與北大、南京高師暨南學校組織中華新教育共進社,忙著職業教育的事。”

張謇恍然大悟:“怪不得怪不得,前陣子你還問留法勤工儉學會的事,應該就跟這件事有關吧?”

黃炎培稍稍停頓片刻,感慨道:“仔細回想這一兩年裡,致遠他們做的事,已經是我們這些老一輩人花了幾十年的功夫,也不一定能做出來的事,當真是英雄造時勢。”

張謇深表贊同:“確實,想想那個克虜伯鋼,又看看這個化工產品,尤其是這個無線電廣播,人家外國人都做不出來的東西,咱們竟然拿出來了,放在之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也就是致遠了。”

說到這裡,黃炎培突然收起笑容:“話說起來,那盧永祥畢竟是段琪瑞的人,咱們還是要慎重對待,盡量避免與其針鋒相對,如果你這邊真的不方便,我可以代勞,對那三個小家夥我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張謇嘆了口氣,說道:“如果無線電方面放置不管,假以時日,國內市場必定被外資佔據,長此以往損失金錢以億萬計,國際宣傳方面,定常受誣陷,影響我國外交甚巨,背後影響遠遠不是幾個娃娃這麼簡單。”

“國際無線電事業蓬勃發展,鄰國日本亦已開展國際無線電通訊業務,有鑑於此,為防制外患挽回主權及宣傳國聞之利器,興辦無線電不容緩圖,原本我們是束手無策,如今致遠已然先行一步,我等必須在後面支援。”黃炎培站起來認真道。

兩人對視一眼,皆在這方面達成了一致。

原本張謇就曾是北洋政府內部要員,是張國淦的前輩,擔任過農商部總長,在公家內部有一定的威望。

至於黃炎培,因為一直在教育界忙著職業教育的事,社會上同樣具備較高的聲望,也正是因為如此,幾年後也被聘為教育總長。

有這兩人出面,加上淞滬護軍使盧永祥在這些礦石收音機和無線電機裡也查不出什麼東西,又有社會輿論的壓力,趕緊借坡下驢,客套話都沒說上兩句,直接就把人給放出來了。

“什……什麼,這是程教授請兩位先生來救我們出去的嗎?真……真的是程教授嗎?”剛從看守室出來,張玉麟激動地拉著張謇的手,巨大的驚喜之餘,顯得有些語無倫次:“程……程教授這種大人物,居然還會關心我們。”

張謇將年輕人肩上土拍拍,故作生氣道:“名氣到這種程度的,除了那個叫程諾的程教授,難道還有第二個程教授嗎?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是致遠要營救你們的,但真正出手的是我和黃先生,是不是該謝謝我們啊!”

張玉麟頓時有些窘迫了,結結巴巴道:“不……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想到是程教授,就……就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我和其他兩個夥伴,也非常感謝兩位先生……”

黃炎培有些看不下去了,一邊檢視另外兩個年輕人的狀況,一邊寬慰道:“行了行了,小孩子也吃了不少的苦,還是趕緊出去吧,這屋裡潮得能滴水,回去可得好好洗洗,至於致遠嘛……以後你們會有機會見到的。”

張玉麟這邊本來還想說些什麼,那邊剛好來到門口,抬頭就頂著碩大的太陽,強烈的光線照射下,一股巨大的不適感籠罩在心頭。

“哎幼,這小家夥,剛從暗地方出來,勐地走到這光亮地方,差點把這茬事給忘了,任之(黃炎培)趕緊搭把手扶一下。”張謇見勢不妙,趕緊攙扶著。

“哎,這世道。”黃炎培嘆了口氣,趕緊上前扶著。

好在只是一些不適,短暫休息後,張玉麟就恢復了過來,再次感謝幾句後,終於是踏上了回家的路。

學生得到釋放的訊息很快傳出去了,關心這件事的多數人都為此長舒一口氣,為這個來之不易的勝利感到高興,紛紛在各大媒介進行發聲,來進行祝賀。

尤其是在有架設《國民》廣播收音機的中央公園,更是被前來慶祝的人群擠得水洩不通,天還沒亮就開始排隊,中間居然還吸引了黃牛的加入,靠幫人佔位賺錢。

即便如此,方面百米之內連一個下腳的位置都沒有,就算是天陰要下雨,當地也有人堅持把廣播聽完。

趕上天氣晴朗,訊號良好時,廣播的內容既清晰又洪亮,到來的聽眾皆興奮異常,聽到激動之處各種萬歲之聲紛至沓來。

從“國民萬歲”到“廣播萬歲”,最後彙集成“中國萬歲”,中間甚至還有部分“程教授萬歲”,場面極為火爆。

中間紙媒為了提高銷量,甚至專門開闢了一個欄目,名為《國民廣播節目預告》,專門用來告知次日《國民廣播》的節目,果不其然,銷售量乘著東風往上直躥了兩個檔次。

科學院內,程諾在聽下屬彙報廣播的事。

“目前的話,咱們的收音機已經佔據了四九城內各個人流聚集處,即便少部分位置偏僻一些,但因為咱們獨一份的廣播,使這些地區的人流量大增,傳播效果非同凡響。”姜蔣左將手中的報告掀開,念道。

“很好,不過咱們這礦石收音機終究是太過簡便,如果想提高咱們的傳播效果,還是需要專門的收音機,後面可能要辛苦特斯拉先生和咱們應用工程院的同志了。”程諾點點頭,將目光看向特斯拉。

