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大國國防-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廣袤的領土面積意味著接壤國家極多,各個方向的國防壓力會倍增。

如今的華夏在外西北和北方需要防備沙俄,這是目前華夏主要的國防重心之一,雖然在這邊目前華夏是掌握主動的一方。

其次的國防重心是防備日本以及來自太平洋上的威脅,為此在東北方向,華夏佈置了防禦京津唐和東北地區的黃海戰區,這是東北方向的主要防禦網,次要防禦網是和保衛吉陽省(海參崴)、東寧省、庫頁省的外東北戰區。

然而日本對於華夏的威脅不只是東北方向,哪怕是目前日本侵略和擴張的爪子已經被打折了,只是殘存了朝鮮半島上的彈丸之地。

可日本對於大陸領土的覬覦不是一天兩天,從日本戰國時代到如今的一戰前夕,日本都企圖沿著朝鮮半島進一步佔據東北,隨後華北、華中、華東、華南。

如今鯨吞華夏的美夢已經破碎,面對華夏不論是海軍、陸軍、經濟、工業、人口、資源的全面領先,日本依賴協約國和白頭鷹的支援,絕對不會放棄他們貪婪的企圖。

位於華東的江浙、華北的魯省以及閩省、臺省、琉球,日本都可以從九州方向進行登陸作戰。

尤其是在華夏的海軍力量在未來會集中起來控制印度洋海域的時候。

日本現在的經濟和工業、工業原料都極度依賴協約國陣營和白頭鷹。

哪怕是日本明知道登陸華夏的核心省份絕對是有去無回的事實,也會迫於戰局和英美的影響,對華夏發起登陸。

在協約國陣營處於戰略弱勢的時候,日本如果不想出現經濟危機,不想被協約國放棄之後被華夏摁在地上摩擦,也會在明知道登陸之後會被華夏本土防禦部隊圍攻甚至殲滅,為了獲得協約國的支援,依舊會為了牽制華夏發起進攻。

如果戰局對協約國有利的時候,和華夏充滿了新仇舊恨的日本更是會為了復仇和抓住重創華夏的絕佳機會,瘋狂的擴軍主動出擊。

東北方向的兩大戰區可以極好的防禦日本的威脅,補給、兵源也可以就地徵募,除非在戰略上出現重大失誤,日本人絕對沒有機會在東北方向搞初什麼大事件。

所以華夏的國防部和總參謀部都一致認為,只要在東北方向的兩大戰區保持足夠的兵力,日本人的襲擊目標會在閩臺琉和江浙魯。

尤其是琉球和江浙,更是日本進攻的主要目標。

後世困擾華夏海權發展的第一島鏈中,就有著琉球這個至關重要的彈丸之地。

現在的華夏不用被所謂的島鏈封鎖干擾海權發展,反倒是日本進攻大陸的途徑從外東北方向到南洋,都被華夏的島嶼和省份阻擋。

庫頁島、朝鮮半島、濟州島、琉球群島、臺島、南洋諸省,一個個後世對華夏進行封鎖的島鏈被一一控制。

可琉球這個彈丸之地註定了駐軍規模,孤懸海外更是意味著一旦華夏海軍不再對日本海軍形成壓制,日本對琉球發起進攻是必然的結果。

只要日本佔據了琉球,那麼華夏向太平洋擴張的路線只能在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更是宛如一柄尖刀威脅著華夏華東和東南沿海。

除了西北、北方、東北、東海四個區域之外,華夏還有兩個個重點防禦的戰區。

南洋七省不僅擁有豐富的橡膠、糧食、礦產等資源,還是華夏西進印度洋和向南太平洋擴張、進攻澳洲的戰略基地。

並且南洋的群島地形環境,很容易進去被動的各自為戰狀態。

除了南洋七省之外,西南方向反而是華夏佔據主動和除地形之外的各方面優勢。

英法的本土遠在萬里之遙的歐洲,即便目前和華夏不對付,陸續增兵和組建殖民地外籍偽軍,也沒有佔據兵力上的優勢。

而英法的殖民霸權主要目的是掠奪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必然不會考慮建設和發展。

也就是印度殖民地目前迫於華夏從藏南、西南給予的壓力,英國才在印度建設工業,而且還是以槍支彈藥的生產為主,其他民用工業反而是資本家為了利益建設的海外工廠。

當然,英法也不是傻子,在華夏組建名字叫波斯灣艦隊實際上是印度洋艦隊的海軍分艦隊之前,英法也在殖民地的核心控制區仰光、曼德勒、馬六甲、胡志明四個地區建設了小規模的彈藥生產工廠來組建殖民地的補給工業。

在西北、北方、西南、藏南、南洋五個軍區,華夏戰局了戰略主動,英法和沙俄都處於防禦一方,尤其是一戰即將爆發和爆發之後,哪怕華夏不發起進攻,只要在邊境上搞搞演習或者進行增兵,都能讓他們草木皆兵。

在華夏版圖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華夏的國防部以徐樹錚為首,苦心孤詣的為華夏的國防進行謀劃,憑藉優異的戰略方案,從總參謀部手中奪回了這個本該屬於他們部門的權力。

很多人都絕對華夏的版圖擴張必然會讓華夏的國防壓力劇增,在韋珣看來卻是比之前好了不少。

首先是廣袤的國土讓華夏的大陸核心地帶有著一個又一個屏障,哪怕是位於華東的江浙一帶,也能憑藉腹心地帶的優勢抵禦敵人。

在原本華夏推翻滿清,成為華夏新的政權之後,華夏需要面對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土的威脅,需要佈防的不僅是東北地區和外東北、庫頁島,還有魯省、京津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朝鮮半島大半落入華夏手中的情況下,卻讓華夏京畿、直隸的安全不用再進行重兵防禦。

並且防禦的區域、壓力也少了許多。

朝鮮半島狹長和複雜的地理環境讓華夏當初進攻的時候頻頻受挫,如今卻是華夏以較低成本防禦日本的有利條件。

閩臺琉軍區擁兵四個軍共計15萬人,華東軍區的江浙徽擁兵四個軍共計15萬人,黃海軍區的魯省、玄菟省、樂浪省擁兵七個軍共計26萬人,外東北的吉陽、東寧、庫頁擁兵三個軍共計11.2萬人。

共計六十七萬餘人的防禦網是華夏防備日本的基礎防禦兵力,如果有需要,華夏可以在三個月之內將這些兵力翻上一倍,在八個月內達到原有基礎的三倍。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你的支援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