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貿易對抗-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華夏輕工業經過八年多的發展,紡織、服裝、百貨、油鹽醬醋、調味品、傢俱、鍋碗瓢盆這些都有工廠生產,醫藥公司也有不少民意企業經過層層嚴格把控有了國產產品。

尤其是在去年和日俄開戰之後,軍隊的需求讓不少行業都獲利不少,工業部門預感到目前的生產已經超過了當前他們所佔據的市場份額。

而作為未來人的韋珣也知道產能過剩帶來的負面影響,但目前華夏的產能過剩的原因在於英法德奧幾個國家的產品湧入,佔據了近半的市場份額,不少高階產品甚至被他們獨佔。

德奧是華夏的準盟友,雙方貿易往來密切,工業部為了大局自然是不敢下手的。

所以他們就將皇室資產被針對的事情作為突破口,開始大張旗鼓的針對性查處英法商品,對不少在華的英法投資公司也各種找麻煩。

就連鐵路部門也收到了密令,要求他們找理由拖運輸時間。

尤其是鐵路部門,針對英法資本簡直就是一句話的事情。不是鐵路貨運車次被提前預定還是轉運裝卸的工人不足都是理由。

這一次針對性的排擠英法資本,不僅是華夏的工商部做主導,民間的商會也從各種渠道收到了暗示。

整個華夏不論南北西東的火車、輪船、運輸車隊,訂單都被提前預定到了四個月之後。

排擠英法資本對於工業部和民間企業家都是有極大好處的。工業部可以藉著這個機會擴大他們的影響力,獲得政績。

民間企業家則可以藉著這一次國家作為後臺,在英法商品被負面影響、物流運輸出現問題的大好時機佔領部分市場份額。

市場份額就是錢,這個概念在這幾年是華夏企業家津津樂道的事情。

英法德奧的產品比華夏的商品平均要貴上一半的價格,然而洋貨就是好貨的概念已經根植人心,他們只能憑藉低價在底層爭奪。

而為了扶持不少優秀民營企業,華夏商業部和工商管理總署聯合出版一份華夏商報,每週一期,透過報紙免費銷售以及官方作保,對不少質量好價格合適的產品免費推薦。對英法的商品只要發現問題也會大報特報,甚至國家新聞出版署也摻了一手,要求各地要定期轉載英法商品的負面新聞。

英法的外交部門也有抗議,不過這種小事情華夏外交部甚至只是開了幾場發佈會,以華夏是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極為重視新聞自由。並表示只要新聞內容是真實的,是沒有絲毫誇張虛構的,那麼他們就是合法的。

這讓英法的資本家咬牙切齒,針鋒相對的在華夏各個大城市的民營報紙上進行贊助,對華夏一些同類產品的負面新聞也進行報道,想要以此爭奪市場份額。

在這個宣傳手段單一,產品類別產品功能單一的時代,誰的產品信譽好,價格合理,誰就能獲得市場份額。尤其是報紙作為目前華夏唯一的廣告渠道,自然是作為第一戰場。

華夏的商人們在見到對方也出手,也積極的參與競爭,希望獲得更大的利益。

而華夏新聞出版總署並未對此有什麼態度表示,只要報道是真實的,那麼民營報紙就不會被查處。

這也是工商部的意思,報紙報道國產產品的問題,有助於給華夏的民營工業施加壓力,甚至在報道出現之後還會派專人小組去查證,一旦屬實更是會嚴厲處罰甚至封停。

不過這樣的手段實在是太慢了,品牌的效應和洋貨等於好貨的概念形成不是幾年的潛移默化可以改變的。

這一次華夏商業部幕後主導,民營企業家為了利益衝鋒陷陣,為的就是衝擊英法產品的市場份額。

一個國家沒有任何一個政策是沒有深意的,韋珣也樂於見到華夏民營企業的成長,樂於見到華夏各部門有自主的意識。

一步步讓國貨取代洋貨,一步步扶持華夏的民營工業,這是根本性的國策。

工業的發達和發展,不止僅靠國有重工業,還要引入民營資本加入競爭。

國有有國有的好處,尤其是華夏目前蒸蒸日上,國有企業生機勃勃,但長期之後,他們陷入疲態陷入政治漩渦陷入保守固執是必然的。

之前不開放輕工業是韋珣對華夏的民營企業沒有太大的信心,連辦個紗廠都做不好,更何況是搞重工業呢?

韋珣希望經過長久的競爭和對進口的商品的對抗,讓民營企業成熟起來。

等到民營企業家們成熟且經驗豐富,華夏的重工業除了軍工相關之外也會實行國有和民營兩種模式,甚至軍工方面韋珣還打算讓皇室摻合一下。

皇室投資,或許會給軍工企業帶來影響,甚至可能皇室為了利益藉助身份獲得更多的訂單。

然而這是可以解決的,引入監管部門監管,只要皇室規定自身的利潤百分比,在保證自身的發展的情況下,然後將大頭交給國家即可。

韋珣就不信皇室會為了一點利益無視軍工產品的質量和先進性。畢竟江山是皇室的,沒有人會比皇室會更在意江山的穩定,在意國家實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華夏在全國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的嚴查行動,這讓不少英法資本大為難堪。

三天兩頭就被報道負面新聞,甚至華夏的執法人員還不斷的暗示店主將原本都放在主要位置的英法產品放在偏僻角落。

甚至不少店鋪還在民營企業的贊助下弄了免費試吃試用活動,華夏的國產產品藉此機會大舉反攻。

然而一切的根本原因好像只是華夏皇室在白頭鷹的資產被針對了。

第一時間,英法資本家就開始在國際上聲討白頭鷹的區別對待行為,為華夏皇室的資本打抱不平。

甚至一個英國的公爵還頗有風度的以貴族身份給韋珣去信,說白頭鷹這是違背了貿易自由,表示願意將英國最優秀的律師推薦給他幫助華夏的公司,贏得官司獲得高額的賠償。

然而韋珣看了之後只是禮貌的感謝,甚至所謂的賠償他都知道可能是英法資本湊錢討好賄賂自己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