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姜六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科古琴方向的攻勢暫時停頓,但第十二軍的傅慈祥名字雖然帶著慈祥兩字,實際上手段也不比姜登選差。

他還年輕,姜登選這次榮升西北戰區總司令的原因他極為清楚。西北這活有點髒,需要一個不在乎虛名的莽夫站出來承擔,而這個人無疑是掘了滿清祖墳的姜登選最為合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傅慈祥作為西北戰區副司令,雖然沒有太大的實權,實際上卻是西北戰區總司令的最佳人選。只要西北戰事平定,完成了肅清疆省的任務,民政部門將會對復姜登選發起訴訟,然後總參謀部和皇帝也會做做樣子申斥一番。

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姜登選被貶職降級一番,等以後風頭過了再啟用。

傅慈祥知道自己現在如果不展現一些手腕表示處理西北事件的絕心,那麼他肯定是做不上西北戰區總司令的位置的。

慈不掌兵,這個道理所有的華夏高層軍官都明白。

他和姜登選就盯準了敵人不能自產彈藥,補給短缺的弱點,將大量抓捕到的回部民眾和滿清民眾作為肉盾,硬生生的用人命消耗敵人的彈藥。

盤踞伊犁的滿清餘孽和退到伊犁河谷的回部對於復興軍的手段毫無辦法,要麼用子彈將前面的民眾同胞全部消滅,要麼就是放任他們衝擊防線。

用子彈消滅這些人,即便不考慮子彈消耗,也會對守軍的內心造成極大的心靈衝擊。親手射殺同胞甚至鄉親的滋味真的難以言喻,而清軍和回部武裝之間也會因為對方對自己的同胞開槍而發生隔閡。

放任他們衝擊防線更不可能,且不提這些民眾後面跟著的大股復興軍隨時準備衝擊陣地,就連民眾之中混雜的青壯也極有可能是復興軍的敢死突擊隊。

科古琴山區的幾道防線就是他們一時狠不下心腸而被隱藏在其中的復興軍打了個措手不及,混亂的民眾如潮水湧來,其中分不清敵我的態勢讓防線迅速混亂,復興軍大股部隊趁機進攻。

這一招可以說是軍事上最為歹毒的計策,甭管你是什麼樣訓練有素的軍隊,面對自己的同胞甚至鄉親,又有幾個能下得去手?即便下得去手,又有幾個人能承受住內心的煎熬呢?

下達這個歹毒戰術的西北戰區總司令姜登選姜超六也被起了個六毒將軍的外號,意為比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更毒的第六毒。

而因為這個毒計,華夏也在國際上遭受了諸多的抨擊,備受協約國和白頭鷹的指責,和華夏不對付的葡萄牙、荷蘭等國也都為滿清發生。

然而華夏外交部以這是華夏內部事務,其他國家無權指責,並且反手將抨擊的矛頭指向這些國家以為犯下的罪孽,尤其是白頭鷹如今正在之下的捕殺的印第安人頭皮政策、荷蘭葡萄牙等國在殖民地的罪孽。

總只就是相互揭對方的老底,真是個天下烏鴉一般黑。

而在華夏內部,韋珣也語氣嚴厲的公開發文訓斥姜登選所執行的計劃是發洩私憤,全然不提將其查辦懲處。

華夏人可不是一般的聰明,聞弦歌而知雅意,目前華夏的內閣頒佈的華夏民族的名單可沒有滿清八旗和綠教。

對於回部,華夏的態度就要麼為信仰而向西自謀生路,要麼就是歸化於世俗,對內地的綠教徒更是施加嚴厲的稅收法案。並且針對性的對綠教徒以恢復生產為由對殺牛這一行為頒佈法令,除非牛自然死亡,否則不能宰殺。

禁止殺牛可是華夏自春秋戰國就開始的政策了,對於目前華夏人數最多的農民來說,並不抗拒這一情況。

可對於不能吃豬肉的某些人就難受了,殺牛與殺人同罪,養羊放羊又會被以破壞生態的名頭抓捕處以罰金,不能繳納罰金的就發配到各種礦區挖礦。

這樣一來,他們唯一能吃的肉類也就雞鴨鵝,一度導致華夏家禽的價格上漲不少。

綠教徒、喇嘛教都在其中,這些人面對極為苛嚴的稅收,依舊強行忍耐,即便每年的收入每十華元需要交稅八華元也堅定的堅持自己的信仰。

很多堅持不住的人都申請投奔真主,對於這些人華夏民政部都是大開綠燈,不僅給予火車票和沿途的費用,還發放糧食衣物。

根據統計,每年僅喇嘛教和綠教的信徒申請退出國籍而向西逃難的人最少有五十萬,至今已經持續了三年。

有時候打敗一個人很容易,想要摧毀其信仰確實很難很難的。

根據統計,華夏初期的喇嘛教忠實信徒最少四百多萬,而在復興軍佔領藏省取締了這一宗教之後,信徒銳減到百萬並且持續減少。

華夏自古以來對神仙鬼怪多是敬畏,正所謂見佛拜佛見神拜神,實際上對於信仰這個問題真的是極為不堅定,用的時候你是神佛,不需要的時候一邊放著去。

然而信仰真正和活佛的兩個都是異類,其煽動性極為強大,很容易製造出極大的混亂。

華夏民政部目前針對宗教的管理法案中,不僅對佛門寺廟加徵高稅,並且採取了一系列的手段進行打擊。

各種佛門寺廟擁有的大量土地不僅被土地國有再分配的名義收回,甚至對不事生產的和尚徵收宗教稅,對於各個寺廟的香油錢更是嚴加看管,並從中抽取高達九成的稅收,對佛門信徒燒香拜佛也徵收每次1華元的稅收。

持續一年多之後這些寺廟紛紛撐不住,然後煽動信徒,結果在武裝部的槍口鎮壓下,全國超過六成的寺廟被以煽動民亂而被強行拆毀。

即便沒有加入其中的寺廟,也被武裝部派遣小隊駐紮。

一次禮佛需要1華元的稅收讓佛門原本香火繁茂的情況變得清冷,不事生產的他們生活困頓,很多和尚不得不還俗。

自漢唐以來,這個傳自印度的宗教面對政策走向衰亡。活佛大師們不遠萬里到元山希望得到皇帝的手下留情,卻不得其門,不少大師活佛都**於元山腳下,以示其絕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