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們為何而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彰化縣溪湖鎮頂莊裡,一個排的士兵在冬日溫暖的陽光下整齊的站在村口。

排長跳上田埂,看向手下的弟兄們說道:“弟兄們,司令命令我們到村裡幫助鄉親們復工復產,幫助村裡組建民兵。到了村裡不要覺得戰場上打死幾個日本人就覺得自己是英雄,就要有特權!我們都是鄉下窮苦出身,我們不能忘本!我們今天幫助鄉親們復工復產,為的是團結人民,為的是更好更快的消滅日本鬼子對臺島的妄想!”

“不要覺得如今自己是扛槍的就覺得下地幹活是掉面子的事情,我們今天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在擊退日本鬼子,早日回家。今天我們幫助了鄉親,他們的子侄將會記住我們所做的一切,以後司令帶領我們打回我們的老家,他們的子侄也會像我們一樣對我們的親人互幫互助。現在,我命令:進村!”

······

等打退了日本人,司令會帶我們打回老家,不再讓我們的親人再過苦日子。這些話自然不是韋珣在公開場合說的,而是暗中宣揚。

現在不宜公然說出推翻清廷的話,但是在士兵之中宣揚既可以給這些士兵一個念想,又能為以後渡海北伐在思想層面做準備。

從戰場到村裡,角色的轉變以及逐漸萌發的作為軍人的榮譽感讓底層軍官和士兵們不斷的在內心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為何而戰?”

有人為了自己,為了家中能吃上飽飯,有人為了能做大官當將軍,也有人孤家寡人渾渾噩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隨後一本書出現在他們眼中,每日下午幫村民做完農活在村口的空地上,一群大頭兵盤膝端坐,識字的士兵或者軍官一板一眼的讀著書上的文字。

只有五十多頁的書,從我們的先輩如何在蠻荒之中建立部落到中華民族的形成,從戰國爭霸到秦漢隋唐明的盛世再到如今被列強欺壓。一步步烘托,一點點灌輸他們什麼叫做國家,什麼叫做民族,我們為什麼會被列強欺壓,為什麼終日勞作卻吃不上飽飯,為什麼八旗貴族不事生產卻衣食無憂。

這些以前沒有人告訴他們的事情,讓士兵們知道了自己是為了什麼戰鬥。

我們為何而戰?我們是為了不再被列強欺壓,為了不再終日勞作而不能飽腹,為了我們以後能自己當家作主。

這個時代的人民或許愚昧無知,但根本原因是沒有人告訴他們什麼是家國、什麼是民族,沒有人告訴他們是為了什麼戰鬥。庸碌的舊式清軍將領和清廷只會給錢或者抬旗,然後給的錢層層搜刮,抬旗的也寥寥無幾。

韋珣認為炎黃子孫除了少部分背棄祖宗的人之外,都是心懷榮耀的,都是可以為自己身上的炎黃血脈付出生命的,只要讓他們知道現在自己所做的一切的意義。

一支有信仰的軍隊,一個有信仰的政權,一個明智的領袖,只要具備這三個要素,哪怕現在的華夏九州依舊貧窮落後,哪怕工業基礎幾乎是無,只要統一這個國家,團結人民,給予他們一個目標和一個切實可及的美好願景,成為列強基本是必然的結果。

從臺北苗栗到臺南高雄,哪怕是臺東、花蓮這兩個需要翻越大山的縣韋珣都安排了部隊和幹部前去復工復產訓練民兵。

唯一遺憾的是宜蘭那邊太靠近臺北了,日軍想要進攻宜蘭只要從海路繞一下就能火速攻佔,義勇軍想要支援都是不可能的。

軍隊下鄉,既是休整也是培養預備役力量。現如今想要在中華施行預備兵役制度是不可能的,因為政策的執行力度一到縣城將會極大的考驗地方士紳的配合性。

不過在臺島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日軍這頭餓狼在一旁窺伺,不論是士紳階層還是底層農民都知道一旦日軍佔領臺島,那麼他們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

韋珣對此樂見其成,甚至排除同族的兄弟們往各個縣召集士紳,告知他們日本對待本國民眾是如何的,將來對待他們又會更恐怕。

輿論在傳播,新的軍隊已經在訓練整編,有良好名望的士紳被提拔成為地方官吏,大半個臺島開始備戰備荒,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韋珣也好好的體驗了一把大人物的風光,隔三岔五的給政法大學和軍校的學生授課,也會帶著親衛騎馬到臺中周圍日程不超過兩天的村鎮視察。

有時候甚至韋珣會想,再過半年,只臺島就可以為自己提供超過十萬的現役軍隊和20萬完成基本軍事訓練的預備役。

可惜,事情往往朝著自己最不想看到的方向發展。僅僅過了兩個月,一艘從長崎開往歐洲的法國商船就傳來驚人的訊息,日軍就再次整編大量的士兵,其目的不言而喻。

孤懸海外且被日本海軍掌控完整制海權的臺島唯一的消息來源就是樂於助人的法蘭西人了。韋珣兩次擊退日軍的大規模進攻讓法國人看到了投資的未來,尤其是槍械、火炮、彈藥都是大宗高利潤且現金結算。對於韋珣提出希望在遠東的法國商人協助提供日軍情報的要求欣然接受。

法國人提供情報幫助也是韋珣敢下放軍隊到地方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知曉日軍成建制的現役兵力,在近衛師團被重創,第二、第三、第五三個師團也疲憊的情況下日軍想要重新組織進攻最少需要兩個月。

收到情報之後,韋珣下令軍隊開始就近集結,這一次,韋珣決定寸土必爭。

兩個月的緩慢休整,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已經恢復元氣,戰鬥力也有原來的六成,新建三個師也有五成戰鬥力,炮兵連開始分派到各師。

眼見著義勇軍開始排兵佈陣,為了阻止義勇軍完成戰略佈置,龜縮在臺中港艦炮掩護下的第二師團和第三師團分兵兩路。

雖然這兩個師團主要的目標是威脅臺中,防止義勇軍調集大規模部隊反攻新竹,兩軍三天兩頭試探進攻,但這一次師動真格的了。

第二師團直接登陸虎頭山防止像之前一樣被義勇軍利用地勢阻擋,切斷臺中與苗栗縣的第四師、第五師的聯絡。

第三師團登陸布袋港,目標直指嘉義縣。

大戰,再度爆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