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強國計劃【諸君,勿忘國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燮和擔憂這樣的方法用藥過猛激起民變,試探性地說道:“校長,這會不會矯枉過正了?”

“矯枉過正?你怕是忘了你身上的炎黃血脈了?”韋珣冷哼一聲,罕見的訓斥了李燮和,然後冷冷的說道:“如今我入主天下不過易如反掌,值此革舊鼎新之際,若不徹底剷除清廷根植於我華夏同胞心中的奴性,根除清廷統治之痕跡,他曰入主中樞,你以為那些八旗老爺會就這樣甘心?日後若有無知民眾被言語金錢煽動?到時候是殺是流是徒?”(流-流放;徒,強制勞役)

雖然平時一直想要保持自己謙和平近,平時的一些政務軍事也很願意和屬下交流聽取意見,但是一些干係重大的事情上,都是他一言九鼎不容辯駁的。

沒有跟侍從們解釋,韋珣揮揮手讓他們去執行了。

海戰大勝,陸戰也是佔了一手先機,前線將士正在奮戰,自己在這人間天堂偷閒享樂是不可能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是自己給自己放假,日常的政務也有侍從室的職員分門別類,每天各種政務軍務檔案還是要自己親自過目的。

民政事務以後韋珣可能只是提提要求和目標,但是在這百廢俱興的時期,復興黨政務處理手段還顯得稚嫩。

韋珣雖然不是***,可後世資訊爆炸下耳聞目染以及各種事務如何處理的都算得上老手了,為此他還編寫了一本小冊子讓復興黨下發給各級官員作為指導性的行政綱領和各種緊急事件的處理方案。

目前復興黨主要是處理地方民政,比如消減各種遺留的苛捐雜稅、穩定地方、穩定市場秩序和經濟秩序、鼓勵農業。

統治者的更易帶來的必然是短期內的動盪和民眾對新政權的不信任,所以韋珣不打算在剛剛統治就進行各種改革措施。

想要政令得到良好的執行,必定要建立政府的權威,然後培養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援度,這個時間可能會長達半年以上。只有地方政F建立了足夠的權威,韋珣腦中的教育計劃、工業計劃、交通計劃才能暢通無阻的進行。

最受韋珣看重的是教育,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韋珣計劃趁著四年時間在南方各個府/道、縣都建立一所師範學校,這將為之後的義務教育打造師資力量,否則任何教育計劃都是空談。

教育方面韋珣打算施行義務教育,最少也要將義務教育普及到華夏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鄉鎮地方。以6-12歲為小學,12-15為初中;參照後世的教學模式。在小學階段只教授語文、數學,在初中階段教授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基礎軍事、自然科學七門課程。

尤其是後世不受重視的體育課程,為了應對十幾年之後慘烈的一戰和三十多年後更慘烈的二戰,韋珣不得不將這個後世可有可無的課程改成與語文數學同等比重的基礎軍事教育。基礎軍事教育內容包括了戰術訓練、國防知識、槍炮知識、體能訓練、基礎軍事理論。

不是韋珣不在乎孩子們的美好同年,而是這個年代不允許。比起像另一個時空為了抗戰讓十一二歲的孩子懵懵懂懂的上戰場送命,韋珣更願意將孩子們從小培養成為一個準軍人,哪怕未來自己和自己的政權因為不可避免的意外分崩離析,那麼這些知識也足以讓這個國家有底蘊反抗侵略者。

這些經過基礎教育的少年將是華夏重新崛起的種子,在軍事上感興趣或者有天賦的少年將成為未來國家國防力量的的軍官。

其他的武術、美術、音樂這樣陶冶情操的課程,都歸納到每週一節的興趣愛好課由學生自己選擇和自己學習,不以班級教授,而是分別開設大課堂,讓一群興趣相同的少年交流和學習。畢竟藝術這種東西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看愛好和天分。

因為清查懲處腐朽的舊式官吏和滿漢八旗子弟,如今復興黨手中掌握著大量的金錢。教育對於國家實力的重要性可是一清二楚,教育的再龐大,只要能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不管怎麼樣都是值得的。

至於高中、大學,除了以個人名義和家族名義針對優秀學生進行助學貸款和獎學金,資質一般的看學生的家境了。畢竟小學和初中的義務教育足夠滿足日常生活和勝任普通工作。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以現在復興政權統治的半壁江山來算,人口大概在兩億六千萬,畢竟這些省份都是人口大省,只適齡的義務教育兒童就有4千多萬。

以韋珣制定的標準,提供早餐、午餐兩頓,不收任何費用。每個學生每年將花費1.7兩銀子,全國的適齡學生義務教育花費就是1.2億兩。學校維護、教師工資這些加起來少說也要八千萬兩。

還有已經在進行的師範學校,因為人手的不足,只能先期選拔一批知識青年,然後建立各省的省師範,之後這些學生將分散在各府縣成為師範學校的教師以培養當地的師資力量。這一計劃雖然現在每年花費不過二百多萬兩,但是隨著師資力量的增加還會增加投入。

每年將近2億兩的教育經費真的對於照比清廷每年1.3億的稅收怎麼想都不夠,其他如工業計劃、交通計劃、國防計劃也都是大窟窿。

為了應對這一情況,韋珣蒐羅了腦海中為數不多的貨幣知識,然後高價找了幾個能力不錯的德國經濟學家和銀行家,耗時兩個月在韋珣的草案上制定了新的貨幣體系。

第一步是利用手中的價值4.3億銀兩的白銀和黃金建立華夏銀行作為貨幣發行銀行,然後將華夏銀行開到各縣(沒有足夠的合適人才)。

新的華夏貨幣10元=1英鎊=25法郎=5美元=2德國金馬克=20德國馬克=9盧布=10日元=14西班牙比索。(小說內容,取材自百度文庫—晚清匯率。四捨五入取整數,後續如因世界局勢變化可能會貶值但書中會說明當時的匯率)

【作者題外話】:我是憤青我驕傲怎麼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