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密謀菲律賓-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兩大陣營成員國相互宣戰,就連遠在亞洲的日本也對同盟國宣戰,甚至已經開始動員陸軍。

然而兩大陣營宣戰之後緊張的動員開始,最先出兵的不是他們,而是白頭鷹。

這並不是意外,更不是白頭鷹要加入協約國,而是為了華夏毗鄰的菲律賓群島殖民地。

英法俄作為協約國主要成員國,開始對同盟國的戰爭之後,在遠東的勢力必然削弱,白頭鷹最為擔心的是和華夏走向戰爭。

華夏此時沒有一個列強級的國家牽制陸軍或者海軍,而白頭鷹最擔心的就是華夏家門口的菲律賓殖民地被華夏登陸。

巴拿馬運河雖然已經開通,原時空的巴拿馬還需要1914年8月15日才能通航,可如今卻提前了整整一年。

其中原因主要是同盟國在南美洲擴大影響力,白頭鷹不像原時空那般在太平洋上沒有勢均力敵的對手,因為在一戰開始前日本的工業還未建設完畢。

可華夏崛起之後,巴拿馬運河可以讓白頭鷹的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更快的速度進行聯合作戰,無疑讓白頭鷹加強了對菲律賓的掌控。

如今華夏在東亞無人能制,無疑是擴張甚至和白頭鷹爭奪菲律賓殖民地的最佳時機。

白頭鷹宣佈在菲律賓原有三萬人駐軍及五萬外籍原住民偽軍的基礎上,加派陸軍七萬,又組建了五萬外籍原住民偽軍。

加強菲律賓的防禦,不僅是來自陸軍,還有海軍。

此時白頭鷹太平洋艦隊已有四艘無畏艦和五艘戰列艦,算上大西洋艦隊的八艘無畏艦和十七艘戰列艦,和華夏的海軍力量勢均力敵。

但白頭鷹此時陸續開建的四艘超級無畏艦已經搭設龍骨,最快的一艘有望在11個月後舾裝服役。

到時候華夏和白頭鷹的戰艦差距不再是無畏艦和戰列艦這樣的主力艦對抗,噸位更大的超級無畏艦憑藉強悍的防禦和火力,對華夏的無畏艦就像戰列艦對重型巡洋艦一樣。

“白頭鷹增兵菲律賓,不過是虛張聲勢,想要和咱們展示力量進而警告我們不要對菲律賓產生想法。”

坐在內閣會議室主坐的韋珣一邊吃著膳食,一邊和內閣各部大臣說著他的意見。

“現在是我華夏進軍菲律賓的大好時機,在整個西太平洋和東亞,沒有任何國家可以阻擋我們的步伐!”

“而菲律賓宛如我華夏家門口的絆腳石,是親協約國的白頭鷹牽制華夏國防力量的前哨戰。”

“朕之意,仿照之前南洋案例,提前對美宣戰奪取該地。”

韋珣的話讓眾人開始低聲的交流,雖然已經在會議之前就收到了檔案,從國防層面、經濟層面、領土層面都一一闡述了佔領菲律賓的重要性。

可白頭鷹工業實力和德國相差不大,又沒有什麼資源短板。

硝石、橡膠、鋼鐵、石油、鋁、錳、鉻等軍工原料都可以在南美、菲律賓、北美獲得。

讓內閣慶幸的是華夏的陸軍實力是白頭鷹區區二十八萬陸軍的十倍,預備役更是比白頭鷹多了三倍。

對華夏最為有利的是菲律賓在華夏的家門口,不論是從南洋諸省調集兵力還是從南方沿海調集兵力,華夏都可以形成夾擊之態勢。

白頭鷹自南北戰爭之後就重海輕陸,在陸軍層面上華夏和白頭鷹差距巨大,在海軍層面華夏在獲得德國四艘最新銳的戰列艦加入之後,更是不相上下。

補給方面更是華夏佔據天時地利。

可攻佔菲律賓容易,讓白頭鷹妥協是極難的事情。

如果不能登陸白頭鷹本土,白頭鷹可以在失去菲律賓之後轉移進攻目標,對華夏的南洋七省發起攻擊。

在任何形式的戰爭中,如果敵人不能威脅己方本土,除非是得不償失且傷亡巨大,國內厭戰情緒高漲才會妥協。

華夏在目前沒有這個實力的。

華夏的海軍擁有十三艘無畏艦和五艘戰列艦,實際戰鬥力因為地利優勢差距並不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華夏建造一艘三萬五千噸的無畏艦還有點艱難,最少需要三年時間,白頭鷹建造一艘無畏艦卻只需要二十個月。

這就意味著工業擁有完備體系,科研技術、生產技術、工業資源也沒有明顯短板的白頭鷹可以失敗一次、兩次甚至三次。

他們或許在一兩年內沒有力量反擊華夏,可只要對海軍進行擴建撥款,白頭鷹依舊可以在重新建造主力艦打造新的艦隊和華夏進行決戰。

華夏可以贏數次,但只要一次海軍戰敗,華夏和白頭鷹的差距意味著華夏重新組建主力艦隊花費的時間更多。

在陸軍層面,韋珣最想做的是肢解白頭鷹。不論是將其聯邦拆分為多個國家,支援各個移民人數較多的民族建國,還是讓其形成南北戰爭時期的格局,都是對未來華夏成為世界霸主最佳的手段。

可登陸白頭鷹真的太難了,海軍哪怕是持續獲得勝利,在開戰前的兩三年內獲得勝利,運輸大量的兵源前往北美。

可之後呢?主力艦可以下餃子一樣建造的白頭鷹可以在短短數個月之內組建數十艘輕型巡洋艦和驅逐艦,然後對華夏從本土到北美的海上補給陸續進行襲擾。

運輸到北美的兵力少了白頭鷹可以以本土作戰可以快速補給兵源物資的有利條件,加上衛國戰爭對士兵士氣的加成,陷入鏖戰狀態後很容易吃大虧。

運輸的兵力多了之後,固然可以在北美取得陸軍優勢。

但請不要忘記,現在的白頭鷹雖然已經進行西部大開發,建立鐵路幹線,但在西部卻沒有幾個工業。

尤其是軍工企業,最多也就是軍火資本家的幾個小分廠。

無法在白頭鷹西部獲得補給,漫長的陸地面積和複雜的情況,必然會威脅華夏的補給路線,就算華夏派遣大量的軍隊維護補給線,也能以民兵部隊小規模襲擾疲憊牽制華夏。

從加利福利亞、俄勒岡、華盛頓到五大湖的密歇根、威斯康星、俄亥俄、紐約這個漫長的距離。

想象一下都不是大規模陸軍在敵人具備完整且先進的工業的情況下可以完成戰爭目標的。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你的支援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