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戰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比起臺南戰場和頭臥山陣地的遊刃有餘,大肚山陣地可以說是搖搖欲墜。

雙方不分晝夜,用一條條生命爭奪著一道道塹壕。從十月五日開始日軍不分晝夜的攻打,尤其是在十月四日義勇軍收回了山腳的陣地之後,哪怕冒著隨時被山上打冷槍的風險也要守住佔領的塹壕。

十月十日,日軍有一個旅團在夜間偷偷穿過兩山打算進攻臺中,萬幸的是臺中城牆有義勇軍新兵駐守,一番激戰下見到無機可乘,於是轉頭進攻彰化縣東的義勇軍陣地。

好在臺中城的槍戰讓士兵和軍官警惕,日軍的這個旅團面對嚴陣以待的陣地只是試探了兩撥進攻,擔憂被義勇軍圍殲,於是在當夜三點撤回。

韋珣麾下的第一師團在十二日損失四千人之後,為了遏制住日軍攻勢,果斷的抽到自願參加大肚山防守的六千義勇軍新兵。

哪怕有著源源不斷的新兵加入,可訓練不足的新兵作戰效率比起老兵差了數個檔次。

日軍猛攻十日,折損萬人依然鍥而不捨的組織進攻。

“今天有多少逃兵?”韋珣正背著手巡視前線,對處在一線陣地的團長問道。

團長張佳鵬面露愧色,支支吾吾的回答道:“報告師長,我部今日逃卒及怯戰者32人,已經全數看押起來。”

“因為當前兵力不足,所以我讓他們明天作為反攻的敢死隊。”團長小心的補充道。

“嗯,帶我去看看他們。”

一行人來到看押逃兵的地方,32個面如死灰的士兵被綁住手腳在那裡沉默無言。

見到韋珣進來,士兵們想要站起來敬禮,可捆住手腳讓他們站立都成問題。

“坐,都坐。”韋珣扶住離得最近的士兵對其他人招手說道。

“為什麼當逃兵?”

韋珣儘量讓自己的聲音溫和起來,但是看到面前的士兵都羞愧難言,於是又說道:“我不會因為你們當了逃兵就要處置你們,只是問問。”

“小人···小人不想死。”被韋珣一直盯著的士兵磕磕絆絆的答道。

“你呢?”韋珣又看向旁邊的士兵問道。

那個士兵見到第一個開口的人說完沒有被怎麼樣就鼓起勇氣說道:“小人也不想死,小人要是死了,家中父母幼弟生活無以為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連串的問話,鬧明白這些人都是不想死,連續的高強度戰爭讓軍隊死傷接近四分之一,厭戰的情緒必然的因為死傷越來越高。加上民族國家的概念只是在知識分子中間傳播,對於這些升斗小民來說,活下去娶一房媳婦延續血脈就是最大的夢想了。

懷著沉重的心情離開前線,韋珣招來一個參謀說道:“即刻下令全軍詳查士卒,凡家中獨子者,全部調至臺北城內,此戰結束全員官升一級,軍功另算。”

義勇軍使用的是軍銜制度,每月拿到的薪水和戰死的撫卹與軍銜掛鉤。新兵、列兵、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將、中將、上將。

所以提升軍銜就相當於給全員許諾發放一波福利,說是家中獨子調離大肚山陣地也不過是安一下這些士兵的心,其實算下來近四萬的士兵都是韋珣聯絡蛇頭到閔粵桂三省招募的農家子弟,這個年頭誰家沒有三五個孩子,有獨子的因為父母要考慮香火傳續還有給自己養老,誰捨得將獨子“賣”到不知未來的國外,軍中是獨子的基本都是那種父母早亡無力存活的孤兒。

按照軍法,凡是逃兵都要就地處決,或者召集部下以儆效尤。但是目前的局勢不允許將領浪費寶貴的兵力,所以在最開始三天逃兵被按軍法處置之後韋珣對於前線軍官實行的敢死隊將逃兵充當的事情當作不知道,算是默許,畢竟真金白銀交易來的士兵,戰死自己還得付出撫卹。雖然對於讓同胞送死看起來過於冷血,但是慈不掌兵,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犧牲是值得的。

拋開這些家國情懷,也不去想處於苦戰的前線,韋珣盯著臺島地圖思索如何才能結束這場戰爭。日軍兩次增兵的目的是為了更快的掌控臺島。日軍1893年有7個師團,約7萬人。但是藉助動員體系。甲午時期日本陸軍實際有二十四萬,如果加上這兩年的兵役制度的增加,預計是二十六萬人。

在臺島戰場幾個月下來折損近兩萬,加上朝鮮戰場折損近萬,目前日軍兵力大概在二十二萬到二十五萬之間。

而清廷賠給日本國2億兩白銀,贖回遼東半島,根據《遼南條約》,又支付了三千萬兩白銀,在賠款交付之前,還得支付給駐守在清廷威海衛的日本軍隊每年50萬兩的軍費,總共支付了三年,共計150萬兩。最後實際支付連本帶利,清廷則從1895年起,到1902年止,應向日本支付賠款及利息共達庫平銀2.5472億兩。這2.5472億兩白銀只是理論上數字,日本政府實際又堅持按照國際通用的金本位貨幣支付,清廷多支付了1500萬兩白銀,還繼續提出庫平銀成色問題,清廷又支付了1325萬兩白銀。兩項合計達到2825萬兩白銀。總計起來,按照白銀計算,清廷實際支付了2.8297億兩白銀。2.8297億兩白銀依然是僅僅是支付給日本的款項。清廷其實負擔不起這筆鉅款,是透過向各國貸款支付,也就是清廷還得支付給各國的銀行一大筆“折色”、手續費、利息。

日軍目前的戰爭經費除了在甲午戰爭時期獲得的近一億日元(約一千萬英鎊)的戰利品,加上清廷支付的第一批賠款,現在韋珣預計日軍的戰爭經費三千萬英鎊就是頂天了。而且海軍在甲午海戰期間的表現,肯定要分潤六七成,如此一來實際上日軍有一千五百萬英鎊的經費就不錯了。

想要斷絕日軍對臺島的圖謀,恐怕最少要讓日軍島上的三個師團受到重創,然後可以得到一兩個月的喘息時間。然後日軍肯定不死心,到時候肯定會傾盡全力來一場決定性的大決戰,到時候最少四個師團七萬多人。

而義勇軍方面,一個月後臺島新兵差不多可以正式入伍,己方在臺島的總兵力大概在六萬,但是防守有塹壕優勢,所以大概是勢均力敵。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