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沙俄增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481章沙俄增兵

關於巴爾幹兩大帝國和兩個小國,很多人都有著

在近代,奧斯曼帝國嚴重衰落,飽受西方列強的欺負,被人們譏諷為"亞病夫”。

因為奧斯曼是綠教世界的主導國家,韋珣更喜歡按照信仰、文化將其稱為中亞病夫。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奧斯曼就是個不入流的二流國家,根本無法與同時期的滿清相比。

實際上,看看奧斯曼帝國在一戰中的表現,才知道奧斯曼不比滿清差,甚至強上不少,和北洋差不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為和歐洲基督世界距離很近,奧斯曼屢屢遭到了西方列強的侵略,割讓了近半的土地,非洲的領土更是丟了大半,可以說被西方列強欺負慘了。

很多人因此認為,騏非常腐朽,是個非常落後的國家。

但實際上,奧斯曼的落後是要看和誰比。

奧斯曼帝國已經非常現代化,尤其是軍事裝備已經向西方看齊,這也是奧斯曼帝國能和強大的沙俄屢屢單挑的主要原因。

在戰前,奧斯曼帝國擁有150萬軍隊,其中僅野戰部隊就有85萬,配備了火炮和輕重機槍等各種先進武器裝備。

同時,土其還擁有一支實力不錯的海軍,有鐵甲艦和潛艇等各類艦隻。

此時的奧斯曼因為上任蘇丹被推翻,新繼任的勉強穩定了局勢,加上沙俄這個宿敵在華夏北方被揍得不清,協約國又想要拉攏奧斯曼沒有過度的欺負他。

可以說日子相比另一個時空的一戰之前,那簡直是好了太多。

在土耳其的軍隊進入南多布羅加隨後北上斯洛博齊亞之後,很快就投入了戰鬥。

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兵力有限,羅馬尼亞佔據著城區,有一定的防守優勢,保加利亞則在城外構築了塹壕,也沒有付出巨大犧牲佔領這個布加勒斯特東線屏障的想法。

實在是保加利亞人口本來就少,付出巨大犧牲之後,又如何有足夠的兵力面對即將到來的沙俄呢。

在加入同盟國後,保加利亞和奧斯曼的關係就顯著提升,甚至兩國不計過往的仇怨,計劃著依靠對方保證自己在巴爾幹半島的利益。

畢竟奧斯曼在馬其頓、色雷斯等地還有不少未被佔領的領土,這些領土還和保加利亞接壤。

率先抵達的是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在進入戰線之後就迅速組織起了還算兇猛的進攻,短短三天在自身傷亡六千人的情況下,依舊給羅馬尼亞帶來了兩千人的殺傷。

不過這個時候奧斯曼的軍官也明白保加利亞為什麼不發起進攻了。

原本奧斯曼軍隊是氣勢洶洶打算驗證一下自己厲兵秣馬訓練的精銳在戰鬥中的表現,趁著沙俄被華夏狠狠收拾了一頓沒有恢復元氣,打出一點亮眼的戰績,讓人不再敢隨便欺負自己。

可真正到了戰場交戰之後,不論是羅馬尼亞還是保加利亞的士兵,表現都不比奧斯曼的差,甚至在作戰意志和積極性上更甚一籌。

在確定哪怕繼續增派兵力進攻斯洛博齊亞也會付出巨大的傷亡之後,奧斯曼和保加利亞繼續加固著包圍斯洛博齊亞南面和背面的防線。

奧斯曼固然想在這次戰爭中表現突出讓人刮目相看,可戰局不允許。

好在奧斯曼的任務是保證保加利亞的利益,最差的情況是退守保加利亞。

短暫平靜了幾天的斯洛博齊亞在沙俄軍隊到來之後,更加激烈的攻防戰開始。

保加利亞在佔領克勒拉希之後,又攻佔了魯塞對面的朱爾朱和奧爾泰尼察。

兩路大軍,共計十六萬人逼近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在接下來首要的目的已經不是收復失地,而是打一場首都保衛戰。

在沙俄大軍被擋在斯洛博齊亞之後,布加勒斯特擁有的兵力有限,僅有九萬多人,匈牙利也蠢蠢欲動。

不斷抽調特蘭西瓦尼亞方向的部隊之後,羅馬尼亞總算有點底氣保衛首都。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場戰爭主角雖然是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但實際上決定勝負的是沙俄和奧斯曼。

沙俄八萬人在進入斯洛博齊亞北部之後沒有入城休整,而是氣洶洶的對奧斯曼的部隊發起炮擊和衝鋒。

面對奧斯曼這個經常交戰的老對手,沙俄心中的優越感不比他們對昔日的滿清差太多。

所有沙俄士兵的想法就是,在伊爾庫茨,我們受限於補給沒法全力作戰,打不過裝備精良補給充足的華夏軍隊,難道還收拾不了你奧斯曼?

可近代戰爭不像昔日那般單純講究士兵的勇武和訓練是否精銳。

在塹壕、鐵絲網、地雷、槍林彈雨密佈的戰場,完全就是血肉磨坊。

和沙俄從烏克蘭總督區抽調的十萬人不一樣,奧斯曼的十萬人更是奧斯曼的精銳且人數方面和沙俄比還多出五分之一。

沙俄在幾輪衝鋒之後,發現這個曾經的手下敗將,真的是長進不少,尤其是德國軍官給出的意見讓他們吃了不小的苦頭。

在無法取得優勢之後,沙俄的領兵將領不得不向後方請求增兵。

奧斯曼是要確保保加利亞的利益,沙俄的任務是保證羅馬尼亞的領土安全。

所以在羅馬尼亞失去多瑙河這個重要的防線之後,地勢平坦的羅馬尼亞已經處於被動。

英法見到保加利亞已經兵臨城下,如果不儘快救援羅馬尼亞,那麼之後還有誰跟著他們混。

英法兩國增加了對沙俄的資金和彈藥援助,希望沙俄可以增兵巴爾幹,進口解決掉奧斯曼。

如今的黑海出口已經被奧斯曼密佈了水雷,英法的物資想要支援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已經極為困難,也只有從波羅的海運往沙俄。

沙俄在和華夏的戰爭中損失慘重,在國內產能不足的情況下,用不怎麼值錢的人命換取武器裝備是值得的,至少在沙俄看來是值得的。

畢竟沙俄有著一億多的人口,死個幾十萬問題不大。

在交戰之後的1912年八月初,沙俄在巴爾幹沒有取得任何突破,拿了好處的沙俄這個時候果斷選擇再次增兵。

因為保加利亞的軍隊已經包圍了布加勒斯特。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否則新書寫了幾十章看到現在的成績都沒有動力繼續創作了,書友Q群55286658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