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籌備全國運動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賽馬不過是韋珣增強國民身體素質的第一個手段。因為體育賽事一旦有了贊助,舉辦的成本就會轉移到想要投放廣告的商家和企業,政F可以以少量的支出或者不需要支出就可以舉辦。

甚至在體育賽事舉辦之後,城市獲得大量的遊客,該地的商業農業都可以獲得短時間的效益。

只要賽馬比賽有了起色對贊助的商家的銷量顯著提升,然後輔以報紙宣傳,各地的私營企業絕對會嗅到商機,那個時候華夏再宣佈舉辦一個全國性質的運動會,必然不會耗費太多的錢。

而全國性的運動會之後,華夏的運動員自然要向國際性的奧運會進軍。

進軍奧運會,展現華夏兒女的風采,斬獲榮譽,提升華夏的國際影響力,這是韋珣心中已經確定的既定計劃。

東亞病夫的恥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洗刷的,從領先世界到滿清統治後的固步自封,華夏揹負東亞病夫的罵名之後就一直備受他國歧視。

在德國留學的初期,因為他還不是成名的小說作家,沒有背景沒有錢財的他經常因為膚色而被德國的本土學生和日本的留學生歧視,甚至還被日本的幾個留學生欺負過。

要不是他當時隱忍,在後來有了一定名氣,展現了非凡的魅力和才能結交了大量的德國學生,他在德國留學的日子也並不會好過。

因為他表現的能力,也招致了日本留學生的暗算,甚至一度被刺殺,當時他用攜帶的槍支當場擊斃三人,在德國的學校鬧起軒然大潑,最後還是學校出面嚴厲的向日本的使館遞交了抗議和警告之後,韋珣才重回安全的生活。

不過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他和幾個日本留學生的領袖深刻的交流了意見,韋珣強烈的反清意志和立志推翻滿清的抱負讓籌劃向朝鮮半島進軍的日本人覺得這是一個好事情。

日本人當時刺殺他的做法他也是理解的,無非是不希望看到華夏出現一個軍事上面的天才,避免他會去之後唯滿清所用。

而在韋珣表現出要反清之後,本來就沒有太大勝算的日本,自然希望韋珣這樣的人回到華夏之後削弱滿清最好讓其內亂。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韋珣張口說著的各種計劃都全部只是說說而已,反而在甲午戰爭開啟的第二年就馳援臺島和日本人硬剛上了。

現在華夏雖然國力提升,成為公認的世界列強,但華夏的落後和病夫標籤卻依舊貼在身上。

自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在希臘的雅典舉辦之後,隨著法國的巴黎和密西西比河沿岸白頭鷹城市聖路易斯舉辦的第二屆和第三屆。

尤其是第三屆奧運會,與上屆巴黎奧運會一樣拖沓冗長,而奧運會的風光也被世界博覽會搶走了。

這屆奧運會只有12個參賽國家,成為歷史上最少的一屆。由於遠隔重洋,加之東道主沒能兌現派船接送歐洲選手的承諾,導致許多歐洲選手未能參賽。

在四年前的倫敦舉辦了第四屆,第五屆是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舉辦。

隨著英法美三個列強的舉辦下,奧運會的影響力大增,而第六屆運動會將會在德國舉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七屆奧運會沒有確定舉辦地點,但韋珣覺得有必要爭取一下。

不過也只是爭取,他計劃在德國籌建奧運會的時候派了幾個幹部在德國參與奧運會的組建工作,積累一下經驗。

實在是不參與比參與的好,畢竟上場之後經驗不足,最後卻可能會讓西方人更加的自信個孤傲。

好在經過幾年派人觀看,積累各種賽事之後,華夏已經開始培養運動員。

這些運動員大都是在軍中選拔的軍人,作風和體質都是佼佼者,而現在的奧運會各國參賽的人都沒有太多的經驗,遠遠不如自豪的專業。

所以韋珣在有了一定的勝算之後,這才計劃參賽。

全國運動會就是一個很好的試刀石,不僅可以讓運動員適應比賽氣氛,更能將華夏國民的目光聚焦在運動員身上。

全國運動會的大致專案基本都是比照奧運會的各個賽事,舉辦運動會的宣傳內容也是以增強國民身體素質,豐富娛樂生活為主。

對於運動會韋珣抱著極大的期待,這將是華夏第一次舉行全國性質的體育賽事,以後的華夏還會舉辦更多賽事。

一個國家的國際形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現在他更是需要從負面形象提升到華夏應有的強國形象,提升華夏人在世界各民族中的地位。

讓西方的白人獨佔十九世紀的風頭?那不是他想要的結果,他相信在他的帶領下,華夏絕對不會比西方世界差。

有時候韋珣都有點覺得自己考慮的事情是不是太多了,戰事結束又開始折騰運動會,而五年的建國五週年沒有閱兵,讓他感覺缺點什麼。

又答應幾個女人要在國慶之後好好的遊覽一下大好河山,還要秘密視察一下地方情況。

現在各種林林總的事情加起來,總是有事情讓他去做。

這還是他放權給內閣,設立君主立憲制度之後的工作內容,如果不放權,他覺得估計自己很可能活不過五十歲就英年早逝。

但全面放權他又不放心,一旦放權之後,想要再收回權力或者對決策做出影響,固然會因為之前的影響力而得到同意,但內閣及現法的存在就會因為他的原因開了一個壞頭。

他不是權力燻心控制欲強的人,可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有著未來人的遠見卓識的韋珣卻是華夏這艘大船在面對狂風暴雨時最佳的舵手。

或許他的每個決策不會是最好的,但絕對不會是最差的。

華夏在他的帶領下已經從吃不飽穿不暖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下一步的目的是讓華夏成為英國那樣的超級列強,之後才會是實現全面小康。

如果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緊隨其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可能會將實現全面小康放在前面。

可這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不允許,華夏的外交局勢不允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