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佈列斯特戰役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德軍和俄軍在幾天的炮戰和試探之中,迅速瞭解到了對方的底細。

面對之前就擊敗了陸軍強國法蘭西的德國陸軍,沙俄一開始就是以全部的實力來迎擊。

近一千三門火炮被運輸到了立陶宛防線,其中在布列斯特就有六百門。

可以說眼下的布列斯特集中了全沙俄四成的火炮,甚至雙方為了對敵人造成更有效的殺傷,還調集了重炮。

俄軍在面對炮火洗禮的時候,早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可面對榴彈炮和重炮,他們的單兵防炮坑洞根本無法抵擋。

當一輛輛造型方方正正的裝甲戰車抵達科威爾,德奧對布列斯特的戰役正式開始。

之前保加利亞用近百輛坦克就一路從羅馬尼亞西部達到布加勒斯特。

這個戰果很快讓德國高層重視,並且立即加大研發資金。

僅僅三個月,陸地巡洋艦II型的裝甲戰車就已經投入生產。

科威爾此時集結了德軍六成的裝甲戰車,這些裝備了56毫米口徑火炮且配備三挺機槍的裝甲戰車是德軍取得布列斯特戰役的信心所在。

三百輛坦克組建的三個裝甲師浩浩蕩蕩的從科威爾方向發起進攻,俄軍哪怕是軍中已經準備了集束手雷,也完全沒有辦法對這樣龐大的鋼鐵洪流造成太多干擾。

一個又一個沿河的防線被側翼殺入的裝甲戰車部隊瓦解防線,緊隨其後的德國南線集團軍宛如閒庭信步般抓捕俘虜和收拾殘局。

鋼鐵洪流取得了德軍預期之外的效果,德奧負責中線戰場的指揮官都極為雀躍和興奮。

在沒有反坦克武器且德軍裝甲部隊都是可以防禦重機槍子彈的時候,除非是集束手雷或者炸藥包,否則很難給予它們殺傷。

一開始德奧就是希望在布列斯特引誘俄軍集結大量的兵力,然後一舉將這些部隊重創。

顯然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從科威爾到布雷斯特,七十五萬俄軍在正式反攻的第一天就崩潰了十幾萬人,沿河的防線更是被德軍從南到北緩步推進。

在莫斯科反向,正在整編的第三批俄軍士兵不過是停止訓練數年成為農夫工人的中年人,布列斯特緊張的戰鬥讓沙俄不得不將這些炮灰編為一個個營團師,然後登上前往布列斯特的火車。

反倒是這個時候的德奧聯軍不再尋求快速的解決戰鬥。

在布列斯特防禦中心的南部五公里左右,德軍停止了攻勢。

這讓俄軍負責指揮布列斯特防線的司令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德奧正在等待物資補給,實際上卻是希望俄軍將更多的部隊投入到布列斯特戰場。

在幾天激烈的戰鬥之後,將近一週的平靜隨著俄軍從立陶宛北部和芬蘭撤離的部隊,將近四十萬的增援抵達,戰端再起。

一艘艘之前毫無跡象的飛艇在黎明出發,幾天短暫的寧靜讓俄軍毫無防備,一下子吃了大虧。

無數被轟炸的士兵衝出帳篷和塹壕,一挺挺防空機槍機炮向空中傾瀉著子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二百四十艘飛艇在俄軍防空武器反擊之後迅速被打落了六十多艘。

但短短半小時的轟炸,已經讓俄軍防線陷入混亂,軍官、士兵因為編制混亂之後短期內無法組織反擊。

德奧的目的是給與布列斯特防線的俄軍製造混亂,進攻的主力終究還是放在了裝甲部隊和步兵身上。

履帶蠻橫的越過一個又一個的戰壕,在前幾天的休息中,初步被摸索出來的步坦協同讓俄軍毫無還手之力。

從布列斯特南部開始,沙俄的防線彷彿豆腐一般,被德奧軍隊一一擊碎。

一個個完整編織的師級部隊潰散,俄軍在布列斯特集結近九十萬人就這樣被擊潰了。

德奧自身傷亡不到十二萬,二十天時間就將俄軍九十萬人俘虜近二十萬,造成傷亡十八萬以上。

德國無愧天下第一陸軍的名頭,坦克也在這一次戰役中大放異彩。

原本苦於沒有突破德國防線的英法也迅速找到了對付塹壕的新辦法。

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研發在各國迅速成為最為緊要的事情。甚至連即將開始的梅茨戰役也被英法放在一邊。

瘋狂的生產坦克,瘋狂的研發坦克,所有的列強都想要快速組建一支強大的坦克部隊。

熟知歷史的韋珣知道,自己這支蝴蝶再次改變了歷史的軌跡,坦克提前在戰場上大放異彩,接下來的戰爭可能會更加艱難。

反坦克炮、20毫米口徑穿甲彈,反坦克地雷這些東西華夏都有,而且已經有不小的生產規模。

坦克的提前面試,讓韋珣決定提前將這些東西拿出來賣了。

不論是同盟國還是協約國,都是他的顧客,都是貿易物件。

這些東西韋珣知道很快就會因為坦克的出現而面試,也知道這些東西也就是面對少部分的坦克部隊有點作用,面對華夏的裝甲洪流,造成的損失無傷大雅。

戰爭是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最快方式,英法不到十天時間就從羅馬尼亞人手中獲得了坦克的雛形,之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設計出了一號坦克。

而英法德奧等國,在見到坦克的強悍戰鬥力的時候,也催促後方儘快尋找對付坦克的手段。

為了避免同盟國被協約國利用工業和資源碾壓,韋珣大方的將反坦克的各種武器交給了同盟國陣營。

這個不大不小的人情為華夏換取的是德軍坦克的設計圖。

雖然這個設計圖還比不上華夏的二代坦克,但華夏的態度卻得到了同盟國的肯定。

坦克雖然讓西線再一次因為新的戰爭武器出現而推遲,可所有人都知道,阿爾薩斯-洛林將會出現一場更大規模的會戰。

因為布列斯特被同盟國佔領之後,明斯克、拉脫維亞、戈梅利都處於德奧軍隊的兵鋒之下。

原本穩住了南線戰場的沙俄再次面臨危機。

好在華夏在亞爾斯克再次和沙俄達成貿易合作,在國家危亡的緊要關頭,華夏高價的槍械彈藥和反坦克武器是沙俄補充軍事實力的重要保證。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你的支援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