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警惕外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翟盂和韋珣談到深夜,讓韋珣感觸良多。

不僅是華夏能有這樣為了華夏未來而如此努力的年輕人感到欣慰,更是想起後世的一句話:“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

後世之所以有這句話,還是因為不少地區盲目的發展,蓬勃的工業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創傷,工業汙染更是讓原本的青山綠水變得一片狼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先發展,後治理那是時代的競爭之下,國家不得不優先追趕工業且沒有足夠的財政去更改已經惡化的汙染。

而早在華夏建國之前,深知工業帶來國力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之餘,更是環境惡化的罪魁禍首。

可工業是一個國家不得不發展的東西,甚至只要有可能,任何一個國家都希望成為最強者。

因為工業的發展代表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代表一個國家的國民生活水平。

貿易和工業的繁榮會讓物價穩定,代表著國民可以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各種生活用品。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工業,其他有著發達工業的國家就會進行傾銷,賺取大量的利潤。

到時候不僅是國家外匯儲備會大量的流出,形成貿易逆差,更是會讓商品的價格不可控。

外國的資本家可都是滿手的罪惡,一旦生產者是他們,隔三岔五折騰點事情搞點假新聞,炒作物價牟利是必然的。

後世的產量大國烏克蘭,在和大毛分家之後家底厚實,然而還是在資本和政客的忽悠下,自己把自己的玩死了。

甚至於一度原本的產糧大國發生饑荒,作為糧食產地的國家因為資本的炒作最後比缺糧的國家的價格還高。

這也是韋珣對國外資本警惕的原因,華夏不是後世一窮二白的華夏,透過清洗各族八旗,收刮士紳階層,華夏已經有足夠的金錢完成基本的工業計劃。

而後藉助基礎工業,不斷的出售半成品的工業產品和金融操作,並不是太窮。

有著一點家底的華夏,發展方面不需要藉助外國的資本。

因為時代不一樣,工業發展的成本也不同。後世的招商引資更多的是引技術,用市場份額帶來的利益換取技術。

華夏龐大的人口基數形成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各國資本紛紛湧入,在華夏告訴發展之餘,各國資本家也在這個過程中賺得盆滿缽滿。

一個個大型企業,各行各業,都充斥著其他國家摻入的股份,然後每年這些企業的盈利被收割走。

所以在韋珣和內閣計劃各種發展方案,測算需要的經濟和技術之後,韋珣還是決定靠自己。

好在現在的工業生產技術並不是後世那種遍佈各種專利限制,各種裝置和技術限制,沒有生產許可權,沒有生產資料和專用的裝置就無法生產。

加上這個時代的工業雖然已經豐富,主要的也就幾類,生產技術難度不大。

依靠著秘密於同盟國結盟,華夏基本可以獲取各種各樣的裝置和技術,不像後世那樣有著各種技術封鎖和專利壁壘。

這些才是韋珣獨立自主發展華夏工業的底氣。

像是華夏的重工業、金融業、糧油產業,更是直接被法律規定不得引入外來資本。

重工業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工業實力代表,韋珣自然不會讓外來資本插手其中。

金融業更是讓韋珣知曉外資的可怕,索羅斯收割亞洲多個股票期貨市場,炒作貨幣,華爾街收割全世界的套路。

還有蘇聯解體之前,大量的英法美銀行進入其中,收割一個超級大國的財富,更是直接讓盧布成為堪比廢紙的存在。

這些未來的經典資本運作是韋珣一直禁止他國資本在華夏涉及股票、期貨、銀行等行業的根本原因。

他寧願華夏發展慢一點,但求一個穩字。他又不是金融系畢業的高材生,不知道如何面對這種事情,華夏的頂尖人才很多連理論都沒聽說過。

所以韋珣採取的辦法就是列出一個名錄,將此類行業進行限制禁止外資湧入。

好在現在還沒有世界性的國際貿易組織,各國都是自己做自己的貿易。

如華夏這樣已經全方面成為世界第四的強國,也根本不懼怕其他國家逼迫自己降低關稅,甚至想要封鎖誰就封鎖誰。

如華夏即將啟動的公路建設計劃和正在全國修建的鐵路網,引入的外資也不得超過百分之十五。

後世的華夏在意識到外來資本收割財富的可怕,已經開始透過各種政策傾斜彌補過錯。

現在的華夏透過國家資本主義完成了重工業和軍工業的自給自足,同時滿足了國防需求,開放輕工業給民間,藉助民間財富完成工業化已經形成相對封閉的一個華夏市場。

別看現在華夏依舊有英法德奧意等國的商品充斥於各個便利店、商場和超市,但只需要以後找到機會借題發揮,繼續打壓英法的市場份額只是手段問題。

而德奧意三國的商品,韋珣並不擔心。

一戰的爆發已經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等到歐洲戰爭開啟,不少的工廠必然要轉為軍用,市場份額空出來之後絕對是華夏輕工業商品積極佔領市場的大好時機。

而同盟國作為盟友,他們採購工業產品彌補國內產能的不足,更會是華夏產品進入歐洲市場的最佳機遇。

白頭鷹和日本在一戰的時候透過各種貿易賺取了大量的財富,韋珣相信在一戰的時候,華夏會依靠較低的成本和價格獲取大量的訂單。

至於協約國是否會阻攔對同盟國,韋珣並不擔心。比起華夏提前參戰,華夏只是賣物資賺錢還是能接受的。因為貿然將一個強敵拉入戰場對決,絕對會導致原本就在初期劣勢的協約國勝機大降,熟練的政客絕對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英法做的最大可能也就是攔截貨物,然後以市場價購買避免其流入同盟國。

但韋珣並不擔心這一點,華夏要的是錢,只要送到歐洲有人買單,那才不管是誰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