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我們的“1909”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說完之後又對老陳說道:“這幾個字我四歲就聽你說了,哪會不知道。”

“再說了,我娘給我買了一床新被子,我哥也給我買了小毛毯,就算不睡炕上,我也不覺得冷。”

“昨天晚上睡得渾身冒汗,我還叫我娘別給我的炕上燒那麼多煤了。”

老陳看著小屁孩裝出的老氣橫秋點點頭,揹著身走向之前叫他的漢子,一邊走還一邊掏出香菸。

等走進老李,他掏拿出兩支分給了老李。

老李有五十來歲,原本是閩省人,大兒子當初被賣到峴港,跟著韋珣支援臺島,最後戰死在日軍第二次進攻中。

後來韋珣定鼎華夏,一統中原,就開始對烈士的家屬提供各種優待措施。

原本他們家在閩省只有一間破房子,田地是一點沒有,全靠著給鄉里的富戶種地才勉強餬口,一年下來能吃飽飯的不超過兩個月,其他事件都是混個半飽。

他大兒子就是被忽悠到了峴港,也就給家裡留下了六兩銀子的費用。

等他聽到兒子陣亡的時候,已經是1900年復興軍反攻滿清的時候了。

在拿到撫卹之後,即將家裡翻新成瓦房,又想買兩畝地。不過送撫卹來的軍官卻告訴他,陛下很快就能推翻滿清做皇帝,他兒子跟著皇帝打仗戰死,以後要分田地的。

果然在次年也就是1901年就開始了的移民,那時候可還沒有南洋,本來移民應該是去瓊州島的,不過老李覺得到東北能多獲得七畝地,就和同村的兩家烈屬商量一番到了東北。

李家屯的名字由來就是因為他們都是同村同姓,又是第一批移民的,對外的名字就被稱為李家屯。

“老陳不錯啊,都抽上松花江了?”

看著片警老陳手上的香菸,不由得驚訝道。

現在華夏的捲菸多種多樣,大部分省分都有自己生產的香菸,不過其中最為出名的是雲煙、貴煙、華夏、和天下、熊貓等算是高檔煙了,在東北算是中檔的就是東北的松花江、長白山。

不過龍江省的民眾大都抽的是興安牌,這個牌子的煙價格比較低,是興安省的,一包香菸也就八分錢(約現在八塊)。

老陳抽的是2毛的松花江,算是比較闊綽的了。

“還不是我家大小子,他不會抽菸,他剛升上去做營長,每個月都有低價購買的份額,除了分給手下人,都寄給我抽了。”老陳說道這個就來了精神,得意的說道:“我家大小子來信和我說一條松花江他在部隊買只要一塊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做到營長了啊?六月份不是才做到連長嗎?”

老陳是他的熟客,也不客氣什麼的,招呼一聲就一邊往屋裡走一邊說。

“之前不是陛下下令打東卡一個叫什麼斯基城裡的毛子嘛,大小子在的營裡連長陣亡了,所以臨時提拔他做營長。”

老李補充道:“那叫通古斯基城。”

“唉,這個日子啥時候到個頭啊。咱們村裡本來壯小夥有九十來個,連續三次徵兆下來,被劃拉走了一半。”

老李坐上炕,自顧自的拿起火柴點燃香菸,然後繼續說道:“老王家最慘,五個兒子現在也就老大年紀大了沒有被徵,老二在已經去了好幾年,現在老三又在丹東死了老四成績好現在在讀高三,老五上個月被徵召到北邊。”

“老王家不算最慘的,隔壁村的吳大郎家,八個兒子,被徵了四個,四個都戰死了。現在老吳死捏著國家補償的七十畝田地,四個兒子見天的想要分到手上,我被調過去調解兩次,都沒啥結果。”

“老吳想要一家過繼一個子侄到戰死的兒子的名下,田地平分。”

“但老大和老三不同意,說老四老五兩家都只有一個兒子,剩下的都是閨女,對他們不公平。”

“老四老五又說他們還能生,保證生了兒子就過繼。”

老李聽到這個訊息,給老陳倒酒的手防了下來說道:“那現在還沒解決?”

“哪能那麼容易解決?”老陳自己把酒倒在杯子裡,然後才說道:“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吳能咋辦?人家老大和老三也說了,一家過繼一個可以,平分也可以,問題是老四老五兩個只有一個兒子。”

“不說這個了,村裡今年回老家去過節的人也不少,本來我也想去的,但聽說日本人還有十幾艘戰艦,海路不順當。我家老三不是在市裡的交通部門上班嗎,他說陸路想要回去容易,想要回來就有點難買票了。”

老陳點頭說道:“確實難買,火車線路都要給前線讓道,十輛從其他地方到咱們東北的,有六七輛就是運的軍用物資。”

“你說這仗啥時候才能打完啊,按理說海上大勝,南邊朝鮮的日本人又被壓著打,北邊沒啥進展,但也沒有落下風。”

“還早著呢,陛下說要打到完全勝利,肯定要一直打到敵人服氣才行。”

“當家的,陳警官,酒菜給你們放這裡了啊。”

一個婦人端著一疊油炸花生米,一疊醃白菜,一盤豬頭肉,一大碗白菜豬肉燉粉條。

“大嫂一起吃點?”老陳作為客人,見女主人不一起吃,於是叫道。

婦人卻說:“不用了,今早給他做了碗麵條,他卻說天冷,不想吃,害得我不得不全吃了,現在完全不餓。”

老李尷尬的撇撇嘴說道:“你該幹嘛幹嘛去。”

“呵,要不是陳警官來了,老孃才懶得給你做吃的,愛吃不吃。我先過去了啊,那邊桌上還有幾毛錢的錢還沒收呢。”

婦人說完離開,老李問道:“老陳,他們聚眾賭博,你就不管管?”

老陳哈哈一笑說道:“她們就打個幾分錢幾毛錢的,只是玩耍一下,哪能真較真啊。”

“唉,這個敗家娘們,上個月輸了一塊二,這個月又輸了五毛,我一個月抽菸喝酒下來也就花了不到一塊錢。”老李鬱悶的訴苦。

陳警官安慰他:“現在大家日子寬裕了,和以往緊巴巴的不一樣,上頭很重視賭博的問題,回頭我拿這個嚇嚇嫂子。”

“不過老李啊,你和嫂子一年下來攢個四五十塊,加上你家老二和老大,又都結了婚,你擔心啥,兩三塊錢,嫂子花了就花了。這大冬天的,咱們可以喝酒聊天,她們一幫老孃們閒下來除了說點家長裡短的,也就打打牌了。”

兩人哈哈一笑,就著桌上的小菜和小酒,又開始閒聊起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