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反攻沙俄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刃戰如果能勝利,後方肯定會增兵。那時候一般都會安排你們穩固防線,等待後援。”

“也有特殊情況,那就是第一次不一定能衝下來,如果主力被打回來,你們沒有跟上的話,一定不要慌,找有利地形抱團和敵人周旋。”

“只要撐上半個小時,第二次衝鋒你們就能得救。”

“正面衝鋒的時候其實只要注意戰術,除了實在運氣不好,都沒太大問題,真正的危險是你們揹著敵人的時候,所以一旦上去了除非後面吹號放棄進攻,所以別想著往後跑,子彈從背後打到身上除了傳令兵和彈藥手、醫護兵這些,哪怕是陣亡也不算犧牲的,到時候死了也是白死。”

“即便是傳令兵這些人,也要有長官作證才能判定是否是犧牲,咱們這些步兵沒這待遇。”

李麟聽得入神,輕輕掀起帳篷的一角,見到一個一身個把月沒洗的軍裝的老兵坐在正中幾個彈藥箱堆成的臺子上,周圍的床鋪上圍著帳篷內的士兵。

老兵一邊說著一邊抽菸,樣子頗為得意和自傲。

好巧不巧的,老兵看到偷聽的營長,立即嚴肅了神色起身立正敬禮道:“營長!”

見自己沒法繼續偷聽,李麟走進帳篷,見到一個排的士兵都看向自己。

“咳咳嗯!”清了清嗓子掩飾尷尬之後,李麟對老兵敬禮,然後對其他士兵命令道:“稍息!立正!”

見到眾人精神頭不錯,於是囑咐了一句:“你們平時也就武裝部練了練,不少東西還沒有結合戰場實際運用,多聽聽前輩的經驗。”

“我繼續去其他營房看看,你們繼續。”

說完之後,眾人齊刷刷的敬禮,李麟離開。

又巡視了幾件營房,聽到的都是大同小異的內容,都是老兵教授新兵各種知識。

事關自己的身家性命,即便他們在預備役的時候就將不少東西聽膩歪了,也沒有絲毫的鬆懈。

回到營部,李麟看著地圖上密密麻麻的雙方兵力佈置。有標著紅色黃色地雷的雷區,都是之前試探進攻的士兵用生命探出來的。

中間和俄軍對峙的地帶,還有密密麻麻的交通壕,都是這一個多月復興軍挖掘的前進通道。

不過根據之前的交戰情況,沙俄那邊也多次派出部隊從這些交通壕中摸過來反攻。

尤其是第一次摸過來,原本處於進攻方方的復興軍對於夜間防備有所鬆懈,一個團的兵力折損了差不多七百多人。

之後哪怕復興軍警惕了不少,俄軍也派出少數敢死隊摸進來佈置地雷、詭雷,即便後來清除了不少,也依舊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鄧仲元將通古斯基城團團包圍,從四面八方挖掘各種交通壕,為的就是方便進攻的時候躲避俄軍的炮彈和子彈減少衝鋒階段的損失。

按照指揮部給出的情報,通古斯基城內俄軍八個師。

在之前阻擊華夏統一的戰爭中,沙俄軍隊總結了自身的不足進行了陸軍改革。

從原本一個步兵師擁有四個步兵團,團轄三個營,營轄五個連,每個步兵營大概500到680人。

在改革之後雖然每個步兵營的數量不變,卻增加了旅這個次於師的編制,每個師以兩個團編為兩個旅。同時每個旅配屬兩個工兵營、一個醫護連、兩個炮兵連(八門制炮兵連)等單位。

在戰時,每個師會加派一個旅的炮兵部隊加入編制增強火力。

可以說沙俄軍隊的改編主要是在炮兵上,每個步兵師兩個步兵旅加起來七千人到八千人,加上六個炮兵連組成的炮兵旅,共計一萬人到一萬三千人左右,每個師擁有榴彈炮64門,擁有加農炮16門。

理論上通古斯城內擁有榴彈炮512門,加農炮128門,但根據雙方一個多月的炮擊烈度來看,沙俄的火炮數量估計要打一個折扣,加起來估計能有四百門就不錯了。

沙俄的軍官再貪也肯定是不敢貪這些火炮的,原因應該是在糟糕的後勤問題上。

而鄧仲元手上擁有的部隊是四個步兵軍和兩個山地師,一個重炮師和一個騎兵師,還有兩個軍在興安省和遼寧省組建之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按照華夏陸軍的編制,速射火炮團擁有火炮在36門,分成12門火炮的大編制炮兵連;榴彈炮團則擁有105毫米口徑榴彈炮26門,155毫米口徑榴彈炮12門。

四個軍的各師火炮加起來,共計432門速射火炮,102門105毫米口徑榴彈炮,48門155毫米口徑榴彈炮。

而華夏的重炮師轄兩個中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團,每團擁有36門155毫米榴彈炮;大口徑榴彈炮團一個,每個團擁有24門203毫米口徑榴彈炮。

現在432門75毫米速射火炮,102門105毫米榴彈炮,120門155毫米榴彈炮在城西佈置了六個陣地。

203毫米口徑重炮因為實在難以運輸,因為運力問題現在只能將其放在庫蘇古爾湖畔。

表面上華夏和沙俄的火炮數量差距不大,然而實際情況卻是沙俄擁有的火炮大多是105毫米口徑以下的,大部分都只有75毫米口徑。

如果算上沙俄糟糕的補給和現在被包圍在通古斯基城,俄軍的火炮戰鬥力在接下來還能擁有多大的用處要打個問號。

尤其是在十月下旬之後,沙俄不再和復興軍進行炮戰,不用想都知道所存留的炮彈不多了。

擁有火炮優勢,對付的又是訓練度不高的沙俄軍隊,李麟根據自己並不豐富的戰爭經驗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帶著手中的這個營和友軍佔領通古斯基城外的幾個小高地和幾道陣線。

尤其是隨著李麟這一批主要是補充的預備役一起到來的還有一批小口徑火炮。這批火炮的口徑只有50毫米,數量也不到60門,被臨時組建成三個炮兵連。

不過炮兵連並不是戰鬥時候的編制。因為主要的攻擊物件是俄軍的暗堡、碉堡、街壘等堅固的防禦工事,基本上都是以一到兩門火炮作為小組前移抵近射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