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兵鋒-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報告,一師先鋒的四個團已衝破日軍河岸防線!傷亡大半,日軍四個聯隊已經崩潰退往山上的陣地。”

黃鉞坐鎮指揮部,沒到半個小時就有負責通訊的機要人員匯報情況。

此時的許雪秋已經回來了,聽到將河岸的日軍擊潰,不由松了一口氣。

傷亡大半,這可不是小數目。四個團加起來五千多人,最少也要傷亡三千多才能稱得上大半。

“老黃,三師那邊調了五個團上去,我來的時候已經出發。”

黃鉞點點頭,終於起身到了指揮部的大型望遠鏡那裡觀察河岸的戰況。

原本的河灘此時已經泥濘不堪,滿是密密麻麻的彈坑和屍體,一個個穿著迷彩服的復興軍戰士在河灘上快速移動。

而在河的北岸,一列列復興軍戰士快速移動,等待從浮橋渡河。

“命令炮兵,向日軍二號炮兵陣地、三號炮兵陣地開炮。”

聽到黃鉞的命令,許雪秋問道:“不是還有一個日軍陣地沒有偵察到嗎?”

“來不及了,日軍的指揮官有點能耐,一直藏著。三師很快就要渡河,如果不先端掉日軍陣地,僅河灘一帶恐怕傷亡還得幾千。”

說完之後黃鉞從望遠鏡前重新回到他的座位上,掏出煙點燃才繼續解釋:“十來門火炮,無關緊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許雪秋想了想,也明白了黃鉞的意思。

現在大部隊馬上就要過去,與其等日軍炮兵陣地齊射給自己造成更多的傷亡,還不如先下手為強。

把日軍兩個已經偵察到的炮兵陣地解決,最後一個炮兵陣地肯定會為了攔截復興軍暴露。

而早點端掉日軍炮兵陣地,傷亡也能小一些。

河岸灘塗,已經佔領日軍陣地的第六軍一師七團。作為最先擊破日軍陣地的部隊,七團傷亡極大,全團只剩下半個營的部隊。

“團長,一營還剩七十六個站著的,能繼續戰鬥的也就六十個。營長、一連長、二連長陣亡,現在三連長擔任營長。”

“二營好一點,有一百三十多人;三營情況不好,營連排級軍官全部陣亡,就剩幾個班長了。”

七團長沒有說話,甚至連動都沒動一下:“把傷員找個安全的地方安置,讓能站著的固防。”

“還要打?再打下去咱們團就死絕了!團長,向師部申請撤退吧。”

“撤?傷亡報告又不是沒發給師部,但命令為啥沒下來?”七團長暴躁的狠狠抓了抓頭髮,然後解釋道:“固防不是進攻,損失會小很多的,抓緊時間修建陣地,到時候不管是繼續打還是友軍上來了,能節約不少時間。”

參謀長聽到這個解釋才心裡一鬆,這一次即便鋪天蓋地的炮火淹沒了河灘陣地,但山上的日軍的機槍卻給復興軍製造極大的傷亡。

沒過多久,三師的部隊到了陣地。

“三師奉命接替你部進攻,好好休息一下吧。”

一個團長帶著參謀和幾個警衛一身泥濘狼狽的從塹壕中找到了七團長。

撤會對岸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兩座浮橋完全是單向前進,想要渡河就會耽擱主力輸送兵力。只能找幾個日軍沒法攻擊到的反斜面休整。

“日軍的機槍放置角度刁鑽,迫擊炮很難移動到射擊範圍。還有就是日軍好像也組織了一些槍法好的人,突擊的時候讓弟兄們小心點。”

說完七團長對那人敬禮之後帶著人離開。

“七團參謀長說營長陣亡兩個,連長陣亡大半,一個團只剩三百人不到,算上輕傷的也就只剩四百來個。”

負責完成手續的參謀長走過來,坐下之後才說剛才收到的訊息。

“沒辦法,之前兩千多的縣武裝部游擊隊在這裡就修建有防禦陣地,加上日軍這兩天修建的,想要進攻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讓一營派出一個連,偵察一下敵人火力,先讓炮兵轟他釀的。”

不只是他這樣命令,三師其他團也做出差不多的選擇。

按照雙方交戰的經驗,復興軍主力一旦發起進攻,日軍的炮火就會將這裡覆蓋。

不過在幾分鐘前,日軍的兩個火炮陣地被重炮端調了。

聽到這個訊息的兩個日軍師團長大驚失色,他們想不明白為什麼炮兵還沒有開火就暴露了。

尤其是如此精準的打擊,顯然是已經知道了他們的炮兵位置。

精銳特種作戰的概念還沒有興起,復興軍哪怕訓練已久,這也是第一次實施,所以日軍根本想不到早在他們抵達的時候黃鉞就從各團抽調兩個排的精銳部隊摸到了他們的陣地後方。

失去了大部分火炮之後,日軍也不敢輕易動用手上的最後一個炮兵陣地了。

殘酷的山地攻防戰也讓他們日軍清楚的覺察到這和之前宣傳的不一樣。

在日軍內部,對華夏軍隊的評價就是個人戰鬥力不如他們,只要拉近距離發揮武士道精神,很容易就能將其擊潰。

尤其是在進攻的時候,一旦傷亡過大就會撤退。

口口相傳的華夏軍隊的進攻方式在這一次解救庫南的進攻行動中被打破。

因為他們發現復興軍和他們一樣悍不畏死。

自從甲午戰勝滿清,從其手中獲得大量的戰爭賠償之後,日本不止發展海軍,對陸軍的建設也投入不少的資金。

除了軍械、裝備的更換,對思想建設也是投入不少。

尤其是二戰時期的武士道精神,在一戰之前就開始建設。

日軍士兵一旦做了逃兵怯戰,即便沒有被憲兵和督戰隊殺掉,回到家鄉面對家鄉的輿論,也很容易讓其崩潰。

所以日軍士兵在戰場上,表現積極且不怕犧牲,除了所謂的為天皇和大日本盡忠,懼怕被社會拋棄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可華夏軍隊也不差,雖然沒有類似武士道一樣的精神,但豐厚的撫卹以及對烈士軍屬的優待也讓士兵們沒有後顧之憂。

做逃兵或者怯戰,同樣會遭受眼裡的懲罰。對比起來,雙方的戰鬥意志差距不大,甚至華夏軍隊因為撫卹比日軍豐厚,更加堅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