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北方決戰-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之前暗示總參謀部下令使用特種彈藥,為的就是快點結束戰爭,以便於儘快將財政虧空填補,將國內的生產恢復常態。

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不儲存上一兩年的彈藥,韋珣連睡覺都不會踏實的。

在1910年七月25日,北方戰區的戰事總算是以華夏的勝利告終。

在伊爾庫茨克西岸被全部佔領之後,鄧仲元兵團就沿河佈置了防線。

吳佩孚和郭松齡兩個兵團迅速擊潰了沙俄的援軍,雖然自身損失也不小,但勝利已經歸於華夏。

尤其是在吳佩孚兵團在擊潰了沙俄援軍之後,利用機動優勢在亞爾斯克打了一場漂亮的突擊戰,徹底發揮了機動兵團的優勢。

在佔領亞爾斯克之後,華夏只需要慢慢的清掃沙俄的散兵遊勇,調集部隊圍殲伊爾庫茨克東岸的遠東軍團即可。

這一場戰爭,在朝鮮半島因為一時的絕對優勢獲得了超過預期的回報,和朝鮮族的合併也極為順利,除了協約國和白頭鷹死保對馬島沒有落入華夏手中,可以說華夏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華夏的付出也是極大的,原東北戰區調集的總兵力達到了將近七十萬,傷亡人數十八萬。

哪怕到結束朝鮮半島的戰事,統計下來的陣亡人數也達到了七萬人,傷殘士兵五萬人,可以重返部隊服役的僅有五萬人,折損了超過四分之一的戰鬥力。

日本的傷亡更大,雖然日本公佈的傷亡人數只有二十二萬,但實際上復興軍統計的日軍傷亡人數達到了三十萬,俘虜四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北方戰區雖然沒有統計下來,但一次又一次大規模的戰役,從東卡到亞爾斯克,前後動用了九十多萬人。

陣亡人數十四萬六千多人,傷殘人數七萬一千人,輕傷中傷人數也達到了十一萬。

西北戰區還算好,部隊陣亡人數只有兩萬人不到,其中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攻入東亞之後的惡劣條件造成的非戰鬥減員。

三個戰區只算陣亡、傷殘的人數就達到了三十六萬,或許比起一戰的時候動輒數十萬的數字只能算不少,但對於華夏這樣一個新興的國家來說,可謂是遭受重創。

若不是華夏本來就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恐怕國內的經濟發展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了。

西北方向因為補給問題,韋珣和參謀部的人研究了一番之後覺得沒有必要再進攻,那樣不僅意義不大,還很有可能增加傷亡。

原本西北集結了大量中亞的部族武裝,但在全副武裝的復興軍面前沒有討著好處之後,不得不等待更多的兵力準備發起聖戰。

但隨後華夏在北方戰區將沙俄打得滿地找牙,又沒有繼續進攻的意思,雙方算是默契的相安無事。

對於結束眼前的戰事,不論是華夏還是沙俄都比較迫切,但沙俄比起華夏更慌。

華夏的兵鋒已經抵達葉尼塞河並且攻佔了亞爾斯克,距離新西伯利亞不到四百公裡。

而組織的百萬援軍前鋒的六十萬人損失慘重,一路退到葉尼塞河以西的不到三十五萬。

還有近四十萬的遠東兵團被郭松齡和鄧仲元堵在了安加拉河東岸。

如何有顏面的結束戰爭,這是沙俄高層頭疼的議題。

現在趁著唐努烏梁海、安加拉河東岸都還在手中,和華夏有條件的談和,避免遠東軍團被全殲。

目前沙俄的外交官給出的談判條件,只能說沙俄的算盤倒是打得不錯。

承認華夏對唐努烏梁海的領土所有權,出售勒拿河以東給華夏,但需要華夏以兩億英鎊的價格購買。

沙俄外交官一直刻意忽視華夏可以在短時間內佔領西伯利亞鐵路沿線的重要城市,轉而強調沙俄依舊對葉尼塞河以東的大部分地區的佔領。

對此,華夏外交部直接就是拒絕和談。

拿著地圖上的控制區來說事,完全就是將華夏當作之前的滿清了。

偌大個葉尼塞河以東,別管復興軍佔領了多少城市,只要西伯利亞鐵路在手,守住了亞爾斯克,沙俄的軍隊想要長期在遠東活動那就是做夢。

戰爭克不是你佔領了多少領土來決定勝負的,尤其是像葉尼塞河以東的龐大遠東。只要復興軍控制了鐵路,就算沙俄遠東軍團還有四十多萬人,甚至可以藉助各個城市獲得一定的兵源,但他們可沒有工業。

沒有工業就意味著他們打完手上的彈藥之後,想要再獲得補給比登天還難。

如果是在南洋或者印度洋甚至非洲、南美洲,他們可以從協約國河白頭鷹獲得彈藥補給。

但在冬季寒冷的遠東,根本沒有辦法獲得支撐數十萬人戰鬥的補給。

即便是在夏天,從鄂霍茨克海或者北方的海洋獲得補給,僅憑遙遠的距離和壓根就沒有的交通就知道不可能。

換做是後世的俄羅斯可能還好點,畢竟遠東被開發得很不錯,雖然依舊地廣人稀,但很多地方最少通了路。

但現在的葉尼塞河以東,原本主要是流放罪犯,其次是移民被解放的農奴。主要的居住地是葉尼塞河、西伯利亞鐵路、安加拉河、貝加爾湖,這些交通相對較好也較為富庶的地方。其他的地方都是荒無人煙的叢林,千里無人煙都是誇獎,千里無人跡才是真實的寫照。

對於沙俄不想妥協,韋珣並不意外,這種事情無論是再腐朽的國家也不會同意,但這不代表華夏沒有辦法。

葉尼塞河以東未來是華夏殖民的潛在地,自然不能放任將近一百萬沙俄平民居住在這些地方。

目前北方戰區已經開放了西伯利亞鐵路,允許沙俄的平民乘坐火車抵達亞爾斯克然後渡河。

如果這些俄國平民不離開,那麼每年勞作下來,他們會因為農業稅、非公民附加稅、滯留管理稅、個人所得稅等稅收弄得吃都吃不飽。

對於如何讓民眾富裕起來,華夏的不少幹部或許沒有太好的辦法,但要倫如何讓一片土地上的人口吃不飽穿不暖,那經驗就格外的豐富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