現在使用的收音機為了提高收聽質量都在前端增加了放大電路,將天線接收的訊號放大後再進行選頻和濾波,而放大電路是依靠電源才能工作的。

礦石收音機中根本不存在放大電路,依靠天線將電磁波轉化成的電流,完全可以保證裝置執行。

就像從河流中取水,可以用抽水機,泵出的水流又快又勐,也可以用水車,雖然效率低了一點,但是仍然能達到取水的效果,而且不需要藉助外來能源。

儘管礦石收音機有種種好處,但正是這種簡便性,決定了它的上限並不算很高。

空中遊弋的電波能量畢竟是有限的,檢波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幾乎可以用微弱來形容,所以礦石收音機的音量不可能很洪亮。

說明白點,程諾在人流量密集處搭建的礦石收音機,也就是周圍一圈人能聽得清,外圍的要麼是湊熱鬧,要麼是靠口耳相傳,效果十分有限。

也就是程諾臨時拉上一群人,研發出使用阻抗較大的喇叭這才算罷,即便如此,也不能離開天線,否則迎面而來全是噪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雖然我對無線電深一步的知識並不算很瞭解,但火花發報機和礦石收音機的原理我還是大致瞭解的,尤其是火花發報機,先天不足就是無法將功率集中在一個頻率上發射,

每個火花的產生都會在非常寬的頻帶上向外輻射能量,對頻段的浪費嚴重,如果我們後續想在無線電方面上繼續研究,那麼其載波無法調節的問題也需要解決。”從下屬那裡瞭解到情況後,程諾說道。

姜蔣左猶豫片刻,試探性問道:“也就是說,我們後面的技術要完全放棄火花式發報機的研究嗎?”

“不是,火花式發報機仍需要研究,只不過雙方都需要調整軌道。”程諾搖搖頭,從椅子上起身來到後面的黑板旁,在上面塗塗畫畫:

“火花發報機包含一個高壓電源,不斷地為一個電容器充電,電容器兩端的電壓會迅速升高,直至到達火花間隙的擊穿電壓,上萬伏的高壓化為一個電流脈衝到達另一段電路……

其中帶來的大功率和超寬頻帶,也不都是缺點,如果換個角度思考問題,調整一下軌道就是其最大的亮眼之處。”

說罷,程諾將期待的目光放到下面,希望下面的眾人能給其一個滿意的答覆。

可惜這過於跳脫的思維,讓眾人難以跟上,當程諾看向他們時,要麼低下頭不敢對視,要麼搖搖頭,表示還在思考,就算是領頭的特斯拉,眉頭也是緊鎖。

暗嘆一口氣,程諾決定自己解開這個謎題:“如果把這個機器放到電子對抗方面,那麼就成了顯著優勢,多頻段干擾下,敵方能收到什麼訊息?”

想到手頭的火花式發報機和礦石收音機,程諾突然又覺得有些想笑,一個以“橫掃千軍”之勢發射出來,一個以“海納百川”之心接收回去,妥妥的臥龍鳳雛。

然而正因為這樣,兩者結合之下才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屢獲奇功,等到後面還可以將雙方的關係繼續緊密一些,順著製造出遙控玩具也不是不可能,不過這自然是後話了。

“這個思路好啊!”姜蔣左很快將思路捋清,激動道:“如此一來,等到戰場上我們把這種無線電幹擾器拉出來,讓敵人成為聾子瞎子,絕對能打他們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程諾緩口氣,端著熱茶說道:“思路就是這麼個思路,哪怕我們現在不做,但平常也要往這方面留意,能做出多大成果,就做多大,不過有一點你們要注意。”

姜蔣左詢問道:“什麼?”

程諾囑咐道:“那就是保密,這東西說白了就是信息戰,如果敵人提前有做好準備,那麼戰果就很難說了。”

旁邊的特斯拉聽完,認真地點點頭,轉而詢問道:“那我們下一步工作該做什麼?”

程諾想想了,認真道:“第一,將我們先前研究的三極體技術拿出來投入使用,未來無線電的技術就在這方面,在此基礎上研製出頻率更精確,體積更精巧的收音機和發報機,一旦成功立馬申請專利;

第二,裝置的研究、生產和組裝,一定在租界完成,同時將我們在外國設定的皮包公司拉進來加入其中,免得公家的一些蠢貨把主意打到我們的頭上來,上次是學生,下次可就不好說是誰了。

第三,儘快將廣播的裝置搭建起來,建立我們的廣播站,同時將原來一個小時的試播時間,調整為兩個小時,豐富我們的廣播內容,這方面可以請陶行知先生過來,看看他對掃盲工作有沒有指導意見……”

在軍閥時代,程諾想做的很多工作都受到掣肘,尤其是無線電方面,將關於無線電的一切用品限於軍用,而各國對於所用材料機件均視同禁品,被迫無奈之下,多數人不得已鋌而走險,從事各種走私。

現如今大家夥的發展差距不算大,加上國外對於這個認識不夠深,國內更是遠遠如此,尚且有一定的空間進行騰挪,所以這也是程諾此時選擇大舉進入無線電的原因。

錯過這個村,可就真沒這個店了。

果不其然,這些努力真的奏效了。

載濤一行人帶著千瓦發報機到了歐洲後,將當地的新聞和學生的情況透過無線電及時傳輸了過來,每日由巴黎發電傳至上海,發電時間在歐洲為夜間十時,而在上海則為清晨六時,兩地人民幾乎同步接收訊息。

一戰後本來就比較關心談判的內容,這次有了無線電很快就得知了當地的新聞,一瞬間國民對於無線電的重視再上一個臺階,打招呼的形式都悄然發生了變化。

原來是:“您吃了嗎?”

現在是:“您聽廣播了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