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我們的“1909”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魯有為當時沒有說什麼,不過那幾天抽了四五條煙,不過求幹部放老三回來的訊息始終沒有傳出來。

後來一次別家給參軍的孩子治喪,兩人喝酒閒聊才聽魯有為說道:“老五運氣不好,剛上戰場沒多久就陣亡了,戰功是擊斃敵人三人,村裡撫卹了十三畝地。老二跟著就要結婚,到時候過繼一個給老五,也算是有個後。”

“九哥啊,國家現在政策好,以前咱們窮巴巴的吃不飽穿不暖,現在咱們三天兩頭能吃上一鍋肉,過年還能殺頭年豬,換兩身新衣裳。孩子為國參軍,死得其所,聽到老五陣亡的時候我也心痛。”

“但人不能不知足,家裡現在的好日子全靠國家給的好處,那是大恩情,讓孩子參軍算是報恩了。”

······

陳老九本來不叫陳老九,叫做陳嘉鳴,一看名字就知道家裡以前最少也是富戶。

後來他染上了賭錢耍子,又染上了煙土,家裡的田地不停的給變賣之後,父母也給他氣死了。

知道復興黨主政,組織預備役和訓練,又派遣駐村的武裝部幹部兼警擦,天天盯著他才讓他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為了戒除賭癮和毒癮,為了養育瘦骨嶙峋的獨子,他一次喝醉酒後切了自己的小指。

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他痛改前非之後得到了許多人的尊敬,為人也熱心腸多了。老家的村裡幹部見他表現不錯,就讓他帶著孩子到東北移民,算是和以前的日子劃上了界限。

到了東北,他和媳婦透過兩年的辛苦勞動,償還欠鎮裡的十元助農貸款,第三年還掙下了他這輩子第一筆錢:一元。

這還是他把原本安置的木屋改建成磚瓦房之後剩下的,和村裡的移民們關係也是很不錯,不知道他過往經歷的人也認為他是個熱心腸的人,加上識字,於是就成為村裡少數有名望的人。

“想那麼多幹嘛?現在日子不是還不錯嘛。”

陳老九看著車窗外的風景,自嘲的笑了笑。

這次回家,除了手裡有點餘錢之外,更多的是想要回家將父母的墳塋修繕一下,祭拜一下先祖。

畢竟他之前是個純粹的敗家子,父母也因為他而被氣死,心中的虧欠總讓他夜不能寐。

要不是家裡媳婦還要照顧兩個孩子,來年開春還要照顧田地,僱人耕種,他甚至還想要帶上兩個孩子回老家。

火車上的人是極多的,一節車廂116個座位滿滿當當,還有一些短途只坐個三四站的人,都買的是站票,畢竟坐票早就被長途的旅客買得一乾二淨了。

車廂裡密密麻麻的麻袋,竹製的行李箱將行李架和過道、座位下塞得滿滿當當。

這也是現在客運火車的常態。有的是到鄰省進貨的小商販,他們大多是想要多賺點錢,自己跑到其他地方進貨然後給家裡的店鋪補貨,或者給鎮裡的商鋪補貨。

有的則是移民的民眾將在東北買的乾貨、醃製的臘肉甚至醃白菜帶著回去。

只從他們拿著的行李就能分辨出身份,小有家資的都只是帶著個方方正正竹子編制的行李箱,這樣的人一般是教師或者或者是公司、工廠的員工以及其他比較清閒的職業,帶著麻袋的,基本都是移民到東北種地的人。

“借個火,火柴放在桌上忘記拿了。”陳老九在車廂過道掏出香菸,摸了身上的幾個兜,卻發現沒有火柴。

一個點燃香菸的粗壯漢子和善的笑了笑,將火柴遞了過去,等陳老九點燃香菸才問道:

“老哥,你也是從東北回鄂省的嗎?”

見他是哥一口鄂省宜昌方言的粗壯漢子,於是點了點頭,深深吸了一口之後才說:“宜昌郡秭歸的,兄弟你哪裡的?”

“我也是秭歸的,秭歸三頭坪,你哪裡的?”

“我秭歸石橋溝的。”

粗壯漢子聞言大喜,說道:“江對面啊,我去過那邊做活,是給一戶人家修房子。”

“老兄是搞建築的啊,那可是門賺錢手藝。”陳老九聞言就有攀談的意思,於是讚道。

“馬馬虎虎,馬馬虎虎。不過要是老兄想要在家修補點啥,找我準沒錯。兄弟手下有個七八人的小隊伍,修房子啥的沒問題。”

聞言陳老九也蠻高興的,雖然現在復興黨不允許移民在老家修建房屋,說是要保護耕地,要修也只能在原有的屋基上修建。

不過他這次回家就是修墳塋,於是問道:“這次我回秭歸就是想給父母修繕墳塋,以前手頭緊,有心無力,這次有了點積蓄,所以動了念頭,老兄這活接嗎?”

“接,怎麼不接,不過我手下的夥計在東北,回老家得花兩天功夫尋點同行。”

粗壯漢子頓了頓問道:“兄弟打算花多少錢,修好點還是暫時隨便修一下。”

陳老九哪裡懂這些,於是問道:“手裡只帶了十塊錢,這兩年沒回去,不知道啥行情。”

“十塊去,擱以前差不多六七兩銀子。”漢子將菸頭放在菸灰盒上:“這幾年修墳的人比較多,價格漲了三成,人工也漲了兩成,算下來十塊錢能修兩所不錯的。”

“我還以為跟以前一樣,十塊錢能修個好墳呢。”陳老九以為自己被坑了,於是說道。

“老哥你可別亂想,這是行情。”粗壯漢子用眼神示意陳老九看看周圍,七八個在抽菸的漢子都是三十多四十多的樣子。

“這幾年國家在搞大移民,我們這把年紀的只要家裡沒啥田地產業的大都移民了。老家留下的那些,不是手藝過硬就是家裡有點田地捨不得的。”

“但你想啊,那些家裡有點田地的富戶哪裡會什麼手藝,留下的小年輕都奔著進場做工,要麼就是去參軍或者做老師,沒多少學這方面手藝的。”

“這兩年家裡誰家沒點錢,尤其是像老哥這樣移民回來的,隨便一個人都能拿出十塊八塊的。大家手裡有了錢,自然要衣錦還鄉。”

“像老哥這樣的,兄弟見多了,回家不外乎給祖先修墳,在老家建所磚瓦房這兩件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