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預警防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既然義務教育沒有完成我們要求的適齡兒童百分之八十完成入學,那就改成強制教育吧。”

韋珣看到總報表中各省的入學率最高也不到百分之六十五,粵省和江浙兩省差不多都是這個數字。

他的話讓眾人一驚,強制教育到時候學生規模會更大,花費的金錢會更多。眾人更願意維持現在的狀況,在國家經濟方面可以勉強舉債支援。

於是蔡元培起身建議道:“稟陛下,目前我國的師資力量不足,即便是強制教育,教學質量也必定會大幅下滑。”

“而國家財政目前無法支援我們繼續擴大教育規模。”

“所以我們教育部認為,應該維持現狀,即便強制教育也要緩個十年八年,等到華夏的教學實力得到提升,才能滿足全面教育計劃。”

韋珣說要搞強制教育,也是想要仿效普魯士,然而蔡元培說的也是實情。他的話得到了內閣大多數人的支援。

財政部部長石瑛為也出聲說道:“陛下,按照我們第三個五年計劃,主要目的是備戰備荒,為大規模的戰事做準備,在此情況下我們在教育上加大投入並非明智之舉。蔡部長所說的師資力量不足,到時候必然會影響教學質量。”

面對內閣大多數人的反對,韋珣沒有堅持,轉而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把強制教育的事情放在第五個五年計劃中。”

聽到韋珣放棄了想法,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最近內閣多次討論是否削減教育方面的支援,被聽到這個訊息的韋珣痛斥一番,這才有了這次會議。

而這次會議韋珣先是表面了對教育支援的絕心,還撥付每年五千萬的款項。

如果韋珣堅持繼續搞強制教育,他們身上的負擔就會大了很多,只一個籌錢問題都會拖累國家其他方面的發展。

鄭祖蔭起身說道:“稟陛下,自從六月開始籌款,華夏在長江沿岸和黃河沿岸組建了八支建築工程隊,都歸為國營。”

說完之後,鄭祖蔭從旁邊的桌案上拿出一份報告遞交給韋珣。

翻看了一下,韋珣對這個事情已經大致知曉目前治水的進度。

首先是八支工程隊都以國家建築工程集團,以第一到第八來稱呼,算是華夏第一批大型建築工程集團。

八個工程集團將長江分為五段,黃河分為三段,同時動工清理河道、鞏固堤岸。

目前已經開始動工,主要負責是危險河段的緊急加固,防止來年的雨季再次出現洪災,然後對三峽段的長江進行暗礁炸燬工作擴寬河道;之後再完成整體的治理,計劃時間五年。

為了防止再次出現水災、旱災、地震、蝗災等常見災害,作為國家總理的鄭祖蔭在計劃中認為應該將各種自然災害緊急處理都要拿出預案,做到有備無患。

然後計劃在十年內組建國家自然災害預警防治總署,將災害的預防預警盡力做好。

為了這個災害預警,復興黨將會在六年內對在校大學生學習自然科學方面進行撥款補助,以便獲得充足的人才。

對於這個方案,韋珣很贊同,幾年來華夏旱災蝗災水災地震都遇到了一些,只是規模都不大。復興黨能重視這方面的預警和防治,韋珣可沒有任何的提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總署的成立確實有必要,不過不能只考慮自然災害,朕希望從武裝部挑選部分預備役,消防歐洲國家組建一個消防總署,分擔警擦的一些職務。在各省、市、縣各區域都設計消防機構。”

“消防總署需要對火災、旱災、以及一些需要技術及機械的緊急事故救援進行進行處理。”

“根據朕瞭解到的一些基層警擦的日常工作,處理民事刑事案件的處理之外,緊急事故、城鎮火災都是他們的工作範圍。可如此一來工作內容太多,會極大的牽扯住警擦們的工作。”

這個消防總署即是後世的消防部門,因為現在華夏的各個城鎮雖然興建了新式的混凝土建築,但主體結構依舊是木製結構,一旦發生火災就會蔓延極大一片區域。

自華夏建國之後,發生各種人為或者失火造成的火災總計九千多起,除了**分子的破壞製造騷亂之外,使用油燈、火灶造成的火災是主要原因。

之前都是警擦部門和武裝部門配合著來,這方面都是交由預備役武裝處理,但因為預備役人員的專業性不足,經常出現一群人著急忙慌的跑到事發地,最後因為沒有帶工具而錯過了救援時機。

現在華夏的汽車生產年產量已經可以達到四萬輛,完全可以研製消防專用的消防車輛和救援車輛。

不僅是消防部門需要組建,韋珣更是計劃在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組建交警部門。

韋珣要求組建的消防部門眾人都沒有意義,因為這個事情本身就是復興黨的事務範圍。

見到眾人同意了自己的意見也沒有了之前被阻止搞強制教育的煩悶也就沒有了。

其實華夏這幾年增加的新部門不少,比如針對傳染病而組建的華夏傳染病防止中心,華夏中醫學總會,華夏西醫學總會。

尤其是中醫學總會,韋珣是大力支持的。

因為現在的時代,全世界的西醫系統依舊還不是很完善,治療疾病的方法也就那些,比效果和成本,華夏近千年傳承的中醫系統更適合華夏。

西藥有快速見效的好處,中醫有滋補調養的慢性恢復。

不過韋珣對於西醫的發展也沒有放鬆,華夏計劃在各省建立的大學主要分三類。一類是工科院校,主攻物理化學方面,一類是集中醫西醫為一體的醫療大學。這兩類是華夏最需求的人才缺口,也是一個省份要發展必須的條件。

最後一類是大學則不是每個省都建立,而是分地區,集交通、工程、商貿、管理方面的綜合大學。

這類大學之所以會以地區形式組建大學,除了師資力量,更大的原因還是這些科目目前華夏需要的人才數量不多,而各省的考生報考志願的數量也不多,掛靠在其他大學中又會因為資源分配問題造成側重不同。

【作者題外話】:《853412+帶著機床回晚清》

這是斯文暴徒的新書,也是作者在塔讀最佳PY交易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