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圍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沙俄對於意外獲得中亞各族的支援也是極為欣喜的,原本沙俄在中亞的統治並不怎麼穩定,也就能收收稅的樣子,現在面對華夏居然和他們站到了一起。

本來對於日本聯合艦隊被重創之後戰爭態勢變得被動,可能在日本朝鮮戰場的軍隊被消滅的之後面臨華夏集結上百萬軍隊進攻,沙俄政府還是有所擔心的。

但現在不僅獲得中亞各族的支援,還有英美法也公開承認中亞目前是沙俄的合法領土,英國和法國甚至聲稱作為盟友將會在華夏入侵沙俄的時候保留對盟友的戰爭提供不限於參戰的幫助。

別說華夏想要中亞了,就算華夏想要獲得伊塞克湖周邊以及費爾納甘盆地沙俄除非在戰爭中慘敗,否則絕對不會同意。

原因就在於目前華夏理論上在西北的領土從北到南分別是唐努烏梁海、阿勒泰地區、塔城地區、伊犁河谷、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

這些地方和沙俄除了中部的阿勒泰地區、塔城地區、伊犁河谷三個地區方便進攻之外,其他邊界都有高山聳立,想要大規模的組織進攻根本不可能。

而藉助這些丘陵和山脈,沙俄需要駐防的兵力就少了很多。

一旦華夏獲得了邊界之外的丘陵的控制權,到時候沙俄需要駐防的兵力將會提高兩倍甚至三倍,整個哈薩克區也會在華夏的兵鋒之下。

華夏內部雷厲風行的對英美日三國支援的公吱重拳出擊,完全將三國的輿論戰的計劃粉碎。

在朝鮮戰場,乃木希典突圍成功之後帶著四萬多人由枇峴南下鹽州,經鐵路狼狽的逃回安州,同時逃走的還有鐵山郡、鹽川郡、宣川的日軍。

目前組織了六萬多人的乃木希典依靠大館、龜城、定州三個城市及周邊的要道佈置防禦陣地。

不過根據朝鮮方面提供的情報,乃木希典並未將這道防線作為防禦吳祿禎兵員繼續推進的重點,在這之後大寧江沿著寧邊郡、博川郡到安州佈置的沿江防線才是乃木希典主要經營的防線。

吳祿禎兵團集結了第六軍、第二十二軍、第三十一軍、第三十二軍、第三十八軍共計五個軍十八萬餘人兵分兩路。

以第二十二軍、第三十一軍繞道進攻大館郡,由第六軍、第三十二軍、第三十八軍和重炮師從鹽川到達宣川,之後向定州發起進攻。

當然,這只是戰略,實際上還要等復興軍將在三河川一帶頑抗的日軍殲滅才能放開手腳南下。

龍川郡、枇峴郡到義州之間的最高的那處丘陵總算是有了個正式的名字,因為西面、南面和北面都臨河,所以被稱作三河川。

日軍四個四團殘存不到三萬人,從十月5日復興軍錦江山重炮陣地移動到枇峴郡西部的丘陵構築炮兵陣地之後,以第三十一軍和三十二軍從南北兩面對三河川上的日軍發起攻勢。

之所以要等到十月5日,原因就是復興軍詢問當地人之後知曉三河川上的水源不足,僅有的一兩口泉眼根本沒法滿足三萬多人的使用。

在掌握南北的河流之後,日軍想要補給只能在夜間派出少數士兵進行取水。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錦江山重炮陣地的射擊角度很容易跨射誤傷友軍,加上距離七八公裡,命中率有所下降,日軍又將兵力佈置在三河川的另一面,沒有射擊角度。

四天時間重新佈置陣地之後,吳祿禎兵團發起的攻勢並不兇猛,大多數時候都是派出兩三個團分成兩批,再以小股精銳嘗試摧毀日軍火力點,逼迫日軍士兵不得不爬出防炮洞進入射擊位,隨後以重炮和中小口徑火炮對其實施炮擊。

日軍的抵抗到了十月10日之後明顯減弱了不少,因為三河川上的日軍水源有限,勉勉強強夠支撐四五千人飲用。

之前乃木希典將陣地佈置在這裡是因為南北兩面都有河流,方便取水,乃木希典也自認憑藉八個師團可以抵擋復興軍。

現在日軍僅有四個不滿便的師團三萬四千多人,十天的交火下來,能有三萬人就不錯了。

取水的日軍士兵在南北的河流死了一個有一個,幾個易於取水的河岸都堆滿的日軍的屍體。

在十月六日之後,日軍只能派遣小股部隊趁著夜色分散取水,一旦復興軍照明燈覆蓋察覺到,就會被機槍步槍的子彈消滅。

山上的日軍口乾舌燥,已經到了連尿液都要收集起來作為冷卻機槍槍管的水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直到十月18日,山上的日軍終於因為水源發生小規模的崩潰。

吳祿禎讓通曉日語的朝鮮人對山上的日軍喊話,要求日本人無條件投降,復興軍保證他們的個人安全。

一邊是各種大口徑和中口徑的榴彈炮,一邊是投降,日軍內部的底層士兵激烈的爭論。

不過師團長、聯隊長、大隊長、中隊長等將軍和佐官都決定要和復興軍死戰,除了夜裡偶爾衝出塹壕之後被山上的日軍開槍射殺,復興軍依舊沒有俘獲一個日本人。

吳祿禎也沒有指望山上的日軍投降,在控制了水源之後就圍而不攻。

現在日本本土即便向朝鮮半島增派兵員,華夏也不擔心。

因為只要華夏海軍在三四個月的時間完成大修之後,一旦華夏海軍封鎖了對馬海峽和日本海,朝鮮半島的日軍只能透過英法美等國的運輸船獲得補給,即便撤退也要冒著華夏海軍的大口徑炮彈。

韋珣也知道目前朝鮮半島的局勢急不得,日軍抱團頑抗或者依託地勢進行防禦都不打緊,他擔心的是日軍在朝鮮半島進行小股部隊作戰,最後演變成游擊戰之後會極大的拖延華夏獲得北朝鮮的計劃。

游擊戰可是弱勢兵力一方最佳的戰術之一,只需要少量部隊就能讓華夏拿出數倍的兵力進行圍剿,而日本則可以以日軍依舊在戰鬥為由否定華夏對朝鮮半島的佔領,在之後的談判桌上壓低華夏的要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