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削弱宗族,強制遷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自文字發明以來,華夏的文化傳承從甲骨文到之後的竹簡、皮革、絲帛再到紙張,都是祖先一點點的積累和創新之後留下的最為寶貴的財富。

那些不知道堂號何在的家庭大多是沒有什麼經書典籍傳承下來的,沒有知識的積累,終究只能算作是豪強。

如果放在東漢末年,韋珣的身份可以算作是寒門子弟,如果是在唐宋之時,又可以算作是名門望族。

因為像韋珣所在的這樣傳承明確且有諸多經書典籍的家族,不論時局如何變幻,不論哪家哪姓坐了江山,只要經書典籍保留下來,那麼幸苦數代人,輕易可以考取功名躋身士族,之後若是家族出了人才,那麼成為高門大姓也不是妄想。

蓋因漢朝時代韋氏祖先韋賢為鄒魯大儒。常以“明經”對策漢帝,得到賞識,一家父子二丞相。其諺曰“遺子黃金満籝,不如教子一經。”

於是韋氏後裔所建祠堂,都是一經堂。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位置決定思想,本就是得益於宗族制度才能起家的韋珣理所當然的不排斥華夏目前城鎮鄉村中的宗族制度。

當然,他也不會放任宗族中的私刑出現,也不會准許宗族反抗政策,諸多的弊端也會一一疏導。

因為華夏目前的領土實在太大了,人口第一、領土面積第一的華夏在腹心地帶還好,在南洋、中南亞、內外西北、內外東北、北方、烏拉爾等地都是新得領土,雖然透過各種手段肅清當地人,但如何守住這些地方需要的正是這些團結的宗族。

比起東一家西一戶的遷徙人口,直接下令各地一些上了規模的宗族遷徙一房或者多房人口到某個地方,很容易就可以鞏固華夏在當地的統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這會讓宗族旁支在遷入某地之後坐大,更會因為宗族的財力物力以及底蘊強於普通貧民而最後壟斷當地部分行業,但好處也極為明顯。

宗族制度在這個時代的無法徹底摧毀的,只能善加引導分大家族為小家族。真要是強行打破宗族制度讓各姓混居一地,固然可以削弱宗族,最後也會因為各家之間的矛盾影響了關係。

而且韋珣認為宗族的存在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華夏民間的風氣。

因為各個宗族都有家風一說,家風的形成基於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不論家風是何總歸是無法脫離這八個字的。

不過宗族哪怕是維繫也是以韋珣想要的方式維繫,強制遷徙各地的人口較多的宗族,分化其實力就是韋珣想出的辦法。

一旦這個強制遷徙達成,那麼無疑是隱秘直接的削弱了各地宗族的勢力和影響力,同時還能為目前越來越難做的移民工作提供助力,鞏固華夏在新領土上的統治。

華夏自炎黃部落以來就是這樣一點點的開拓和定居,將九州之地納為國家領土。

而現在韋珣要做的就是學習前人的經驗,將新領土經營為永久核心領土。

用某款韋珣未穿越前玩的遊戲中的名詞,那就是製造領土核心,從名義上的領土變成華夏民族棲息的家園。

······

黔省韋氏祖地,二十多個各房當家的老爺子坐在祠堂,幾個年輕的小輩正在端茶水果盤。

“現在皇上下令要遷徙一些人口到新得的領土之上,比之昔日湖廣各省填四川還要大的規模,今天叫各房當家人過來,就是問問大家的意思。”

“聖旨要求上追五代,三房徙一,四房以上的遷徙一半。”

“我們和皇上同出一祖,親自和我通了電報,要求我們作為陛下同宗做個表率。”

說話的老爺子白髮蒼蒼,但語氣卻是中氣十足。

“他們興龍府的子嗣坐了皇帝,我們啥好處都沒撈到,若換以往的朝代,最少也要大肆分封宗親。”

一個老爺子直接出言訴苦,但很快就有人譏諷道:“沒撈到好處?你們哪一房沒有開上工廠?哪一家沒有興殖產業?”

“你這樣說,那就是你們那房願意奉旨遷徙?”

“我可沒說要遷徙。”

眼見兩人有吵架的趨勢,白髮老爺子一拍桌子喝道:“吵什麼吵,一大把年紀了還吵嘴。”

他是皇室指定的南川韋氏宗正,有權管理整個宗親,所以他的呵斥還是有些作用的。

“躲是躲不掉的,省長郡長都親自找到我,讓我早點做決斷。”

“要是不配合皇上那邊,最後肯定是要被遷徙到窮山惡水的地方,要是我們積極配合,憑著情分肯定是可以遷徙到富庶平原上的。”

聽到他的話,二十多個老頭都開始沉思起來。

皇命難違,現在做皇帝的算是自家人,那皇命更是不可違抗的。

“要我說,回去之後直接抓鬮,算算家中符合條件的有幾房,族中再出錢買下他們的家業,這樣他們到了那邊也好安頓下來。”

聽到有人如此建議,白髮老頭點頭說道:“我們南川韋氏要遷徙的地方有緬甸和馬六甲,想要做商業、工業的可以遷往馬六甲,想要繼續耕讀傳家的就到緬甸去吧。”

“省長那邊送過來一些照片,緬甸南北各有大平原一個,他給我們選的地方是仰光,聽說那邊的省長和他曾是同學。”

“遷徙到仰光那邊,那要是英國人打來,到時候族人的家業····”

“瞎擔心什麼,我們現在可是皇親國戚,雖然身份不如興龍那邊的尊貴,但西南戰區的蔡鍔司令好歹也是半個老鄉,波斯灣那邊的何應欽更是皇上一手提拔的鄉黨,一旦遇到戰事,他們肯定要全力支援的。”

老頭子說完這句話之後又語重心長的說道:“仰光臨海,平原富庶,都是當地人耕種過的熟地,房子牛馬也都有那邊的地方提供。”

“皇上的意思也是讓我們遷徙到那邊,既是穩固邊疆,也是希望我們搬出這黔省的山溝溝。為此皇上還私下撥了二百萬元算是支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